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梁雅惠
Liang, Ya-Hui
論文名稱: 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兼論美國相關爭議處理規範
A Study of th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 Includ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Mechan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指導教授: 陳俊仁
Chen, Chun-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2
中文關鍵詞: 政府採購法招標爭議履約爭議爭議處理
外文關鍵詞: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 Tender Controversies, Contract Performance Controversies, dispute resolu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06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政府辦理採購業務,其採購目的係為滿足需求,實與一般私人間採購無異,然因政府採購亦有公共利益及國家政策之考量,故規範其採購程序之相關法令更為繁雜、細瑣,從而自機關內部招標文件之擬定、招標公告、開標、審標、比(議)價至決標,以及履約、驗收及保固等過程中,可能因法令限制招、決標方式、定型化合約內容對廠商較不公平、採購人員專業知識不足、外力不當介入等多種原因,使機關與投標(報價)廠商間於發包過程中發生誤解或紛爭。
    本文將決標前所生之爭議,稱為招標爭議,決標後所生之爭議,稱為履約爭議。招標爭議之救濟程序,依我國政府採購法現行規定係採異議、申訴,而履約爭議之救濟程序,則為調解、仲裁。前述救濟程序,雖已歷經修法,但於實際運作下仍存有不少缺失或無法達到迅速而有效的解決爭議之要求。是以,本文分就各項救濟程序之缺失進行檢討分析,並嘗試提出相關改進意見或措施,以作為未來立法機關研修法律之方向。另本文參酌美國政府採購爭議處理相關規定,並與我國法比較分析後,提出數項建議方向,以供我國未來修法時參考。

    The goal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s, like private procurement, to satisfy the need. However, due to the concern of public interest and national policy, the relevant laws to constrain the procurement procedure make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ore complex. Furthermore, the constraint of tender invitation and award, unfairness of contract to supplier,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handling personnel, illegal means of involvement etc. will also result in possible misunderstanding and disputes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composing of tendering documentation, tender invitation, tender opening, tender evaluation, price negotiation (comparison), award of contract, performance of contract,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and warranty.
    This study, hereby, defines all the disputes arising before contract award as “Tender Controversies”, and disputes after contract awards as “Contract Performance Controversies”. The relief procedure,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 to solve Tender Controversies is to adopt protest and complaint. By contrast, the relief procedure to solve Contract Performance Controversies is to adopt mediation or arbitration. After several law revisions, the relief procedure above mentioned is still problematic or can't achieve the goal of rapid and effec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s well. Thus, this study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procedure and try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s a basis of future law revision.