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嘉盈
Huang, Chia-ying
論文名稱: 老舊中層集合住宅整建維護因子架構之研究-以高雄市新草衙明德國宅社區居民觀點探討
Framework Research of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Factor in Old Middle Mass Residential Units-The Study from Residents View of Ming-Der Public Housing of New Caoya in Kaohsiung
指導教授: 曾憲嫻
Tseng, Hsien-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中層集合住宅整建都市更新維護
外文關鍵詞: Urban renewal, Renovation, Middle mass residential units, Maintenance
相關次數: 點閱:118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在60、70年代的經濟發展影響下,住宅數量需求增加,因此,在舊有都市住宅中,當時所建造之住宅到目前為止,設備與外牆等都已呈現老舊以及需要汰舊換新的階段,其中以中層無電梯集合住宅所占比例為最高。然而建築物老舊與周遭環境的髒亂等因素,會造成環境的景觀不雅與品質低落,推動都市更新似乎成為目前可改變狀況的方法之一。但通常提及都市更新,直覺總會想到拆除重建,且回顧歷年的更新機制,會發現其似乎著重在拆除重建的執行上,而忽略了整建和維護的執行機制。事實上,台灣許多舊住宅尚可再利用,因此透過整建和維護方式來進行會是更合適的方式,然而在相關政策與法令中,對於整建或維護的機制與標準並無明確規範,針對建築物進行整建或維護的項目也無一可以依循的準則,因此本論文將以老舊中層集合住宅為研究,進行整建與維護時的評估分析對象。
    本論文期望透過我國目前進行之都市更新過程,了解各項實施方式的內容與成效,並整理都市更新中關於整建與維護執行的相關法令與政策,分析我國目前都市更新過程中,對於整建與維護兩項實施方式的應用結果與落實的程度。最後,建構出我國進行整建與維護時,可以依循之基本評估項目與分析架構。在目前強調都市資源循環的觀點之下,以做為將來進行都市更新時,舊住宅再利用之整建與維護實施方式所能遵循之原則。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at 1970~1980, demand of residential units was increasing. So far, old housing built in those cities is presenting dilapidated in the equipment and need to be eliminated. The old middle mass residential units take the highest percentage in those buildings. The situation of old, shabby, and messy environment will lower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 and make the landscape disagreeable to the sight. Urban renewal seems to be a thinkabl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hen it comes to urban renewal, to dismantle or reconstruct are always the priority; the means in the past are generally centre on the ways above, leaving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out of consideration. In fact, many of old housing units in Taiwan can be used again; by ways of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is more appropriate. But in the concerning laws and policies, there are no precis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even the subject of those mentioned ways dose not list to be a reference resource. Therefore, this thesis uses old middle mass residential units as an object to analysis how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can put into practice.
    Via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in Taiwan recently, we can tell how and what be done in different ways of its work, and to sort concerning laws and policies in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By analysis the process, it also can show the consequence and the extent to be fulfilled.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 it will generalize what problem we faced and how to make an impr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method of operation and frameworks of analysis can be founded. These are made to abide by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old residential units at the urban renewal district in a resources circulation of view in citi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一、研究動機 1-1 二、研究目的 1-2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 一、研究內容 1-3 二、研究方法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界定 1-6 一、研究範圍 1-6 二、名詞界定 1-8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預期成果 1-10 一、研究流程 1-10 二、預期成果 1-10 第二章 評估系統之整理與分析 2-1 第一節 都市再發展評估之研究 2-2 一、何謂都市再發展 2-2 二、都市再發展之演變過程 2-3 三、都市再發展評估指標 2-6 四、都市再發展與整建維護之關係 2-11 第二節 居住環境品質評估之研究 2-14 一、居住環境之意義 2-14 二、居住環境品質之意義與評估 2-16 三、居住環境品質評估與整建維護之關係 2-24 第三節 住宅品質評估之研究 2-26 一、住宅之意義 2-26 二、住宅品質之意義與評估 2-26 三、國外相關之住宅品質評估 2-39 四、住宅品質評估與整建維護之關係 2-43 第三章  住宅整建維護評估指標之擬定 3-1 第一節 整建與維護之定義與內容 3-1 一、都市更新整建與維護之定義 3-1 二、我國整建維護之相關法令 3-3 三、國內老舊中層集合住宅整建與維護面臨之課題 3-6 第二節 國內整建維護之相關案例 3-9 一、台北市-華園別墅 3-9 二、高雄市-康橋社區 3-12 三、小結 3-14 第三節 住宅整建維護因子架構指標之建立與分析 3-15 一、研究設計流程 3-15 二、整建維護因子指標擬定原則與方法 3-15 三、整建維護因子架構建立之基本構想 3-17 四、整建維護因子指標項目的選取 3-20 五、整建維護因子架構層級的建立 3-26 第四章  實證研究-新草衙明德國宅社區為例 4-1 第一節 實證地區之發展背景與實證基地現況 4-1 一、新草衙地區之地理位置 4-1 二、明德國宅社區之形成背景 4-2 三、明德國宅社區之發展現況 4-4 第二節 居民問卷調查分析 4-9 一、問卷設計 4-9 二、問卷正式調查 4-10 三、調查問卷結構分析 4-10 四、調查問卷量化分析 4-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結論 5-1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5-5 參考文獻 參-1 附錄 附-1

