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彭詩雅 Peng, Shi-Ya |
|---|---|
| 論文名稱: |
《安大簡(一)》〈矦風〉、〈魏風〉研究 A study of "Hou Feng" and "Wei Feng" in Anhui University Bamboo Strips Vol.1 |
| 指導教授: |
高佑仁
Kao, You-R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 畢業學年度: | 11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314 |
| 中文關鍵詞: | 《安大簡(一)》 、〈矦風〉 、〈魏風〉 、戰國文字 、文字考釋 |
| 外文關鍵詞: | Anhui University Bamboo Strips Vol.1, Hou Feng, Wei Feng, paleographic analysis, Warring States script characters |
| 相關次數: | 點閱:51 下載:16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於2019年出版,內容包含《詩經.國風》〈周南〉、〈召南〉、〈秦風〉、〈矦風〉、〈鄘風〉、〈魏風〉六篇,共五十七首詩。簡本經檢測分析後確認時代為戰國早中期,可知為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詩經》抄本,其重要的研究價值自是不言而喻。
由於簡本〈矦風〉六首詩在今本《毛詩》收入〈魏風〉;而簡本〈魏風〉十首詩在今本《毛詩》收入〈唐風〉,因而學者們在《安大簡(一)》發表前就針對此現象有諸多討論,故本論文以此二風之內容為研究對象,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對簡本字詞考釋、構形分析,與上古音讀等內容作討論,期能以所論之內容,以就教於方家。
Published in 2019, Anhui University Bamboo Strips Vol.1 contains six chapters from the Book of Songs (Shi Jing) including "Zhou Nan," "Shao Nan," "Qin Feng," "Hou Feng," "Yong Feng," and "Wei Feng," comprising a total of fifty-seven poems. After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the bamboo strips were confirmed to date back to the early to middl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aking this the earliest known copy of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holds significant research value.
Since six poems from "Hou Feng" in the bamboo manuscript are included in "Wei Feng" in the current Mao Shi version, and ten poems from "Wei Feng" in the manuscript are found in "Tang Feng" in the Mao Shi version, scholars have extensively discussed this phenomenon even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Anhui University Bamboo Strips Vol.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tent of these two chapters, building on previous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paleographic analysis, structural composition, and phonological readings of the ancient script, with the hope that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ongoing scholarly discussion.
1、原典文獻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刻:《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李添富總校訂:《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 年。
漢.司馬遷:《史記》,收入張元濟校:《百衲本二十四史》第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魏.王弼,東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宋.王質:《詩總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清.王尹之:《經傳釋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清.王先謙撰,吳格點校:《詩三家義集疏》,臺北:明文書局,1988 年。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收入中華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第26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清.陳壽祺、陳喬樅:《三家詩遺說考.韓詩遺說考》,收入中華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第39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清.馮登府:《三家詩異文疏證》,收入中華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第40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漢.鄭玄著,清.袁鈞輯:《鄭氏逸書.論語注九》,杭州:浙江書局1888年。
2、近人論著
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荊門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陳新雄:《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夏傳才:《二十世紀詩經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趙苑夙:《上博楚簡〈孔子詩論〉文字研究》,收入《古典文獻研究輯刊》第2編第11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裴普賢:《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
蕭毅:《楚簡文字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季旭昇:《詩經古義新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0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年。