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future law revision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GPA and relevant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一項 研究範圍 2 第二項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政府採購之概述 4 第一節 政府採購之意義及特性 4 第一項 政府採購之定義 4 第一款 政府採購協定 4 第二款 美國法 5 第三款 我國法 6 第二項 政府採購之特性 6 第二節 政府採購法之立法沿革及適用範圍 7 第一項 立法沿革 7 第二項 適用範圍 9 第一款 適用主體 9 第一目 政府機關 9 第二目 公立學校 10 第三目 公營事業 11 第四目 受補助之法人、團體 12 第二款 適用客體 13 第一目 工程採購 14 第二目 財物採購 14 第三目 勞務採購 15 第四目 兼有上述二種以上性質者 17 第三節 公私法區分與政府採購行為之探討 17 第一項 公私法區分理論概說 18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分實益 19 第三項 政府採購行為之法律性質 20 第一款 學說見解 20 第一目 公法行為說 20 第二目 私法行為說 21 第三目 雙階理論說 21 第四目 依政府採購契約之目的區分其性質說 22 第五目 特殊行為說或公私法併存說 22 第二款 實務見解 23 第一目 行政機關見解 23 第二目 司法機關見解 23 第三款 本文見解 25 第四節 小結 28 第三章 政府採購爭議發生原因及常見態樣之分析 30 第一節 爭議頻生之原因 30 第二節 常見爭議態樣 32 第一項 招標、審標及決標階段之爭議 32 第一款 刻意規避公開招標所生之爭議 32 第一目 意圖分批採購之爭議 32 第二目 濫用限制性招標之爭議 33 第二款 不當發給(售)招標文件所生之爭議 33 第三款 不當限制廠商資格所生之爭議 34 第一目 過分要求投標廠商經驗與實績爭議 34 第二目 要求投標廠商提出非必要之履約能力及財力證明之爭議 34 第四款 不當要求採購標的之技術、規格所生之爭議 35 第五款 押標金、保證金繳交方式所生之爭議 35 第六款 審標過程所生之爭議 36 第一目 投標文件形式不符之爭議 37 第二目 廠商資格不符之爭議 38 第三目 規格不符之爭議 38 第四目 對投標文件有疑義之處理爭議 39 第五目 補正投標文件之爭議 39 第六目 不合格標認定之爭議 40 第七款 決標過程所生之爭議 41 第一目 低於底價八成決標之爭議 42 第二目 逕行決標予次低標廠商之爭議 43 第八款 撤銷決標所生之爭議 44 第二項 履約、驗收及保固階段之爭議 44 第一款 履約所生之爭議 44 第一目 契約變更之爭議 44 第二目 履約期限及逾期交貨之爭議 45 第三目 計價付款所生之爭議 46 第四目 契約終止或解除所生之爭議 49 第五目 保險所生之爭議 50 第六目 轉包之爭議 51 第七目 採購條件疑義及契約解釋所生之爭議 52 第二款 驗收所生之爭議 52 第一目 交貨不符及瑕疵改正之爭議 53 第二目 減價收受之爭議 53 第三目 遲延驗收之爭議 54 第四目 未驗收先行使用之爭議 56 第五目 驗收方法之爭議 58 第三款 保固所生之爭議 58 第一目 保固責任之爭議 59 第二目 保固期間之爭議 60 第三目 保固保證金發還與額度之爭議 60 第四款 履約驗收所生爭議之法律性質 61 第一目 債務不履行 61 第二目 瑕疵擔保責任 64 第三目 本文見解 68 第三項 不良廠商之爭議 69 第一款 不良廠商認定之爭議 71 第二款 不良廠商停權期間計算之爭議 72 第三款 不良廠商通知及刊登採購公報之法律性質 73 第一目 行政處分 74 第二目 事實行為 75 第三目 本文見解 76 第四節 小結 77 第四章 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處理規範與檢討 78 第一節 異議及申訴制度之緣起 78 第二節 異議制度 81 第一項 提出異議之法定要件 81 第一款 主體資格 81 第二款 異議事項 82 第三款 異議理由 84 第一目 須違反法令或我國所締結之條約、協定 84 第二目 須損害廠商之權利或利益 87 第四款 異議方式 89 第五款 法定期限 89 第一目 期間計算應解為法定不變期間 90 第二目 在途期間應予扣除 92 第三目 逾期提出似有變更撤銷處分之空間 92 第二項 招標機關對異議之處理及所衍生之問題 93 第一款 異議處理期限以到達主義為始日之認定 94 第二款 異議處理過程未落實廠商到場陳述及欠缺調查權 95 第三款 異議處理結果之教示救濟發生缺漏之解決 96 第三項 異議制度相關問題之檢討 97 第一款 異議程序實務運作成效 97 第二款 異議前置程序存廢問題之探討 100 第三節 申訴制度 101 第一項 提出申訴之法定要件 101 第一款 案件限制 102 第一目 以採購金額作為受理與否之標準 102 第二目 異議前置程序之限制 102 第三目 申訴案件同一性之認定及其處理 104 第二款 申訴方式 106 第三款 法定期限 106 第一目 申訴提起之始日認定 106 第二目 在途期間應予扣除 107 第三目 逾期提出應為不受理之決議 108 第四款 收取審議費用之合法性基礎 108 第二項 申訴會對申訴之處理及所衍生之問題 110 第一款 申訴會之設立 110 第一目 委員資格及職責 110 第二目 迴避義務之規定及違反效果 111 第二款 審議程序及完成期限 112 第三款 審議判斷之性質及效力 114 第一目 審議判斷之記載 114 第二目 審議判斷視同訴願決定 115 第三目 審議判斷之效力 115 第三項 申訴有理由必要費用之償付 116 第四項 申訴制度相關問題之檢討 117 第一款 建立未達公告金額案件簡易申訴程序之可行性評估 117 第二款 審議判斷欠缺實質拘束力之問題探討 118 第三款 具利害關係之第三人參加申訴之可行性探討 119 第四節 行政訴訟 120 第五節 小結 121 第五章 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處理規範與檢討 123 第一節 調解及仲裁制度之緣起 123 第二節 調解制度 124 第一項 提出調解之法定要件 125 第一款 主體資格 125 第二款 案件限制 