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聰傑
Shen, Tsung-Chieh
論文名稱: 從「場」到「所」─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機構之變遷
From Tavocan Cane Experimental Field Upgrade to Research Institute ─ Discussing the Change History of the Taiwan Sotokufu Sugar Industry Testing Office
指導教授: 陳文松
Chen, Wen-S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1
中文關鍵詞: 大目降糖業試驗場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糖業科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敕令第三十二號新渡戶稻造金子昌太郎岡出幸生回憶錄
外文關鍵詞: Tavocan Cane Experimental Fiel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in Sugar Section, Taiwan Sotokufu Sugar Industry Testing Office, Order No.32, Nitobe Inazo, Kaneko, Okaizu, memoir
相關次數: 點閱:203下載:4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糖業試驗機構的設立幾經變遷,原因在於糖業政策的主導下進行甘蔗品種改良與製糖技術的提昇,總督府乃採取持續擴充其規模,影響所及,以致於總督府在領臺後十年能夠使其本身財政獨立;其中臺灣糖業發展的效益占了十之八九,甚至於砂糖在滿足日本國內內需市場後,足以外銷他國。就持續研發的糖業研究機構之組織而言,大抵歷經三階段的調整,其一即從臨時臺灣糖務局於1903年5月在大目降設立「甘蔗試作場」,1905年2月成立「糖業講習所」,同年分析所進駐大目降後,至1906年7月總督府整併各機構,統一改稱為「糖業試驗場」,又稱「大目降糖業試驗場」;其二,到了1921年8月總督府針對各研究機構進行擴編,遂將糖業試驗場整編納入「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糖業科」體系;其三,論及1932年3月,基於擴充試驗場效能與便利性等需求,乃削除在新化的糖業科,改為獨立新設的糖業試驗所於臺南竹篙厝,並直接隸屬於總督府,全名正式為「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因此,整個組織變遷過程係為本篇研究重點之一。

    就人員記憶而言,伴隨著組織調整的過程中,許多「糖業試驗所」的老員工緬懷當初在新化街與竹篙厝兩地的日常生活、社會型態,以及與聚落互動之過程。職是之故,本研究另一主旨係在探索「糖業試驗所」員工在《われら青春の台湾》(我們青春年代的臺灣)回憶錄中所述有關原「大目降糖業試驗場」、「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糖業科」及當時「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時期之社會生活意象及影響。使其不但成為認識糖業試驗所的一種重要線索與有用資料,甚至有助於了解臺灣總督府處理糖業糖業試驗所問題的邏輯與方法,予以提供一些經驗與借鏡。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research institute had reorganized three tim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aiwan Sotokufu sugar policy. Firstly, the government had set Tavocan Cane Experimental Field in order to testing cane new species and improving sugar technology in 1906. Secondly, the Taiwan Sotokufu decided to establishe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especially planning the sugar section under the agriculture in 1921.When the sugar industry had developed fast, the government map out all new Sugar Industry Testing Office in Tainan in 1932.
    Along with the research institute establishment history, this paper will investigate the memoir of the members, “Our Youth Age in Taiwan.” The discussing range includes daily life, social style,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I wish readers to realize Japan officer handing the sugar research institute in Taiwan more and uncovering Taiwan workers situation via my report.

