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麗文
Chen, Li-Wen
論文名稱: 台灣工業區開發之環境成本評估-以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為例
The Environmental Cost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Taiwan─The Experience of Yun-Lin Basic Industrial District
指導教授: 孔憲法
Kung, Shiann-Far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環境成本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環境經濟綜合帳系統工業發展雲林麥寮離島工業區
外文關鍵詞: Environmental Costs, Cost-benefit Analysis,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s Syste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Yun-Lin Mai-Liao Offshore Industrial District
相關次數: 點閱:249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經濟快速發展隱含著資源的消耗及環境的破壞,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永續發展之觀念,成為各國規劃和政策上追求的最高目標,可視為經濟成長的省思。傳統上思考經濟發展時,僅著重收益及財務上的成本付出,往往忽略開發、營運對環境所產生的外部成本。多數環境外部性的價值屬非市場商品,難以藉由市場價格來計算,此亦為環境成本與效益評估上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世界各國於評估環境成本的價值,提出許多方法,如以政策評估面考量的環境影響評估。而就價值評估面,大抵可分為「經濟學」及「物理學」兩種取徑。經濟學層面,經濟學者在過去五十年間發展出一系列非市場評估方法,設算出欲求效益,以環境成本效益分析方法(environmental cost-benefit analysis)為主;就物理學而言,使用環境經濟綜合帳系統(SEEA,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透過質能守恆原理(input及output架構),評估製程對環境污染影響和生態破壞所需的全部費用。前述方法雖有個別理論基礎,卻產生不同的評估技巧,亦有其優缺點,實際運用時,往往依據其目的、空間尺度等差異而產生迥異的結論。
    長期以來,台灣藉由工業發展帶動經濟成長,其中以工業區開發為政府產業政策重要的一環,但卻鮮少有研究針對工業區營運所產生的環境成本進行評估,是故難以衡量該政策所造成的實際成本支出。因此,本研究期透過文獻回顧,比較不同取徑對環境成本評估中,尺度、方法、結果與意義的差異,進一步以雲林麥寮離島工業區為研究對象,針對目前石化產業現況以及面臨的環境議題,分析其對周圍環境所產生之影響及所產生之環境成本,研擬一套有效且可行的檢測機制,兼具管理與政策功能,希冀藉此機制調節環境與經濟的難題,並作為未來工業區開發成本效益評估之用。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lied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mmitte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national planning and policy to pursue the highest goal in 1987, it can be regarded as reflection of economic growth . Traditionally though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cuses only on income and financial costs of pay, often neglect of the development, oper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rising from the external costs. Most of the value of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is the non-market goods, it is difficult to calculate by the market price, so the environmental costs and benefits of assessment became the important subject.
    In recent years,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put forward many methods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value of environmental costs, such as policy evaluation 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surface. Value assess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economics" and "Physics" to take two kinds of trails. Economic level, economists developed a series of non-market assessment methods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calculated based effective, and the main method is environmental cost-benefit analysis; physics level, 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through in-put our-put architecture to assess the full cost by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The methods had individual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y also can put out different assessment techniques, it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ten based on its purpose, such as differences in spatial scale arising from very different conclusions.
    Taiwan's economic growth driven b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for the gover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dustrial policy, but rarely research for the industrial area of the environmental costs resulting from operations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refore, this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e the different from scale, method, results and significance by approaches for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costs, and further to Yun-Lin Mai-Liao offshore Industrial Distri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urfaced environmental issues. Analyze its effects arising from the impact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resulting environmental costs. Develop 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detection mechanism, both management and policy functions to regulat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and become a tool to get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cost-benefit in the future.

