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馮佳福 Feng, Chia-Fu |
|---|---|
| 論文名稱: |
台灣傳統屋面灰漿基本性質之研究 A Study on Fundamental Characters of the Traditional Roof Mortar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徐明福
Hsu, Min-Fu 黃斌 Huang, B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 畢業學年度: | 9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37 |
| 中文關鍵詞: | 灰漿 、古蹟修復 、傳統建築 、屋面 |
| 外文關鍵詞: |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mortar, roof, heritage retrofit. |
| 相關次數: | 點閱:207 下載:5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之目的乃是期望以材料觀點,探討台灣傳統建築之屋面灰漿性質,並對當代傳統屋面修復之灰漿使用提出探討。研究方法是透過實驗,獲知傳統屋面灰漿之基本性質,以進行上述議題之討論。
首先整理傳統屋面之作法、構造特質、當代修復以及灰漿的使用與膠結穩定。據此擬定實驗計劃,以不同量之石灰、黃土與河砂兩種細骨材,分別加入水泥、糖漿、稻殼與麻絨等摻料,製備三十種灰漿,進行重量性質、色彩、抗壓與抗彎強度、黏著抗拉與抗剪強度等實驗項目。
實驗結果顯示,若以河砂為細骨材,將比黃土的吸水率小、比重大。砂漿中,石灰增加使吸水率、明度、強度增加,但黏著性降低。水泥、糖漿增加,使強度與黏著性都增加,降低吸水率。土漿中,石灰增加使吸水率、明度、強度、黏著性都增加。土漿強度極高,加入石灰強度降低。麻絨和稻殼皆使黏著性提高,色彩偏黃,麻絨使多數灰漿強度提高,稻殼則相反。
因此,傳統營建中的屋面灰漿,已達成屋面的基本構造特質,包括外部形貌、構造機能與結構穩定等。而在當代營建體系的影響下,屋面修復之常用灰漿,過度地強調材料強度,而忽視傳統屋面應有之構造特質與傳統材料之特性。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s of traditional roof mortar in Taiwan in the point of material, and also making a discussion over the repair of traditional roof. By experiment,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s of specimens were acquire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roof and its repair, material us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thesis. We produced 30 types of mortar to apply to the test, includes the characters of gravity, color,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 pulling and shearing adhesive strength.
The study result that, if sand(SW-SM) were used as the fine aggregate, the water absorptivity was smaller but the specific gravity was larger than the clayed soil(CL). Using sand as the fine aggregate, lime enhanced the water absorptivity, brightness, strength but the adhesion decreased. Cement and syrup enhanced strength and the adhesion, but the water absorptivity. If using the clayed soil, lime enhanced the water absorptivity, brightness, strength and the adhesion. Mortar of clayed soil without cementing material behaved the high strength, but it decreased after containing lime. Hemp fiber and rice husk enhanced the adhesion and color of yellow. Hemp fiber enhanced strength of most of the specimens, but contrary to the rice husk.
