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藝喬
Wang, Yi-Chiao
論文名稱: 從憲法探討幼托整合後幼兒教育師資培育的問題
Discussing the Problem of th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from Constitution after Integrating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y Schools
指導教授: 許育典
Hsu, Yue-Di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幼兒園幼兒教育基本權幼教師教保員幼兒教育師資培育
外文關鍵詞: Preschool, The fundamental right of education, teachers, educare givers,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8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未幼托整合前,幼稚園歸教育部管理,托兒所歸內政部。幼稚園教育4歲至入國民小學前幼童,托兒所則是2歲至學齡前幼童,因幼稚園、托兒所分別屬不同部門管理,遂政府進行幼托整合,統一整合為幼兒園,由教育部管理。雖政府立意良善,但幼托整合卻也帶來許多須解決的問題。
    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即是幼托整合後幼兒教育師資培育的問題,因幼托整合政策的法源為《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7條規定,幼兒園有5歲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之班級,其配置之教保服務人員,每班應有一人以上為領有合格教師證的幼教師。觀察現今我國幼兒教育師資培育制度,幼教師為幼教系或幼保系畢業因為有多修習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而能夠參加教師檢定,經過半年實習,取得教師資格;而教保員一樣經過幼教系或幼保系畢業,但未有師資生的資格,無法修習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所以無法成為幼教師。教保員認為他們一樣受過專業課程訓練卻不能獨立帶大班不公平,而幼教師認為比起在幼托整合前依據《幼稚教育法》規定每班需有兩位擁有合格教師證的幼教師,現今法令規定一位合格幼教師已是最低限度。
    本文從幼教師資培育制度作為幼兒教育基本權的制度性保障,欲解決幼托整合後幼兒教育師資培育的問題。後續會探討現今法令包含《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師資培育法》、《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檢討法令的不足,期盼透過更完善的法令,保障幼教師與教保員的權益,使其共同為幼兒教育領域共盡心力。

    Before integrating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y schools,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naged kindergartens and ministry of interior managed nurseries. Teachers educated children from four to six years old and educare givers educated children from two to six years old.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ies belong to different apartment, so government began to integrate these. All integrate preschool, manag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Although the intention of government is good, it is still cause many problems. The paper adopt teacher education as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early childhood fundamental right of educ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after integrating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y Schools. After, discuss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Act”, “Teacher Education Act”,“The Statute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reviewing the defect of law, hoping that through the more better law can protect teachers and educare givers’rights, and making effort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ogether.

    第一章 緒論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目的 2 參、研究方法與範圍 3 肆、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世界他國與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與現況 7 壹、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及目的 7 貳、世界他國幼兒教育的發展與現況 9 參、我國幼兒教育發展的歷史及師資培育的演變 12 肆、幼托整合政策的起源與問題 22 第三章 探尋幼兒教育的憲法基礎 33 壹、社會國原則在幼兒教育的內涵與建構 33 貳、幼兒教育的憲法基本權基礎探尋 44 第四章 以憲法第21條建構幼兒教育基本權 55 壹、從基本權功能建構幼兒教育基本權 55 貳、教育基本權在幼兒教育的防禦權面向 56 參、教育基本權在幼兒教育的社會基本權面向 59 肆、教育基本權在幼兒教育的客觀價值秩序面向 64 伍、教育基本權在幼兒教育的制度性保障面向 67 陸、教育基本權在幼兒教育的組織及程序保障面向 70 第五章 以幼兒自我實現為核心的幼教師資培育制度 76 壹、幼教師資培育制度的目的及內容 76 貳、幼教師資培育制度作為幼兒教育基本權的制度性保障 84 參、大學辦理幼教師資培育受國家監督 87 第六章 對教保人員相關法令及我國幼教師資培育的檢討與建議 96 壹、對現行有關教保人員相關法令的檢討 96 貳、參考他國的辦法 107 參、現今我國幼教師資培育制度的檢討與建議 116 第七章 結論 130 參考文獻 134 附錄一: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 146 附錄二: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 148