    第 壹 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一、 石化工業區污染與環境外部性之關聯 3 二、 辨識石化工業區之環境外部性影響範疇 3 三、 石化工業區營運期間之環境外部性價值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8 一、 文獻回顧與理論分析 8 二、 研究方法與資料說明 8 三、 實證結果 8 第 貳 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工業發展與環境 10 一、 台灣工業區之發展 10 二、 工業污染之探討 15 三、 台灣石化產業發展 19 四、 雲林離島工業區發展沿革 24 第二節 環境經濟學 26 一、 環境外部性 27 二、 寇斯理論(Coase Theorem) 29 三、 環境經濟計量化的限制 30 四、 小結 31 第三節 環境成本效益分析 33 一、 判斷實質影響和關聯性 34 二、 量化質性影響 34 三、 折現率 40 四、 風險與不確定性 40 五、 成本效益分析之應用 41 第四節 其他環境成本評估法 46 一、 綠色國民所得帳的發展 46 二、 台灣環境會計帳之發展 48 三、 綠色國民所得帳之編算 51 四、 小結 54 第 參 章 研究方法、資料說明與限制 55 第一節 統計檢定 56 第二節 空間統計 57 第三節 資料說明 58 一、 台灣地區排放量資料庫(Taiwan Emission Data System) 58 二、 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 60 三、 衛生署死因統計 60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0 一、 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不齊全 60 二、 內政部與衛生署公佈之死亡人數總數差異 61 三、 方法限制 61 第 肆 章 實證結果 62 第一節 台灣地區石化產業空氣污染 62 一、 雲林地區石化產業空氣污染 63 二、 麥寮工業區空氣污染影響範疇 65 第二節 石化工業空氣污染與其外部性 66 第三節 石化工業空氣污染與生命損失之關聯 72 一、 內政部死亡資料 72 二、 衛生署死因資料 96 三、 小結 102 第四節 價值評估 105 第 伍 章 結論與建議 108 第一節 結論 108 一、 生命價值 108 二、 健康價值 109 三、 其他損失概估 10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2 一、 方法 112 二、 時間 112 三、 資料 112 四、 空間 112 參考文獻 114

    期刊、論文
    中文
    1.王榮德、陳保中,(1996),「空氣污染對國小學童呼吸系統之影響及風險評估模式之建立」,台灣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2.王秉凡(2008),「六輕工業區前後期對雲林海域的影響分析評估」,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田浚致(2004),「利用空氣擴散模式模擬石化工業區致癌性污染物之濃度及推估居民之致癌風險」,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朱育賢(2005),「氣候變化對流行傳染病之經濟影響─以台灣地區登革熱為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所碩士論文。
    5.呂佩芬(2007),「符合歐盟環保指令之電機電子產業綠色會計系統模式」,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6.李嘉萱(1996),「環境會計與環境管理會計之實証研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7.李新峰(2003),「以衝擊路徑法評估SO2之外部成本—以中部空品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8.李貞旺(2005),「工業區對地方發展影響之研究-以雲林縣麥寮工業區為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碩士論文。
    9.江森雄(2000),「石化工業區揮發性有機氣體改善管理之研究-以頭份工業區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沈宗桓(2003),「工業部門能源消費與 CO2、SOx 及NOx 排放之特性分析」,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1.洪春守(2004),「台灣地區石油化學工業發展趨勢與二氧化碳排放關聯分析」,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2.林建元(1992),「工業區開發整體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13.林慧文(2001),「環境會計建構與發展歷程探討」,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林昆樂(2006),「台灣地區石化工業之環境成本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15.林淑英(2006),「風景區土地使用管制體系之比較及景觀效益評估—以七星潭海岸風景特定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16.吳肖琪(2004),「衛生署與內政部死亡資料連結比對分析」,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3卷6期。
    17.莊汝婕(2007),「以敘述性偏好法探討替代燃料汽車的消費者市場接受度」,嘉義大學運輸與物流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8.曾偉立(2006),「利用風險評估探討石化廠附近社區居民之健康風險」,碩士論文,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黃汝賢(1988),「工業區設立環境影響評估之方法研究」,南投縣中興新村,省政府研考會。
    20.黃薰輝(2003),「台灣工業區政策的經濟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1.黃芷君(2005),「台灣地區編定工業區調整後技術效率之探討-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2.黃進為(2007),「轉變中的台灣石化工業」,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黃文慶(2007),「台灣民眾對生命價值的經濟評估-兩個方法之比較」,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所碩士論文。
    24.范藍文(2003),「台灣石化產業綠色會計帳建制之研究」,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25.郭名傑(2001),「應用系統動態方法探討工業部門有害事業廢棄物污染與經濟活動之關聯」,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郭昱瑩(2005),「決策幫手:成本效益分析之概念與實務」,T&D飛訊第三十期。
    27.郭宗雄(2007),「我國工業區現況與未來展望介紹」,中技社96年度秋季環境與能源國際研討會。
    28.詹子慧(2003),「台灣石化業工業生態之研究」,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9.許恆瑞(1998),「廢污水防治成本函數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0.陳禮樂(2001),「台灣地區工業區環境永續發展評估體系與綜合指標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31.陳政宏(2004),「建置台灣電子零組件業環境會計帳之可行性研究」,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32.陳偉哲(2006),「長途國道客運主要旅次與轉運旅次時間價值之研究」,中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3.陳瑩容(2007),「我國企業實施環境會計之現況及效益之實證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34.陳恒毅(2007),「工業環境指標建立與應用之研究-以造紙工業為例」,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5.陳佳欣(2009),「臺北都會區高科技產業工業區生產效益評估」,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6.張璠(2002),「中國大陸工業區開發對台灣地區工業區發展政策之啟示」,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8卷1期,經濟部。
