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意正
Chang, Yi-Cheng
論文名稱: 高洪災風險之地方政府都市計畫調適機制研究─以臺南市政府為例
Adaption measures in urban planning for high flooding risk – A case study of Tainan City Government
指導教授: 林峰田
Lin, Feng-Ty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7
中文關鍵詞: 洪災風險土地使用調適紮根理論
外文關鍵詞: flooding risk, adaption of land use, Grounded Theory
相關次數: 點閱:114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氣候變遷帶來極端氣候,臺南市則以暴雨洪災最為頻繁,尤其人口集居的都市地區面臨更高的受災風險,本研究整理相關領域專家文獻,了解到已有許多風險評估技術和調適工具的論述,也漸出現「土地使用管理」效果優於防洪工程手法之傾向。只是在都市計畫領域中,地方政府如何因應都市不同的受災風險、實踐什麼樣的土地使用管制調適,將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即以地方政府的角度,探究都市計畫對高不確定性的洪災風險採取調適的方式。以深度訪談第一線影響臺南市都市計畫土地使用管制的官員為研究案例,再透過紮根理論研究法萃取出影響都市調適的因素,並歸納出採取的土地使用調適工具與洪災風險及都市計畫區之間的關係,期能解釋目前現象並發掘現行制度的問題。
    經研究整理與歸納發現地方政府都市計畫洪災調適的過程歷經「循制度依據」、「經驗式了解都市區洪災風險性格」、「規範性措施設計」、「跨界合作」、「措施使用配合土地條件」、「需兼顧都市計畫多元議題」、「計畫區逐步漸進調適」及「長期型塑在地風格」等八個行動主軸。再透過統整與行動主軸間的連結,發現臺南市政府都市計畫洪災調適現象是一個「計畫區逐步漸進調適」的過程,而所研究的臺南市42個案例都市計畫,則出現六種「計畫區逐步漸進調適」形式,分別為「鄉村都市逐步配合水利工程設施」、「市鎮地區多元調適措施」、「市區逐步完善水利基礎建設及增加微調措施」、「利用大面積未開發土地推行調適措施」、「調適示範都市計畫」、「重大建設都市增加負擔調適」。從而發現都市計畫調適過程制度保障不足以及還應加入更多機制共同參與。

    The thesis studied the type of adaptation in urban planning for the high uncertainty of flooding risk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 point of view, and interviewed in-depth with the officials of urban planning bureau of Tainan City who directly affected the urban land use control as the case studies.And then, use Grounded Theory to induce and extract factors what were considered while adopting these measures, how to recognize as the urban flooding risks. Eventually, the paper figure out how the urban planning adaption works, what are the agencies in the procedure, and the patterns that urban planning adaption of Tainan City Government response to flooding risk.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界定 3 第二章、相關文獻探討與分析 6 第一節 洪災風險與都市面臨之衝擊 6 第二節 洪災風險分析與評估 15 第三節 都市洪災調適之內涵 23 第四節 都市計畫空間規劃與土地使用管制之機制 44 第五節 地方政府行為與機制相關研究 55 第六節 小結 5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60 第一節 案例研究地區 6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2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75 第四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86 第四章 現行臺南市都市計畫調適機制分析 89 第一節 臺南市都市計畫現行制度下的洪災因應現況 89 第二節 臺南市洪災調適機制分析與建構 97 第三節 臺南市都市計畫洪災調適模式 139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檢討 147 第一節 地方都市計畫洪災調適架構檢討 148 第二節 地方都市計畫洪災調適模式檢驗 155 第三節 理論對話與機制檢討分析 169 第四節 小結 17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7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73 第二節 後續的建議 177 參考文獻 179 附錄一:紮根理論編碼資料 183 附錄二:參與者檢驗法─第二次訪談資料 192