126 第三款 提起方式 127 第四款 繳納相關費用 128 第二項 申訴會對調解之處理及所衍生之問題 128 第一款 調解程序之進行 129 第二款 調解建議與調解方案之異同 131 第三款 調解之效力 133 第一目 調解成立之效力 133 第二目 調解不成立之效果及時效中斷問題 134 第三目 調解為無效或經撤銷即溯及失效 135 第四款 調解撤回請求權時效視為未中斷 135 第三項 調解制度相關問題之檢討 136 第一款 強制機關進行調解程序之必要性評估 136 第二款 調解成立與訴訟上和解有同一效力之法理基礎 136 第三款 賦予當事人合意選任調解委員之可行性評估 137 第四款 調解案件應否增設一定金額始得申請之限制 139 第五款 調解進行中可否就有共識部分作成部分調解建議之探討 139 第三節 仲裁制度 140 第一項 仲裁協議之類型及限制 141 第一款 仲裁協議之類型 142 第二款 仲裁協議之限制 142 第二項 仲裁過程 143 第一款 選任仲裁人及組成仲裁庭 143 第二款 仲裁程序之進行 145 第三款 仲裁庭詢問及調查證據 146 第四款 仲裁判斷前撤回仲裁之效力 147 第五款 仲裁判斷前和解或調解與仲裁判斷具同一效力 147 第三項 仲裁判斷之效力及救濟 147 第一款 仲裁判斷之效力 148 第二款 仲裁判斷之救濟 148 第一目 撤銷仲裁判斷及時效問題 149 第二目 未踐行仲裁前置程序得否為撤銷事由之探討 150 第三目 仲裁判斷停止執行之聲請 151 第四項 工程採購先調後仲適用要件 152 第一款 限工程採購所生之履約爭議 153 第二款 須先依採購法規定申請調解 154 第三款 申訴會須提出調解建議或調解方案 154 第四款 須因機關不同意調解建議或方案,致調解不成立 155 第五款 須由廠商提付仲裁 156 第五項 強制仲裁對調解程序之影響 157 第六項 仲裁制度相關問題之檢討 158 第一款 仲裁人選任方式及相關迴避問題 158 第二款 仲裁人評鑑淘汰制度建立之必要性探討 159 第三款 原契約已有仲裁條款是否仍有強制仲裁之適用空間 160 第四款 強制仲裁溯及既往效力之問題探討 161 第五款 提付強制仲裁以原調解案請求範圍為限之正當性 163 第六款 以調解作為強制仲裁前置程序之必要性探討 164 第七款 強制仲裁制度之合憲性探討 165 第八款 公開仲裁程序及仲裁判斷之可行性探討 167 第四節 民事訴訟 168 第五節 小結 168 第六章 美國法與我國法對政府採購爭議處理相關規範之差異 170 第一節 美國聯邦政府採購法規之立法演進 170 第二節 美國法對決標爭議之救濟程序 172 第一項 適用主體之範圍 172 第二項 行政救濟管道 173 第一款 招標機關之受理程序及決定效力 173 第一目 設置專責契約官受理 173 第二目 異議事項範圍 174 第三目 異議提出期限 174 第四目 暫停採購程序進行 175 第五目 作出決定之期限與送達 175 第二款 聯邦主計署之受理程序及決定效力 176 第一目 踐行通知程序 176 第二目 召開聽證會 176 第三目 簽發保護令保護機密資訊 177 第四目 暫停採購程序進行 177 第五目 開啟簡易程序 178 第六目 建議補救措施 179 第七目 廠商異議、備標費用之求償時點與範圍 179 第二項 司法救濟管道 180 第三節 美國法對契約爭議之救濟程序 182 第一項 行政救濟管道 182 第一款 契約官之受理程序及裁決效力 182 第一目 申請事由及期限 182 第二目 作成裁定之法定期限與例外 183 第三目 逾期未作成裁定之效果 184 第二款 契約申訴委員會之受理程序及決定效力 185 第一目 契約申訴委員會之組織及管轄 185 第二目 受理期限及申訴決定效力 186 第三目 小額申訴程序之要件限制及決定效力 187 第二項 司法救濟管道 187 第四節 採用彈性爭議解決替代方案 189 第一項 彈性爭議解決替代方案之意義與功能 189 第二項 彈性爭議解決替代方案之適用要件 189 第五節 美國法與我國法對採購爭議救濟程序之規範差異 190 第一項 招標爭議部分 190 第一款 設有契約官專責處理異議 190 第二款 以暫停採購程序為原則 191 第三款 依職權或聲請召開聽證會 191 第四款 機密資訊申請保護令之運用 192 第五款 對有時效性案件採行簡易程序 192 第六款 放寬廠商求償權行使時點及範圍 192 第二項 履約爭議部分-設立小額申訴程序 193 第三項 優先採用彈性爭議解決替代方案 193 第四項 雙軌救濟管道-行政及司法救濟 193 第六節 小結 19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95 第一節 招標爭議處理規範之現有困境與未來修法建議 195 第二節 履約爭議處理規範之現有困境與未來修法建議 196 第三節 提供美國法相關爭議處理規範作為修法建議方向 199 參考文獻 203

    壹、中文資料
    一、書籍(依姓氏筆劃排序)
    1、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05年9月增訂版。
    2、王志興編,仲裁案例選輯(Ⅰ),中華民國商務仲裁協會出版,1996年8月1版。
    3、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二版第1刷。
    4、古嘉諄、陳希佳、顏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2月初版第1刷。
    5、古嘉諄、吳詩敏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初版。
    6、李建良、陳愛娥、陳春生、林三欽、林合民、黃啟禎合著,行政法入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月三版第1刷。
    7、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書局,2001年9月修訂四版。
    8、李家慶,工程爭議處理與法律責任,合約管理與求償,臺灣營建研究院叢書,2002年7月2版。
    9、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5年9月初版。
    10、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自版,2008年2月增訂十版2刷。