    目 錄 第一章、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8 第三節 章節架構………………………………………………………………………………………………………………12 第四節 史料運用與方法…………………………………………………………………………………………………13 第二章、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的前身與演進歷程…………………………………………………16 第一節 臺灣糖業改革之發軔─蔗種改良與製糖技術的提升…………………………………17 第二節 大目降糖業試驗場的初登板.…………………………………………………………………………26 第三節 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糖業科的交接棒.……………………………………………………………41 小 結…………………………………………………………………………………………………………………………………50 第三章、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之設立與影響……………………………………………………………52 第一節 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設置原因初探……………………………………………………………52 第二節 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之設立與影響……………………………………………………………69 小 結…………………………………………………………………………………………………………………………………80 第四章、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回憶錄內容與職員解析…………………………………………82 第一節 回憶錄內容主題分析…………………………………………………………………………………………83 第二節 回憶錄各篇章撰寫人物解析……………………………………………………………………………111 第三節 糖業科時期與糖業試驗所時期核心人物解析……………………………………………123 第四節 臺籍員工之職務概況與薪資分布…………………………………………………………………141 第五節 臺籍員工在糖業試驗機構任職之探究…………………………………………………………146 小 結………………………………………………………………………………………………………………………………167 第五章、結 論…………………………………………………………………………………………………………………170 附 錄 附錄一、日治時期臺灣糖業研究機構沿革表……………………………………………………………176 附錄二、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場要覽…………………………………………………………………………178 附錄三、1921年中央研究所直屬部門及分支所之組織架構圖……………………………179 附錄四、1932年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組織圖暨1933年開所式合照……………180 附錄五、《われら青春の台湾》回憶錄撰寫人設籍、學歷分析表……………………181 附錄六、日本天皇對於國家統治權的行使及適用於臺灣的法律位階說明………182 附錄七、新化區田野調查訪談紀實………………………………………………………………………………185 附錄八、西元─日本紀年─中國紀年對照表…………………………………………………………………191 參考資料…………………………………………………………………………………………………………………………….194

    參考資料:
    一、官方文書檔案、專書(依年代排序)
    (一)官方文書:
    1.「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制」,1896年(明治29年)3月敕令第91號。
    2.《府報》,1902年3月1日至1944年1月22日。
    3.〈臨時臺灣糖務局官制中改正並ニ臺灣總督府職員官等俸給令改正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篹》甲種永久保存,1902年6月17日。
    4.《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第7編,臺北:臺灣總督府,1903-1904年。
    5.臨時臺灣糖務局,《臨時臺灣糖務局第七年報》,1908年,頁88。
    6.〈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官制改正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秘書門,官規官制類,永久保存,第2467冊1號,1916年9月1日。
    7.總督府殖產局移民課,《臺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移民課,1919年。
    8.《大正10年8月以降發令簿》,1921年。
    9.〈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官制改正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秘書門,官規官制類,永久保存,第3133冊4號,1921年1月1日。
    10.〈大目降公学校沿革誌〉,新化公學校,1921年。
    11.〈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糖業科要覽〉,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21年8月。
    12.1921年(大正10年)以訓令第139號公布之「中央研究所事務分掌規程」。
    13.〈金子昌太郎陞等、依願免官、賞與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10057,文號102,高等官進退,1929年8月12日。
    14.「敕令第三十二號 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官制」說明書,1932年。
    15.〈敕令第三十二號府糖業試驗所官制制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秘書門,官規官制類,永久保存,冊號4142號,第1卷,1931年9月1日。
    16.〈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三宅勉兼任糖業試驗所技師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10070,文號43,高等官進退,1932年4月5日。
