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佳璇
Li, Chia-Hsuan
論文名稱: 教師人權認知與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
Nexus o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Attitude to Inclusive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周志杰
Chou, Chih-Chi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on the 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人權融合教育
外文關鍵詞: Human rights, Inclusive edu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73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權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自然享有的基本權利,人皆有之且人人平等。隨著人權意識高漲促使身心障礙者的人權也愈受重視,特殊教育的發展由隔離走向融合,融合教育基於身心障礙者人權平等之主張,認為所有學生不論背景或能力的差異,皆應在同一環境下共同學習,亦是特殊教育與人權理念接軌的重要里程碑。第一線教師若能具備健全的人權認知,將有助於融合教育之推行。
    本文以教師為研究對象,藉由文獻分析法整理出人權與融合教育間的脈絡,及教師在兩大議題所扮演的角色,輔以深度訪談法收集資料,旨在瞭解教師的人權認知與融合教育態度之情形,並進一步探討兩者間是否存在相關性,期能對當前融合教育的推動,提供實質的參考與協助。
    研究發現,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平等受教權觀點的差異,會影響他們對融合教育理念的認同與對融合教育的態度。認同身障生選擇在普通班和一般學生接受相同的教育符合平等受教權者,較能認同融合教育之理念,對融合教育亦抱持較正面的態度;反之,不認同身障生選擇在普通班和一般學生接受相同的教育符合平等受教權者,則較不認同融合教育之理念,對融合教育亦抱持較負面的態度。整體來看,教師的人權認知會影響其融合教育態度,兩者間具有相關性。

    Human rights are the basic rights which each person inherent enjoy.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all the rights, and all human beings are equal in rights. The rise of human rights consciousness promotes the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is from segregated placement to inclusive education. Inclusive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assertion of the equality of human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t claims that all students should study togethe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without distinction of their background or abilit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landmark connecting special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concept. If the front-lin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human rights is well, it besteads the promo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eachers as objects of study. This study adopted the document analysis to find the tread of thought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the roles of the teachers in both issues. Furthermore, it adopted deeply interviews to collect data.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alize th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attitude to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variables further.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afford useful consultation and assistance about the current promotion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 the difference of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right to equ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would affect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inclusive 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ir attitude to inclusive education. Teachers who indentify that it conforms right to equal education tha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choose to accept education the same as regular students in regular classes tend to indentify inclusive 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y also tend to present positive attitude to inclusive education. In contrast, teachers who don’t indentify that it conforms right to equal education tha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choose to accept education the same as regular students in regular classes would not indentify inclusive 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y also present negative attitude to inclusive education. Over al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human rights would affect their attitude to inclusive education.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both variables.