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虹均 Lin, Hung-Chun |
|---|---|
| 論文名稱: |
《紅樓夢》韻文之用典研究 A Study of Allusions in the Rhyme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 指導教授: |
王偉勇
Wang, Wei-Yu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 畢業學年度: | 9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25 |
| 中文關鍵詞: | 曹雪芹 、紅樓夢 、韻文 、用典 、典故 、借鑒 |
| 外文關鍵詞: | Cao Xueq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Verse, Citation, Allusion, Model |
| 相關次數: | 點閱:109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紅樓夢》韻文之用典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曹雪芹創作《紅樓夢》韻文時的用典情形及成就。各章要旨如下:
第一章「緒論」:闡明研究動機,檢視前人研究成果,定義研究範圍、用典義界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紅樓夢》用典形成背景及作者用典態度」:本章先探討「家世背景」及「交遊關係」對曹雪芹造成的文學繼承關係以及影響。再就《紅樓夢》中的人物對話及故事情節進行剖析,從中探究曹雪芹對於用典之態度。
第三章「《紅樓夢》韻文用典出處分析」:本章將《紅樓夢》中韻文之用典依照「經部」典、「史部」典、「子部」典及「集部」典四部分加以歸納分類,藉以分析曹雪芹創作《紅樓夢》韻文時用典出處之偏好。
第四章「《紅樓夢》韻文用典類別與技巧分析」:本章將《紅樓夢》中韻文用典分成「語典」及「事典」兩大類加以探討。在「語典」部分,先依被引用次數之多寡,分成「重要對象」、「次要對象」等兩類,再就「字面」、「句意」、「篇章」等用典方式細加分析。「字面」之用典,分為「截取」、「鎔鑄」兩類;「句意」之用典,分成「增損」、「化用」、「襲用」、「仿擬」等四類;「篇章」之用典,則以「檃括」一類論述之。藉以分析曹雪芹用典時對於特定對象的偏重,以及其用典之藝術技巧。另將「引故實」的「事典」類加以獨立討論,從中探討曹雪芹創作《紅樓夢》韻文時,利用「援引故實」之技巧,運用於「構築仙界」、「刻畫人物」、「詠物寄情」和「詠史抒懷」等四方面,以加強《紅樓夢》之文學藝術價值。
第五章「《紅樓夢》韻文之用典意涵析論」:《紅樓夢》之韻文是小說中的有機結構,與角色情節相輔相成,故本章將第三章、第四章之研究結果加以匯整分析,針對書中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相關韻文用典情況加以詮釋,了解曹雪芹塑造賈寶玉時,以用典方式強化其天然真切、厭棄功名以及近道遠儒的性格;又以用典表現林黛玉深摯情痴、哀婉多愁以及風流婉轉之特色;又在薛寶釵身上以用典凸顯出守分現實、渾厚蘊藉以及冷素無情的特質。可知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鋪衍小說情節時,能靈活運用典故,以表達深刻意涵。
第六章「結論」:本章總結前五章之研究結果,將作者用典態度、出處、技巧、意涵加以歸納結論,俾瞭解曹雪芹創作《紅樓夢》韻文之用典情況,以呈現完整之心得及成果。
This study uses citation in vers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s its major research object, which discovers Cao Xueqin’s use of citation in writing vers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Prominent ideas of each chapter is as follows,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It clarifies research motive, examines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defines research scope and cit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
Second chapter “Background and Attitude established for Use of Citation in Verse-writing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is chapter first explores impacts of “Family Background”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to Cao Xueqin towards relationships and influences in literature inheritance. Furthermore, using character dialogue and story plot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for advanced analysis in order to discover Cao Xueqin’s attitude in using citation in verses.
Third chapter “Analysis regarding Citation References in Vers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is chapter classifies citation in vers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to four parts including “Confucian Classics” citation, “History” citation, “Philosophy” citation, and “Literature” citation; in addition, it analyses preferences of citation references in verse-writing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ritten by Cao Xueqin.