余培林:《詩經正詁》,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袁行霈等撰:《詩經國風新注》,收入袁行霈主編:《新編新注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鄭再發:《詩經的歌謠形式、韻式與韻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2年。
裴普賢、糜文開:《詩經欣賞與研究(一)》,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
裴普賢、糜文開:《詩經欣賞與研究(二)》,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裴普賢、糜文開:《詩經欣賞與研究續集》,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裴普賢、糜文開:《詩經欣賞與研究(四)》,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裴普賢:《詩經評注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呂珍玉:《詩經鑑賞讀本》,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朱熹:《詩集傳》,臺北:中華書局,2019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年。
湯志彪:《三晉文字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
吳宏一:《詩經新繹.國風編.國風三》,臺北:遠流出版社,2018年。
袁梅:《詩經異文匯考辨證》,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王禮卿:《四家詩恉會歸》,臺北:青蓮出版社,1995年。
王叔岷:《古籍虛字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力:《詩經韻讀 楚辭韻讀》,北京:中華書局,2014。
文幸福:《詩經毛傳鄭箋辨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潘富俊:《詩經植物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4年。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48卷第一分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修訂本),臺北:商務印書館,2013年。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天津出版社,2012年。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
劉信芳:《楚簡帛通假匯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林元茂:《古代漆器華彩.古代漆器簡介》,臺北:方集出版社,2022年。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白於藍:《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
謝紀鋒:《虛詞詁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黃德寬:《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禤健聰:《戰國楚系簡帛用字習慣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程燕:《詩經異文輯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張涌泉主編、許建平撰:《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海根:《古代漢語通假字大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梅廣:《文言語法綱要》,臺北:三民書局,2015年。
李明曉:《戰國楚簡語法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伯峻:《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古文字詁林》第三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錢鍾書:《管錐編.毛詩正義》,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
洪國樑:《詩經、訓詁與史學》,臺北:國家出版社,2015年。
丘彥遂:《新編毛詩韻讀》,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2020年。
陳斯鵬:《楚系簡帛中字形與音義關系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3、學位論文
駱珍伊:《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詩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2年。
李佳羚:《安大簡〈秦風〉〈鄘風〉集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2年。
謝宜家:《《安大簡》(壹)〈周南〉、〈召南〉二風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2年。
韓銳:《安大簡《詩經》文本及相關問題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21年。
孟媛媛:《安大簡與傳世本《詩經》異體字柬釋》,武漢:中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種夢卓:《安大簡《詩經》書寫與文本研究》,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22年。
鄭婧:《安大簡《詩經》文獻學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21年。
姚道林:〈出土文獻與《毛傳》訓詁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20年)。
孫興金:《安徽大學藏戰國楚簡《詩經》異文整理與研究》,濟南:山東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20年。
徐俊剛:《非簡帛類戰國文字通假材料的整理與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
楊鵬樺:《簡帛韻文釋論》,廣州: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學位論文,2020年。
段伊晴:《《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集釋》,吉林:吉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21年。
鄭玉姍:《出土與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經文考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呂珮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六)》通假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相宇劍:《出土文獻《詩經》材料集釋》,合肥: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19年。
4、單篇論文
黃德寬:〈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概述〉,《文物》2017年第9期(2017年9月),頁54-59。
