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雅筑 Lin, Ya-Chu |
|---|---|
| 論文名稱: |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與影視改編互文性研究 An Intertextual Study on ❝The Magician on the Skywalk❞ between Novel and TV Series Adaptation |
| 指導教授: |
簡義明
Chien, I-M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 畢業學年度: | 11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2 |
| 中文關鍵詞: | 《天橋上的魔術師》 、吳明益 、楊雅喆 、互文性 、文學改編 |
| 外文關鍵詞: | ❝The Magician on the Skywalk❞, Wu Ming-Yi, Yang Ya-Che, Intertextuality, Literary adapt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33 下載:26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出版後,受到不同年齡層的讀者群歡迎,亦逐步開啟跨界轉譯的契機,不過同名影集播出後,卻引起褒貶不一的討論。本研究將由此出發,先梳理作家吳明益與導演楊雅喆的創作面向及風格,從而掌握《天橋上的魔術師》在他們各自創作史的定位,再探討原著與影集間的互文性,開展兩者的異同之處,同時思索文學作品改編為戲劇後,除了以忠實原著為評價指標,是否有其他解讀路徑?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吳明益首部影視化的著作,尚未有論文涉略,而以往學位論文分析文學作品改編影像的常見模式為:並置兩文本,對照兩者的人物和情節增刪,再論述變更後的意義,本文不依循此方式,而是另闢蹊徑,先後以小說與戲劇做為主體,各起一章深入研討內容。筆者先藉「文學與政治」、「魔幻與真實」、「消失與重現」三面向命題辯證,指向小說主題意識;再以文本再創為軸心,探討影劇在「社會縮影」、「性別框架」、「淚水與成長難題」對原著精神的繼承與改變,除了梳理文本間的互現關係,也將闡述創作者在作品中實踐的社會關懷。
原著接續吳明益以往寫作脈絡,但這次作家回返的是承載集體記憶的中華商場,透過魔幻寫實筆法,演繹如何用超現實接近真實。影集承繼原著「消失」要旨,並延伸小說「九十九樓」意象,以溫暖的回眸看待消亡;魔術師亦如原著扮演牽動故事走向與人物命運的角色。文字影像化過程,受限現實及藝術表現形式的差異,會有必然的更動,魔術師外在形象、敘事視角等變更,便是為了貼合原著旨意,而楊雅喆也藉超譯情節、人物性格轉換或增刪,結合自身關注的議題。總體而言,影劇拆解小說予以重組,雖與原著有不同面貌,惟兩者核心精神仍是共通的。
When the novel The Magician on the Skywalk was published, it was received well by readers of different ages, opening it up to opportunities for adaptation. However, the television series of the same name was released to mixed reviews. This thesis begins with an analysis of author Wu Ming-Yi and director Yang Ya-Che’s previous creative directions in an effort to distill their creative consciousnesseses as displayed on The Magician on the Skywalk before exploring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original novel and the television series. In considering the adap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is there any other way to evaluate this process apart from looking at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In this thesis it is clear that adapting literary works to film and television will inevitably see changes according to media restrictions. Although the novel is dismantled and then reorganized into a television series that differs superficially—another interpretation strategy—the core ideas of the two remain the same.
一、專書
公共電視、原子映象,《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紀錄》(新北:木馬文化,2021.03)。
吳明益,《本日公休》(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97.10)。
吳明益,《迷蝶誌》(台北市:麥田出版,2000.08)。
吳明益,《虎爺》(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3.02)。
吳明益,《蝶道》(台北市:二魚文化,2003.10)。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台北市:二魚文化,2007.05)。
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台北市:二魚文化,2007.06)。
吳明益,《複眼人》(台北市:夏日出版,2011.01)。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新北:夏日出版社,2011.12)。
吳明益,《浮光》(台北市:新經典文化,2014.01)。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台北市:麥田出版,2015.06)。
吳明益,《苦雨之地》(台北市:新經典文化,2019.01)。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別冊》(台北市:新經典文化,2019.12)。
羅婷,《克里斯多娃》(台北市:生智出版社,2002.08)。
Edward Morgan Forster(愛德華‧摩根‧佛斯特)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市:商周出版社,2009.01)。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出版社,2006.12)。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莊仲黎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出版,2019.03)。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志弘,〈城市作為翻譯政治的場域—理論性的探索〉,《城市學學刊》6卷,1期(2015.03)。
