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淑惠 Lin, Shu-Hui |
|---|---|
| 論文名稱: |
中國「城鎮化」到「新城鎮化」的發展研究:以石家莊、張家口為例 Study on the Policy Chang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o "New" Urbanization: Cases of Shijiazhuang and Zhangjiakou |
| 指導教授: |
洪敬富
Hung, Chin-Fu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 畢業學年度: | 104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28 |
| 中文關鍵詞: | 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 、土地制度 、戶籍制度 、路徑依賴 |
| 外文關鍵詞: | urban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land system,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
| 相關次數: | 點閱:80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研究中國「城鎮化」到「新城鎮化」的發展,以石家莊、張家口二市為論述架構,以「戶籍制度」、「產業結構」、「土地制度」等面向進行分析。其脈絡從張家口與石家莊二市作為個案比較對象,透過張家口與石家莊城鎮化轉型過程中之變化,探討中國新城鎮化之可行之道。
在文獻回顧部分,第貳章主要闡述中國城鎮化歷程與土地制度、戶籍制度在新制度主義理論觀點下,制度如何改革。中國改革開放30年多來,雖然取得顯著成績,但也看到中國城鎮化與西方各國不同,中國城鎮化利用廉價土地、勞動力,犠牲農業等要素支援工業化,但又害怕人口過多湧入城市,導致與西方國家一樣出現城市擁擠、農村凋敝、貧民窟之嚴重「城市病」,故畸形制定戶籍制度讓農民圈在土地上,允許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和居住,卻不允許農民入城市戶口,造成城鄉二元對立,城市化嚴重滯後;又加上地方政府掌握土地資源,成為最直接的「執行者」,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開發、徵地拆遷、舊村改造、安置住房中的「可操作空間」很大,使得城鎮化建設被個別地方政府視為「自助提款機」,成為了地方政府貪腐的「催化劑」,導致「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出現許多鬼城。故戶籍制度及土地制度已經不適合現在中國的發展,但依歷史制度主義之「路徑依賴」,雖然戶籍制度及土地制度不適合現在中國發展,但此制度也維持近30多年穩定,但依歷史制度主義之「路徑依賴」認為制度要發生變革其反作用力須累積到相當程度,否則制度改革將出現嚴重阻礙。適時習李一上台,中國也受全世界經濟衰落影響,經濟逐漸走下坡,為了讓中國經濟持續維持平穩,中國總理李克強推動強調以人為本經濟之新城鎮化政策,將以人的城鎮化為主軸,突破戶籍限制,全面放開中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並促進產業提升,讓進城農民能有工作,逐漸終結城市農民工二等公民的待遇並提高農民所得,因此,新型城鎮化將面臨制度改革衝擊,除了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社會結構帶來深刻改變,習李如何拿出政治魄力突破這長期制度僵化,並在某種程度上具備重啟中國政治命革動能,這將考驗習李智慧。
因張家口與石家莊力隸屬於河北省,故第參章將大概介紹河北省城鎮化發展及建設存在問題與建議對策,因河北省在2010年GDP達到中國全國第六,為20394.26億元,但城鎮化率僅僅排在中國全國第二十一,與其他省份同處東部的城市有很大的差距,因而城鎮化率與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相對也將影響所隸屬區域,當然也探討河北省在京津冀所占的優勢。
第肆章、第伍章,針對石家莊及張家口之戶籍制度、產業結構、土地流轉探討城鎮化發展。石家莊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圈中唯一省會城市,如何抓住這歷史機遇,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使石家莊真正成為京津冀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張家口雖然區域優勢,距離北京178公里、天津320公里,但因開放晚,同樣也具有不可逃避的劣勢,張家口市經濟發展水平較河北省其他城市相比相對落後,缺乏大型支柱產業,市民以單位工資、農民以耕地和進城打工收入為主,人均GDP落後於河北省大部分城市,整體經濟實力薄弱是中國扶貧區域,但因2022年與北京申辦冬奧會,迅間讓張家口成為國際與國內焦點,因此張家口是否可藉著這一次機遇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對中國來說是具有時代意義與歷史必然性。
第陸章論石家莊及張家口兩個城市作一簡單比較,並從這兩個城鎮化發展檢視中國新型城鎮化,如何推動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發展協調、如何解決農民市民化問題、因地制宜與產業協調,進而注入一股新動能。
整體而言,中國原城鎮化雖然進一步實現了物質生活富足但是卻也伴隨許多社會矛盾、生態問題產生,而這些問題已經不得不令中國反思,除了阻礙城鎮化進一步發展,並所制定戶籍制度也違背最普世平等價值觀,而李克強推動新型城鎮化之核心是「人」的城鎮化,並推動土地制度、戶籍制度改革,而這些改革需地方政府配合,這些將會考驗習李政治實力。
“If the economy of China still grows fast in the next decade, urbanization must be an important engine,” concluded by Michael Spence of New York University, recipient of the 2001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an article in China Economic Weekly. After Xi Jinping and Li Keqiang took office, they also mentioned “urbanization” highly frequently, and even thought that urbanization would become the greatest potential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the future. Lots of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newer round of urbanization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lthough urbanization work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over the three decades since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up policythat implemented from the 1980s, it is apparently found that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In China, urbanization made us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cheap land, labor and sacrifice of agriculture to support industrialization. However, there was a fear that an excess of population rushed to cities, just like the serious “urban disease” found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ere there were congested cities, destitute villages and slums. Therefo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uthlessly formulate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o encircle farmers on a piece of land, restricting allowing them to go to cities to provide labor, do business and reside, but not permitting farmers to register households in cities, thus forming a binary urban-rural opposition, and seriously delay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local governments had full control of land resources, and became the most direct “executors.” Some local governments had very great “operational space” in the processes of land development, requisition of land, demolition of houses, migration, reconstruction of old villages, and allocation of settlement. Hence, urbanization-based construction was regarded by individual local governments as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ATM),” and became a “catalyst” for corrup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s a result, “land urbanization” was faster tha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many social conflicts were taken place. In view of this, after Xi and Li came to power, they immediately promoted new urbanization policy that emphasized people-oriented economy, and took urbanization of people as the core target, thus breaking the household restraints, systematically releasing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limits of medium cities, and facilita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Farmers entering cities could work there, gradually terminating the unfair treatment to off-farm labors, who were once treated as second-class citizens. Thus, new urbanization policy is going to undergo the impact of systematic reform. Whil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s being promoted, tremendous change is brought to the social struc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ociety possesses kinetic energy to re-start the Chinese political and social reforms. And this is also a great challenge to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一、中文部分