黃德寬:〈略論新出戰國楚簡《詩經》異文及其價值〉,《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頁71-77。
夏大兆:〈安大簡《詩經》「侯六」考〉,《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2018年7月),頁119-125。
夏大兆:〈安大簡《詩經》「侯六」續考〉,《北方論叢》2020年第1期,(2020年1月),頁5-15、66。
夏大兆:〈「焚」字補釋〉,《考古與文物》2020年第3期(2020年06月20日),頁110、111。
夏大兆:〈《詩經》「言」字說──基於安大簡《詩經》的考察〉,《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5期(2017年10月15日),頁16-22。
夏大兆:〈安大簡《詩經》字詞關係研究〉,《首屆漢語字詞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9年10月),頁135-137。
何家興:〈說安大簡《詩經》中的「鑿」〉,《首屆漢語字詞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9年10月),頁31。
陳民鎮:〈安大簡《國風》的次序及「侯風」試解〉,《北方論叢》2020年第1期,(2020年1月),頁23-26。
王化平:〈安大簡《詩經》「侯六」「魏九」淺析〉,《北方論叢》2020年第1期,(2020年1月),頁16-22、78。
王化平:〈安大簡《詩經.綢繆》解讀〉,《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22年6期(2022年6月),頁1-13。
馬銀琴:〈安大簡《詩經》文本性質蠡測〉,《中國文化研究》2020年第3期,(2020年8月),頁9-15。
黃聖松:〈《左傳》「旄車之族」考〉,《文與哲》第12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頁63。
唐亮:〈安大簡《詩經》「皮 之子」解—兼論《毛詩》「碩人其頎」的文本嬗變〉,《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詩」類文獻專題)論文集》, 2021年11月27日-11月28日,頁82-92。
唐亮:〈安大簡《詩經》「皮 之子」解〉,《國學學刊》2024年第1期(2024年3月),頁91-99、141。
華建光、 王娜:〈從安大簡《詩經》異文再論「彼其之子」〉,《國學學刊》2024年第1期(2024年3月),頁84-90、141。
曾富城:〈以同源詞看《詩經》的訓釋三則〉,《漢字漢語研究》2021年第2期,2021年6月,頁75。
周翔:〈安大簡《詩經》專字叢考〉,《漢字漢語研究》2020年第1期,(2020年3月),頁23。
周翔、陸雲清〈安大簡《詩經》新見專字輯證〉收入徐在國主編:《戰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22年),頁167-178。
周翔:〈談安大簡《詩經》中的特殊字形及相關問題〉,《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2020年10月31日),頁328、333。
周建邦:〈安大簡《詩經》「矦風」、「魏風」及其相關問題小識〉,《簡帛研究》2021年1期(2021年6月),頁97。
魏慈德:〈安大簡詩經文本的字體特徵與斷句問題〉,收入《第33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輔仁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字學會,2021年),頁234、235。
魏慈德:〈從安大簡(詩經)與《毛詩)的對比來推測《毛詩)從字詞到句章的整理過程〉,「詩與詩經──寫本時代的經學與文學(文本細讀)」工作坊,發表日期:2021年12月3日,頁149-163。
季旭昇:〈說「役」〉,《第三十一屆中國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慈濟大學、東華大學、中國文字學會,2020年12月),頁513-526。
季旭昇:〈談安大簡《詩經》「寤寐求之」、「寤寐思服」、「為絺為綌」〉,《中國文字》總第 2 期,頁 3-4。
高佑仁:〈也談安大簡《詩經》的幾個「 」字〉,收入《東亞漢字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39-154。
陳偉武:〈讀安大簡《詩經》札記三則〉,收入《半部學術史,一位李先生:李學勤先生學術成就與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頁328。
石小力:〈清華簡《五紀》的「壇」與郭店簡《唐虞之道》的「禪」〉,《出土文獻》2021年第4期(2021年12月),頁35-43。
蔡一峰:〈安大簡《詩經》異文考辨叢札〉,《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5期(2021年9月),頁54。
蘇建洲:〈安大簡《詩經》字詞柬釋〉,收入《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詩類文獻專題會議論文集》(重慶: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中國詩經學會,2021年),頁77-80。
蘇建洲:〈《楚居》簡9「 」字及相關諸字考釋〉,《楚文字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頁321-342。
徐在國:〈談安大簡《詩經》的一個異文〉,《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2019年4月11日),頁103-105。又收入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用研究中心編:《安大簡《詩經》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頁220-223。此處以2022年出版內容為主。
徐在國:〈談安大簡《詩經》中的一些文字現象〉,《中國文字學會第十届學術年會論文集》(鄭州:鄭州大學,2019年),下冊,頁282-293。又收入《中國文字》第11輯,2021年4月,頁114-123。又見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用研究中心編:《安大簡《詩經》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頁65-73。此處以2022年出版內容為主。
徐在國:〈談安大簡《詩經》從「甾」的相關字〉,《戰國文字研究》第二輯,2020年7月,頁10-15。
郭珂:〈說楚文字「瑟」〉,收入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3輯(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頁185。
郭理遠:〈談安大簡《詩經》文本的錯訛現象〉,武漢網,2019年10月10日發表,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2日,網址:http://www.bsm.org.cn/?chujian/8149.html。後收入《中國文字》2021年冬季號,總第6期(2021年12月),頁207-224。
陳晨:〈安大簡《詩經.碩鼠》重文符號補釋〉,武漢網,2022年3月26日發表,網址:http://www.bsm.org.cn/?chujian/8658.html,上網日期:2022年3月28日。又見氏著:〈《詩》簡讀札三則〉,收入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二十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7月),頁93-96。此處以後出版本為主。
陳劍:〈釋金文「毒」字〉,收入《中國文字.總第3期》(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20年),頁211。
陳偉武:〈讀安大簡《詩經》札記三則〉,收入《半部學術史,一位李先生:李學勤先生學術成就與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頁327-329。