    11、范光群,仲裁法新論,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2年修訂再版。
    12、林家祺,政府採購法之救濟程序,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
    13、林鴻銘,政府採購法實用權益,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10版。
    14、林俊益,仲裁法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初版。
    15、施啟揚,民法總則,自版,2005年6月六版3刷。
    16、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輔仁大學法學叢書,2000年9月新訂一版。
    17、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輔仁大學法學叢書,2003年3月新訂一版。
    18、林鴻銘,政府採購法實用權益,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八版。
    19、姚艷霞,政府採購國際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0、姚志明,債務不履行之研究(一)-給付不能、給付遲延與拒絕給付,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8月初版第一刷。
    21、翁岳生主編,行政法(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0月三版。
    22、唐國盛,政府採購法律應用篇,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三版。
    23、唐國盛,政府採購法律應用篇,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七版。
    24、唐士其,美國政府與政治,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初版一刷。
    25、陳敏,行政法總論,自版,2009年9月六版。
    26、陳新民,行政學總論,自版,2005年9月修訂八版。
    27、陳建宇、駱忠誠,政府採購異議‧申訴‧調解實務,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二版。
    28、陳建宇,政府採購-異議‧申訴‧調解實務,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初版。
    29、陳建宇,政府採購異議、申訴、調解實務,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初版。
    30、陳建宇、駱忠誠,政府採購法實例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3月初版。
    31、陳淳文,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劃分-法國法制概述,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6月初版。
    32、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上),三民書局,2008年2月4版。
    33、游麗慧、蘇明通合著,政府採購法實務Q&A,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2月。
    34、黃鈺華、蔡佩芳、李世祺合著,政府採購法解讀-逐條釋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三版第1刷。
    35、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1月,修正三版。
    36、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初版。
    37、黃茂榮,買賣法,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02年5月增訂第五版。
    38、葉彬,世界各國政府採購制度,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1969年5月。
    39、楊建華原著,鄭傑夫增訂,民事訴訟法要論(全),三民書局總經銷,2005年10月。
    40、楊崇森、黃正宗、范光群、張迺良、林俊益、李念祖、朱麗容合著,仲裁法新論,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02年修訂再版。
    41、廖義男著,企業與經濟法,三民書局,1980年4月初版。
    42、劉宗德,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43、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三民書局,1995年4月。
    44、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三民書局,1992年10月。
    45、羅昌發,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1月三版第1刷。
    46、羅昌發,國際貿易法-世界貿易組織下之法律新秩序,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7月初版二刷。

    二、期刊
    1、王志誠,仲裁前置程序之定性、功能及解釋課題,仲裁季刊第92期,2010年12月,頁52-53。
