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王柏敦 Wang, Potun |
|---|---|
| 論文名稱: |
RFID應用於刑事程序中限制住居強制處分之研究 The RFID Application in the Limitation on an Accused’s Residence |
| 指導教授: |
侯廷偉
Hou, Ting-Wei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工程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 畢業學年度: | 95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21 |
| 中文關鍵詞: | 資訊隱私權 、限制住居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
| 外文關鍵詞: | Limitation on an Accused’s Residence, Information Privacy, RFID |
| 相關次數: | 點閱:75 下載: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犯罪偵查階段,為避免被告逃亡或再次犯罪,刑事訴訟法賦予司法機關可對被告施以限制住居之強制處分,並命被告定期向法官、檢察官報告或為必要之措施。但實務上,因限於人力及實際狀況,不易確定被告有無遵守此限制住居之強制處分。由於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系統,可大量、快速及自動辨識身份,因此本研究嘗試利用RFID系統之特色,開發一限制住居輔助系統雛形,以將RFID電子標籤(Tag)附記在被告身份證後之方式,要求被告持此身份證至特定地點報到,再由讀取器(Reader)讀取電子標籤資訊後,顯示資料供承辦人員比對,藉由強制被告每日出現在固定地點之方式,來間接達到限制住居之要求。此外,本文並討論與此相關之司法機關開發引進資訊科技應注意之問題、資訊隱私權。資訊隱私權一直是RFID應用上的重要問題,本研究亦從我國法之觀點深入探討。
本文主要貢獻有三,第一,以司法機關為例,說明機關引進資訊科技必須考量之因素。第二,從我國法之觀點來探討RFID目前應用上所有可能發生的隱私權問題。第三,則是利用RFID系統自動、快速辨識的特色,來輔助限制住居處分之執行。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empowers judicial organ to do the judge ’s or the prosecutor’s order on the accused with a limitation on the accused’ s residence and ask the accused to report back regularly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period for avoiding the accused to run away or commit crime again. However, in practice, it is hard to know whether the accused obeys the order or not.
This thesis develops a prototype of a residence-limit system using the RFID technology. By attaching an RFID tag to the accused’ s ID card, and asking the accused to report at a certain place to swipe the ID card, we can indirectly achieve the goal of accomplishing prosecutor’s order with limitation on the accused’ s residence.
This thesis also discuss the potential problems when the judicial organ developing or introducing new IT system(s), such as the privacy issue. Privac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RFID applications. This thesis also addresses and discusses the privacy issue from the law’s perspective.
There are three contributions in this thesis. First,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essential factors to evaluate when developing or introducing new IT system(s) into the institute. Secondly, this thesis tries to stand from law’ s perspective to discuss the privacy problems when applying RFID systems .Thirdly, the thesis suggests to develop the prototype of a residence-limit system using the RFID technolog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書籍
1. 王郁琦,資訊、電信與法律,元照出版社,2004年。
2.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
3. 王澤鑑,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法 侵權行為法第一冊,自版,2006年7月。
4. 李鴻禧譯,蘆部信喜著,憲法,月旦出版社,1995年
5. 李勁等,資料庫系統理論與實務SQL Server實作,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6. 林東清,資訊管理E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智勝出版社,2002年。
7.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自版,2000年9月。
8. 吳志光,行政法,輔仁大學法學叢書教科書類12,2006年。
9. 施威銘研究室,Windows XP SP2網路通訊秘笈,2004年。
10. 周湘琪(譯),日經BP RFID技術編輯部(編), RFID技術與應用,旗標出版社,2005年。
11. 黃世陽等,Visual Basic 6.0學習範本,松崗出版社,1998年。
12.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自版,1999年。
13. 陳湘揚,軟體工程-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與UML系統分析實作,博碩出版社,2004年。
14. 陳宏宇,RFID系統入門(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松崗出版社,2004年。
15. 探矽工作室,嵌入式系統導論,學冠行銷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16. 許士軍,管理學,東華書局,2005年。
17. 曾隆興,修正民法債編總論,自版,2000年
18. 謝清佳等,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智勝出版社,2003年。
學位及期刊論文
19.尤英夫,新聞媒體與隱私權,收於<現代國家與憲法>,三民書局,1997年。
20.江美欣,導入RFID系統需考量的五個關鍵因素,產業資訊服務網 工研院IEK機電運輸組,2006。
21.朱柏松,「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近代隱私權概念之形成及發展(上)(下)」法學叢刊第114、115期,1999年。
22.朱耀明/林財世,淺談RFID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技術,生活科技教育月刊二○○五年三十八卷第二期,2005年。
23.呂雅文,探討通訊隱私權範圍之變遷-以美國、德國和台灣法規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2000年。
24.呂佳陞,RFID在圖書館的應用,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5.宋清貴,RFID應用於物流中心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26.李震山,論資訊自決權,收於<人性尊嚴與人性保障>,元照出版社,2001年。
27.余顯強,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之應用與效益,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75 期,2005年。
28.周悅儀,美國保護隱私權法制之研究,法務事務司82年度研究發展報告,1993年。
29.林建中,隱私權概念之初探-從美國法之觀點切入,憲政時代第23卷第1期,1999年。
30.林建中,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1.洪文政,RFID於飯店管理應用,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32.高光義,論日本憲法之隱私權,收於<現代國家與憲法>,三民書局,1997年。
33.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34.鄭炳坤,RFID於物流中心應用之探討,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35.鐘麗玉,飯店業應用顧客關係管理之比較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003年。
網頁參考資料
36.EPCglobal TAIWAN,網址:http://www.EPCglobal.org.tw/。
37.TI-RFID,網址:http://www.ti.com/tiris/。
38.Ubiquitous ID Center,網址:http://www.uidcenter.org。
英文部分
39.C.Keith Bonne,Privacy and Community, 9,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1983。
40.Elmasri & Shamkant B. Navathe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PEARSON,2005。
41.Ian Sommerville ,Software Engineering Eight Edition,Addison Wesley,2006。
42.Klaus Finkenzeller,RFID Handbook Second Edition,John Wiley & Sons,Ltd,2003。
43.Samuel D.Warren & Louis D Brandies,The Right to Privacy 4 HARV.L.REV193,1890。
44.Tom Gerety,Redifining Privacy,12 Harv.C.R .L.L.Rev.223,226,1977。
網頁新聞
45.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n/3/today-so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