鄔可晶:〈說清華簡《芮良夫毖》「其罰時尚其德型宜利」〉,《漢字漢語研究》2021年4期,頁21-22。
程浩:〈安大簡《詩經》賸義掇拾〉,《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詩」類文獻專題)論文集》, 2021年11月27日-11月28日,頁5-9。
程燕、滕勝霖:〈楚簡「鑿」字小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6期,頁62-67。
史大丰:〈安大簡《詩經》札記兩則〉,《首屆簡讀學與出土文獻語言學文字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1年8月6日-8日,頁160-166。
程少軒:〈談左冢漆盤的「 」〉,《漢語史與漢藏語研究》第7輯,2020年7月,頁196-202。
侯乃峰〈安大簡《詩經》中幾個字補說〉,收入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主編:《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詩」類文獻專題)論文集》(重慶: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2021 年 11 月 27-28 日),頁29-42。
侯瑞華:〈讀安大簡《詩經》二題〉,收入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中心編:《戰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20年),頁51-62。
黃一村:〈談談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詩經》幾例文字的時代特徵〉,《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詩」類文獻專題)論文集》, 2021年11月27日-11月28日,頁53-57。
趙芹:〈安大簡本《碩鼠》章次異文探析〉,收入濟南大學出土文獻與文學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文本釋讀與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2021年),頁639-648。
趙彤:〈語流音變和聯綿詞的讀音〉,《漢語字詞關係研究(二)》,中西書局,2021年10月,頁380-381。
趙海麗:〈安大簡與今本《詩經.鴇羽》章次異文考論〉,收入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主編:《出土文獻文本釋讀與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2021年5月16日),頁308-320。
楊玲、尚小雨〈比較視域下的安大簡《詩經》章次互易異文產生原因與價值探析〉,《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20 年第35 卷第10 期(2020 年10 月),頁65-73。
楊濬豪:〈安大簡《詩經》韻例詳校及其相關問題探究〉,《國文學報》第72期,2022年12月,頁81-122。
楊濬豪:〈重新驗證新構上古音系統的一部多元音説——以安大簡《詩經》爲主要探討對象〉,《人文中國學報》第35期,2022年12月,頁37-78。
楊鵬樺:〈安大簡《詩經》讀札(六則)〉,《出土文獻》2022年04期(2022年12月),頁71-73。
李鵬輝:〈《詩經》「碩鼠」新證〉,《北方論叢》2019年第6期,(2019年11月),頁7-10。
李山:〈「安大簡」《詩經》對讀記〉,收入《「古典學的重建」出土文獻與早期中國經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珠海: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傳播中心,2020年),頁31-39。
李輝:〈《詩經》章次異次現象考論〉,《「古典學的重建」出土文獻與早期中國經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0年12月19日—2020年12月20日,頁432-454。又見李輝:〈《詩經》章次異次現象考論〉,《文化遺產》2021年第6期(2021年12月),頁52-64。
朱彥民:〈也說《詩經》「碩鼠」〉,《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2020年7月),頁92-96。
吳洋:〈讀安大簡《詩經》札記〉,《國學學刊》2020年第2期,(2020年6月),頁12。
吳洋〈讀安大簡《詩經》札記二〉,《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九輯)》2020年第0期,(2020年12月),頁89。
張翼:〈《詩》「碩鼠」訓詁新考〉,《文獻語言學》2021年第1期總第12期(2021年4月),頁23-36、209、208。
鄭婧:〈安大簡《詩經》與《毛詩》的幾處異文對讀〉,《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21年第1期(2021年1月),頁67、68。
賴怡璇:〈談談安大簡《詩經》从「手」的新見形聲字〉,《《中國文字》出刊100 期暨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20年,頁183-192。又見賴怡璇:〈談談安大簡《詩經》从「手」的新見形聲字〉,《出土文獻》2021年第3期(總第7期)(2021年9月),頁41-47。此處以後出版本為主。
劉剛:〈《詩經》古義新解(二則)〉,《語言科學》第17卷第3期,2018年5月,頁250-252。
劉剛:〈《詩.揚之水》「卒章四言」新證〉,收入徐在國主編:《戰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9年),頁76-82。
劉剛:〈邂逅「邢侯」〉,收入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用研究中心編:《安大簡《詩經》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頁141-147。
劉樂賢:〈九店楚簡日書補釋〉,《簡帛研究》第三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頁 84。
顔世鉉:〈說幾組安大簡《詩經》的異文〉,《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8——通過簡牘材料看古代東亞社會史研究會議資料集》(2018年12月),頁287-297。後經增補收入《簡帛》第19輯(2019年11月),頁35-39。
梁慧婧:〈《安大簡(一).韻讀對讀表》韻腳標注問題〉,《文獻語言學》2020年第1期,(2020年4月),頁50-56、193。
駱珍伊:〈安大簡《詩經》初讀札記〉,《中國文字》,總第2期,(2019年10月),頁 137。
鄭毓瑜:〈重複短語與風土譬喻-從詩經「山有……隰有」、「南有……」重複短語談起〉,《清華學報》,新39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29。
丁聲樹:〈詩經「式」字說〉,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本4分(1936年1月),頁487-495。
葉書珊:〈安大簡《詩經》「子=」一詞辨析〉,《第33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輔仁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字學會,2021年5月),頁239-252。
滕勝霖:〈《詩經.唐風》字義瑣考二則〉,《戰國文字研究》第二輯,2020年7月,頁63-69。
蔣文:〈由安大簡重審《詩經》早期流傳的口傳與書寫之爭〉,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輯:《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年3月14日。