    17.昭和7年以訓令第24號公布之「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事務分掌規程」。
    18.《昭和7年度辭令原簿》,1933年。
    19.《臺灣商工統計》,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編,1932年;1942年。
    20.《工場名簿》,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6年。
    21.《十年回顧》,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1941年12月。

    (二) 專書:
    1.金子昌太郎,《甘蔗農學》增訂第二版,1915年。
    2.宮川次郎,《臺灣糖業概觀》,臺北:臺灣總督府,1927年。
    3.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局,1929年)。
    4.河野信治,《日本糖業發展史》東京;糖業發達史編纂事務所,1930年。
    5.《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梗概》,1936年。
    6.井出季和太編,《臺灣治績志(三)》,昭和12年(1937)排印本,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184號,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3月,臺一版。
    7.伊藤重郎,《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東京:臺灣製糖株式會社,1939年。
    8.加藤新吉,《北支》,華北交通株式會社,1939年6月。
    9.信夫清三郎,《近代日本產業史序說》,(東京:日本評論社,1942年)
    10. 盧嘉興,〈日據時期南縣詩文大家王則修〉,收錄於《古今談》,第60、61、62期抽印本合輯,臺南:新化三槐堂,1970年5月。
    11.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東京帝大,1975年)。
    12. 施景琛,〈鯤瀛曰記〉,收錄於《稗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一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9年3月。
    13.楊逵,〈送報伕〉,收錄於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第6卷,臺北:遠景,1981年9月再版。
    14.吳新榮、陳震東、陳漢光、盧嘉興合著,《臺南縣地名研究輯要》,臺南:臺南縣政府出版,1982年。
    15.《新化郡概況》,昭和4年版,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273①號,臺北:成文出版,1985年。
    16.《われら青春の台湾》,糖試會,1985年。
    17. 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
    18. 蔡秋桐,〈四兩土仔〉,《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19. 謝銘仁,《臺灣社會文化史論》,臺北:鴻儒堂出版,1995年8月。
    20.《舊情南瀛》臺南縣政府出版,1996年。
    21.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1996年10月新修訂版二刷。
    22.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1997年4月。
    23. 左秀靈主編,修訂版《當代日華辭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7年3月。
    24. Floyd J. Fowler, Jr. 著,王昭正、朱瑞淵 譯,施富士 校訂,《調查研究方法》,臺北:弘智,1999年6月出版一刷。
    25. 杜維運,史學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26.《臺灣經濟年鑑》,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27. 王泰升,《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收錄於「臺灣研究叢刊」,臺北:聯經出版,1999年。
    28.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日常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29. 周俊霖、許永河著,《南瀛糖廠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0年6月。
    30.翁佳音,〈府城教會報所見日本領臺前後歷史像〉,收錄於《異論臺灣史》,臺北:稻鄉,2001年2月。
    31. Robert K.Yin 著,《Case Study Research》,尚榮安 譯,陳禹辰 校閱,中文譯本書名《個案研究法》,臺北:弘智出版社,2001年。
    32. 林聖欽等合著,《臺南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臺灣文獻館出版,2002年。
    33. 鍾騰,《大目降懷古影集》,臺南:新化鎮文史工作室,2002年。
    34.何鳳嬌編,《日治時期臺灣高等關履歷》,第1冊(臺北:國史館,2004年)。
    35.鶴見祐輔,一海知義校訂,《正傳後藤新平》上卷,2004年。
    36.李時霖等編,〈臺灣考察報告〉,收錄於《臺灣文獻匯刊》第5輯第8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37.郭明亮、葉俊麟著,《一九三○年代的臺灣》,臺北:博揚文化,2005年3月。
    38.管志明、鍾騰、杜正宇總編輯,《新化鎮志》,臺南:臺南縣新化鎮公所出版,2005年。
    39.《臺糖60週年慶紀念專刊》臺南: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40. 日本社團法人 糖業協會編,社團法人 臺灣糖業文化協會譯,《近代日本糖業史(上)》,高雄:社團法人臺灣糖業文化協會出版,2007年。
    41.楊逸農,〈再談現階段的糖業甘蔗糖廠〉,《臺灣甘蔗糖業面面觀》,2007年6月。
    42.〈臺南縣鄉土史料─新化組〉,《耆老口述歷史叢書(廿四)》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9年7月。
    43. 笹山晴生、義江彰夫等著,《詳說日本史史料集》,(東京,山川出版社),2009年。
    44.〈論語‧堯曰〉,收錄於《學庸論語》,臺南:臺南縣春暉文教發展協會,2009年3月。