    1.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2010),「規劃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政策架構及計畫」結案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內政部消防署(2011),消防統計年報,台北。
    3.丘昌泰(1999),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4.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5.石榮豐(2010),「氣候變遷衝擊下的台灣空間規劃調適策略研擬」,第十四屆國土規劃論壇。
    6.任孟淵(2012),「尋找生活中環境教育的可能:日常食物消費者的永續關懷與行動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7.何明錦、詹士樑等(2008),氣候變遷下之臺灣都市災害型態與衝擊評估先期研究計畫,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8.吳定(1999a),公共政策辭典(全),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9.吳定(1999b),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10.吳杰穎、李玉生(2010),「非結構式減災措施運用於空間規劃與管理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72 期,第169~186 頁。
    11.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譯自Potton,M.Q.)
    12.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Anselam Strausss,Juliet Corbin,1998),嘉義市:濤石文化出版社。
    13.吳義隆(2009),「都市設計審議機制運作型式之研究-以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14.呂育勳、林鈺等(2011),「極端降雨氣候事件對都市六大防災系統衝擊情境模擬與對策研究成果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5.呂亞力(1987),政治學概論,三民書局
    16.呂銘哲(2010),「應用巨災模型於洪災風險分析之研究:以曾文溪流域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李漢崇(2010),「臺灣都市計畫工業區再生機制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18.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林育慈(2008),「以荷蘭氣候變遷減災調適經驗探討我國空間規劃之策略方向-與水共生的空間」,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
    20.林蕙瑛(2008),「一個校園魔法師的故事-創意教師之質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1.柯正峰(2000),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定之研究,台北:柯正峰。
    22.柳中明、蕭代基(2010),「國家通訊報告:氣候變遷趨勢、衝擊、脆弱度評估與調適措施」,行政院環保署。
    23.洪育晟(2011),「生態城市發展下台灣都市計畫土地使用管制新策略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4.洪嘉文(2003),「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25.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10),「強化台灣西南地區因應氣候變遷海岸災害調適能力研究計畫(1/2)」,經濟部水利署研究報告。
    26.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11),「強化台灣西南地區因應氣候變遷海岸災害調適能力研究計畫(2/2)」,經濟部水利署研究報告。
    27.張倉榮、許銘熙、林國峰、賴進松、潘宗毅(2009),「脆弱度及風險地圖分析方法之研究」,經濟部水利署。
    28.張倉榮、許銘熙、賴進松、潘宗毅(2011),「曾文溪、北港溪、八掌溪、朴子溪、急水溪流域與臺南市、嘉義市、嘉義縣脆弱度及風險地圖製作」,經濟部水利署。
    29.郭振泰(1998),「臺灣的洪水災害」,地球科學園地,第7期。
    30.陳建忠、廖朝軒(2011),「社區及建築基地減洪技術與防洪強化措施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協同研究報告。
    31.陳瑞鈴,吳杰穎(2010),「都市洪災脆弱度分析與風險地圖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
    32.陳鴻志(1999),「臺北市社子島洪患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馮正民、詹士樑、白仁德、陳彥仲、康照宗(2007),「全球化與氣候變遷下國土規劃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5-2625-Z-009-006)
    34.楊重信、華昌宜(2009),都市土地使用因應氣候變遷衝擊之減災與調適策略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35.臺南市政府(2012),臺南市2011年統計年報,臺南市。
    36.臺南市政府(2012),臺南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臺南市。
    37.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工作小組(2011),「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國家科學委員會自然科學發展處。
    38.潘淑滿(2003),質性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39.戴峻焜(2010),「直轄市臺中市災害防救緊急應變機制之研究─以風災災害防救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40.謝政穎(2003),「公共政策規劃之民眾參與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中酒廠舊址保存與整體再發展」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1.鍾璨年(2007),「跨域合作治理機制之研究-以高高屏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42.薩支平、陳亮全(2002),都市洪災防治策略之整合型規劃研究(一)-從災害管理層面探討都市洪災防治策略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43.羅世銘(2005),「地方治理下壓力團體參與都市計畫政策形成之研究─以嘉義市湖子內、興村主要計畫變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44.蘇瑛敏、連慧怡(2005),「以永續觀點探討都市河岸親水空間規劃機制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學報第三十八之二期,地55~76頁。
    45.Berke, P. R. and Beatley, T.(1992) Planners for Earthquakes: Risks, Politics, and Polic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and London.
    46.ECCP(2006),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ectoral Report:ECCP WGII Impacts and Adapt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47.Godschalk, D.R.(1991)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Hazard Manage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for Local Governmen, 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48.Grover Starling, 1979,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Policy, Homewood,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49.Jennifer Penney, ScD., Ireen Wieditz.(2007). “Cities Preparing for Climate Chang: A Study of Six Urban Regions”, Clean Air Partnership(CAP), Toronto, Ontario.
    50.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9), “Improving Risk Communication”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51.Parry M.L., Canziani O.F., Palutikof J.P., van der Linden P.J. and Hanson C.E., Eds.(2007).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AR4),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2.Western Governors’ Association (1997) An Action Plan for Reducing Flood Risk in the West, Western Governors’ Association.

    下載圖示 校內:2016-09-11公開
    校外:2019-09-1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