    37.張薇文(2003),「以旅行成本法估計風景區遊憩效益-內灣風景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38.游振偉(2006),「工業區土地出租政策」檢討與建議,2006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賴源欽(2003),「以個案分析方式探討環境會計制度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0.雍介民(2000),「石化工業區臭味物質對附近環境之影響」,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1.楊俊毓(1996),「固定污染源對國小學同與社區居民健康影響之流行病學研究」,台灣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42.楊逸萍(2004),「從國外棕地再發展經驗探討六堵工業區未來發展方向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43.楊欣薇(2003.7),「台南市歷史文化園區經濟效益評估之研究-WTP 及WTW 之比較應用」,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4.孫嘉慧(2003),「考量高屏空品區空氣污染環境質損的區域綠色GDP—系統動態方法應用」,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5.葉寶文(2001),「風險性之行為決策分析與其願付價值之研究」,東吳大學經濟系博士論文。
    46.潘碧珍(1994),「石油及石化工業社區居民癌症死亡率研究」,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7.潘得芳(1991),「雲林縣台西海埔地養殖之經濟效益評估」,台灣農業,第四期,頁101-106。
    48.蔡偉銑(1997),「台灣石化工業發展過程的政治經濟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八期,頁157-224。
    49.鄭筱凡(2009),「醫療保健支出與生命價值」,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50.劉長明(1992),「某石化工業區附近社區居民癌症及重要死因標準化死亡比分析」,高雄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51.劉美君(2002),「某工業區鄰近居民罹病率與死亡率之調查」,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
    52.劉富光(2003),「雲林縣文蛤養殖經營概況」,文蛤養殖經營管理講習會,水產試驗所台西分所講習會專輯(一), 4-10.。
    53.蘇慧貞(2004),「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環境與居民身體健康之風險評估研究」,經濟部工業局專案計畫。
    英文
    1.Axelsson G, and Molin I (1988). Outcome of pregnancy among women living near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in Swed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7: 363-9.
    2.Anderson, D.(1989). "Economic Aspects of Afforestation and Soil Conservation Project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dited by G. Schramm and J.J. Warford. Baltimore, Marylan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3.Brookshire DS. (1992). Issues Regarding Benefits Transfer. Presented at Assoc. Environ. Resour. Econ.Workshop, Utah
    4.Bengt B. Arnet, M. D., Ph. D., M. P. H., M. Sc (1991). Mortality among Petrochemu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mployees.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46(4): 237-248
    5.Bateman I, Carson RT, Day B, Hanemann M, Hanley N, et al. (2002). Economic Valuation with Stated Preference Techniques: A Manual.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6.Bishop RC. (2003). Where to from here? See Ref. 11, pp. 537–66
    7.Belli S., Benedetti M., Comba P., Lagravinese D., Martucci V., Martuzzi M., Morleo D., Trinca S., Viviano G. (2004). Case-control study on cancer risk associated to residence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a petrochemical plant. European Journal Epidemiology 19: 49-54.
    8.Brouwer R, Bateman IJ. (2005). The temporal stability and transferability of models of willingness to pay for flood control and wetland conservation. Water Resour. Res. 41:W03017
    9.Cooper SP, Labarthe D, Downs T, Burau K, Whitehead L, Vernon S, Spitz M, New B, and Sigurdson A (1997). Cancer mortality among petroleum refinery and chemical manufacturing workers in Texa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athology, Toxicology & Oncology. 16: 1-14.
    10.Chen P.C., Lai Y.M., Wang J.D., Yang C.Y., Hwang J.S., Kuo H.W.,Huang S.L., Chan C.C. (1998). Advers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Respiratory Health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 Taiwa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06: 331-335.
    11.Champ PA, Boyle KJ, Brown TC, eds. (2003). A Primer on Nonmarket Valuation. Dordrecht: Kluwer
    12.Cheng F. Leea, Sue J. Linb, Charles Lewis (2008),”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combining carbon taxation and emission trading on different industry sectors ”, Energy Policy 36 722–729
    13.Gottlieb MS, Shear CL, and Seale DB (1982). Lung cancer mortality and residential proximity to industry.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45: 157-64.
    14.Gamble JF, Pearlman ED, and Nicolich MJ (1996).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of kidney cancer among refinery/petrochemical worker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04: 642-50.
    15.Giles Atkinso & Susana Mourato,(2008), Environmental Cost-Benefit Analysis. Annu. Rev. Environ. Resourc. 2008.33:317-344.