Fourth chapter “Technical Analysis regarding Use of Citation in Verse-Writing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is chapter discusses citation in vers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ith two major categories including “Citation in Language” and “Citation in Story”. Concerning “Citation in Language” part, firstly as per times of citation they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ncluding “Important Object” and “Least-Important Object”; then as per methods of using citation they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erm”, “Sentence”, and “Chapter” for analysis. Citation of “Term”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ncluding “Direct Quoting Terms made by Previous Writers” and “Simplified/Reedited Terms made by Previous Writers”. Citation of “Sentence”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including “Adding/Deducting Words from Sentences made by Previous Writers”, “Remaking New Sentences based on Sentence made by Previous Writers”, “Direct Quoting Sentence made by Previous Writers”, and “Imitating Sentence made by Previous Writers”. Citation of “Chapter” is described in one category “Quoting Meanings of Chapters made by Previous Writers”. Those are used to analyze Cao Xueqin’s citation concerning preferences to particular objects and artistic techniques of citation. Moreover, having independent discussions for “Citation in Story” in order to explore vers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created by Cao Xueqin. Using technique “Quoting Story or Previous Writers’ Deeds” and unitizing four aspects including “Building God’s World”, “Depicting Character’s Image”, “Praising Objects”, and “Praising History” in order to enhanc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rtistic value in literature.
Fifth chapter “Meaning and Analysis in Citation in Verse-Writing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vers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itiates organic structure for this novel which complement roles and plot. Hence this chapter compiles and analyzes research results in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and also interprets use of relevant verses’ citation for main characters of this book including Jia Baoyu,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It is understood when Cao Xueqin created Jia Baoyu, he used citation method to enhance his natural and pure, indifference to fame and wealth, and approaching Taoist character. He utilized citation to demonstrate Lin Daiyu’s profound and pure love, and her sentimental and tectful and graceful features. He also used citation to express Xue Baochai’s self-disciplined and down-to-earth, sincere and pregnant, and stony-hearted features. It is discovered that Cao Xueqin can flexibly apply citation in order to express profound meanings when creating character’s image or describing novel’s plot.
Sixth chapter “Conclusion”: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research result generated from previous five chapters. It comes to a conclusion to compile author’s attitude, references, techniques, and meanings in using citation in order to comprehend Cao Xueqin’s using citation condition in creating vers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demonstrate thorough thought and result.
一、 《紅樓夢》相關專著:
王國維、太愚、林語堂等著:《紅樓夢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1月初版。
玉乃球等人編著:《紅樓夢詩詞鑒賞》,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一版。
朱一玄編:《紅樓夢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三刷。
朱亮采:《紅樓夢詩詞淺說》,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4月臺一版。
余英時、周策縱等:《曹雪芹與紅樓夢》,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1月。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2月一版一刷。
周汝昌:《紅樓夢新證》,九龍:北斗書屋,1964年4月。
周汝昌:《獻芹集:紅樓夢賞析叢話》,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一版一刷。
胡適:《紅樓夢考證》,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85年9月初版。
高陽:《紅樓一家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8月初版,1985年7月第四次印行。
崔耀華等人編著:《紅樓夢詩詞曲語正解》,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一版一刷。
曹雪芹著,馮其庸校注:《革新版彩畫本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初版四刷。
郭玉雯:《紅樓夢人物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9月三版。
陳慶浩編著:《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10月增定再版。
趙岡、陳鍾毅:《紅樓夢研究新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三次印行。
趙岡、陳鍾毅:《紅樓夢新探》,臺北:晨鐘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4月初版。
劉夢溪編:《紅學三十年論文選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年4月一版一刷。
歐麗娟:《詩論紅樓夢》,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1月初版。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全解》,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二刷。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北京 : 北京出版社,1979年10月一刷。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0月一版一刷。
二、 古籍:
元稹:《元氏長慶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0。
元稹:《會真記》,收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元月初版。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注疏》,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24。
尤袤:《全唐詩話》,收於何文煥、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統編》卷五,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5月一版一刷。
毛滂:《東堂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75。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44。
王逸:《楚辭章句》,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4。
王雱撰:《南華真經新傳》,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2。
王實甫著,金聖嘆評點:《第六才子書西廂記》,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王維撰,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註》,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7。
