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文鑫
Lin, Wen-Shin
論文名稱: 環境權於立法與司法之實踐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Right on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Review
指導教授: 王毓正
Wang, Yu-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環境權環境基本法兩公約環境影響評估法土地徵收條例
外文關鍵詞: Basic Environmental Act, ICCPR, ICESC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ct, Land Expropriation Act
相關次數: 點閱:239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二十世紀中葉以後,由於科技的突飛猛進,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便利與文明,但對也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後果,也因此,環境保護逐漸成為人類關注的焦點。但是,在法規範的層次上,「環境」究應如何保護始為適當?有認為,「環境權」應作為新興的基本權而入憲,始能給與環境足夠的保護;亦有認為,即使現行憲法並無環境基本權,但是從現行的基本權規定,亦足以推導出國家應維護適當的環境;更有不同見解認為,環境權有其特性,並不適合以實體權形式存在,應定位為讓民眾有適度參與環境決策的程序權為妥。
    因此,本文將先探討環境權在憲法上可能的規範基礎、實體意涵及程序意涵,並以此檢視實體意義的環境權與程序意義的環境權在現行法律層次的體現,最後,再檢視環境權在司法判決的展現,期望可以為我國環境權釐清一個輪廓,並有助於人民主張環境權的保護。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urvey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right on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review. The range of this study includes constitution, basic environmental act, ICCPR, ICESC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ct, Land Expropriation Act. The paper mainly uses documentary Analysi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we have enough regulation about environmental right in constitution now.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ory about environmental right and fundamental rights, the survey concluded:(a)the environmental right has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It is improper to be written down in constitution. (b)There is no fundamental environmental right in present policy, but we can still infer our country to aim at preserved livable environment from the present rules.(c)The environmental right contains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meaning. The study findings may be useful to clarify the contour of environmental right, and helpful for people to claim their environmental right to seek protec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4 第一項 研究方法 4 第二項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環境權在憲法上的內涵 7 第一節 環境的意義 7 第一項 概說 7 第二項 學說對於環境的定義 9 第三項 我國法對於環境的定義 10 第四項 本文看法 11 第二節 環境問題的特性 11 第一項 高度科技背景與決策風險 11 第二項 廣度利益衝突與決策權衡 12 第三項 預防勝於治療 12 第四項 環境的擁有者不僅為個人 12 第五項 國際關連 13 第六項 隔代正義 13 第三節 實體意義的環境權意涵 13 第一項 增訂基本權形式的環境權 14 第一款 環境權的定義 14 第二款 環境基本權的功能 15 第二項 自既有基本權解釋推導 20 第三項 本文見解 22 第四節 程序意義的環境權意涵 24 第一項 程序環境權之意義 25 第二項 程序環境權的功能 26 第一款 保障人民基本權利 27 第二款 提升行政效能 28 第三款 維護人性尊嚴 29 第四款 深化民主法治 29 第三項 程序環境權在憲法上的規範基礎 30 第一款 正當法律程序 30 第一目 從憲法的整體推演出一般的正當法律程序要求 31 第二目 從基本權利附隨程序的保障理論推演出個別基本權利的正當法律程序要求 32 第三目 程序基本權 32 第二款 民主原則 34 第三款 小結 35 第四項 程序環境權之機制 36 第一款 民眾參與 36 第二款 資訊公開 37 第三款 公益訴訟 37 第四款 設立專責環保機關 37 第五款 公害糾紛處理法制 38 第四節 小結 38 第三章 實體意義的環境權如何在法律層次體現—以環境基本法及兩公約為例 40 第一節 前言 40 第二節 實體意義的環境權在環境基本法的展現 40 第一項 立法沿革 40 第二項 制度內容 41 第一款 功能定位 41 第二款 規範重點 42 第三節 兩公約與實體環境人權的保障 44 第一項 概述 44 第二項 兩人權公約的國內法化 45 第三項 與環境議題相關之兩公約人權 46 第一款 生命權 46 第二款 健康權 47 第三款 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權利 49 第一目 取得足夠食物的權利 49 第二目 水權 50 第三目 適足住房權 51 第四款 自決權、文化權、宗教信仰 53 第四節 本文見解 54 第四章 程序意義的環境權如何在法律層次體現—以環境影響評估法及土地徵收條例為例 56 第一節 前言 56 第二節程序意義的環境權在環境影響評估法的展現 57 第一項 環境影響評估法之介紹 57 第一款 立法沿革 57 第二款 制度內容 59 第一目 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行為 60 第二目 雙主管機關 61 第三目 環評基本流程 61 第二項 其所體現之環境權 64 第一款 資訊公開 64 第一目 公告及陳列 64 第二目 公開說明會 65 第二款 民眾參與 66 第三款 公益訴訟 70 第三節 程序意義的環境權在土地徵收條例的展現 70 第一項 土地徵收條例之介紹 70 第一款 立法沿革 70 第二款 土地徵收程序 71 第一目 先行程序 71 第二目 申請徵收(處分)程序 74 第三目 核准徵收(處分)之程序 74 第四目 執行徵收(處分)之程序 75 第二項 其所體現之環境權 76 第一款 資訊公開 76 第二款 民眾參與 76 第三款 協議價購 77 第四節 小結 78 第五章 環境權在司法判決的展現 80 第一節 司法判決所呈現出的實體環境權 80 第一項 引用環境基本法之判決 80 第一款 僅於判決中引用法條而未論述 80 第二款 認為環境基本法無法作為人民請求權之依據 81 第一目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3年度訴更字第23號判決、最高行政法院95年度裁字第2730號裁定 81 第二目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6年度停字第92號裁定、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裁字第1979號裁定 82 第三款 環境基本法作為個別環境法規法解釋論之導引 84 第四款 實務見解分析 84 第二項 引用兩公約之判決 85 第一款 未實質回應當事人主張 85 第二款 兩公約無法作為人民請求權之依據 87 第三款 未能正確適用兩公約 88 第四款 實務見解分析 90 第二節 司法判決所呈現之程序環境權 91 第一項 與環境影響評估法相關之判決 91 第一款 民眾參與 91 第一目 是否進入第二階段環評 91 第二目 列席旁聽資格之限制 94 第二款 公益訴訟 96 第三款 實務見解之分析 99 第二項 與土地徵收條例相關之判決 100 第一款 「土地徵收前之公聽會及協議價購程序可否取代行政程序法上陳述意見之機制」? 100 第二款 協議價購程序 102 第三款 實務見解分析 103 第六章 結論 105 參考文獻 108