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人權理念………………………………………………6 第二節 人權思潮與特殊教育發展趨勢………………………19 第三節 融合教育意涵…………………………………………32 第四節 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的相關研究……………………40 第五節 教師人權認知與融合教育態度之關係………………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50 第二節 研究假設與問卷設計…………………………………5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3 第四章 教師的人權認知之探討……………………………………65 第一節 教師對人權意涵的認識………………………………65 第二節 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人權覺察……………………68 第三節 教師對受教權的瞭解…………………………………73 第四節 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平等受教權之看法…………78 第五節 身心障礙學生平等受教權的實踐爭議………………88 第五章 教師的融合教育態度之探討………………………………91 第一節 教師對融合教育理念之觀點…………………………91 第二節 教師對融合教育之態度………………………………97 第三節 教師對融合教育的迷思………………………………113 第四節 融合教育面臨的困境…………………………………120 第六章 教師人權認知與融合教育態度之相關性探討……………131 第一節 教師對人權的認知與融合教育理念之相關性分析…131 第二節 教師對人權的認知與融合教育態度之相關性分析…135 第三節 綜合討論………………………………………………13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44 第一節 研究發現………………………………………………144 第二節 相關政策建議…………………………………………150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62 參考文獻………………………………………………………………164 附錄一 問卷訪談資料………………………………………………174

    一、中文部分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原著,陳菁雯、葉銘元、許文柏譯:《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1998年)。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等原著,陳義彥等譯:《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2009年)。
    Earl R.Babbie原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1998年)。
    王文科編:《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2000年)。
    王欣宜、高宜芝:〈當前我國融合教育實施成敗相關因素之探討〉,收於莊素貞編:《特殊教育教學與趨勢》,(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5年),頁55-68。
    江信摑:《台中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何東墀:〈融合教育理念的流變與困境〉,《特教園丁》第16卷4期(2001年6月),頁56-60。
    但昭偉、郭瑞芬:〈兒童受教權的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月刊》第68期(1999年12月),頁56-69。
    但昭偉:〈阻礙個人權利受到保障的四個因素—以國民學校為例〉,《教育研究雙月刊》第65期(1999年8月),頁14-24。
    吳昆壽:〈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通訊》第5卷7期(1998年5月),頁169-172。
    吳明清:《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6月。
    吳武典:〈教育改革與特殊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22期(1998年6月),頁197-220。
    吳武典:〈融合教育的迴響與檢討〉,《教育研究月刊》第136期(2005年8月),頁28-42。
    吳淑美:〈融合班之班級經營〉,《國教世紀》第180期(1998年4月),頁13-16。
    李緒武:《教育社會學》,(台北:七友,1978年)。
    周志杰:〈內外有別的人權倡議者?—國際人權法在美國的實踐〉,《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2卷2期(2006年12月),頁207-254。
    周志杰:〈正視人權保障制度化的趨勢: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訊》第92期(2009年4月),頁19-22。
    周志杰:〈南台灣人權的保障與實踐: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接軌〉,《人權會訊》第86期(2007年10月),頁14-18。
    周志杰:〈國內政治與國際人權規範的互動與磨合:從衝突到相容〉,《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第17卷(2005年12月),頁88-123。
    周志杰:〈從國際人權發展檢視台灣之人權實踐:結構性的探析〉,《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5期(2009年3月),頁23-29。
    林佳範:〈人權教育:教育基本法與學生受教權〉,《學生輔導》第95期(2004年11月),頁116-123。
    林佳範:〈台灣人權發展與國際接軌〉,《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5期(2009年3月),頁9-11。
    林美香:《台灣中部地區國小教育人員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林清江:《教育的未來導向》,(台北:台灣書局,1987年)。
    邱上真:《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心理,2004年)。
    邱明發:〈從特殊教育談教育愛〉,《特教園丁》第12卷4期(1997年6月),頁1-2。
    胡永崇、蔡進昌、陳正專:〈高雄地區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第9期(2001年12月),頁235-257。
    胡永崇:〈輕度障礙學生安置於普通班之探討〉,《特教園丁》第9卷3期(1994年3月),頁26-30。
    胡致芬:〈重度障礙者之統合教育〉,《特殊教育季刊》第62期(1997年3月),頁16-21。
    徐瓊珠、詹士宜:〈國小教師對不同類別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意見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第19期(2008年12月),頁25-49。
    柴松林:〈人權與人權譜系的擴增—從天賦人權理論的提出到良好行政權利的實踐〉,《日新》第4期(2005年1月),頁182-189。
    秦麗花、顏瑩玫:〈普教與特教老師以課程為核心的合作模式之行動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第27期(2004年9月),頁59-75。
    秦麗花:〈破除融合教育的迷思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第16卷4期(2001年6月),頁51-55。
    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2004中國人權觀察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自印,2003年)。