The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roof mortar had achieved the constructional objectives, such as the external form, function and the stability. The mortar for repairing roofs paid too much attention on strength, and ignored the characters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nature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上海市建築材料行業協會
1993,《實用建材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出版委員會
1996,《混凝土及圬工》,臺北:科技
日本建築學會
1994,《建築材料實驗教材》,臺北:詹氏
王天
1992,《古代大木作靜力初探》,北京:文物
王訓濤
1977,《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會刊第四卷》〈土壤添加石灰及稻殼灰穩定處理後之工程特性研究〉,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王惠君
2002,《台灣古蹟及歷史建築防震技術之研究》〈磚材受震破壞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瑞珠
1993,《國外歷史環境的保護和規劃》,臺北:淑馨
王纓茂
1969,《土木材料學》,台南:大明
江錦財
1992,《金門傳統民宅營建計劃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吳卓夫 葉基棟
1991,《營造法與施工》(上、下冊),台北:興樺
宋佩瑄 黃馨
1989,《土木工程材料學》,大中國出版社
李允鉌
1990,《華夏意匠》p.221-223,台北:明文
李乾朗
1992,《艋舺龍山寺研究調查》,台北市政府
李誡
1974,《營造法式》臺北:聯經
杜仙洲
1984,《中國古建築修繕技術》,台北:丹青
沈茂松
1990,《實用土壤力學試驗》,臺北:文笙
周耀鑾 黃依典
1984,《土木材料學》,臺北:科教
明文書局
1982,《中國建築史論文選輯》〈我國古代建築屋面防水措施〉,台北:明文
林邦輝
1981,《台灣傳統閩南式廟宇營建與施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林揚
1993,《外牆預鑄混凝土版面磚預貼黏著強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林會承
1995,《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台北:藝術家
林義傑
1998,《台灣傳統廟宇屋頂形構之分析—一種形式研究方法論的初探》,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祁英濤
1986,《中國古代建築的保護與維修》,北京:文物
邱上嘉
2002,《台灣古蹟及歷史建築防震技術之研究》〈傳統磚砌建築灰縫裂化與破壞之研究〉,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0,《台灣一般傳統木構造民宅營造技術的多樣化研究—以嘉南平原地區匠師訪談為例》,東海
大學碩士論文
姚承祖 張至剛
1987,《營造法原》,台北:明文
孫臆勛
2002,《灰塵與雨水作用造成建築物外牆污染之研究─以表面粗度與角度因子探討之》p.4-28~30,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徐明福
1993,《台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胡氏
2001,《古蹟與歷史建築屋頂修復研習會文集》〈台灣閩客傳統建築屋頂的類型與作法〉,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徐裕健
1980,《台灣傳統建築營建尺寸規制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2001,《歷史建築震損及維護方式之研究(二)砌體構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宇彤
1991,《澎湖地方傳統民宅營造法探微》,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1996,《台南市三級古蹟西華堂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台南市政府
培通 王堯雄(Patton, William J.)
1977,《營造材料學》,臺北:科技
張宗炘
1972,《建築材料》,臺北:大聖
張俊宏
2002,〈艋舺龍山寺明國丁丑年修護實務紀實簡報〉,艋舺龍山寺
梁思成 何仲伊
1996,《新訂清式營造則例及算例》,台北:明文
梁思成
1984,《營造法式註釋》,台北:明文
郭勇鑫
2000,《建築物牆面石材濕式工法黏著強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陳太農
2001,《古蹟與歷史建築屋頂修復研習會文集》〈西式馬薩頂之構造與施作〉,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陳明生
1994,《紅磚、砂漿與其介面之基本力學性質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陳盈宏
1998,《ALC板外牆面磚黏著強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陳薏如
1990,《清工部《工程做法》與梁氏《清式營造算例及則例》中大木做法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陳國顯 陳清泉 高健章 蔡益超
1984,《紅磚與磚牆力學特性之試驗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雲南工業大學等
1995,《建築材料》,重慶:重慶大學
黃兆龍
1984,《混凝土材料品質控制試驗》,臺北:詹氏
裘熾昌 柳恒傳 黃祖驥
1994,《常用建築材料手冊》,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廖武治
2002,《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
趙國華
1983,《土力與基礎》,臺北:科技
漢光建築師事務所
1994,《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記錄與研究工作報告書》,彰化縣政府
劉致平
1984,《中國建築類型與結構》p.126-142,台北:尚林
潘谷西
1994,《中國建築史》p.390-391,臺北:六合
蔡守智
1988,《建材特性與營建》p126-143,台北:詹氏
閻亞寧
1989,《古蹟磚石構材製作與應用之調查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薛琴
1996,《第六次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傳統灰作施工方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羅哲文
1994,《中國古代建築》,台北:南天
Feilden, Bernard M.
1994,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Oxford: Butterworth Architecture
Das, Braja M.
1998“Principl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Boston: PWS
Warren, John
1999, “Conservation of earth structures”, Boston: Ox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