    2、王珍玲,論政府採購法中異議及申訴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73期,2001年6月,頁121-124。
    3、王慧綾,評政府採購法草案對於適用範圍之規定,月旦法學雜誌第28期,1997年8月,頁66。
    4、包國祥,廠商遭刊登政府採購公報拒絕往來廠商名單後之救濟程序,軍法專刊第49卷第8期,2003年8月,頁15-38。
    5、沈冠伶、陳英鈐,仲裁、程序選擇權與訴訟權之保障-以政府採購法第85條之1第2項規定為例探討法定仲裁之相關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58期,2008年7月,頁229-231。
    6、李家慶、蕭偉松,工程仲裁未來之走向-先調後仲之爭端解決模式,仲裁季刊第80期,2006年12月,頁13-32。
    7、李家慶、梅芳琪,我國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調解之發現現況與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59期,2008年8月,頁58-66。
    8、李家慶,對國內工程仲裁之檢討與建議,營建知訊第249期,2003年10月,頁58-59。
    9、李家慶,如何利用和解、調解或仲裁程序解決爭議?第三者出面別爭了,法律與你第64期,1999年2月,頁66。
    10、李旭銘,採購行為與雙階理論(上),法令月刊第54卷5期,2003年5月,頁50。
    11、李嵩茂,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制度評析,主計月報第535期,2000年7月,頁37。
    12、李嵩茂,政府採購招標爭議之法律性質與政府採購法草案招標爭議處理制度之評析,經社法制論叢第22期,1998年7月,頁104-111。
    13、沈冠伶,仲裁人迴避爭議之處理程序與仲裁判斷撤銷,仲裁季刊第86期,2008年8月,頁59-64。
    14、何志揚,論仲裁協議之效力-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二三九八號判決,仲裁季刊第76期,2005年11月,頁56。
    15、吳梓生,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判斷之性質及效力,律師雜誌第249期,2000年6月,頁51。
    16、吳光明,論政府採購法第85條之1第2項之「先調後仲」機制,法學叢刊第211期,2008年7月,頁35、59。
    17、吳憲彰,營繕工程驗收與保固之爭議,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4月,頁39。
    18、吳志光,行政機關公告行為與行政訴訟種類之選擇,法學講座第7期,2002年7月,頁62-65。
    19、吳志豪,淺介美國ADR制度之意義及模式-以美國加州為例(上),司法周刊第1324期,2007年2月,頁2。
    20、邱崎,移付調解與強制仲裁-以美國伊利諾州庫克郡巡迴法院為借鏡(上),司法週刊第1304期,2006年9月,頁2。
    21、張嘉真、吳典倫,政府採購法第85條之1第2項「先調後仲」之強制仲裁對公共工程合約之影響分析及因應建議,萬國法律第157期,2008年2月,頁42-43。
    22、林鴻銘,政府採購法草案的廠商救濟途徑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31期,1997年11月,頁70。
    23、林俊益,論仲裁判斷之確定力與執行力,仲裁季刊第60期,2001年2月,頁37。
    24、許宗力,雙方行政行為-以非正式協商協定與行政契約為中心,第五屆海峽兩岸行政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9月,頁15。
    25、許瑩珍、駱忠誠,公共工程履約爭議先調後仲之探討,政府審計季刊第28卷2期,2008年1月,頁31-34。
    26、許瑩珍,政府採購法第85條之1第2項規定之適用範圍及程序問題,仲裁季刊第83期,2007年10月,頁17-19。
    27、夏太偉,大型合約之保固作為,營造天下第19期,1997年7月,頁30。
    28、孫森焱,論不完全給付,法官協會雜誌第2卷第1期,2000年6月,頁10。
    29、陳櫻琴,公共工程締約之法規範控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8期,1996年11月,頁22-23。
    30、陳建宇,政府採購法「異議及申訴」與「調解」制度簡介(下),營造天下第38期,1999年2月,頁13-15。
    31、陳重見、顏世翠,論政府採購法與行政程序法之競合(下),軍法專刊第94卷第3期,2003年3月,頁19-21。
    32、陳月端,政府採購行為與採購項目之研究-以WTO/GPA及海峽兩岸政府採購法制為核心,月旦財經法雜誌第20期,2010年3月,頁136-137。
    33、陳建良,如何依據政府採購法辦理採購,中信通訊第206期,1999年10月,頁9。
    34、陳君漢,採購法第85之1條適用疑義,營建知訊第301期,2008年2月,頁33。
    35、郭介恆,政府採購爭議與救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期,1999年12月,頁93。
    36、游啓忠,論國際私法與條約之關係,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創刊號,1998年7月,頁285-332。
    37、詹森林,承攬瑕疵擔保責任重要實務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頁7-14。
    38、詹森林,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工作物承攬契約之解除,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2期,2001年5月,頁94-100。