(一)中文專書
Jonathan Hopkin著,陳義彥、陳景堯等譯,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新北市:韋伯文化,2009年)。
Robert K.Yin著,周海濤、李永賢、李虞譯,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大城北,1995年)。
王列軍,完善城鎮化進程中的社會政策(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年)。
王放著,中國城市化與可持續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伍源德,現代政治學(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年)。
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對政治科學的重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殿廷、楊春志、錢宏勝,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及其推進策略(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吳澗生、馬強、楊長勇、季劍軍、周躍輝等著,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黨員幹部讀本(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年)。
易鵬,中國新路-新型城鎮化路徑(北京: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年)。
河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選編,新型城鎮化與河北科學發展(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年)。
胡勇,新農村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國務院研究室編寫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學習問答(北京:
言實出版社,2013)。
葉志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2009年)。
靳潤成,中國城市化之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廣德福,中國新型城鎮化之路(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4年)。
潘慧玲,教育研究的取經:概念與應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謝志巖,村落向城市社區的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韓紅根、龔介民,城鎮化政策法律指南(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年)。
魏後凱,中國城鎮化和諧和繁榮之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二)期刊論文
丁紀君,「京津冀一體化中河北省的功能承接」,中國集體經濟,2014年第25期,2014 年9月,頁16-17。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課題組,「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路徑研究」,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第17卷,第4期,2015年4月,頁43-45。
尹一軍,「論戶籍制度對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2014年河南大學論文,2014年9月,頁1-48。
尹薔,「從阿羅不可能性定理談起」,大連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2006 年9月,頁78-80。
文魁、張祖群,「小城鎮:城市科學合理布局的戰略重點-城市與鄉村兩個維度的經濟學分析」,管理學刊,2015年1期,2015年4月.頁53-59。
王一鳴,「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全球化,2014年第12期,2014年3月,頁102-105。
王小梅,「優化結構催生產業升級-以石家莊優化產業結構為例」,經濟師,2013年第7期,2013年7月,頁182-183,185。
王文錄,「人口城鎮化背景下的戶籍制度變遷-石家莊市戶籍制度改革案例分析」,人口研究,第27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8-13。
王永龍,「科學構建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機制」,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第13卷,第7期,2011年7月,頁31-35。
王玉環,「以城鎮化帶動河北城鄉統籌發展」,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2期,2011年6月,頁46-50。
王汝雙,「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來自張家口、保定的報告」,經濟論壇,2004年第16期,2004年第7期,頁29-30。
王金形,「石家莊農村土地整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第15卷,第7期,2013年7月,頁44-46。
王飛、李霞、趙芳,「河北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研究」,知識經濟,2014年第1期,2014年4月,頁44-46。
王飛、趙芳,「唐山市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研究」,社會發展,2014年第22期,2014年12月,頁50-51。
王海英、梁波,「中國城鎮化:歷史道路、制度根源與國際經驗」,科學發展,2014年第65期,2014年4月,頁57-64。
王海乾,「基於河北視角的京津冀城鎮空間布局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11月,頁1-40。
王海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流動人口市民化過程研究」,商業經濟研究,2015年第2期,2015年1月,頁41-43。
王素霞、張蕾、周京徽,「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加快推進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年第26期,2014年9月,頁200-201。
王敏楠,「奧運經濟給張家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4年第8期,2014年10月,頁119-119。
王祥騮,「展望新型城鎮化戰略,邁向小康社會」,營建知訊,2014年第380期,2014年9月,頁40-45。
王婷、朱曼,「新型城鎮化與農民收入增長:機理、方法與對策」,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1期,2014年7月,頁30-37。
王愛清、楊倡信、蘇英亮,「論城鎮化進程中張家口地區遷村並點的可行性」,大眾文藝,2015年第2期,2015年2月,頁261-261。
王維國、李敬德,「農村三留守人員服務管理體制機制的完善與創新」,新視野,2012年第6期,2012年7月,頁81-84。
王曉亮,「河北新型城鎮化轉型發展的對策研究」,統計與管理,2014年第11期,2014年12月,頁57-58。
王樹榮,「石家莊市第三產業投資結構問題研究」,石家莊經濟學院,2012年論文,2012年9月,頁1-2。
申明銳,「城鄉二元住房制度:透視中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困局」,城市規劃,第35卷,第11期,2011年7月,頁81-87。
白雪,「2012年河北省城鎮化發展情況分析」,城鄉建設,2015年第5期,2015年6月,頁73-75。
伍美茹、陳志剛,「淺析新型城鎮化的土地支撑」,國土資源情報,2014年第11期,2014年4月,頁37-40。
任林萍,「我國戶籍制度的結構和歷史變遷-基於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範式」,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1期,2015年1月,頁57-60。
任彬彬,「淺析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特徵與對策探討」,企業技術開發,第30卷,第23期,2011年12月,頁164-166。
安巧珍,「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理性思考-基於對石家莊市城鎮化進程的調查研究」,中國經貿導刊,2010年第9期,2010年7月,頁39-39。
安林麗、張蕾、王素霞,「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視角下的石家莊縣域經濟發展研究」,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年第11卷,第16期,2012年7月,頁51-52。
朱信凱,「切實保障人的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權利」,新農業,2014年第19期,2014年10月,頁9-9。