5、網路文獻
〈安大簡《詩經》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武漢網」),跟帖至第 222 樓,網址: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87&extra=& page=1。
蔡偉:〈清華簡《成人》篇「少?」當為「少傾」說〉,武漢網,2019 年 10 月 22 日,網址:http://www.bsm.org.cn/?chujian/8155.html(2022 年 8 月 20 日上網)。
陳劍:〈簡談安大簡中幾處攸關《詩》之原貌原義的文字錯訛〉,武漢網,2019年10月8日發表,上網日期:2022年2月28日,網址:http://www.bsm.org.cn/?chujian/8144.html。
陳劍:〈據安大簡說《碩鼠》「誰之永號」句的原貌原意〉,武漢網,2019年9月30日發表,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2日,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25。
張峰:〈安大簡《詩經》與毛詩異文〉,武漢網,2019年10月9日發表,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2日,網址:http://www.bsm.org.cn/?chujian/8146.html。
秦樺林:〈安大簡《詩.碩鼠》札記〉,武漢網,2019年9月25日發表,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2日,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21。
顏世鉉:〈安大簡本《詩》校讀二則〉,武漢網,發表日期:2020年09月15日,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2日,網址:http://m.bsm.org.cn/?chujian/8300.html。
王寧:〈據安大簡說《伐檀》中的「貆」與「獂」〉,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以下簡稱「復旦網」),發表日期:2020年3月20日,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9日,網址:http://www.fdgwz.org.cn/Web/Show/4551。
王寧:〈《詩經.魏風.碩鼠》「碩鼠」駁議〉,復旦網,發表日期:2020年3月22日,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9日,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548。
苗豐:〈安大簡「參差」小記〉,復旦網,發表日期:2020年3月25日,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9日,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539。
苗豐:〈安大簡「維鳩處之」小議〉,復旦網,發表日期:2020年2月25日,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9日,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540。
張崇禮:〈清華簡《鄭武夫人規孺子》考釋〉,復旦網,2018年10月17日發表,上網日期:2023年10月24日,網址:http://fdgwz.org.cn/Web/Show/4306。
胡平生:〈安大簡〈詩經〉「侯」為「魏風」說〉,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網站(以下簡稱「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9月30日,上網日期:2021年5月5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86.htm。
陳民鎮:〈從安大簡看《詩經》的疊音詞〉,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0月16日,上網日期:2022年3月7日上網,網址:http://wxs.swu.edu.cn/s/wxs/index52/20191016/3888931.html。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9.26~28)〉,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0月4日,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3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69.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讀書班討論紀要(2019.9.29)〉,西南網,發表日期: 2019年9月29日,上網日期:2022年4月2日,網址:http://wxs.swu.edu.cn/s/wxs/index52/20191004/3783191.html。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6)〉,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0月12日,上網日期:2022年1月16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57.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10)〉,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0月12日,上網日期:2022年1月16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60.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17)〉,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0月29日,上網日期:2022年1月16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48.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19~10.20)〉,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1月7日,上網日期:2022年1月16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50.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26~27)〉,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1月11日,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3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56.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28)〉,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0月28日,上網日期:2022年1月16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55.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29~10.30)〉,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1月13日,上網日期:2022年3月7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37.