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郭韋君 Kuo, Wei-Chun |
|---|---|
| 論文名稱: |
台灣專屬經濟海域劃界爭端解決法制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Legal System Concerning the Dispute Settlements of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Delimitation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蔡志方
Tsai, Chih-Fa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 畢業學年度: | 10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7 |
| 中文關鍵詞: | 專屬經濟海域 、劃界 、爭端解決 、1982年國際海洋法公約 、臨時措施 |
| 外文關鍵詞: | EEZ, delimitation, dispute settlement, UNCLOS, provisional arrangement |
| 相關次數: | 點閱:124 下載:9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通過後,各國紛紛藉此條約宣告200海里專屬經濟海域之合法性,然而在各國劃定專屬經濟海域界線而海域寬度小於400海里時,其專屬經濟海域即可能產生重疊劃界問題,現實上也可能因此重疊劃界而引發後續的漁業衝突。台灣於1998年1月21日公布施行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作為向國際社會宣示對200海里專屬經濟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權的法律基礎。由於台灣除了東部海域外海400海里內沒有相向國家之外,其他海域在400海里內都有相向國家,與台灣地理位置相鄰的中國、日本、菲律賓等,台灣專屬經濟海域與鄰國形成嚴重重疊,目前尤以東海與南海之海域所形成之衝突最為頻繁。但因台灣與鄰近國家尚無法就劃界或臨時安排達成協議,導致現實上此二海域之漁事糾紛不斷。是以,台灣以捕魚實體之地位面對專屬經濟海域之劃界,應如何運用國際爭端解決機制來加以解決爭端,而在劃界爭端尚未能加以解決之前,就台灣專屬經濟海域因劃界爭端所導致之漁業紛爭,應採取如何之臨時措施以降低雙方衝突之可能,本論文即嘗試將上述問題之探討以及未來就台灣專屬經濟海域劃界爭端解決方向,作一深入之研究。
Since the UNCLOS in 1982 passed officially, every state has started to claim legality of 200 nautical miles EEZ. However, supposed the maritime space less than 400 nautical miles when the states delimit the EEZ boundary, the EEZ will form superimposed zones, and it may bring out the a conflict of fishing in fact. Taiwan proclaims the Law of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the Continental Shelf on January 21, 1981, regard as merit to exercise the right to sovereignty and jurisdi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a result of Taiwan has opposite or adjacent s coasts with neighbouring states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less than 400 nautical miles, China, Japan, Philippines and the states strewed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bring the problem of EEZ on top of another with Taiwan seriously. Presently, the conflict in fisheries in the area of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is the most serious. Because of Taiwan and neighboring states can’t reach agreement on delimitations or provisional arrangements, conflicts continue between these two areas lastingly. For this reason, when Taiwan is in the position of fishing entity to delimit the EEZ boundary, how to make use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limitation and the conflict of fishing, and how to take the provisional arrangements to reduce the disputes, this thsis attempt to discuss obove issues and research the solution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s of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delimitation in Taiwan.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冠雄,《南海諸島爭端與漁業共同合作》,台北:秀威資訊,2002年。