江艾,〈吳明益散文中的死亡書寫〉,《思辨集》20集(2017.07)。
宋澤萊,〈試評吳明益的小說--第四代台灣作家的美麗初航〉,《台灣新文學》,7卷(1997.04)。
侯作珍,〈吳明益小說的空間日夢、死亡記憶與魔幻敘事--以《天橋上的魔術師》為探討中心〉,《文學新鑰》21期(2015.06)。
郭正偉,〈吳明益:書是精緻的手工技藝展現〉,《文訊》355期(2015.05)。
郭楓,〈新一代城市移民的台北敘事──以鍾文音《在河左岸》和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為例〉,《中國文學研究》47期(2019.02)。
黃宗潔,〈走過蝶道:吳明益訪談錄〉,《思想》11期(2009.03)。
黃宗潔,〈論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之懷舊時空與魔幻自然〉,《東華漢學》21期(2015.06)。
張瑞芬,〈幻術.奇譚.飛天象--評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文訊》315期(2012.01)。
羅智如,〈寫作是我人生的唯一〉,《文訊》355期(2014.02)。
顧敏耀,〈台灣文學作品的接受、改編與經典化—以鄭清文小說〈春雨〉為例〉,《聯大學報》9卷2期(2012.12)。
(二)學位論文
王憲吉,〈民間信仰與陰陽轉換-以黃春明、李昂、吳明益九○年代以後小說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2)。
王農景,〈《一把青》小說與電視劇本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
王琬淇,〈文本的流動與再生——楊富閔小說《花甲男孩》與電視劇本互文性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21)。
邱奎蜜,〈電視劇《一把青》(2016)劇本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7)。
邱圭麗,〈吳明益小說中的記憶與空間書寫——以《睡眠的航線》、《天橋上的魔術師》和《複眼人》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呂詠萱,〈跨時代的文化轉譯:白先勇小說〈一把青〉的電視劇改編〉,(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林洋毅,〈吳明益小說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林宗翰,〈吳明益小說中的幻夢與戰爭——以《睡眠的航線》和《單車失竊記》為例〉,(台東: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侯德興,〈吳明益的自然書寫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高湘茹,〈吳明益作品研究〉,(台北: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高鈺昌,〈「聽—見」城市:戰後台灣小說中的台北聲音景觀〉,(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
陳婉容,〈吳明益自然書寫的主題、結構與拓展: 從散文到小說〉,(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陳依卿,〈從《海神家族》與《睡眠的航線》論信仰於戰亂時代之必要性與關懷意義〉,(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陳怡蓁,〈一九九○年代以來小說中的台北城市形象塑造〉,(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陳怡伶,〈從小說到電視劇:以客家電視台《新丁花開》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陳筠,〈小說《望鄉》與電視劇《春梅》互文性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
張雅雯,〈記憶的多重圖像:論吳明益自然書寫中的歷史記憶書寫與人文思考美學〉,(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依箐,〈吳明益小說中的物事書寫研究(2007-2019)〉,(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黃玉慈,〈記憶與魔幻: 論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的主題思想與敘事美學〉,(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
楊淇竹,〈《寒夜三部曲》電視劇研究—文本書寫到影像傳播之跨媒體比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楊家慧,〈吳明益小說中的魔幻書寫〉,(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廖偉翔,〈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的動物書寫、戰爭傷痕與敘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
簡小雅,〈鄉土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之研究-以《後山日先照》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蕭雅文,〈物種、水文與戰爭記憶:論吳明益作品中的歷史面向〉,(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藍依萍,〈從《迷蝶誌》到《蝶道》----吳明益的蝴蝶書寫〉,(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三、報紙文章
盛浩偉採訪,〈小說家的魔術,魔術師的小說——吳明益談《天橋上的魔術師》〉,《聯合文學》327期(2012.01)。
郝妮爾,〈不願辜負你所愛上的:公視談《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之路〉,《聯合文學》436期(2021.02)。
四、電子媒體
大愛電視台,〈【愛悅讀】20120508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6TlUNt1p3M,2015.6.26,檢索日期:2021. 11.12)。
公視OTT影音平台,〈天橋上的魔術師 幕後特輯〉,(來源:https://www.ptsplus.tv/season/e678af22-d49a-4b87-a5af-bce4e6f086e0)。
台灣亮起來,〈金馬導演楊雅喆用細膩手法拍出眼睛看到的世界〉,(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xX2Bm3PLs,檢索日期:2022.1.29)。