朱惠茹、李天,「新城鎮化助推省會一河兩岸三組團戰略發展研究」,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第16卷,第12期,2014年12月,頁40-42。
朱德米,「理念與制度: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最新進展」,國外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2007年7月,頁29-33。
朱慧霞,「努力實現城鎮化9個百分點的跨越」,河北企業,2012年第1期,2012年7月,頁49-50。
牟玲玲、呂麗妹、安楠,「新型城鎮化效率演化趨勢及其原因探析-以河北省為例」,經濟與管理,第28卷,第4期,2014年7月,頁91-97。
何光英,「現代視野下的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四川員警學院學報,第26卷,第6期,2014年12月,頁121-126。
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分析範式」,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2002年5月,頁25-33。
何俊志,「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流派劃分與分析走向」,國外社會科學,第2期,2002年7月,頁8-15。
余佳、餘佶,「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的過去與未來:政策效應、改革取向與步驟選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第2009年,頁554-557。
吳玉霞,「農民工市民化的財政支持政策探析-以河北省為例」,金融教學與研究,2013年第5期,2013年11月,頁25-28。
吳高、周建華,「新中國成立以來戶籍制度的變遷與展望」,哈爾濱學院學報,2015年第8期,2015年9月,頁43-46。
吳雲勇、趙德起、何麗雙,「城鎮化視角下農民增收路徑及對策研究」,中國物價,2013年第11期,2013年11月,頁14-16。
吳福象、沈浩平,「新型城鎮化、創新要素空間集聚與城市群產業發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4期,2013 年7月,頁36-42。
吳學安,「京津冀一體化,帶來盛宴」,城市開發, 2014年5期,2014年7 月,頁69。
李文紅、陶小平、袁鑄、王榮榮、邊玉花,「京張生態關係與張家口市貧困問題關聯分析」,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31卷,第3期,2015年6月,頁55-58。
李光輝,「我國產城融合發展路徑研究」,2014年安徽大學博士學位,2014年5月,頁1-169。
李光霞、董碩、楊軍,「河北省鄉村旅遊發展探析」,安徽農業科學,第36卷,第24期,2008年8月,頁0596-10598+10617。
李克強,「協調推進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重大戰略選擇」,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1期,2012年7月,頁4-10。。
李志威,「關於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道路選擇及發展策略」,中國外資,2014年第1期,2014年3月,頁176-176。
李俊、倪杭英,「個案研究法及其在應用語言學研究中的運用」,山東外語教學,2006年第5期,2006年10月,頁89-91。。
李振佑,「新型城鎮化需要厘清的十個認識問題」,甘肅農業,2014年第7期,2014年5月,頁26-28,30。
李珣,「張家口地區整理誤區與對策探析」,地球,2014年第4期,2014年5月,頁347-347。
李敏、盧同酈,「享受權益比較下農民工落戶城鎮意願研究」,中國經貿導刊,2015年第9期,2015年5月,頁58-61。
李運倉,「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推進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建設」,農家科技,2015年第2期,2015年5月,頁36-37。
李慧中,「內需:不是對外需的替代而是支持-兼論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2期,2013年4月,頁64-68。。
李曉廣,「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中國化研究及其啟示」,學術界月刊,2010年第4期,2010年4月,頁211-218。
李閻魁、馬元,「和諧共榮,環京津貧困地區的產業選擇與空間發展-以張家口市為例」,2007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09年2月,頁1581-1592。
李雙江、胡亞妮、羅曉,「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石家莊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4期,2013年7月,頁410-415。
李麗華,「農民工對戶籍轉移的意願、現狀及原因調研分析」,學週刊A版,2 013年第9期,2013年8月,頁208-208。
李寶强,「困境與出路-加速張家口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實思考」,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9年第25卷,第1期,2009年2月,頁71-74。
杜正艾,「未來中國高增長仍有九大引擎-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分析」,人民論壇,2012年第20期,2012年7月,頁44-46。
汪發元、鄧娜,「城鎮化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動態互動分析」,統計與決策,2015年第4期,2015年2月,頁112-115。
肖力、石麗娟,「論城鎮化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石家莊市為例」,經濟論壇,第9期,2012年9 月,頁119-120。
阮正華,「城鎮化水平與農民收入的相關性研究」,經營管理者,2014年第9期,2014年3月,頁215-215。
周春榮,「找准定位協同發展-石家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定位思考」,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4年第16卷,第10期,2014年10月,頁39-42。
周瑞峰、徐秀娟、李南閱,「奧運經濟與張家口區域發展」,知識經濟,2014年第23期,2014年1月,頁57-58。
孟祥林,「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小城鎮扮演的角色與發展舉措分析」,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31卷,第1期,2015年2月,頁97-103。
孟曉虹、石冬梅,「基於農村土地流轉主體的勞動力資源及其利益研究」,農業經濟,2014年第11期,2014年12月,頁10-12。
彼得.豪爾、羅斯瑪麗.泰勒.何俊智譯,「政治科學與三個新制度主義」,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雙月刊,2003年第5期,2003年7月,頁20-29。
明海英,「農民工就業兩難」,中國職工教育,2014年第7期,2014年5月,頁27-27。
東曉、劉興鵬,「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中小城市環境風險及其防控」,天府新論,2014年 3期 ,2014 年5 月,頁103-108。
林石,「解密新城鎮化十年藍圖」,新財經,2013年第2期,2013年7月,頁26-29。
侯麗,「對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城鎮化的歷史新解讀」,城市規劃學刊,2010年第2期,2010年5月,頁70-78。
俞丹,「小城鎮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年第4卷,第33期,2014年11月,頁1559-1559。
姚淑芹,「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環渤海經濟瞭望,2015年第4期,2015 年5月,頁12-16。
段汝和,「張家口市農戶農地流轉意願與行為研究」,河北農業大學2013年論文,2013年9月,頁1-63。
段宏煜、喬穎麗、劉玉輝,「張家口市產業集聚區與新型城鎮化的互動研究」,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30卷,第5期,2014年10月,頁7-9,15。
洪艷,「淺析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中小城鎮規劃發展」,房地產導刊,2014年第11期,2014年6月,頁17-17。
胡士杰、朱海琳、孫增武,「論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問題」,河北學刊,第33卷,第4期,2013年7月,頁94-96。
胡少雄,「基於張家口市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研究」,河北省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3月,頁1-49。
胡亮,「我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西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5月,頁1-41。
胡信華,「對我國戶籍法律制度改革的思考」,景德鎮高專學報,第27卷,第1期,2012年3月,頁53-55。
胡婉玲,「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2001年第16期,2001年12月,頁86-95。
胡晶晶,「中國的戶籍制度改革與城市化進程」,2002年第五屆中國經濟學教育年會暨院長聯席會議論文集,2002年11月,頁218-232。
胡雅娜、楊瑞霞、李進、曹晨飛,「加快發展張家口現代服務業的對策研究」,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2014年3月,頁17-19。
范炎岩、牛紅娟、杜磊,「對新型城鎮化導向下中小城鎮規劃的再探討」,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第21期,2012年7月,頁2095-2104。
唐克然、單彥名,「城市周邊鄉鎮產業規劃實踐與探索」,小城鎮建設,2013年第4期,2013年8月,頁95-98,104。
夏紀軍,「人口流動性、公共收入與支出:戶籍制度變遷動因分析」,經濟研究,2004年第10期,2004年7月,頁56-65。
夏瓏、高豔,「二元戶籍制度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10年6月,頁137-140。
孫久文,「城鄉協調與區域協調的中國城鎮化道路初探」,城市發展研究,第20卷,第5期,2013年8月,頁56-61。
