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蘇珮淳 Su, Pei-Chun |
|---|---|
| 論文名稱: |
以藝術共融評估種子舞團與屏東鹽埔鄉的表演藝術社區營造之影響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Seed Dance Company and Pingtung Yenpu Community through Artistic Integr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Community Building |
| 指導教授: |
陳佳彬
Chen, Chia-P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戲劇碩士學位學程 MA Program in Drama |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 畢業學年度: | 11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16 |
| 中文關鍵詞: | 藝術共融 、藝術介入 、種子舞團 、屏東縣鹽埔鄉 、表演藝術 、社區總體營造 |
| 外文關鍵詞: | Artistic Integration, Art Intervention, Seed Dance Company, Yenpu Tow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Performing Arts, Community Building |
| 相關次數: | 點閱:112 下載: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區營造」是社區生活共同體意識的建立,是長期且永續的發展。臺灣各地社區的發展型態往往因地制宜,現階段社區營造型態歸類有醫療社福、社區安全、人文教育、產業發展、環保生態、環境景觀等面向,發展的主要議題、落實及培力過程,是值得進行觀察與研究。筆者經現象觀察與文獻整理,發現政府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而工程多偏重於使用機能的表現,環境美化優先實踐,對於人民美學思考、美感素養較為缺乏,直接影響社區居民的生活素質。
本研究首先對「社區總體營造」、「表演藝術」、「藝術共融」、「藝術介入」、「種子舞團」與「屏東縣鹽埔鄉」進行文獻整理與回顧,歸納出提升該社區營造藝術美感的重要性和方法。透過比較學術與社區營造實際執行的差異,評估出提升居民的社區參與度、文化傳承及保存,提升社區居民與表演藝術的共融感。
本文論述從種子舞團的表演藝術駐村屏東鹽埔鄉切入,目地在了解社區營造現況以及投身藝術駐村與訪談後,進行社區空間營造新思維,民眾參與表演藝術的觀念演進共融關係研究,包括:
一、表演藝術長期進入社區的發展與特色。
二、藝術駐村後,社區營造的活動行為分析與調整。
三、群眾參與,改造自己生活生態環境的變異。
筆者經觀察及訪談,歸結出團隊執行社區營造之困境,並透過調查與深度訪談歸結出當地居民喜愛與建議的面向,嘗試提出改善辦法,為種子舞團提出適合永續發展的目標與方向。
"Community Building"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ense of community life, and it is a long-ter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communities all over Taiwan are often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main development issues, implementa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 are worth observing and researching.
Through phenomenon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sorting,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government actively promotes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prioritizing the practice of landscaping, the people's aesthetic thinking and aesthetic literacy are relatively lack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art residency plan of the Seed Dance Company in the Yenpu Township in Pingtung,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art residency and interviews" to create new ideas for community space cre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erforming arts. Financial relationship studies include:
Step1: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rforming arts in the community.
Step2: Analysis and adjustment of activity behavior of community building after art residency.
Step3: Mass Participation in Transforming the Variation of Their Li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firstly conducted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munity Building", "Performing Art Residency", "Seed Dance Company ", and " Yenpu Tow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 to summarize the importance and methods of enhancing the artistic beauty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n Establishing community building. Compare the actual execu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academic and community-building" through, evaluating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improving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performing arts.
一、專書
姚一葦著。《戲劇原理》。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王士儀著。《論亞里斯多德《創作學》:On Aristotle’s Poetics》。臺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
吳瑪悧。《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李昂、劉克襄、林文義著。《上好一村:十八個充滿Sun與Hope的小鎮故事》。臺北市:天下雜誌,2008年。
黃素絹等策劃。《最小的無限大:文建會社區營造紀實》。臺北市:文建會,2010年。
曾旭正。《台灣的社區營造:新社會.新文化.新「人」 = Community building in Taiwan》。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著。《TAIWAN 368新故鄉動員令 : 小野&吳念真帶路,看見最在地的台灣生命力》。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王本壯等作。《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唐山出版社,2014年。
W.Lawrence Neuman原著,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
紐文英。《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2014年。