    45.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誌(二)〉,收錄於《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編輯》第4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2010年。
    46.王泰升,《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2012年9月。
    47. 朱耀沂,《臺灣昆蟲學史話(1684~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48. 曹銘宗,〈羅馬拼音化母語為文字〉,《臺灣史新聞》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3年6月一版7刷,2013年6月。
    49. 鄭梓,《流動的記憶-近代臺海兩岸關係史論》,臺南:聚珍臺灣發行,2014年。
    50. 司馬嘯青,《臺灣日本總督》,臺北:玉山社,2014年2月。
    51.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52. 楊翠,〈草地少年走入臺南府城,走向精神窗口〉,《永不放棄 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臺北:蔚藍文化,2016)。
    53.《臺糖70週年慶紀念專刊》臺南: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54. 曾振宇校注,《細讀孟子:吟味與詮解》,臺北:寂天文化,2017年5月。
    55. 蕭伊伶,《尋找蕭水妹》,臺中:晨星出版公司,2017年12月。

    二、報章雜誌、論文(依年代排序)
    (一) 報紙、期刊:
    1.《臺灣日日新報》,1900年1月至1933年12月。
    2.《臺灣時報》,1922年1月。
    3.《臺灣新民報》,1930年1月至1933年12月。
    4.《臺灣教會公報》1936年11月、1992年5月24日。
    5.〈製糖業の改善〉,收錄於《臺灣之產業》,第14號,1899年8月8日,頁8-9。
    6.白川正治,〈本島糖業論(將來の一大財源)〉,《臺灣之產業》,第15號,1899年8月。
    7.蔡培火,〈大目降糖業 試驗場〉,《校友會雜誌》,第25號,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06年6月。
    8.〈明治四十三年度總督府に於けゐ勤業設施の要項(續)〉,《臺灣農事報》,第47號,1910年10月25日,頁48-50。
    9.黃紹恆,〈明治後期日本製糖業的雙重構造〉,《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2卷第1期,1995年9月,頁79-109。
    10.黃紹恆,〈從對糖業之投資看日俄戰爭前後臺灣人資本動向〉,《臺灣社會研究》,第23期,1996年,頁83-146。
    11. 劉書彥,〈新渡戶稻造の台湾糖業政策と植民思想の展開〉,《アジア文化研究》,第14號(東京:アジア文化総合研究所出版会,2007年6月),頁72-74。
    12.〈王永慶早年的兩百圓有多大?〉,《聯合報》,2008年10月26日。
    13. 王建成,〈臺灣糖業試驗所的原鄉─日治時期「大目降糖業試驗場」〉,收錄於《台糖通訊》第123卷第6期,2008年12月15日,頁26。
    14. 謝仕淵,〈日治時期「臺灣體育協會」與棒球行政運作之研究〉,《運動文化研究》第十四期,2010年9月。
    15.林宗翰,〈說糖解惑一黑糖蔗糖傻傻分不清楚?認識糖的製造流程〉,《臺糖通訊》第1997期,臺南: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16.吳文星,〈從官署職員錄看臺灣近代農學研究之先驅〉,《臺灣學通訊》第71期,(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2年12月),頁6-7。
    17. 黃文榮,〈日治時代大日本製糖臺灣工場的人事組織初探〉,《臺灣文獻》第64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151-152。
    18.謝仕淵,〈日治時期「體協」臺南支部與地方體育事務的開展〉,收錄於《臺南文獻》第5輯,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年7月,頁192-193。
    19.〈傅祥露 見證日治糖業發展史〉,《中國時報》,2015年3月29日。
    20.傅恩平,〈留給後人無價寶貝的傅祥露〉,《新使者》第149期,2015年8月號。
    21. 劉俊銘,〈阿公與金子所長〉收錄於《耕心週刊》第1011期,2016年1月17日。

    (二)論文、論文集:
    1.山根幸夫,〈台湾糖業政策と新渡戶稻造〉。收錄於東京女子大學新渡戶稻造研究會,《新渡戶稻造研究》(東京:春秋社,1969年)。
    2. 森久男,〈臺灣總督府の糖業保護政策の展開〉,《臺灣近現代史研究》,第1輯(東京: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1979年),頁42-82。
    3. 何鳳嬌,〈日據時代臺灣的糖業經營與農民爭議〉,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頁72。
    4.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糖業改革之序幕〉,《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三)》(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慈善翁慈善基金會,1996年10月,頁1-11。
    5. 顏義芳,〈日據初期糖業獎勵政策下的臺灣糖業發展〉,《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專題研究成果研討會》﹙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6. 黃紹恆,〈試論初期原料採取區域制〉,《第三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頁295-303。
    7.林偉盛,〈荷據時期的臺灣砂糖貿易〉,《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有限公司,2001年),頁7-29。
    8. 吳叔玲,〈總督府時代之臺灣糖業之研究─以新渡戶稻造之「糖業改善意見書」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9. 吳文星,〈札幌農學校畢業生與臺灣近代糖業研究─以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場技師技手為中心〉,《臺灣學研究》第6期,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8年12月,頁9-14。