孫中偉、楊琛,「農民工融入中小城市的政策路徑與地方創新述論」,中國名城,2015年第1期,2015年1月.頁54-62。
孫殿君,「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基於張家口市高新區的調查研究」,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年第16期,2014年7月,頁149 - 150。
孫曉利,「石家莊市農村低收入群體收入現狀、原因及對策分析」,石家莊市統計局,2012年第4期,2012年7月,頁58-60。
孫曉晨、游訓龍,「新型城鎮化與產業轉型互動機制研究」,北方經貿,2015年4期,2015 年5月,頁103-103。
宮松、馮敏玉、賴發英,「略論農村城鎮化與農民收入」,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第5卷,第2期,2006年6月,頁45-47。
徐惠珍、趙進軍、趙潔,「加快推進石家莊市新城鎮化建設的思考」,石家莊市統計局,2013年第6期,2013年3月,頁74-75。
徐慧,「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與政策建議研究」,商,2015年第18期,2015年5月,頁79-80。
殷霄雯,「關於促進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的思考」,人民論壇,2013年2期,2013年7月,頁90-91。
祝靈君,「政治學的新制度主義:背景、觀點及評論」,浙江學刊,第4期,2003年7月,頁84-90。
茹冰倩,「國內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協調性問題研究進展」,統計與管理, 2015年第3期,2015年4月,頁51-52。
茶洪旺,「現代農業的發展呼喚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雲南民族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2-14。
馬進軍、張學東、邢順福,「河北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年第7期,2015年4月,頁129-130。
馬瑞敏、勾正剛,「發揮高校教育資源優勢推進張家口市農村城鎮化建設」,農家科技(下旬刊),2012年第1期,2012年7月,頁172-172。
馬慶棟,「關於推進河北省城鎮化進程的戰略思考」,商業經濟研究,2011年第25期,2011年7月,頁134-135。
高雁,「張家口市新型城鎮化推進策略研究」,2014年河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2014年12月,頁1-74。
郜永紅、許慧英,「外來務工人員與繁榮舒適、現代一流新石家莊的構建」,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年第9卷,第7期,2010年7月,頁14-16+19。
寇豔芳、劉征,「河北省戶籍制度改革在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中的作用」,河北公安員警職業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2014年 10月,頁25 - 29。
崔向華、張卓,「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北京大都市區小城鎮發展問題研究」,中國名城,2015年第3期,2015年3月,頁39-46。
崔勇、邢麗敏、寧曉幵、尹天賀、付立昆、劉歡、薛瑞雯,「土地流轉的農民主體意願探究-基於石家莊、滄州、邢台等部分農村的調查」,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年第14卷,第2期,2015年3月,頁92-93。
崔凱、馮獻,「四化:演進軌跡:1950~2012 年」,公共管理,2013年第7期,2013年1月,頁144-151。
常海霞,「聚焦土地流轉,保障農民權益」,農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5期,2015年6月,頁124-125。
張西勇、楊繼武,「歷史制度主義視域下我國城市街道辦事處的制度變遷」,探索與爭鳴,2012年12期,2012年7月,頁69-73。
張更路,「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分析」,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年第13期,2015年8月,頁10-12。
張車偉、蔡翼飛,「中國城鎮化格局變動與人口合理分析」,中國人口科學,2012年第6期,2012年6月,頁44-112。
張長全、胡德仁,「論提高農民收入與加快城鎮化進程」,改革開放論壇,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頁22-25。
張俊才、張倩,「5,000萬留守村婦,非正常生存調查」,中國經濟週刊,2006年第39期,2006年10月,頁14-19。
張春龍,「對新型城鎮化的認識和解讀」,中國名城,2013年第9期,2013年7 月,頁4-8。
張紅利,「我國傳統城鎮化的反思和新型城鎮化的內涵要求」,生態經濟,2013年第11期,2013年8月,頁83-86。
張清勇,吳鴻庚,「土地科學研究重點進展評述及2014年展望—土地制度分報告」,中國土地科學,第28卷,第3期,2014年3月,頁12-19。
張琦、李良娜,「建設首都經濟圈背景下周邊城市的發展對策研究-以張家口市為例」,中國商貿,2014年第10期,2014年5月,頁164-166。
張新愛,「石家莊市周邊縣域新型城鎮化與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研究」,現代物業,2015年第14卷,第5期,2015年5月,頁30-33。
張夢中、馬克.霍哲,「案例研究方法論」,中國行政管理,2002年第1 期,2002年7月,頁43-46。
張錦、馬振剛、李黎黎,「京張區域生態與產業協調發展戰略」,雲南地理環境研究,2013年第25卷,第6期,2013年12月,頁53-57。
張蕾、王桂新,「中國戶籍制度與城市化進程」,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第30卷,第2期,2013年3月,頁274-279。
張璐晶,「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彭斯:城鎮化是支持中國經濟結構變革的力量」,中國經濟周刊,2014年第15期,2014年5月,頁38-40。
張瀟、李華、鄭毅,「河北省城鎮化建設財政支持研究」,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年第8期,2014年4月,頁94-95。
張巍、張亮亮,「欠發達地區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研究-以河北省張家口市為例」,現代經濟信息,2015年第3期,2015年3月,頁453-453,464。
張曬,「歷史制度主義:從制度回歸到路徑依賴-兼論在中國政治學研究中的適用性」,法政探索理論月刊,2014年第3期,2014年4月,頁112-116。
曹志剛,「新型城鎮化道路與農民工遷移意願」,廣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2014年9月,頁217-223。
曹雪彥、王偉燕、孫強,「基於SWOT分析的石家莊城市核心競爭力研究」,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2012年7月,頁28-32。
梁永郭、謝晨琳,「張家口城鎮化、工業化發展與土地利用研究」,職業時空,2014年第10卷,第7期,2014年7月,頁48-50。
梁策、孟憲生,「新型城鎮化帶動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政策建議」,經濟縱橫,2013年第7期,2013年7月,頁56-59。
畢樹廣、陶小平、邊玉花,「冀北貧困成因及完善補償機制研究-基於京張生態等合作中問題的調查分析」,戰略與改革,2010年第8 期,2010 年7月,頁103-105。
莊榮盛,「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能走多遠」,社會科學,2014年第3期,2014年4月,頁55-56。
莊德水,「論歷史制度主義對政策研究的三重意義」,理論探討,2008年第5期,2008年7月,頁142-146。
許月卿、趙菲菲、孫丕苓,「基於GIS的張家口市土地生態功能分區與調控研究」,資源開發與市場,2015年第31卷,第12期,2015年12月,頁1480-1483。
連季婷、王雅莉,「中國新型城鎮化應走多元化發展模式」,中國管理信息化,第17卷,第4期,2014年2月,頁122-123。
郭棨堯,「傳統制度主義、新制度主義與Douglas North制度變遷觀點之比較研究」,2100年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5月,頁1-102。
陳學明、王喜梅、秦博、李曉南、覃清蓉、周曄,「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小城鎮建設的比較研究」,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2014年10月,頁72-76。
陳燕妮、李家祥,「新常態下中國城鎮化的重要地位和特徵、新思維」,廣西社會科學,第2015年第5期,2015年6月,頁149-152。
陳靜紅,「新形勢下中國城鎮化道路問題探討」,中國經貿,2012年第6期,2012年7月,頁152-153。
陳鑫誠、馮慶水,「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研究文獻綜述」,宿州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2013年7月,頁42 - 46。
陸傑華、韓承明,「論小城鎮與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年第1期,2012年12月,頁98-104。
陶然、王瑞民、潘瑞,「新型城鎮化的關改革與突破口選擇」,城市規劃,第39卷,第1 期,2015年3月,頁9-15。
麻建鎖、張立群,「加快張家口城鎮化建設的分析及對策研究」,集團經濟研究,2007年第30期,2007年7月,頁97-198。
喬小勇,「人的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發展關係研究」,中國科技論壇,2015年第6期,2015年7月,頁117 - 123。
喬潤令、金夢媛,「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大眾理財顧問,2013年第10期,2013年7月,頁19-19。
彭宗忠,「河北省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創新型城市建設問題與對策」,商界論壇,2013年第28期,2013年7月,頁219-220。
彭紅碧、楊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科學內涵」,理論探索,第2010卷,第4期,2010年7月,頁75-78。
曾湘泉、陳力聞、楊玉梅,「城鎮化、產業結構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吸納效率」,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2013年7月,頁36-46。
湯向俊、俞慧君,「城鎮化、服務業滯後如何限制了結構轉變」,財經科學,2013年第6期,2013年8月,頁99-106。