王鐵崖,《國際法》,台北:五南,1995年2月。
尹章華,《國際海洋法》,台北:文笙,2003年7月。
──,《國家主權與海域執法》,台北:文笙,2003年9月。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2006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我國南海歷史性水域法律地位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2月。
周忠海,《國際海洋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1987年7月。
俞寬賜,《南海諸島領土爭端之經緯與法理—兼論東海釣魚台列嶼之主權問題》,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12月。
姜皇池,《國際法與台灣》,台北:學林文化,2000年12月。
──,《國際海洋法(上冊)》,台北:學林文化,2004年9月。
──,《國際海洋法(下冊)》,台北:學林文化,2004年9月。
徐熙光,《國際法與國際事務論叢》,台北:台灣商務,1993年4月。
高健軍,《國際海洋劃界論—有關等距離/特殊情況規則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馬英九,《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1月。
崔建遠,《論爭中的漁業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彙編,《海域管理研討會研討會實錄》,內政部主辦,2002年10月。
國家海洋局海洋政策研究室編,《國際海域劃界條約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
陳荔彤,《海洋法論》,台北:元照,2002年7月。
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11月。
張愛寧,《國際法原理與案例解析》,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7月。
黃異,《國際海洋法》,台北:渤海堂,1992年9月。
──,《國際法》,台北:啟英文化,1996年。
──,《漁業法規》,台北:渤海堂,1999年4月。
──,《海洋秩序與國際法》,台北:學林文化,2000年3月。
──,《海洋與法律》,台北:新學林,2010年5月。
傅崑成,《國際海洋法與漁權之爭》,台北:三民,1990年8月。
──,《國際海洋法—衡平劃界論》,台北:三民,1992年8月。
──,《南(中國)海法律地位之研究》,台北:一二三資訊,1995年4月。
──,《海洋管理的法律問題》,台北:文笙,2003年8月。
廖文章,《國際海洋法論:海域劃界與公海漁業》,台北:揚智文化,2008年5月。
趙明義,《當代國際法導論》,台北:五南,2001年9月。
鄭海麟,《中日釣魚台之爭與東海劃界問題—海外保釣十年紀錄》,台北:海峽學術,2007年8月。
謝瑞智,《國際法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1月。
魏敏主編,《海洋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6月。
魏靜芬/徐克銘,《國際海洋法與海域執法》,台北:神州,2002年3月。
蘇義雄,《平時國際法》,台北:三民,2003年6月。
(二)學位論文
阮淑君,《捕魚實體在國際漁業組織中法律地位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6年。
林育鴻,《台灣參與國際漁業組織的法人資格和地位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6年。
胡意剛,《從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論我國海域二法法制與實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6年。
梁熙喆,《從國際海洋劃界原則和實踐論中國EEZ與大陸架劃界問題—以黃海和東中國海劃界問題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班論文,2006年。
許彥培,《從國際法論專屬經濟區有生資源之養護與管理》,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1年。
陳希傑,《從國際法觀點分析南海主權爭端與中華民國的南海政策》,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3年。
陳勝業,《從海洋法規範論台灣海域資源爭議法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6年。
張源銘,《專屬經濟海域漁業爭端解決之研究—以台日東海漁業爭端為中心》,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6年。
黃慧仙,《專屬經濟海域內生物資源養護與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3年。
葉光輝,《我國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台日重疊海域為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8年6月。