吳明益,〈講個故事對我來說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它們自己活下來。〉,(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6837?loc=writer_004,檢索日期:2022.1. 25)。
吳明益臉書專頁,〈天橋連接的是時間的兩岸〉,(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utopiawu/posts/1825812670785013,檢索日期:2022.2.20)。
吳明益、楊雅喆,〈《天橋上的魔術師》菲林與稿紙-關於影像藝術與文學改編〉,(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Oh3K7ej1Y&t=237s,檢索日期:2021.11.18)。
吳尚軒,〈台灣拍不出《魷魚遊戲》?Netflix在韓砸196億元,台劇錢從哪裡來?〉,(來源:https://new7.storm.mg/article/3979222,檢索日期:2022.1.31)。
貝爾達,〈《天橋上的魔術師》:你矇眼說幸福,不代表他人的痛苦不存在〉,(來源:https://www.marieclaire.com.tw/community/opinion/56318?atcr=58c9c,檢索日期:2021.10.18)。
佐渡守,〈吳明益「我的土地我的寫作」演講紀錄〉,(來源:https://si.secda.info/modern_literature/?p=5268,檢索日期:2022.1.8)。
阿諺,〈《天橋上的魔術師》,找回那些消失的存在〉,(來源:https://storycircle571.com/2021/04/01/%e5%8a%87%e8%a9%95%e5%be%ae%e9%9b%b7-%e3%80%8a%e5%a4%a9%e6%a9%8b%e4%b8%8a%e7%9a%84%e9%ad%94%e8%a1%93%e5%b8%ab%e3%80%8b%ef%bc%8c%e6%89%be%e5%9b%9e%e9%82%a3%e4%ba%9b%e6%b6%88%e5%a4%b1%e7%9a%84/,檢索日期:2021.10.19)。
徐佑德,〈楊雅喆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從當代回望未完成的台灣夢〉,(來源: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series_the_magician_on_the_skywalk,檢索日期:2021.10.18)。
徐佑德,〈《天橋上的魔術師》以眾人之力鑄造出台灣影劇新海拔〉,(來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209cnt002/,檢索日期:2021.10.21)。
馬欣,〈《天橋上的魔術師》台灣兩代人曾有的夢想與破滅〉,(來源: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2/5311929,檢索日期:2021.10.19)。
娛樂重擊,〈專訪∕公視於蓓華與導演莊絢維:「公視新創電影」要用更強烈的方式回應社會〉,(來源: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40412,檢索日期:2022.2.15)。
陳品融,〈時代記憶的虛實光影:從《天橋上的魔術師》—窺魔幻寫實劇的現在與未來〉,(來源:https://filmaholic.tw/series/60e7d06bfd89780001bfdbf8/,檢索日期:2021.10.19)。
陳飛豪,〈中華商場與「天橋上的魔術師」:當逝去建築成為歷史議題的承載體〉,(來源:https://artouch.com/views/issue/%E3%80%90%E5%B0%88%E9%A1%8C%E3%80%91%E8%97%9D%E8%A1%93%E4%B8%AD%E7%9A%84%E5%BB%BA%E7%AF%89%EF%BC%9A%E6%B5%81%E8%BD%89%E7%9A%84%E7%A9%BA%E9%96%93%E5%AF%93%E8%A8%80/content-47201.html,檢索日期:2021.10.18)。
張大春,〈「張大春泡新聞」訪問吳明益談《天橋上的魔術師》〉,(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TUbYncxA,檢索日期:2021.11.11)。
張穎恒,〈不露鋒芒的炫技——文學改編劇集《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敘事〉,(來源: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40/article/the-magician-on-the-skywalk/,檢索日期:2021.10.29)。
黃儀冠,〈國藝會補助成果的跨媒介轉化想像?文學IP如何開發?——以小說的影像改編與文學傳播為主〉,(來源:https://archive.ncafroc.org.tw/novel/paper/3,檢索日期:2022.1.30)。
惡羅斯,〈天橋上的魔術師:淺談文本影像化的困難與侷限〉,(來源:https://vocus.cc/article/60446510fd89780001e583ec,檢索日期:2021.10.21)。
壹電視,〈楊雅喆專訪 電影『血觀音』再創高峰〉,(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KySp5Rzzk,檢索日期:2022.1.28)。
楊雅喆,〈0223反核 卡到天王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_MYME4J2uE,檢索日期:2022.2.2)。
楊雅喆,〈母娘的愛在滾〉,(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F8S54M0l0,檢索日期:2022.2.12)。
楊秉儒,〈我記憶中的「中華商場」〉,(來源:https://www.i-media.tw/Article/Detail/14740,檢索日期:2021.10.18)。
閱讀隨身聽,〈小時候看不懂的那些書,成了寫劇本時的養分〉,(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784,檢索日期:2022.1.29)。
澳洲台灣影展,〈Q&A with Wu Ming-Yi與吳明益老師訪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Hif406OJI,檢索日期:2021.11.11)。
藍祖蔚採訪、楊媛婷整理,〈吳明益召喚台北老靈魂—公視1.5億「攝」製天橋上的魔術師〉,(來源: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76317,檢索日期:2022.1.25)。
寶島聯播網,〈鄧惠文主持|20210203【寶島全世界】.feat 楊雅喆導演〉,(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4iJRPZMs-U,檢索日期:2022.1.28)。
Alizabeth 娘娘,〈獻給超出性別框架之愛情的影片feat楊雅喆〉,(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TzMgTfiWNA,檢索日期:202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