舒全峰、汝鵬、王軍,「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土地流轉問題研究」,廣西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2014年7月,頁87 - 94。
華興順,「化解新型城鎮化中的土地難題」,價值工程,2014年第20期,2014年8月,頁322 - 323。
覃一鳴、程如、邢思齊,「我國城鎮化與土地財政相互作用機制探討」,現代經濟資訊, 2015年第9期,2015年8月,頁3-4。
賀海龍,「新型城鎮導向下中小城鎮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現代農業科技,2014年第15期,2014年9月,頁349-349,351。
辜勝阻、鄭淩雲、易善策,「新時期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問題與對策」,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第17卷,第1期,2007年2月,頁1-5。
馮剛,「北京-張家口區域生態與產業協調發展研究」,城市發展研究,2007年第2期,2007 年7 月,頁71-75。
馮憲琴,「破解張家口市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土地瓶頸研究」,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2014年9月,頁8-11。
馮興元,「新城鎮化與中國道路」,廣西城鎮建設,2013年第10期,2013 年8月,頁10-15。
黃宗昊,「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99年9月,頁145-176。
楊晶,「農民增收與城鎮化互動機制研究」,農業經濟, 2014年第5期,2014年6月,頁81-82。
楊雲彥、陳金水,「外來勞動力對城市本地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中國人口科學,2001年第2期,2001年4月,頁52-58。
溫芳宜,「中國大陸近期戶籍制度改革進展」,經濟前瞻,2014年第156期,2014月11日,頁37-41。
溫鐵軍,「維穩大局與三農新解」,中國合作經濟,2012年第3期,2013年7月,頁29-32。
葉興慶,「農民進城:城市之門如何打開農村之根如何割捨」,國際論壇會議論文集,2013 年7月,頁185-186。
葛旭暉,「實現農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是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經濟論壇,2013年第11期,2013年11月,頁147-149。
葛旭暉、蘇瑞翩,「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研究-以石家莊市為例」,經濟論壇,2014年第8期,2014年8月,頁116-119。
董楊、王建華,「新型城鎮化“鎮”的產業定位與“城”、“村”互動的思考」,上海經濟,2014年第5期,2014年6月,頁46-47。
董藩、甄磊,「中國大陸當前社會背景下開徵物業稅的相關問題研究」,經濟研究,2010年第1期,2010年6月,頁64-68。
賈舒寧,「中小城市區域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策略研究」,經濟論壇,2014年第6期,2014年6月,頁15-17,21。
賈慧慧、李春曉、高紅,「加快發展張家口市現代服務業的對策研究」,中小企業管理與科,2015年第5期,2015年2月,頁138-139。
廖富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學習論壇,2010年第2期,2010年7月,頁59 - 63。
熊鳳平,「中小城鎮發展問題反思與轉變」,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1期,2015年3月,頁89-93。
熊鳳平、張勇,「加速中小城鎮的建設是當前城鎮化的戰略選擇」,現代管理科學,2015年第3期,2015年3月,頁54-56。
裴長洪、于燕,「新型城鎮化中的產業發展趨勢」,當代經濟研究,2014年第10期,2014年12月,頁5-13。
赫偉平,「中國徵地補償制度現狀分析探究」,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年第5卷,第17期,2015年6月,頁3282-3282。
赫偉平,「河北省張家口市環境首都經濟圈土地利用現狀與規劃戰略」,北京農業,2015年第25期,2015年9月,頁181-182。
赫鵬飛、李漢超、王媛麗,「張家口市產業升級SWOT分析」,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年第11期,2015年5月,頁22-23。
趙冰琴,「破解省會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8期,2009年7月,頁16-16。
趙宇霞,「統籌城鄉發展引導農民工有序流動-石家莊市農民工流動與戶籍改革調查」,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第27卷,第5期,2004年10月,頁42-44。
趙爽、吳紅霞、張春玲,「河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17卷,第22期,2014年11月,頁78-78,79。
趙進軍、鄭向軍,「提升城鎮化水平,打造發展新引擎-十一五石家莊市城鎮化發展及十二五展望」,石家莊統計局統計與管理,2012年第4期,2012年7月,頁79-80。
趙瑞雪,「新型城鎮化的特點與產業集聚道路選擇-以河南省情為依據」,農業展望,2013年第7期,2013年7月,頁40-44。
趙德餘,「城市戶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關係調整及其漸進式特徵-博奕論的視角」,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9年第5期,2009年11月,頁164-171。
趙磊、翟春風,「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頁80-81。
劉金花,「張家口縣域經濟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區域經濟論壇,2010年第6期,2010年7月,頁194-195。
劉信,「石家莊城鎮化水平緣何偏低」,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第11卷,
第5期,2009年5月,頁43-44。
劉桂洋、李黎、張東峰,「河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思路初探」,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第5卷,第1期,2015年1月,頁41-41。
劉國新、劉瑜,「城鎮化進程中我國戶籍制度的績效評價與改革創新」,學術交流,2014年第5期,2014年7月,頁70-74。
劉穎、梁立華,「環京津落後地區扶貧發展對策研究-以張家口為例」,經濟研
究導刊,2014年第13期,2014年6月,頁95-96。
歐陽景根,「新制度主義:又一次範式革命?兼談政治學研究視角的轉變及個體
與制度間的關係」,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44卷,第3期,2005年5月,
頁80-86。
蔡相廷,「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
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1卷,第2期,2010年11月,頁39-76。
蔡慧敏,「新型城鎮化引領新鄉市“三化”協調發展」,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
年第6期,2012年7月,頁22-24。
鄭杭生、張本效,「可行性與可達性:戶籍制度改革破題」,探索與爭鳴,2014年第7期,2014年9月,頁43 - 46。
鄭振源,「新型城鎮化與土地制度改革」,科學發展,2014年第3期,2014年3月,頁26-29。
鄭策、鄭懷林,「民間資本投資貧困農村土地流轉持續增長情況調查」,河北金融,2012年第4期,2012年7月,P42 - 43+46。
鄧思遠,「石家莊市城鄉居民收入現狀分析及對策」,經濟論壇,2014年第2
期,2014年2月,頁48-52。
魯德銀,「土地城鎮化過程的中國路徑及其優化研究」,農業經濟,2010年第5
期,2010年7月,頁41-42。
燕建芬,「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的比較研究」,社科論壇,2015年第 2 期, 2015
年1 月, 頁164 -165。
蕭衡鍾,「中國大陸於社會轉型期的戶籍改革-管理、制度與治理」,2011年
城市國際化論-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論文集),2011年9月,頁247-318。
閻東彬,「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問題及原因剖析」,金融教學與研究,2012
年第1期,2012年7月,頁54-57。
閻東彬、王金營,「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湖北農業科學,
2012年第21期,2012年8月.頁4960-4966。
戴云慧、張育頻、張甜、吳佛靜、韓冬,「大力發展張家口職業教育,培養實用、
技能型人才」,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23-27。
謝志巖、曹景鈞,「如何制度化解決當前中國土地問題-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目
標模式的探討」,中國行政管理,2012年第1期,2012年7月,頁48-52。
顏建發、黃琬珺,「從國際政經觀點看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與難題」,台灣國際
研究季刊,第9卷,第3期,2013年9月,頁71-92。
魏艾,「中共中央政治局釋四大經改信號之實質與影響」,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8期,2014年8月,頁1-7。
魏後凱,「對中國鄉村工業化問題的探討」,經濟學家,1994年第5期,1994年5月,頁75-82。
魏星、王桂新,「中國人口遷移與城市化研究的近今發展」,人口與經濟,2011
年第5期,2011 年5月,頁1-8。
魏姝,「政治學中的新制度主義」,南京大學學報,第39卷,第1期,2002年
1月,頁63-71。
龐麗華,「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困境與出路」,人口與發展,第15卷,第6期,
2009年2月,頁31-32。
羅亮、羅亮亮,「新制度主義:一場新的範式革命?-兼論西方政治學研究的範
式轉換」,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第13卷,第1期,2011年2月,頁57-62。
籍雪梅、趙冰琴、孫靜,「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路徑研究」,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第17卷,第4期,2015年4月,頁43-45。