楊四猛,《我國海域執法相關法制之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3年。
賴順釧,《國際海洋法上有關海域劃界「協議」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1995年。
錢忠直,《國際海洋法上島嶼制度之研究—以金門法律地位為中心》,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4年5月。
(三)期刊論文
王冠雄,〈論解決中菲經濟海域問題之障礙與適用海洋法中現存劃界方法之分析〉,《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台北:中國國際法學會,1989年3月,頁55-89。
王人傑,〈「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暨「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評述〉,《法令月刊》,49卷3期,1998年3月,頁3-5。
任虎/曹俊金,〈國際法視野下中間線原則之適用—兼論中間線原則在中日東海爭端中之適用〉,《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4卷2期,2008年12月,頁341-365。
安藤仁介講,陳荔彤譯,〈從日本觀點審視日澳紐南方黑鮪魚案—探討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進行爭端調解的過程〉,《台灣國際法季刊》,7卷3期,2010年9月,頁193-226。
江世雄,〈日中漁業協定評析:台灣觀點〉,《台灣國際法季刊》,6卷2期,2009年6月,頁157-185。
江崇源,〈專屬經濟海域內沿海國得享有之管轄權:以漁業資源、海洋科學研究與海洋環境保護為探討對象〉,《德明學報》,29期,2007年8月,頁111-134。
何思慎,〈日本東海水域紛爭之發展〉,《全球政治評論》,31期,2010年7月,頁7-12。
宋燕輝,〈迅即釋放被扣押的漁船:國際海洋法法庭審理富丸號與豐進丸號案例(日本訴俄羅斯)暨其對臺灣的意涵〉,《臺灣國際法季刊》,4卷3期, 2007年9月,頁193-239。
——,〈國際海洋法法庭與涉台漁業糾紛司法解決可行性之研究〉,《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1卷1期,2005年6月,頁237-298。
──,〈南海事物之參與及海權之維護〉,收於: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彙編,《海域管理研討會研討會實錄》,內政部主辦,2002年10月,頁Ⅳ-151-Ⅳ-164。
──,〈析論我國海域立法的進展、意涵與影響〉,《新世紀智庫論壇》,1期,1998年2月,頁88-100。
呂建良,〈從中日漁業協定論台日漁業糾紛之解決〉,《問題與研究》,50卷1期,2011年3月,頁35-65。
林田富,〈國際法有關和平解決爭端之原則在台灣問題之適用〉,《台灣人文生態研究》,4卷2期,2002年7月,頁95-127。
周怡,〈沿海國拒絕他國入漁專屬經濟區之研究〉,《育達科大學報》,21期,2009年12月,頁131-150。
俞寬賜,〈論海洋的國家管轄範圍與我國「經濟海域」問題〉,《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3期,1979年3月,頁345-365。
──,〈論專屬經濟海域〉,《東方雜誌》,13卷4期,1979年10月,頁12-18。
──,〈沿海國家間的海域劃界法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29卷2期,2000年1月,頁1-41。
姜皇池,〈國際海洋法新趨勢〉,《臺大法學論叢》,27卷1期,1997年10月,頁25-86。
──,〈論海洋爭端和平解決之機制〉,《警學叢刊》,28卷4期,1998年1月,頁1-30。
──,〈論國際漁業規範(上)〉,《法學叢刊》,175期,1999年7月,頁42-59。
──,〈論國際漁業規範(下)〉,《法學叢刊》,176期,1999年10月,頁52-74。
──,〈論國家海域管轄權(下)〉,《警學叢刊》,144期,2002年9月,頁281-297。
──,〈論台灣對東海爭端之政策與立場:法律論述與解構〉,《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39卷1期,2010年3月,頁161-235。
胡念祖,〈專屬經濟海域劃界與國家海權維護〉,收於: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彙編,《海域管理研討會研討會實錄》,內政部主辦,2002年10月,頁Ⅳ-123-Ⅳ-150。
徐國勇,〈台日東海海域劃界問題〉,《臺灣國際法季刊》,7卷1期,2010年3月,頁83-129。
高聖惕,〈論國際漁業法中涉及捕魚實體的爭端解決機制(上)〉,《政大法學評論》,95期,2007年2月,頁229-263。
──,〈論國際漁業法中涉及捕魚實體的爭端解決機制(下)〉,《政大法學評論》,96期,2007年4月,頁233-275。
──,〈以「實體」做為國際海洋法條約規範主體的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參與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之實踐為中心〉,《台灣海洋法學報》,9卷2期,2010年12月,頁111-200。
孫大川,〈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我國南海島礁主權之影響〉,《國防雜誌》,21卷2期,2006年4月,頁52-60。
孫國祥,〈再探東北亞安全:東海海洋爭端的和平解決〉,《全球政治評論》,18期,2007年4月,頁23-52。