陳幸萱著。《愛在偏鄉蔓延: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2014年。
鄭瑞明。《鹽埔鄉志》。屏東:屏東縣鹽埔鄉公所,2014年。
山崎亮著,莊雅琇譯。《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臺北市:臉譜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Steinar Kvale作,陳育含譯。《訪談研究法》。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周盈君等原稿;陳美燕主編。《青村力 : 第六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全紀錄》。南投市:農委會水保局,2016年。
江敬業。《鹽埔鄉志增錄》。屏東:屏東縣鹽埔鄉公所,2018年。
Pablo Helguera著,吳岱融、蘇瑤華譯。《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臺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8年。
林承毅著。《未來的設計創造:打開你的五感六覺,對接場景、逆算時代!60堂設計未來的創意必修課》。臺北市:果力文化,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
二、學位論文
林玉婷。〈社區營造永續觀光評估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 2002年。
蕭欣怡:〈宜蘭社區營造的回顧與前瞻-永續發展觀點〉。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2006年。
陳心芳。〈舞蹈與社區意識的凝聚-以蕭靜文舞蹈劇場與竹塹舞人舞蹈劇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2006年。
柯俐安。〈劇場是生活的實踐──從「石岡媽媽劇團」看台灣社區劇場的戲劇創作與社會參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2010年。
王靖淇。〈台南市社區營造實務研究-以仕安社區與復興社區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 2012年。
蔡翠齡。〈嘉義市社區劇場發展特色之研究—以北湖社區劇場、新馨社區劇場與白沙王社區劇場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2015年。
楊智心。〈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關係建立之研究以臺北市萬華區曉劇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7年。
黃馨誼。〈台南市社區高齡者參與音樂舞蹈及繪畫課程對其人際網絡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2020年。
三、期刊論文
高藝珊。〈比肩同行,老少共融樂無窮~〉。《港都社福》。115期,(2018年6月),頁4。
四、公共文件
年度縣市及全國統計資料。〈各縣市年底三階段年齡人口數、百分比及其扶養比〉。臺北: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21年。
五、訪談紀錄
黃文人。〈訪問有關表演藝術團隊的多元經營及編創理念分享〉。2022年 5 月 10日上午 9時至 12 時。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耐震大樓5107教室。
黃君。〈訪問有關鹽埔鄉鄉民對於種子舞團在鹽埔社區執行社區營造行為的看法跟建議〉。2022年 11月 14日下午 14時30分至 15 時30分。種子舞團(907空間劇場大廳)。
楊君。〈訪問有關鹽埔鄉鄉民對於種子舞團在鹽埔社區執行社區營造行為的看法跟建議〉。2022年 11月 17日上午 8時至 9時。訪談對象住家。
林君。〈訪問有關鹽埔鄉鄉民對於種子舞團在鹽埔社區執行社區營造行為的看法跟建議〉。2022年 11月 17日上午10 時至 11時。鹽埔雙新公園。
張君。〈訪問有關鹽埔鄉鄉民對於種子舞團在鹽埔社區執行社區營造行為的看法跟建議〉。2022年 11月 26日下午 13時至 13時30分。種子舞團(907空間劇場二樓櫃台)。
六、影音媒體
種子舞團。計畫及活動紀實。未出版。由種子舞團提供參考使用。
七、節目冊/單
種子舞團。演出節目單。2012-2022年。
八、網路資料
詳見陳慧珊。〈何謂表演藝術?〉。《渡Do表演藝術跨域平台網站 》:https://dodohow2018.wixsite.com/doart/post/%E4%BD%95%E8%AC%82%E3%80%8C%E8%A1%A8%E6%BC%94%E8%97%9D%E8%A1%93%E8%A9%95%E8%AB%96%E3%80%8D。檢索日期:2021年4月16日。
種子舞團背景及特色。種子舞團網站http://seeddance.com.tw/Introduction.html。 檢索日期:2021年9月9日。
境•形視簡介。種子舞團網站http://seeddance.com.tw/Cooperation.html。檢索日期:2021年9月10日。
鹽埔鄉簡介。屏東縣鹽埔鄉公所網站 https://www.pthg.gov.tw/townyto/cp.aspx?n=064268CC372B3A56&s=CC56E723080911F8。檢索日期:2021年9月10日。
身體耕耘計畫簡介。種子舞團網站http://seeddance.com.tw/Cooperation.html。檢索日期:2021年9月10日。
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網站 https://1872.arte.gov.tw/ArtEdu/Course_experience_Detail.aspx?r_id=c54b1f71-%E3%80%80%E3%80%802c01-4926-a822-5aec9b60a5d5。檢索日期:2021年9月16日。
村里總覽。屏東縣鹽埔鄉公所網站https://www.pthg.gov.tw/townyto/cp.aspx?n=064268CC372B3A56&s=F53ADD6C35FA3247。檢索日期:2021年9月28日。
聯合國網站。https://sdgs.un.org/goals。檢索日期:2022年5月11日。
未來城市Future City@天下。〈SDGs目標4〉。《未來城市網站》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286。檢索日期:2022年5月11日。
未來城市Future City@天下。〈SDGs目標11〉。《未來城市網站》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294。檢索日期:2022年5月11日。
兩廳院網站。〈人人劇場-藝術共融計畫〉。《兩廳院網站》。 https://npac-ntch.org/supports/DFC7943E377F410B8D73EC9160823A5C-%E4%BA%BA%E4%BA%BA%E5%8A%87%E5%A0%B4-%E8%97%9D%E8%A1%93%E5%85%B1%E8%9E%8D%E8%A8%88%E7%95%AB。檢索日期:2022年5月11日。
簡麟懿。〈牆內的人想出來、牆外的人想進去《那面墻》〉。表演藝術評論台網站。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9825。檢索日期:2022年10月27日。
蔡億霖。〈墻邊的低語《那面墻》〉。表演藝術評論台網站。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8931。檢索日期:2022年10月27日。
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90055。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1日。
Lisa Loeffler, “Are you inclusive or exclusive ?” https://medium.com/@lisamloeffler/are-you-inclusive-or-exclusive-ec74d0d83ae8. 檢索日期:2022年6月28日。
新港文教基金會網站。〈關於基金會〉。《新港文教基金會網站》。https://www.hkfce.org.tw/tw/about。檢索日期:2023年1月16日。
國藝會網站。〈補助名單〉。《國藝會網站》。https://www.ncafroc.org.tw/search_founding_list.html。檢索日期:2023年1月17日。
文化部網站。〈獎補助名單〉。《文化部網站》。https://grants.moc.gov.tw/Web/AnnounceName_List.jsp?__viewstate=6xTSXs5aQHzugkI4fPgvjTyUh795+zvPbv1IxrLYCNlCmIUm4/mi2A==。檢索日期:2023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