龔曉菊、王一楠、孫夢雪,「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的張家口承接北京產業轉移
路徑」,經濟研究參考,2014年第62期,2014年1月,頁73-80。
(三)中文報刊
紀碩鳴,「李克強新經濟學突破戶籍限制強調人的城鎮化」,亞洲週刊,頁1-5(四)網站資料
Doreen Dang,「中國戶籍改革計劃將逐步改善民生」,南華中文網,2014年9
月2日,http://www.nanzao.com/tc/national/14c316427282ac3/zhong-guo-hu-ji-gai-ge-ji-hua-jiang-zhu-bu-gai-shan-min-sheng/。
Ian Johnson,「中國城鎮化大躍進:2.5億農民湧向城市」,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
年06月2日,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cn.nytimes.com/china/20130624/c24chinaurban/&prev=search/。
Mihang,「石家莊市城鎮化率達56.3%」,石家莊新聞網,2015年1月20日, http://news.sjz.fang.com/2015-01-20/14681138.htm/。
山水,「2012年主要城市第三產業比重排行」,宜居城市,2013年5月20日,
http://www.elivecity.cn/html/jingjifz/1108.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舉行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新華網,2013年12月14日,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13-12/14/content_2547880.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城市發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9年09
月22日,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9-09/22/content_1423390_5.htm/。
方紹偉,「中國政治模式能走多遠」,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年07月03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30703/cc03fangshaowei/。
王子約、周芳、林小昭,「新型城鎮化排定『試點戰隊』兩省及62市鎮入選」,
第一財經日報,2015年2月5,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2507.html/。
王丹莉,「中國模式-研究之新動向與再認識」,中國經濟史論壇,2012年第2期,2012年10月,http://economy.guoxue.com/?p=7476/。
王卓怡,「深度“十三五”期間城鎮化將如何發展?」,人民論壇網,2015年10月21日,http://www.rmlt.com.cn/2015/1021/405774.shtml/。
王進文,「中國城鎮化的核心問題是農村地權」,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年4
月10日,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30410/cc10wangjinwen/。
王寧,「申冬奧成功京津冀協同發展看西北勢不可擋」,大公網,2015年7月
31日,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focus/2015-07/3092903.html/。
王麗娟,「中小城市“人丁旺”或成城鎮化主戰場」,中國改革報,2013年10
月31日,http://www.crd.net.cn/2013-10/31/content_9347709.htm/。
石家莊市以“新型城鎮化”推進產業升級」,河北.石家莊穚西區,2014年6 月12日,http://sjz.hebei.com.cn/system/2014/06/11/013501656.shtml/。
立行,「中國兩億城鎮常住居民無城市戶口」,BBC 中文網,2013年7月6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_watch/2013/07/130706_china_urbanization_hukou/。
吳海燕,「喬潤令:新型城鎮化將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3年8月6日,http://cn.nytimes.com/china/20130806/cc06qiaorunling/zh-hant/。
吳德美,「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資訊網,2014
年7月,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9693&ctNode=5602&mp=2/。
吳豔霞,「石家莊戶籍改革實施細則出臺」,中國網, 2001年8月21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difang/102512.htm/。
呂騫、劉陽,「新型城鎮化確定62地開展試點促1億人口落戶」,人民網,2014年09月17日,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2014/0917/c1004-25674319.html/。
宋健坤,「中國城鎮化的瓶頸與路徑」,金融時報中文網,2013年8月22日,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2087?full=y/。
李平,「李克強:新型城鎮化貴在新寫好人」,中國政府網,2014年9月19日,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guowuyuan/2014-09/19/content_2753267.htm/。
李立,「石家莊實施戶籍制度重大改革」,人民網,2001年8月8日,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9/20010808/530756.html/。
李金磊,「新型城鎮化破題:戶籍、土地、財稅改革成關鍵」,中國新聞網,2013
年11月8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1-08/5480916.shtml/。
李莉,「北京河北有能力辦好2022年冬奧會」,BBC 中文網,2014年2月8日,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4/02/140208_2022_olympic_beijing/
。
李暘,「我國城鎮化現狀、問題和政策建議」,城市中國網,2013年9月26日,
http://www.ccud.org.cn/2013-09-26/113350107.html/。
李增輝,「石家莊瞄準京津冀第三級(京津冀協同發展)」,人民網,2014年
12月15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1215/c1004-26205376.html/。
李靈,「戶籍改革.讓農民工一詞一去不復返」,華西新聞,2014年7月31日,
http://news.huaxi100.com/show-135-511986-1.html/。
沈明,「發改委:創新適合中小城市發展的信任體制」,中國新聞網,2015年9
月22日,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5/09-22/7536582.shtml/。
邵俊琴,「張家口城鎮化道路如何走」,張家口新聞網,2015年3月26日,http://health.gmw.cn/newspaper/2015-03/26/content_105449086.htm。
姚冬琴,「當京津冀遇上冬奧會:張家口融入首都一小時經濟圈」,經濟網,2015年8月10日,http://www.ceweekly.cn/2015/0810/123234.shtml/。
唐黎明,「京津冀一體化,關鍵還是破壁壘」,紐約時報國際生活,2014年3月28日,http://cn.nytstyle.com/real-estate/20140328/tc28tangliming/zh-hant/。
孫大午,「中國城鎮化要走怎樣的道路」,紐約時報中文網,2012年12月28
日,http://cn.nytimes.com/china/20121228/cc28sundawu/zh-hant/。
高巍,「城市化時代的轉型與變革:城市化,構建消費大國的主要載體」,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0年10月25日,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13041320.html/。
國家統計局石家莊調查隊,「石家莊201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石
家莊統計信息網,2014年9月23日,
http://www.sjztj.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9&id=388/
。
國家統計局石家莊調查隊,「石家莊市2012、201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
報」,石家莊統計信息網,2014年9月15日,
http://www.sjztj.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59/。
崔東,「中國GDP近40萬億居世界第2 人均排全球100位後」,人民網,2011年1月21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3780802.html/。
常安安,「塑造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軟實力」,長城網,2015年7月6日,
http://luquan.hebei.com.cn/system/2015/07/06/010897262.shtml/。
張紅宇,「51.27%城鎮人口首超農村,中工網,2012年9月14日,
http://news.workercn.cn/c/2012/09/14/120914034328695419356.html/。
張湘憶(實習)、趙晶,「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人民網,2012年12月13日,heory.people.com.cn/n/2012/1213/c352852-19883020.html。
張微,「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黑龍江頻道, http://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15/09/25/056842696.shtml/。
梁達,「以人口城鎮化來釋放來巨大內需潛力」,人民網,2013年1月9日,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2013/0109/c1004-20137914.html/.