袁古潔,〈公平原則在海域劃界中的作用〉,《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1999年1月,頁16-20。
──,〈專屬經濟區劃界問題研究—專屬經濟區劃界與大陸架劃界的關係〉,《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1998年4月,頁110-115。
許劍英,〈淺論入漁權〉,《法學叢刊》,144期,1991年10月,頁47-56。
郭祥榮,〈論日本對東海大陸架劃界原則之主張〉,《臺灣海洋法學報》,6卷1期,2007年6月,頁271-302。
陳荔彤,〈中華民國台灣的國際法人格—台灣現時的國家地位〉,《台北大學法學論叢》,47期,2000年12月,頁285-321。
──,〈台灣之海域紛爭〉,《台灣國際法季刊》,1卷2期,2004年4月,頁113-148。
──,〈東海護漁爭端解決與海域劃界(1)〉,《臺灣海洋法學報》,4卷2期,2005年12月,頁1-59。
──,〈東海護漁爭端解決與海域劃界(2)〉,《臺灣海洋法學報》,5卷1期,2006年6月,頁1-58。
──,〈我國擁有釣魚台列嶼領土主權〉,《臺灣海洋法學報》,5卷1期,2006年6月,頁85-98。
──,〈從台灣海域爭端檢視暫定執法線的定位與功能〉,《臺灣海洋法學報》,5卷2期,2006年12月,頁47-129。
──,〈專屬經濟海域劃界法律制度〉,《全國律師》,11卷1期,2007年1月,頁85-100。
陳鴻瑜,〈台菲談判重疊海域問題之困難與因應對策〉,收於: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彙編,《海域管理研討會研討會實錄》,內政部主辦,2002年10月,頁Ⅳ-165-Ⅳ-167。
──,〈南海爭端的政治與法律面分析〉,《全球政治評論》,32期,2010年10月,頁1-6。
張麟徵,〈海疆劃界問題之探討~兼論我國之海疆紛爭及對策〉,《社會科學論叢》,32期,1984年12月,頁261-284。
程鵬/朱大奎,〈試論海洋劃界的原則及其內涵〉,《海洋科學》,1998年11月,頁54-57。
黃忠成,〈專屬經濟區之重疊劃界問題〉,《海軍學術月刊》,31卷9期,1997年9月,頁17-24。
黃異,〈經濟區制度與中華民國經濟海域〉,《法學叢刊》,25卷1期,1980年3月,頁88-99。
──,〈解決臺日漁業糾紛的可能方案〉,《臺灣海洋法學報》,5卷2期,2006年12月,頁1-24。
彭銘淵,〈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兼論南海主權爭議之和平解決〉,《輔仁法學》,15期,1996年6月,頁143-167。
詹勇銘,〈從國際法觀點分析中日東海大陸礁層劃界爭端解決之途徑〉,《國際關係學報》,31期,2011年1月,頁151-241。
雷筱璐,〈衡平原則及其在東海劃界中的適用〉,《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1期,2009年3月,頁118-123。
廖文章,〈東海北部大陸架劃界問題研究(之二)〉,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期,2008年5月,頁133-176。
廖福特,〈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際法院當事國適格性—比較分析與台灣借鏡〉,《台灣國際法季刊》,2卷2期,2005年6月,頁161-207。
蒲國慶,〈台灣向國際海洋法法庭申訴之研究〉,《台灣國際法季刊》,1卷4期,2004年10月,頁139-218。
翟文中,〈南海爭議的緣起、現況與解決(上)〉,《海軍學術月刊》,39卷8期,2005年8月,頁4-8。
──,〈南海爭議的緣起、現況與解決(下)〉,《海軍學術月刊》,39卷9期,2005年9月,頁16-24。
──,〈中日釣魚台之爭,主權乎?漁權乎?〉,《海峽評論》,226期,2009年10月,頁54-55。
鄭繼文/舒孝煌,〈東海油田爭議臺灣立場何在〉,《全球防衛雜誌》,42卷5期,2005年11月,頁24-26。
龔迎春,〈中日東海海洋爭端的進展和現狀〉,《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期,2010年12月,頁219-237。
Oxman, Bernard H.,姜皇池譯,〈國際海洋法法庭對涉及臺灣之爭端有無管轄權〉,《臺灣國際法季刊》,2卷1期,2005年3月,頁205-247。
二、外文部分
(一)專書
AHNISH, FARAJ ABDULLAH,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MARITIME BOUNDARIES AND THE PRACTICE OF STATES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AHMAD, HAMZAH (EDS), MALAYSIA AND LAW OF THE SEA(Kuala Lumpur: Heng Lee Stationary & Printing Co; 1983)
ATTARD, DAVID JOSEPH,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BROWN, E. D.,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SEA( Vermont: Dartmouth; 1994).
CHEN, LUNG-CHU & LASSWELL, HAROLD D., FORMOSA,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FORMOSA IN THE WORLD COMMUNITY(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7)
CHURCHILL, R. R. & LOWE, A. V., THE LAW OF THE SEA(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3rd ed., 1999).