    39、張祥暉,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機制之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56期,2000年1月,頁119-121。
    40、張宏節、江苑臻,公共工程總價承攬契約數量差異問題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年12月,頁130-131。
    41、彭麗春,政府採購法異議及申訴期間計算爭議之評析,律師雜誌第249期,2000年6月,頁56-61。
    42、黃立,先調後仲機制下調解程序與仲裁程序間之關係,仲裁季刊第83期,2007年10月,頁59-68。
    43、黃國鐘,BOT(興建/經營/移交)之法律架構與行政程序(下),萬國法律,第102期,1997年6月,頁47。
    44、張祥暉著,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機制之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56期,2000年1月,頁119。
    45、廖義男,公共工程公開招標與議價法律問題研究,公共建設與行政法理,1994年2月,頁177。
    46、鄭正忠,海峽兩岸民事調解制度之比較研究(上),法令月刊第50卷第5期,1999年5月,頁20。
    47、劉一智,採購爭端中的ADR 程序,國防管理學院學術研究集刊,法律類第一輯,國防管理學院編印,1997年3月,頁247-248。
    48、駱忠誠,新修正政府採購爭議處理機制評析 (上),營造天下第76期,2002年4月,頁4-5。
    49、駱忠誠,政府採購法上遭拒絕往來廠商救濟制度評析(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3期,2004年10月,頁16-17。
    50、藍瀛芳,如何擬定公平合理的仲裁條款,仲裁季刊第69期,2003年6月,頁9。
    51、蕭家進,淺談美國政府採購制度及經驗啟示(上),現代營建第249期,2000年9月。
    52、蘇明通,政府採購法草案之廠商異議及申訴制度,中信通訊第206期,1997年4月。
    53、羅昌發,政府採購法第85條之1第2項修訂對工程爭議調解實務之影響,仲裁季刊第83期,2007年10月,頁26。
    54、羅明通,採購法規範之範圍及公平合理原則適用於採購行為之界線,律師雜誌第249期,2000年6月,頁31。
    55、羅明通,政府採購法第85條之1第2項規定之適用範圍及程序問題,仲裁季刊第83期,2007年10月,頁4-10。
    56、顏玉明,從工程契約文件談契約價金之給付與調整,營造天下第112期,2005年4月,頁7-14。

    三、政府出版品
    1、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爭議處理事件案源及問題類型分析,2004年9月一版2刷。
    2、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法令彙編,2008年5月二十一版。
    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申訴案例彙編(一),2000年12月。
    4、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申訴案例彙編(二),2002年4月。
    5、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法異議及申訴暨調解處理手冊,2001年9月。
    6、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手冊,2002年12月初版。
    7、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手冊,2003年2月二版。
    8、羅昌發教授主持,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政府採購檢討與修法之研究, 2002年2月。
    9、國防部採購局,採購法律實務問題解析(一),1997年6月1日初版。
    10、湯德宗等,美國公共契約法制之研究-我國政府採購及委辦制度興革建議,行政院研考會編印,1993年9月。
    11、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GATT政府採購協定及美國與歐體政府採購制度研究,1991年12月。

    四、學位論文
    1、孔翠華,政府採購履約驗收階段爭議與救濟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3年。
    2、何應朋,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程序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5月。
    3、林瑞東,公共工程採購爭議與處理機制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4、李嵩茂,政府採購招標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
    5、周瑤敏,政府採購法異議及申訴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月。
    6、周達麒,政府採購招標爭議廠商救濟機制之比較研究-以行政體系內部之救濟機制為重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7、胡宗鳴,政府採購救濟制度之比較研究—以招標爭議之救濟機制為重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7月。
    8、許碧惠,政府採購之法律規範-以公平交易法和政府採購法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9、翁培元,政府採購廠商救濟制度之比較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5月。