    16.Kiyotaka Fukahori., Yoichi Kubota (2003), ” The role of design elements on thecost-effectiveness of streetscape improvement”,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3,p75–91.
    17.Krupnick A. (2004). Valuing health outcomes: policy choices and technical issues. Rep. Resourc. Future,
    18.Washington, DC
    19.Little, I.M.D., and J.A. Mirrless.(1990). "Project Appraisal and Planning Twenty Years 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20.Liao M.F., Huang J.L., CHIAng L.C., Wang F.Y., and Chen C.Y. (2005). Prevalence of Asthma, Rhinitis, and Eczema from ISAAC Survey of School children in Central Taiwan. Journal of Asthma 42:833-837.
    21.Mitchell RC, Carson RT. (1989). Using Surveys to Value Public Goods: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Washington, DC: Resour. Future
    22.Pan B.J., Hong Y.J., Chang G.C., Wang M.T., Cinkotai F.F., Ko Y.C. (1994). Excess cancer mortal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polluted by petrochemical manufacturing pla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 Health 43: 117-129.
    23.Persky.(2001). Retrospectives: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the classical creed. J. Econ. Perspect. 15:199–208
    24.Randall A.(1999). Taking benefits and costs seriously. In The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9/2000), ed. H Folmer, T Tietenberg, pp. 250–72.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5.Taylor LO. (2003). The Hedonic Method. See Ref. 11, pp. 331–94
    26.Yang C.Y., Chiu H.F., Chiu J.F., Kao W.Y., Tsai S.S., Lan S.J. (1997)a. Cancer mortality and residence near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in Taiwan.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50: 265-273.
    報告、書籍、統計資料
    1.L. W. Canter (1994),黃光輝譯,「環境影響評估」,滄海出版。
    2.Reachel Carson(1997),李文昭譯,「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晨星出版。
    3.Rodney R.White、Sonia Labatt、Martin Whittaker(2008),吳國卿譯《碳交易 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財信出版。
    4.Tom Tietenberg(2003),嚴旭陽譯,「環境與自然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
    5.行政院環保署,「公害糾紛處理白皮書」。
    6.行政院衛生署,「死因資料庫」。
    7.內政部,「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
    8.內政部,「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9.雲林縣政府,「雲林縣統計要覽」。
    10.王鵬仁(1999),「南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總量管制規劃-A3 子計畫南高屏地區石化工業及化學工業排放量整合與推估」,環保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1.林美東(2006),「工業區開發模式與政策檢討」,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經濟部工業局委託專案計畫。
    12.陶在圤(2003),「生態包袱與生態足跡」,經濟科學出版社。
    13.陳俊成(1997)「石化工業區排放空氣污染物對鄰近住宅區室內外空氣品質之影響期末報告」,行政院環保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4.陳清春(2004),「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台灣地區沿近海與養殖魚家經濟調查報告」,行政院漁業署主管補助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15.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05),「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環境與居民身體健康之暴露及風險評估研究」,經濟部工業局94年度專案計畫成果報告。
    16.楊之遠、黃光輝、何春玲(1997),「參加RIO+5會議出國報告書」,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17.歐陽橋輝、黃勉善(1998),「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厚生基金會。
    18.劉錦龍(2001),「生命價值衡量--台灣1982-1997長期資料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9.聯合國、歐洲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銀行(2003),丁言強等譯,「環境經濟綜合核算2003」,中國經濟出版社。
    20.徐育珠(2004),「財政學」,台北:三民。
    21.駱尚廉、蕭代基(2007),「環境經濟分析」,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
    22.錢玉蘭,2003,「經濟政策工具與都市空氣污染防制」,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23.蕭代基、鄭蕙燕、吳珮瑛、錢玉蘭、溫麗琪(2003),「環境保護之成本效益分析:理論、方法與應用 」,俊傑書局。
    24.蕭代基(1998),「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效益與成本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5.蕭代基、吳珮瑛、鄭蕙燕、錢玉蘭、溫麗琪(1998),「空氣污染防制之成本效益分析」,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專題研究報告。
    26.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區開發管理年報」。
    網站
    1.內政部統計處,http://www.moi.gov.tw/stat/life.aspx,(2010/01/23)。
    2.台塑關係企業網,http://www.fpcc.com.tw/,(2010/01/02)。
    3.行政院衛生署,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2010/02/12)。
    4.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2010/01/02)。
    5.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2010/01/30)。
    6.國民健康局,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Default.aspx,(2010/02/10)。
    7.農業統計要覽,http://stat.coa.gov.tw/dba_as/As_root.htm,(2010/01/23)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