JAGOTA, S. P., MARITIME BOUNDARY(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1985).
JOHNSTON, DOUGLAS M.,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OCEAN BOUNDARY-MARKING( Kingsto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88).
O’CONNOR, J. F., GOOD FAITH IN INTERNATIONAL LAW( Vermont: Dartmouth; 1991).
RAO, P. CHANDRASEKHARA,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LAW AND PRACTICE( 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UNITED NATIONS, DIGEST OF INTERNATIONAL CASES ON THE LAW OF THE SEA(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07).
(二)期刊論文
Chernay, Jonathan I., The Implications of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s: The 1982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90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69-72 (1996).
Goldie, L. F. E., Historic Bays in International Law—An Impressionistic Overview, 11 SYRACU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COMMERCE 211-252(1984).
Lagoni, Rainer, Interim Measures Pending Maritime Delimitation Agreements, 78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345-368(1984).
McDorman, Ted L., The Canada-France Maritime Boundary Case: Drawing A Line Around St. Pierre And Miquelon, 84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57-189(1990).
Oxman, Berman H., The Thir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Law of the Sea: The 1976 New York Sessions, 71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61-274(1977).
Rosenne, Shabtai, Establishing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89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806-814( 1995).
Treves, Tullio, The Proceedings Concerning Prompt Release of Vessels and Crews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MARINE AND COASTAL LAW 179-200(1996).
水上千之,《海洋法—展開と現在》,東京:有信堂,2005年5月。
桑原輝路,《海洋国際法入門》,東京:信山社, 2002年8月。
三、網路資料
大紀元,〈台灣人勾結菲將領 擄船長勒贖台灣船〉,2007年7月27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7/7/27/n1784459p.htm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我國參與國際漁業組織概況〉,http://www.mofa.gov.tw/Organizations/Organizations/Organizations/?opno=bb7df3aa-5ccb-4fcf-8e37-95fb8d8264e5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王冠雄,〈菲律賓群島基線劃分群島海域問題之探討〉,中華民國外交部,2011年8月10日,http://www.mofa.gov.tw/Official/Home/ListOneColunm/?opno=0ab69338-b476-449c-8554-2c7d26534828(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內政部,《海域二法制定實錄—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台北:內政部,2002年12月。
公視新聞網,〈交付保釋金 遭日扣押漁船返台〉,2006年3月16日,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51939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自由電子報,〈遭菲扣押近年 金昇達號兩船員返台〉,2004年4月22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apr/22/today-so6.htm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8年來31漁船越線遭日扣押〉,2005年6月24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n/24/today-fo6.htm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遭菲扣押二漁船脫逃返台〉,2006年10月29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29/today-so5.htm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海釣船被日艦撞沉事件〉,2008年6月12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n/12/today-p5.htm(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付日罰金 順福漁八十六號獲釋〉,2010年8月11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11/today-north11.htm(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ct?xItem=5138&ctNode=891&mp=999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際重要農情資訊〉,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4867(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台菲簽署農漁業合作瞭解備忘錄開啟農漁業合作新里程〉,2005年9月30日,http://www.coa.gov.tw/show_news.php?cat=show_news&serial=9_diamond_20050930134841(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漁業署呼籲我漁民勿進入菲國經濟水域作業〉,漁業資訊服務網,http://www.fa.gov.tw/pda/detail.aspx?Node=58&Page=15788&Index=4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林廷輝,〈淺談台日漁業爭端〉,《全球觀止》,2009年10月,http://www.globalobserver.net/www/article2.php?article_id=4205&article_author=%E6%9E%97%E5%BB%B7%E8%BC%9D&special1=issue_diplomacy&sort1=inside_opinion&sort2=inside_opinion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教育部,〈海洋政策白皮書〉,《教育部電子報》,371期,2009年8月13日,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356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
農委會,〈政府將確保我漁船在暫定執法線內作業安全〉,2008年6月6日,http://www.coa.gov.tw/show_news.php?cat=show_news&serial=coa_diamond_20080606130936 (最後瀏覽日:201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