    10、曹志仁,從美國聯邦採購規則論我國政府採購法之爭議處理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11、董珮娟,由政府採購協定及美國政府採購法論我國公共工程採購制度-以競爭促進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5月。
    12、彭麗春,政府採購法上申訴制度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2月。
    13、彭俊寬,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處理機制之研究―以「仲裁或調解」判斷為中心,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4、張祥輝,論政府採購法之爭議處理機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15、嵇珮晶,政府採購爭議之處理制度-兼論仲裁制度適用於公共工程爭議及改進之道,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6、蔡秋聰,政府採購法救濟制度之分析,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17、劉倩妏,政府採購之救濟制度-以政府採購之法律性質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五、網站資料
    1、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網站 http://www.pcc.gov.tw
    2、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ly.gov.tw
    3、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貳、外文資料
    一、書籍及期刊
    1、Jr., John Cibinic, Jr., Ralph C. Nash, “FORMATION OF GOVERNMENT CONTRACTS”,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81.
    2、Jr., John Cibinic, Jr., Ralph C. Nash, Nagle, James F., “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 CONTRACTS”, Fourth Edition,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06.
    3、Jr., Ralph C. Nash, Jr., John Cibinic, “FEDERAL PROCUREMENT LAW, VOLUME I CONTRACT FORMATION”,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77.
    4、Massengale, Eugene W., “FUNDAMENTAL OF FEDERAL CONTRACT LAW”, Quorum Books, 1991.
    5、Jackson, John H., “The Birth of the GATT-MTN System: A Constitutional Appraisal”, 12 Law & Pol'y Int'l Bus. 21 (1980).
    6、Jackson, John H., “World Trade and the Law of GATT- A Legal Analysis of the GATT”, The Bobbs-Merrill Co. Inc., 1969.
    7、Keyes, W. Noel, “GOVERNMENT CONTRACTS UNDER THE FEDERAL ACQUISITION REGULATION”, West Publishing Co., 1987.
    8、Keyes, W. Noel,”GOVERNMENT CONTRACTS IN A NUTSHELL”, West Publishing Co., 1989.
    9、Schooner, Steven L., “Fear of Oversight: The Fundamental Failure of Business-like Government”, 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 50, No. 3, 2001.

    二、法律及條約
    1、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of 1994.
    2、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1994.
    3、Federal Acquisition Regulation Part 33, U.S. Amended 1996.
    4、Contract Dispute Act of 1978, U.S
    5、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Administrative Practice and Procedure, Bid Protest Regulation, Government Contract (4 CFR Part 21), 1996.
    6、Rules of Procedure of the 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 Board of Contract Appeal (48 CFR Part 1 and 2), 1996.
    7、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17-01-20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