    一、 書籍
    1. 王毓正,環境保護入憲之模式與規範效力之理論與實際,21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新學林,2008年10月。
    2. 李震山,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之保障為中心,元照,2005年。
    3.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2003年4月。
    4. 林秀蓮,行政程序法有關聽證制度之檢討,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辦,聽證制度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2004年2月
    5. 法治斌、董保城著,憲法新論,元照,五版,2012年。
    6. 洪家殷,權利保障與效能提升之抉擇—兼論行政程序法未來修正之考量,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檢討、傳播行政之爭訟,台灣行政法學會出版,2003年。
    7. 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元照,2007年
    8. 許育典,憲法,元照,四版,2010年。
    9. 許慶雄,社會權論,眾文出版,1992年。
    10. 陳慈陽,環境法總論,元照出版,2003年,二版。
    11.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自版,2002年。
    12.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元照,2005年。
    13. 葉俊榮,環境政策與法律,元照出版,2002年。
    14. 葉俊榮,環境行政的正當法律程序,作者自版,2001年。
    15. 蔡震榮,台灣行政聽證制度執行狀況與效率評估,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與實務,台灣行政法學會兩案行政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元照,2009年。
    16. 環境基本法十周年論壇活動手冊,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中心主辦,2012年12月。
    17. 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問題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研究主持人:葉俊榮,2010年。
    18.土地徵收作業手冊102年12月版,內政部編印。
    二、期刊文章
    1. 王毓正,環境權於學理上之發展及其於司法實務上之適用,台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2013年7月。
    2. 王毓正,環境基本法何去何從—施行十年後之回顧與檢討,台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第5期,2013年6月。
    3. 王毓正,從奧爾胡斯公約檢視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制中民眾參與之規範,公共行政學報,第35期,2010年6月。
    4. 李建良,論基本權利之程序功能與程序基本權—德國理論的借鑑與反思,憲政時代第29卷第4期,2004年4月。
    5. 李建良,環境行政程序的法制與實務—以「環境影響評估法」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104期,2004年1月。
    6. 李建良,行政程序法與正當法律程序—初論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目的與規範內涵,憲政時代,第25卷第3期,2000年1月,第5頁。
    7.李建良,論環境保護與人權保障的關係,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2卷2期,2000年10月。
    8.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9卷1期,1997年。]
    9. 高銘志,環境基本法在司法裁判之角色,司法新聲,第105期,2013年1月。
    10. 徐昌錦,環境權入憲初探,日新,第五期,2005年9月。
    11. 陳愛娥,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9卷第3期,2004年1月。
    12. 許宗力,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第2期,2002年12月。
    13. 廖福特,法院應否及如何適用《經濟與文化社會權利國際公約》,台灣人權學刊,第1卷第1期,2011年12月。
    14. 蔡維音,「擬似權利主體」之法律意涵—重新建構人類基因之法律定位,成大法學,第2期,2001年12月。
    15. 蔡宗珍,人性尊嚴之保障作為憲法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45期,1999年。
    16. 賴恆盈,環境、環境問題與環境權之概念—國防軍事環境管理理念,國防管理學報,第33卷第1期,2002年5月。
    17. 楊芳玲,環境保護與環境法之基本理念,法學叢刊,第147期。
    三、學位論文
    1.何雅琳,以兩公約觀點論我國氣候變遷法制之不足,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月。
    2.巫欣怡,環境影響評估與民眾參與制度-由美國法及我國實務判決觀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月。
    3.林亭瑩,土地徵收之程序爭議問題,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4.呂尚雲,國際人權機制對環境問題之回應與啟示,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5.蔡基文,論人身自由及遷徙自由之保障----以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強制執行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6.鄭詩君,論我國環境影響評估中民眾參與及其法效性,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7.辛年豐,人民參與環境行政程序之研究—以開發行為之環境評估為核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8蔡進良,行政程序中之正當法律程序—憲法規範論,政治大學法律學延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9蔡順雄,憲法上環境基本權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四、網路資料
    1.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http://covenants-watch.blogspot.tw/p/blog-page_09.html,最後瀏覽日2014/7/1。
    2.法務部資訊網,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public/Data/2102155025424.pdf
    3.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612,最後瀏覽日2014/6/23。
    4.內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http://www.land.moi.gov.tw/pda/content.asp?cid=1053,最後瀏覽日,2014/6/24。

    下載圖示 校內:2019-09-12公開
    校外:2019-09-12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