梁達,「城鎮化對擴大內需有較大提升作用」,中國證券網,2012年3月26日,
http://www.cnstock.com/08yaowen//sdfx/201203/1927892.htm/。
郭洪傑,「張家口城鎮人口首超農村 城鎮化率逐步上升」,張家口大境門網,2015年5月22日,http://zjkdjm.hebei.com.cn/system/2015/05/22/010860785.shtml / 。
陳志芬,「分析:三中全會重維穩、落實農村改革」,BBC 中文網,2013年11月12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11/131112_ana_sanzhongquanhui_bychenzhifen/。
陳剛,「評點中國:鬼城和中國城鎮化」,BBC 中文網,2013年 8月5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focus_on_china/2013/08/130805_cr_china_ghost_city/。
陳鴻燕,「外媒關注中國經濟轉型:消費者接下製造業的棒子」,中國新聞網,2015年11月13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15/11-13/7621060.shtml。
陳鑫,「專家:十三五期間中小城市將成城鎮化新增長點」,中國新聞網,2015
年09月29日,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5/09-29/7549956.shtml/。
陳鑫,「統計局:預計中國“十二五”GDP年均增長近8%」,中國新聞網,2015
年10月13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15/10-13/7566623.shtml/。
曾建中,「主城區增加四倍石家莊衝刺京津冀第三極」,經濟觀察網,2014年11月22日,http://www.eeo.com.cn/2014/1122/269080.shtml/。
曾建中,「做大省會,石家莊急需突破生產性服務業」,經濟觀察網,2014年11月20日,http://www.eeo.com.cn/2014/1120/268936.shtml/。
辜勝阻,「城鎮化不能過度依賴土地紅利」,人民網,2012年09月12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912/c40531-18989020.html/。
鈕東昊,「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國網,2010年10月15日,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10/29/content_21225576_3.htm/。
閔雲霄,「一號文件背後的土改困局:65%農民上訪因土地問題」,中國企業報,2014年1月25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4-01/25/content_489123.htm/。
馮興元,「新城鎮化不能再依賴財政擴張」,FT中文網,2013年7月17日,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1428?full=y/。
黃博陽,「新型城鎮化規劃發布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上海證券報,2014年03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3/17/c_126275033.htm/。
黄銳,「打破一畝三分地習近平就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七點要求」,新華網,2014年2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7/c_119538131.htm/。
楊婷,「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新華網,2015年11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117027676_7.htm。
董樂,「大家談中國:莫讓城鎮化建設成為村官貪腐“催化劑”」,BCC中文網,2014年 10月 24日,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omments_on_china/2014/10/141024_coc_corruption_catalysy/。
趙爭錚,「城鎮化擴大內需空間」,中國城市網,2015年9月21日,
http://www.urbanchina.org/n/2015/0921/c369547-27613428.html/。
劉信,「提高第三產業占比緣何欲速不達」,城鎮化論壇,2013年第1期,2013年4月,
http://www.hebjs.gov.cn/jszx/dzkw/csyj/zx_2/zd/201308/t20130823_155775.htm/。
劉彥平,「中小城鎮是新型城鎮化關鍵」,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2013年10月18日,
http://zgb.mof.gov.cn/zhuantilanmu/xcjssd/yszl/201403/t20140311_1053728.html/。
劉柯,「城鎮化“完成時”的中國什麼樣」,中國網,2013年12月16日,
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cjpl/20131216/2050162.shtml/。
劉然、夏曉倫,「戶籍改革1億人如何落戶城鎮?」,人民網,2015年03月14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314/c1004-26692835.html/。
劉瑩,「新型城鎮化將促進三四線城市發展」,新華網,2014年4月,
ww.xinhuanet.com/house/wh/zt/xhyy02/index.html/。
潘旭海、趙綱,「習近平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七點要求」,人民網,2014年02月27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227/c1024-24485854.html/。
潘宜、趙麗,「快速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地區土地問題探析」,2013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13年06月03日,http://www.planning.org.cn/thesis/view?id=3451/。
蔚力,「戶籍改革歷史:以不許動到你願意進城嗎?」,中國網,2014年7月31日,http://guoqing.china.com.cn/2014-07/31/content_33102842.htm/。
蔚力,「我國戶籍制度的改革發展歷程」,中國網,2014年10月11日,
http://guoqing.china.com.cn/2014-10/11/content_33732244.htm/。
霍默靜,「中國地方眼中的城鎮化」,FT中文網,2013年8月6日,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2014/0917/c1004-25674319.html/。
儲白亮,「李克強的經濟挑戰」,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年03月16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30316/c16li/zh-hant/。
儲百亮,「中國城市化目標終於撼動城鄉戶籍壁壘」,紐約時報中文網,2014年7月31日,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0731/c31hukou/zh-hant/。
韓磊,「北京申辦冬奧會幅射效應突出」,新華網,2015年3月23日,
http://www.bj.xinhuanet.com/tt/2015-03/23/c_1114735657.htm/。
嚴先溥,「香港經濟導報:城鎮化對促進消費仍有大的拓展空間」,香港商報官網,2014年12月16日,http://www.hkcd.com/content/2014-12/16/content_895314.html/。
蘇勵、王玉亮、趙建,「河北省召開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河北日報,2014年3月27日,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xinwen/2014-03/27/content_2648051.htm/
。
「2011年張家口市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張家口市統計局,2012年5
月28日,http://www.zjktj.gov.cn/News_View.asp?NewsID=2380。
「2013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中國國家統計局,2014年5月12日,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
「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2014年2月24日,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ml/。
「十年間河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大豐統計信息網,2014年11月17日,
http://dftjj.com/tjfy/tszs/124733.shtml/。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新華網,2014
年3月16日,http://big5.news.cn/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ouse/bj/2014-03-16/c_119790653.htm/。
「中國去年GDP增速7.4%,24年來最低」,BBC 中文網,2015年 1月 20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business/2015/01/150120_china_economy_2014gdp/。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BBC 中文網,2010年 1月 21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business/2010/01/100121_china_economy.shtml/。
「中國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BBC 中文網,2012年1月17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2/01/120117_china_urban.shtml?c/。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寶網,2008年1月1日,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84457.html/。
「石家莊戶籍制度改革走過1年接納10萬外地人口」,新華網,2002年8月22
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8/22/content_533720.htm/。