    高誓男:〈談身心障礙學生的人權〉,《特教通訊》第37期(2007年7月),頁1-12。
    張佛泉:《自由與人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張國聖:〈現代人權的發展源流與意涵〉,《通識研究集刊》第4期(2003年12月),頁1-18。
    張憲庭:〈中小學推動人權教育的問題與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第46期(2006年11月),頁172-182。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1995年)。
    許慶雄:〈人權保障之基本概念—本質、分類、享有主體之探討〉,《律師通訊》第202期(1996年7月),頁12-24。
    許慶雄:《社會權論》,(台北:眾文,1991年)。
    郭秀鳳:〈障礙幼兒融合式教育之探討〉,《特殊教育季刊》第57期(1995年12月),頁1-9。
    郭為藩:〈特殊教育工作的信念〉,收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1987年)。
    陳玉佩:《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陳奎熹:《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1995年)。
    陳奎熹:《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師大書苑,1993年)。
    陳隆志、廖福特:〈國際人權公約與國內法化之探討〉,《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2期(2002年12月),頁33-56。
    陳錦蓮:〈新課程中人權教育議題在學校落實之途徑〉,師資培育機構人權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專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2003年9月20-21日),頁53-59。
    程健教、黃森泉:〈由福利經濟觀點論教育優先區規劃與原住民教育之展望〉,《台中師院學報》第10期(1996年6月),頁1-27。
    鈕文英:〈國小階段融合教育實施模式與策略初探〉,《特教園丁》第18卷2期(2002年12月),頁1-20。
    鈕文英:〈國小融合班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報》第23期(2006年6月),頁147-184。
    馮朝霖:〈希望的種籽撒往何處?〉,收於蔣興儀、簡瑞容譯:《人權教育—權利與責任的學習》,(台北:高等教育,2002年)。
    黃承熹:《台灣中部國民小學教師對融合教育的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黃瑋苓:〈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第3卷4期(2005年12月),頁201-215。
    黃默:〈台灣人權教育的倡導、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2期(2002年12月),頁69-84。
    黃默:《人權教育理念與教學設計》,(台北: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2004年)。
    楊成銘:〈我國實行城鎮義務教育全面免費的法律問題研究〉,《政法論壇》第26卷5期(2008年9月),頁69-83。
    楊成銘:〈受教育權的國家義務研究〉,《政法論壇》第23卷2期(2005年3月),頁57-65。
    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台北:東華,1981年)。
    楊新彥、陳錦稷:〈聯合國的兩項國際人權公約〉,《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期(1998年11月),頁9-14。
    甄炳炫:《推動學校本位觀點之融合教育模式: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建構模式》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劉春榮:〈教師專業自主權與學生受教權之關聯〉,《現代教育論壇》第2期(1997年5月),頁92-95。
    蔡文標:〈特殊教育之分流與合流〉,《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第10卷2期(1999年8月),頁124-140。
    蔡佳芬:《高高屏國小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蔡明富:〈美國融合教育評鑑成果之探討〉,《國教之聲》第31卷4期(1998年5月),頁17-25。
    蔡明富:〈邁向「融合」—談融合教育下教師與家長所面臨之問題及其啟示〉,《教師之友》第39卷2期(1998年4月),頁62-69。
    鄭佩玲:《台中縣國小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鄭麗月:〈從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談學校行政的配合〉,《特教新知通訊》第6卷1期(1999年3月),頁1-4。
    黎淑慧:《人權概論》,(台北:新文京開發,2003年)。
    黎慧欣:《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賴翠媛:〈實施融合教育的困難與普通班教師的因應策略〉,《教師之友》第44卷5期(2003年12月),頁2-7。
    嚴嘉楓、林金定:〈身心障礙者人權與福利政策發展〉,《身心障礙研究》第1卷1期(2003年7月),頁20-31。
    蘇燕華:《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二、英文部分
    Baehr, Peter R.,“Universalism Versus Cultural Relativism,”Human Rights : Universality in Practice ( New York:ST.Martin’s Press, 1999).
    Bruneau-Balderrama, O.,“Inclusion : Making It Work for Teacher , Too,”The Clearing House, Vol.70, No.6, (1997), pp.328-330.
    Chou, Chih-Chieh,“Bridging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China’s Effort at Linking Human Rights Discourse and Neo-Confucianism,”China Report, Vol.44, No.2, (2008), p.139-152.
    Chou, Chih-Chieh,“State Authority vs. International Norms : Impacts of Legitimacy on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National Chengchi Law Review, Vol.109, (2009), pp.113-176.
    Donney, Jack, Universal Human Righ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Dunn, Lloyd M.,“Special Education for the Mildly Retardcd : Is Much of It Justifiable ?”Exceptional Children, Vol.35, (1968), pp.5-22.
    Forest, Marsha, and Pearpoint, Jack,“Two Roads : Exclusion or Inclusion,”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Bulletin, Vol.19, No.1, (1991), pp.1-11.
