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徐佑欽 Hsu, Yu-Chin |
|---|---|
| 論文名稱: |
水質加氯模式之評估與預測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Water Chlorine Model |
| 指導教授: |
溫敏杰
Wen, Miin-Jye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統計學系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 畢業學年度: | 9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31 |
| 中文關鍵詞: | 加氯模式 |
| 外文關鍵詞: | ARIMA, GARCH |
| 相關次數: | 點閱:38 下載: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目前台灣地區自來水水質仍無法達到生飲的標準,除了管線老舊、水源污染嚴重等因素之外,水質處理工程中的加氯問題也值得重視,自來水淨水廠常用的經驗加氯模式無法有效的控制水質加氯劑量,導致飲用水中的殘留餘氯過多或過少,為了改善這個情況,本文針對鳳山淨水廠民國87年至民國90年底之水質資料進行分析,驗證原水加氯預估模式,與自來水處理工程中使用氯劑量時間數列的合理性。
得到的結果如下:
1. 近年來水質主要成分的改變,使得原有原水加氯預估模式已不適用,重新配適之水質加氯迴歸模式的預測值都有高估的情況,這會使成本增加,因此不建議使用。
2. 單純只考慮平均加氯率,可以去除分析水質成分的步驟,大量的簡化加氯的過程,在水質加氯時間數列模式中,原有AR(p)加氯預估模式已不適用,得到的時間數列模式為ARIMA(0,1,3)模式。
3. 為了時間數列模式的正確性,所以發展ARIMA-GARCH模式,依簡化模式的精神,建議使用ARIMA(0,1,3)-GARCH(1,1)模式,且其結果比水質加氯迴歸模式佳,預測值與實際加氯率更接近。
關鍵字:加氯模式、ARIMA、GARCH。
none
[1] Engle, R. F. (1982),“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Variance of United Kingdom Inflation”, Econometrica , 50 , 987–1008.
[2] Bollerslev, T. (1986),“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31, 307–327.
[3] Engle, R. F. and Bollerslev, T. (1986),“Modelling the persistence of conditional variances”, Econometric reviews , 5(1),1-50.
[4] Wei, William W. S. (1990),“Time Series Analysis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Methods”, Addison Wesley.
[5] Bowerman, B.L. and O’Connell, R.T. (1993),“Forecasting and Time Series an applied approach”, Duxbury.
[6] Montgomery, D.C. (2001),“Introduction to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Wiley.
[7] 吳宗正(1993), “迴歸分析”,三民書局.
[8] 溫敏杰,溫清光,張虎明(1997), “水處理模型的建立和加氯公式的校正”,中國統計學報, 35 , 399-413.
[9] 陳順宇(1998), “迴歸分析”,華泰書局.
[10] 溫敏杰,張虎明,溫清光(1998), “自來水加氯處理的AR(p)預估模式”,中國統計學報, 36 ,155-172.
[11] 盧貞妙(1998), “原水前加氯劑量之統計模式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系碩士班論文.
[12] 虞國興(2000), “高屏溪流域流量分析與預測’’,曹公農業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