「石家莊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石家莊市統計局,2015年 3 月 30 日,http://www.sjztj.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9&id=523/。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批轉市公安局『關於推進我市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實
施意見』的通知」,法律教育網,2001年6日29,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04/22704/2006/3/wa406412824192360029450-0.htm/。
「石家莊實施戶籍制度重大改革」, 中國新聞週刊, 2001年8月9日,
http://www.china.com.cn/city/zhuanti/hjgaige/txt/2001-08/09/content_5049600.htm/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三十三個試
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新華網,2015
年2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27/c_1114461294.htm/。
「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協調推進新四化建設」,人民網,2013年01月16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16/c1024-20212725.html/。
「有效釋放農民購買力助推消費可持續增長」,中國商業聯合會,2013年11月6日,http://www.cgcc.org.cn/news.php?id=106249/。
「李克強: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意味著巨大的內需空間」,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
局,2015年9月9日, http://www.stats.gov.cn:82/wzgl/ywsd/201509/t20150910_1242508.html/。
「李克強:保就業需7.2%經濟增長」,南華早報中文網,2013年11月5日,http://www.nanzao.com/tc/national/14c315087671a93/li-ke-qiang-bao-jiu-ye-xu-7-2-jingji-zeng-zhang/。
「李克強一周兩提新城鎮化62試點先行」,金融界網站,2014年9月16日,
http://finance.jrj.com.cn/2014/09/16203418021093.shtml/。
「李克強強調:紮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人民網,2014年09月16
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6/c1001-25673330.html/。
「官方談戶籍制度改革: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廣前所未有」,人民網,2014年7
月30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730/c70731-25369840.html/。
「河北省現代服務業十二發展規劃」,唐山市物流行業協會,2014年7月19日, http://www.tswlxh.org/news.aspx?id=12/。
「城市中心:戶籍改革後農民進城面臨新問題」,城市中國網,2013年6月24
日,http://www.ccud.org.cn/2013-06-24/113288907.html/。
「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江蘇省政府信息公開,2014
年12月29日,
http://www.js.gov.cn/jsgov/tj/bgt/201501/t20150115468313.html/。
「英媒:中國如何建設它的城鎮化夢想」,BBC 中文網,2014年4月17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4/140417_press_china_urban/。
「英媒:消費主義是中國的新『主義』」,BBC中文網,2015年11月12日,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5/11/151112_press_review。
「英智庫:中國15年內成全球最大經濟體」,BBC中文網,2013年12月26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3/12/131226_china_economy_us/。
「國務院關於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2013年6月26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中國人大網,2013年06月27日,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jdgz/bgjy/2013-06/27/content_1798658.htm/。
「張家口力爭率先建成首都經濟圈新的增長級」,張家口資訊網,2015年5月15日,http://toutiao.com/a4357811086/。
「張家口市201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張家口統計局,2014年8月
1日,http://www.zjktj.gov.cn/News_View.asp?NewsID=3859/。
「張家口市城鎮化率從45.27%提高到48.95%」,中研網,2015年5月5日,
http://big5.chinairn.com/news/20150505/104843335.shtml/。
「張家口市推進新型城鎮化 促經濟發展綠色崛起」,大豐統計信息網,2014年
12月12日,http://dftjj.com/tjfy/tszs/127536.shtml/。
「張家口市出臺戶籍改革新政降低“入城”門檻」,河北公安網,2010年1月4日,http://www.hebga.gov.cn/gayw/201001/t20100104_6024.htm。
「張家口城鎮常住人口首超農村」,張家口資訊網,2015年5月15日,http://m.zjk169.net/news/2749.html。
「楊景祥副局長、蘇蘊山總規劃師在2007年河北省城鎮化發展統計監測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河北省統計局,2008年8月21日,
「寫在北京張家口申冬奧成功之後:冰雪夢想光榮綻放」,中國網,2015年08
月01日,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sports.china.com.cn/chanye/detail1_2015_08/01/464327.html/。
「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石家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2年8
月21日,
http://www.sjzfgw.cn/col/1340070747977/2009/04/22/1345530921466.html/。
「精讀十八大報告之一:市場經濟與法治國家」,財經網,2012年11月08日,http://china.caixin.com/2012-11-08/100457981.html。
英文部分
(一)英文專書
Handerson J.V,“Urbanizaton and Growth”,Handbook of Economic,Vol.1,No.4(October , 2004),pp1-28。
Dorothy J.Solinger,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p 33-36。
(二)網站資料
Bingqin Li, ANU,“China’s hukou reform a small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EASTASIAFORUM, January 3, 2015, http://www.eastasiaforum.org/2015/01/13/chinas-hukou-reform-a-small-step-in-the-right-direction/.
BRUCE KENNEDY,“CAN China's ambitious new urbanization plan succeed?”CBS MONEY WATCH, March 26, 2014, http://www.cbsnews.com/news/can-chinas-new-urbanization-plan-succeed/.
“Beijing mulls regional integration with Tianjin, Hebei”,Gbtimes, March 3,2014,
http://gbtimes.com/china/beijing-mulls-regional-integration-tianjin-hebei.
Colin Shek,“The Busin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China Business Review,September 16, 2014, http://www.chinabusinessreview.com/the-business-of-urbanization-in-china/.
“China to release human-centered urbanization plan”,CHINA DAILY,January 22
2014 ,http://www.chinadaily.com.cn/business/2014-01/22/content_17249645.htm
DBS Group Research,“China: more inclusive urbanization policies”,DBC, 13 April 2015,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My%20Documents/Downloads/150413_insights_urbanising_china.pdf.
Dexter Roberts,“China Wants Its People in the Cities”,Bloomberg Business, March 20, 2014, http://www.bloomberg.com/bw/articles/2014-03-20/china-wants-its-people-in-the-cities.
Shannon Tiezzi,“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DIPLOMAT
,February 12, 2015, http://thediplomat.com/2015/02/urbaniza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Where China’s future will happen”, The Economist, Apr 19,2014, 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601027-worlds-sake-and-its-own-china-needs-change-way-it-builds-and-runs-its.
Xinyuan Zou,“China's National Plan on New Urbanization”,NCPA,September 10,2014, http://www.ncpa.org/pub/ba802.
校內:2026-01-01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