    Jenkins, Joseph R., Pious, Constance G.. and Jewell, Mark,“Special Education and the Regular Education Initiative : Basic Assumptions,”Exceptional Children, Vol.56, No.6, (1990), pp.479-491.
    Kent, Ann., BETWEEN FREEDOM AND SUBSISTENCE: China and Human Rights (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Kochhar, Carol A., West, Lynda L., and Taymans, Juliana M., Handbook for Successful Inclusion ( MD:Aspen Press,1996).
    Lipsky, Dorothy K. and Gartner, Alan,“Inclusion, School Restructuring, and the Remaking of American Society,”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66, No.4, (1996), p.762-796.
    Meijer, Cor J. W., Pijl, Sip Jan, and Hegarty, Seamus, New Perspectives in Special Education : A Six- County Study of Integration ( New York:Routledge, 1994).
    Mittler,Peter, Working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 Social Context (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Ltd, 2000).
    Olson, James M. and Zanna, Mark P.,“Attitudes and Attitude Chang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44, (1993), pp.117-154.
    Paul, P. V. and Ward, M. E.,“Inclusion Paradigms in Conflict,”Theory into Practice, Vol.35, No.1, (1996), pp.4-11.
    Praisner, Cindy L.,“Attitudes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Toward the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Exceptional Children, Vol.69, No.2, (2003), pp.135-145.
    Schulz, Jane B. and Carpenter, C. Dale, Mainstreaming Exceptional Students : A Guide for Classroom Teachers ( MA:Allyn and Bacon, 1994).
    Stainback, Susan and Stainback, William, Curriculum Considerations in Inclusive Classroom : Facilitating Learning for All Students (Baltimore:Paul H Brookes Press, 1996).
    Starkey, Hugh,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London:Nichols Press, 1991).
    Turnbull III, H. Rutherford, Free Appropriate Public Education : The Law and Students With Disabilies ( Denver:Love Press,1998).
    Weiss,Thomas G., Forsythe, David P, Coate, Roger A, and Pease Kelly-Kate,“The United Nations,Human Rights,and Humanitarian Affairs : The Theory,”The United Nations and Changing World Politics (Clorado : Westview Press,2009).

    三、網站資料
    Center for Students on Inclusive Education(融合教育研究中心),“Ten reasons for inclusion.”, 1999,網址http://www.csie.org.uk/ (瀏覽日期: 2009年8月16日)。
    United Nations, “The Standard Rules on the Equaliza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Website: http://www.un.org/esa/socdev/enable/dissre00.htm (viewed on May 9, 2010).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址: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32873&ctNode=1436&mp=1 (瀏覽日期: 2009年11月7日)。
    中華民國兒童人權協會,網址http://www.children-rights.org.tw/ (瀏覽日期: 2009年7月25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27 (瀏覽日期: 2010年1月29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Y0000038 (瀏覽日期: 2009年10月18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20045(瀏覽日期: 2009年8月3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I0020028 (瀏覽日期: 2009年10月21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A0000001 (瀏覽日期: 2009年11月7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D0050046(瀏覽日期: 2009年11月1日)。
    周志杰:〈落實國際人權公約需要國家人權委員會!〉,網址:http://www.cahr.org.tw/listlawtalk.asp?idno=125 (瀏覽日期: 2009年8月24日)。
    法務部「人權大步走」,網址: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lp.asp?ctNode=26511&CtUnit=8390&BaseDSD=7&mp=200 (瀏覽日期: 2009年11月7日)。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網址http://www.set.edu.tw/sta2/default.asp(瀏覽日期: 2009年11月2日)。
    教育部特殊教育網:林佳範:〈淺談特殊教育兒童人權〉,網址: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458(瀏覽日期: 2009年9月13日)。
    教育部電子報第69期,網址:http://epaper.edu.tw/ (瀏覽日期: 2009年8月7日)。
    陳隆志,〈聯合國憲章與人權保護〉,網址http://www.oceantaiwan.com/eyereach/20010404.htm (瀏覽日期: 2009年7月14日)。
    聯合國社會政策及發展部 (Division for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聯合國與身心障礙者—第一個五十年〉,網址:http://disable.yam.org.tw/understand/un/50yrs01.htm (瀏覽日期: 2010年6月20日)。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11-01-0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