司馬遷:《史記》,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84。
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1。
白居易:《白香山詩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1。
任昉:《述異記》,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48。
列禦寇:《列子》,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1。
朱軾:《史傳三編》,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156。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68。
佚名:《三輔黃圖》,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159。
吳正子著,劉辰翁評:《箋註評點李長吉歌詩》,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0。
吳修:《昭代名人尺牘小傳》,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10月出版,冊730。
吳處厚:《青箱雜記》,收錄於紀昀編:《文津閣四庫全書》,冊345。
吳喬:《圍爐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9月初版。
宋敏求:《長安志》,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北京第一版,冊3。
李斗:《揚州畫舫錄》,收於張智主編:《中國風土志叢刊》,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5月一版一刷,冊28。
李文藻:《南澗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李白:《李太白文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5。
杜甫撰,郭知達編:《九家集注杜詩》,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6。
李延壽:《南史》,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92。
李昉:《太平廣記》,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47。
杜牧:《樊川文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1。
李重華:〈貞一齋詩說〉,收於王之夫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一版一刷。
李商隱:《李義山詩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1。
李賀撰,劉長翁評:《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0。
李賀撰,劉長翁評:《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外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0。
沈義父:《樂府指迷》,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北京第一版。
沈德潛:《說詩晬語》,收於王之夫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一版一刷。
周南瑞:《天下同文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57。
周弼輯,高士奇注:《三體唐詩》,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54。
周敦頤:《周元公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8。
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一版一刷。
房玄齡等撰:《晉書》,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88。
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47。
姚之駰:《元明事類鈔》,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293。
施補華:《峴傭說詩》,收於王之夫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一版一刷。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12月初版。
胡震亨:《唐音癸籤》,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96。
范曄:《後漢書.南匈奴傳》,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87。
計有功《唐詩紀事.開元宮人》,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95。
唐寅:《唐伯虎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4年5月五刷。
祝枝山:《懷星堂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21。
祝穆:《方輿勝覽》,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160。
袁枚:《足本隨園詩話及補遺》,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6月臺初版。
張廷玉:《明史》,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103。
張華:《博物志》,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48。
梁辰魚:《浣紗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2月。
曹寅:《楝亭集》,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史料叢刊三編九十三輯》,臺北:文海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冊35。
曹掄彬等修,朱肇濟纂:《處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冊6。
梅鼎祚:《西晉文紀》,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67。
梅鼎祚:《南齊文紀》,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67。
曹學佺編:《石倉歷代詩選》,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65。
清聖祖御編:《五百家註柳先生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0。
清聖祖御編:《御定全唐詩》,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75。
清聖祖御編:《御定淵鑑類函》,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30。
清聖祖御編:《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80。
清聖祖御編:《廣群芳譜》,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279。
章培恒等編:《黃庭堅詩文》,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7月初版。
章學程:《丙辰札記》,收於徐德明、吳德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9月一版一刷。
莊子著,楊家駱編:《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11月4版。
陳元龍:《御定歷代賦彙》,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74。
郭茂倩:《樂府詩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50。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224。
陸時雍:《古詩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1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
陸游:《劍南詩稿》,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88。
陸楫編:《古今說海》,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293。
陶潛:《陶淵明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4。
郭璞:《山海經》,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46。
陳耀文:《天中記》,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21。
敦敏:《懋齋詩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年。
敦誠:《四松堂集》,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26輯第5冊,臺北:文海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湯顯祖:《牡丹亭》,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4月初版。
黃子肅:《詩法》,收於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冊1,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一版一刷。
馮惟訥:《古詩紀》,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61。
葛洪著:《西京雜記》,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44。
賈公彥:《儀禮注疏》,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
趙歧:《三輔決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北京第一版。
趙煜:《吳越春秋》,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158。
趙爾巽:《清史稿》,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8月初版。
劉向:《列仙傳》,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52。
劉安:《淮南鴻烈解》,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280。
劉廷璣:《在園雜志》,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一百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影印版。
劉昫:《舊唐書》,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93。