    【專書與報告書】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研究報告(2005),建立住宅性能評估制度之研究(一)(二)(三)(四),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王鴻楷(1979),都市更新地區劃定準則之探討,行政院研考會委託。
    朱啟勳(1982),都市更新 :理論與範例,台隆書局,17-22頁。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編(1986),住宅及居住品質評定標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辛晚教(1982),都市及區域計劃,中國地政研究所。
    高雄市政府(2007),新草衙地區再造綱要計畫及辦理都市更新可行性評估。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6),營造都市社區新風貌-康橋社區變臉計畫。
    康炳雄(1978),台北市實施都市更新作業問題之研究,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張金鶚(1991),台北市住宅發展與住宅品質之研究,臺北市工務局都計處。
    張金鶚(1991),集合住宅管理維護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張金鶚計畫主持(1992),台北都會區住宅品質之研究。
    彭光輝/丁育群(2008),推動老舊住宅社區公用設施及設備更新計畫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曾玉昆(1997),高雄市地名探源,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31與246頁。
    黃定國(1996),實質環境建設與都市住宅社區。
    黃定國(1998),都市老舊住宅社區更新規劃及開發原則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黃定國(1999),都市更新有關更新地區畫設及更新容積獎勵準則之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
    黃健二(1984),台北市都市更新長期政策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
    錢學陶(1983),都市計劃學導論,茂盛圖書公司,487頁。
    【論文】
    王怡勛(2000),由都市外部空間觀點檢視大直重劃區居住環境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論文。
    王瑞男(1998),高層集合住宅居住環境品質問題的探討-以台中市五期重劃區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泰魁(1995),都會區住宅環境品質之研究-供給者與需求者之認知比較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論文。
    吳清如(1991),建築物壽命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娟(1998),公共工程施工性查核評估模式之建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
    李宗龍(2004),中高層老舊建築物修繕更新案例之研究,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系碩士論文。
    李崇銘(2006),住宅整建診斷與修復決策支援系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孫青雯(1994),臺中市生活環境品質評估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論文。
    席嘉勳(1998),高雄市勞工居住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筱慧(2000),更新地區優先順序評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立立(2000),都市再發展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張珍悅(1998),台北市士林地區居民對環境品質評價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琮博(2002),從維護居住環境品質觀點探討台北市住宅區混合使用管制實施策略-以大安區車層里與龍雲里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許健龍(1993),理想居住環境品質之評估探討,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善霞(1991),台北市住宅品質指標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永慶(2004),台北市推動公寓整建及維護實施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黃湘苓(2002),劃定都市更新地區評估指標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碧慧(1997),由居住環境品質觀點探討國宅開發區位優先順序,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論文。
    楊捷名(2000),住宅更新決策模式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博煌(2003),台中市舊市中心區再發展目標與策略之研究-分析階層程序法之應用,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賴慧儀(2000),都市原住民社區類型與環境品質滿意度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翊榮(2006),願景與機制整合的挑戰:高雄市新草衙違建地區發展與再造的個案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期刊及研討會文章】
    阪本一郎,何芳子譯(2002),日本都市再生政策展開課題,「土地問題及都市發展趨勢」系列研討會之一:日本經驗。
    林鼎鈞(2003),活化轉用觀念運用於都市更新之探討,土地問題研究季刊,2:4=8,民92.12,頁82-87。
    張珩;邢志航(2004),住宅特性與居住機能滿意程度關聯之研究--以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為例,建築學報47,民93.06,頁89-106。
    梁繼權(1995),生活品質評估,醫學繼續教育雜誌5卷3期,pp283-286。

    【外文】
    Abbott, C.(1993), Five Downtown Strategies:Policy Discourse and Downtown Planning Since 1945,in Melosi, Martin V.,ed Urban Public Policy: Historical Modes and Methods.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all, P. (1995), Towards a General Urban Theory, in Brotchie, John et. al(Eds),Cities in Competition(pp.1-31), Melbourne:Longman Australia.
    Hall, P. (1997), Regeneration Policies for Peripheral Housing Estates:Inward-and Outward-looking Approaches, Urban Studies, Vol.34,No.5-6,pp.873-890
    Levy,John M.(1991), 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Mike Coombes, Simon Raybould and Cecilia Wong(1992),Developing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for urban regeneration.
    Roberts , Peter W. & Sykes, Hugh. (2000), Urban regeneration : a handbook, London ;SAGE, Calif.
    【其他】
    Google map,http://maps.google.com/
    文建會網站,http://www.cca.gov.tw/
    台北市政府都發局,http://www.udd.taipei.gov.tw/
    英國綠街計畫,http://www.greenstreet.org.uk/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http://urban-web.kcg.gov.tw/kcgFace/index.htm
    臺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1984,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像片基本圖[地圖] 草衙,第二版,臺灣省林務局。
    臺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1990,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像片基本圖[地圖] 草衙,第三版,臺灣省林務局。
    臺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1998,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像片基本圖[地圖] 草衙,第四版,臺灣省林務局。
    德國荀格堡案例,http://www.brosk.de/
    寶花傳播製作,城市的遠見[錄影資料],德國魯爾工業區,公共電視。

    下載圖示 校內:2010-07-29公開
    校外:2010-07-29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