    10. 馬耀輝,〈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初期人士構成初探─以『昭和7年度辭令原簿』為中心〉,《淡江日本論叢》第17期,2008年6月,頁114-132。
    11. 邱俊達,〈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頁4。
    12. 林美惠,《新化市街的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6月,頁4。
    13. 張育淋,〈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成立前後期之人事變遷-以『大正10年8月以降發令簿』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頁61-65。
    14. 莊天賜,〈臨時臺灣糖務局與臺灣新製糖業之發展(1902-19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1年。
    15. 莊天賜,〈臨時臺灣糖務局時期原料採取區域制度之施行(1904-1911)〉,《師大臺灣史學報》第五期,2012年12月,頁71、72、79。
    16. 張易臻,〈新渡戶稻造的臺灣殖民論述(1900-1920)〉,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4年,頁9。
    17. 康雅貞,〈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臺南新化教會為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摘要,2015年1月。
    18.北村嘉惠、樋浦鄉子合著,《殖民地台灣的教育史──新化公學校與新化農業補習學校沿革誌》,北海道大学大学院 教育学研究院紀要 第126號 2016年6月,頁23-25。
    19. 蔡錦堂,〈街長梁道與新化街的發展(1920-1936)〉,收錄於林玉茹、植野弘子、陳恒安主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V》,臺南:南市文化局,2016年3月,頁53。
    20. 陳文松,〈一套日記庫、一本「趣味帳」領風騷:日治時期日常生活史研究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36:3(總143 期),2017年8月,頁1。

    三、網路資源與備忘錄、口述訪談:
    (一) 網路資源:
    1.國立成功大學「10602踏溯臺南」課程檢索資訊
    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385:10602&catid=39:course&Itemid=70
    2.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檢索資訊,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3.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中油生技」網頁,檢索1938年嘉義溶劑廠即曾以醱酵法生產丁醇、丙酮及酒精, https://new.cpc.com.tw/cpcbio/about.aspx
    4.周仕凱、許梅娟合著〈再生能源:新能源─生物產丁醇〉,科技部「科技大觀園」檢索網頁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2BH.htm
    5.「日本度量衡」檢索,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5%BA%A6%E9%87%8F%E8%A1%A1
    6.「大目降糖業試驗場」明信片檢索,詳見https://tw.bid.yahoo.com/item
    7.中研院人社中心「地圖與遙測數位典藏計畫」檢索網頁
    http://gis.rchss.sinica.edu.tw/mapdap/?p=5450U
    8.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灣堡圖相關圖層
    http://ndaip.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621&index_info_id=6924U
    9.〈台湾総督府糖業試験所官制ヲ定ム〉,收錄於「公文類聚第五十六編」卷十一,「官職十・官制十」,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網站檢索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MetSearch.cgiU

    (二) 備忘錄、口述訪談:
    1. 金子昌治,〈金子昌太郎覚え書〉,1981年12月31日,頁1-6。
    2.沈聰傑,〈曾進發-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1月15日;〈鍾騰-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1月19日;〈王榮森-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1月19日;〈康文榮-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1月22日;〈陳坤發-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1月19日;〈康有智-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1月25日;〈陳阿粉-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1月20日;〈施進發-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1月19日;〈陳楠修-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2月7日;〈許滄淵-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2月6日;〈曾振賢-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2月6日;〈施利茂-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18年2月7日。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