劉范曄:《後漢書》,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87。
劉貢甫:《中山詩話》,收於何文煥、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統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5月一版一刷。
劉義慶:《世說新語》,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44。
劉義慶:《幽明錄》,收於史仲文編:《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6月二刷,冊3。
劉熙載:《藝概》,收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月臺一版,冊4。
劉勰:《文心雕龍》,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一版一刷。
厲鶚:《宋詩紀事》,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97。
歐陽脩:《六一詩話》,收於何文煥、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統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5月一版一刷。
歐陽脩:《文忠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68。
歐陽脩:《新唐書》,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95。
歐陽脩:《新唐書》,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96。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註述》,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9。
蕭統編,李善注:《六臣註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一刷。
蕭奭撰:《永憲錄續編》,收於《明清筆記史料叢刊》,北京:中國書店,2000年12月一版一刷,冊93。
薛雪:〈一瓢詩話〉,收於王之夫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一版一刷。
謝臻:《四溟詩話》,收於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冊2,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一版一刷。
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11月臺一版。
嚴羽:《滄浪詩話》,收入何文煥、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統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5月一版一刷。
蘇軾:《東坡全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370。
蘇軾:《東坡詞》,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97。
顧嗣立編:《元詩選》,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一版一刷,冊491。
三、 今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叢書子目類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6月再版。
王偉勇:《宋詞與唐詩之對應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修訂一刷。
王國維著、滕咸惠校注《人間詞話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初版3刷。
王竟時:《中國古代詩歌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一版一刷。
石一丁編注:《千家詩新釋》,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6月。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專集》,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2月。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通鑒》,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沈秋雄:《詩學十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高步瀛編著:《唐宋詩舉要》,臺北:學海出版社,1992年3月再版。
陳弘治:《詞學今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增訂二版。
陳滿銘:《詩詞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初版。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1年5月一版七印。
楊樹藩:《唐代政制史》,臺北:正中書局,1974年6月二版。
楊靜盦:《明唐伯虎先生寅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6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7月初版。
劉明華:《杜甫研究論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四月二版二刷。
劉開揚:《杜甫》,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初版二刷。
劉瑜選析,秦似審定:《莫道不銷魂──李清照作品賞析》,臺北:開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2月。
蔡宗陽:《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澤田總清:《中國韻文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3月第一版。
錢穆:《中國文學論叢》,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月增定再版。
四、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于景祥:〈由《紅樓夢》看曹雪芹的詩學觀〉,《紅樓夢學刊》,2009年06期。
方鐵橋:〈淺析《紅樓夢》如何用詩詞塑造人物形象──以林黛玉和薛寶釵為例〉,《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06期。
王晉中:〈論《紅樓夢》的詩學品性〉,《紅樓夢學刊》,2008年第1期。
王振星:〈《水滸傳》對《紅樓夢》的創作影響探析〉,《紅樓夢學刊》2009年第1期。
任蒙:〈不必愛屋及烏──論《紅樓夢》詩詞的評價問題〉,《國際關係學院學報》,1996年4期。
宋子俊:〈小說.詩詞.典故──《紅樓夢》與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論文之一〉,《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2007年02期。
李振中:〈《紅樓夢》中的晚唐五代詩詞情蘊〉,《紅樓夢學刊》,2010年02期。
李新:〈論《紅樓夢》對於杜詩的接受〉,《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月。
林辰:〈《紅樓夢》不是飛來峰──淺談《紅樓夢》的繼承與借鑒 〉,《文化學刊》,2007年02期。
林芳直:〈《紅樓夢》與蘇東坡的文化因緣〉,《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孫雲霄:〈《紅樓夢》與杜詩〉,《紅樓夢學刊》,2010年03期。
傅孝先:〈漫談紅樓夢及其詩詞〉,《大學雜誌》,1969年8月20期。
葉嘉瑩:〈漫談《紅樓夢》中的詩詞〉,《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賈學清:〈論崔鶯鶯、杜麗娘人物形象的內蘊差異〉,《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11期,2008年11月。
雷廣平:〈論唐寅詩風對《紅樓夢》詩詞創作的影響〉,收於《社會科學戰線.文藝學研究》,1996年第2期。
趙苗:〈莊周化蝶夢紅樓—莊子思想與賈寶玉的精神世界〉,《紅樓夢學刊》2010年03期。
趙雲芳:〈「女媧補天」與《紅樓夢》新解〉,《紅樓夢學刊》,2007年01期。
劉永良:〈襲故彌新 點鐵成金──《紅樓夢》對唐宋詩詞的借鑒〉,《紅樓夢學刊》,2005年03期。
潘承玉:〈林黛玉創作〈葬花吟〉、〈五美吟〉有借鑒〉,《東岳講義》,2001年01期。
歐麗娟:〈從「紅樓夢」看曹雪芹的律詩創作/品鑒觀〉,《臺大中文學報》,2000年12月13期。
錢志熙:〈凹晶館聯詩與《石鼎聯句》──曹雪芹對韓愈的一次借鑒〉,《古典文學知識》,2008年第5期。
鍾雲星:〈論《紅樓夢》中薛寶釵詩詞的意境美與性格化〉,《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09期。
五、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李立明:《唐寅及其詩歌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8年6月。
李湉茵:《《紅樓夢》中引用戲曲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7年4月。
柯潔茹:《唐代士人悲劇意識之研究-以唐人小說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暑期專班)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崔溶澈:《《紅樓夢》的文學背景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6月。
陳思嘉:《李賀詩歌的幻與穿越幻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1月。
黃本任:《《紅樓夢》中的詩觀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顏嘉珍:《《紅樓夢》韻文意蘊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嚴榮利:《《紅樓夢》中的詩詞題詠》,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6月。
六、 網路資源: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cnki50.csis.com.tw/kns50/Navigator.aspx?ID=CJFD
全唐詩檢索系統:http://cls.hs.yzu.edu.tw/tang/database/index.html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308464801400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期刊文獻資訊網: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index.htm
詩詞曲典故:http://cls.hs.yzu.edu.tw/ORIG/
漢籍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校內:2012-07-22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