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讀書班討論紀要(2019年11月5~7日)〉,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1月16日,上網日期:2022年4月2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42.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讀書班討論紀要(2019.11.8-11.10)〉,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1月8 日,上網日期:2022年3月7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43.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讀書班討論紀要(2019.11.11)〉,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1月18 日,上網日期:2022年3月7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44.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讀書班討論紀要(2019.11.12)〉,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1月18 日,上網日期:2022年3月7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45.htm。
西南讀書會:〈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1.13-11.14)〉,西南網,發表日期:2019年11月13 日,上網日期:2022年3月7日,網址:http://wxs.swu.edu.cn/info/1031/1646.htm。
子居:〈安大簡《邦風.侯風.汾沮洳》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1年4月4日,上網日期:2021年4月30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404/22/34614342_970613013.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陟岵》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1年4月19日,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3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419/21/34614342_973133054.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侯風.碩鼠(石鼠)》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1年6月4日,上網日期:2022年3月12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604/22/34614342_980504144.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侯風.十畝之間》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1年6月20日,上網日期:2024年1月3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620/20/34614342_982919961.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葛屨》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1年12月4日,上網日期:2022年4月2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04/20/34614342_1007162594.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蟋蟀》解析〉中國先秦史網,發表日期:2021年12月21日,上網日期:2022年4月2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21/20/34614342_1009737956.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揚之水》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2年11月16日,上網日期:2024年1月3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116/12/34614342_1056231294.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山有樞》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2年12月05日,上網日期:2023年5月31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05/22/34614342_1059091729.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綢繆》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3年7月23日,上網日期:2023年10月8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23/21/34614342_1089768836.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有杕之杜》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3年8月23日,上網日期:2024年1月3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23/13/34614342_1093572315.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羔裘+無衣》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3年9月20日,上網日期:2024年1月3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920/20/34614342_1097254443.shtml。
子居:〈安大簡《邦風.魏風.鴇羽》解析〉,先秦子居網,發表日期:2023年10月20日,上網日期:2023年12月22日,網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20/19/34614342_1101032804.shtml。
洪波:〈從安大簡談《詩經》第一人稱代詞「言」字〉,語文網,2019年11月12日發表,上網日期:2020年12月22日,網址:http://cll.newdu.com/a/201911/12/152074.html。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中草藥百科網站:http://ejournal.nricm.edu.tw/taiwanherb/medicine-box.php?m_uni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