    一、中文部分
    Robert M. Hutchins 著,陸有銓譯,《民主社會中教育上的衝突》,台北:桂冠,1994年8月。
    方澤心,〈我國生存權保障審核基準之研究-以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規範為中
    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月。
    王為國,〈幼托整合之後幼教師資培育整合〉,《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卷3
    期,2012年1月,頁45。
    王俊斌,〈師資培育開放二十年:理想的許諾與失落〉,《台灣教育評論月刊》,
    4期6卷,2015年6月,頁8-12。
    王麗雲/徐銘璟,〈芬蘭師資培育制度特色及其對台灣師資培育之啟示〉,《教育
    實踐與研究》,28卷1期,2015年6月,頁167-206。
    吳乃德,〈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 社會學研究》,1期,1997年12月,頁137-167。
    吳明杰,〈台灣師資培育機構管理政策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
    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自版,2004年6月,3版。
    史英,〈師範大學與國民中學〉,《人本教育札記》,7期,頁23-29。
    吳清山,〈師資培育發展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資訊》,22卷6期,2005年12
    月,頁23-29。
    呂偉豪,〈幼兒教育與照顧之公私協力研究:以非營利幼兒園為中心〉,高雄大
    學政治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2月。
    李仁淼,〈學習權與教育場所之選擇〉,《月旦法學教室》,78期,2009年4月,
    頁6-7。
    李淑惠,〈從非營利幼兒園的核心價值談教保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台灣教育
    評論月刊》,7卷3期,2018年3月,頁53-56。
    李惠宗,《憲法要義》,台北:元照,2015年9月,7版。
    李瑞金,《社會福利-國際化與國情化》,台北:松慧,2009年11月。
    李駱遜,〈幼托整合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研習資訊》,24卷3期,2007年6
    月, 頁113-126。
    李德純,〈憲法上平等原則之探討-以大法官會議釋字第四五五號解釋為例〉,《法令月刊》,52卷8期,2001年8月,頁30-36。
    李震山,〈憲法中基本權利保障規範之關係〉,《台灣法學雜誌》,49期,2003年
    8月,頁。127-133。
    ___,〈憲法意義下之家庭權〉,《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6期,2004年7月,
    頁61-104。
    李鴻禧,〈男女平等法理之素描-自人性談起〉,《月旦法學雜誌》,1期,1995年
    4月,頁31-37。
    沈龍安,〈從日本學前幼兒教育論述台灣幼托整合政策之實施〉,《學校行政雙月
    刊》,106期,2016年9月,頁83-102。
    ___,〈從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論述幼托整合政策之實施現況〉,《學校行政雙月
    刊》,101期,2016年1月,頁185-200。
    何美瑤,〈權利與教師分級、教師專業之探討-從切身經驗談起〉,《學校行政》,
    27期,2003年9月,頁145-160。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台北:元照,2010年9月。
    周志宏,《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2003年9月。
    ___,〈教育法體系之檢討與重建〉,《律師雜誌》,210期,1997年3月,頁
    30-40。
    周佩諭,〈幼托整合下師資制度的合理公平性〉,《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卷1
    期,2011年11月,頁54-57。
    金鎬城,〈韓國師資培育制度分析-師資培育過程、問題與蓋善策略〉,《中等教
    育》,61卷4期,2010年9月,頁20-39。
    林以凱,〈幼托整合後教保人員定位及專業之重要性〉,《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
    卷10期,2014年10月,頁1-2。
    林孟皇,〈教育主體之權利保障〉,《研習資訊》,17卷6期,2000年12月,頁
    64-75。
    林官蓓,〈高熊市立教保服務人員對幼兒園評鑑觀點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2月。
    林和春,〈台灣中小學師資的職前教育與教育實習〉,《台灣教育》,707期,
    2017年10月,頁8-16。
    林美珍,《兒童認知發展概念與應用》,台北:心理,2004年10月。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1989年10月。
    林俊成,〈《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之爭議及改善途徑〉,《台灣教育評論月
    刊》,2014年8月,3卷8期,頁49-54。
    林朝鳳,〈從教育機會均等論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師大學報》,29期,1984
    年6月,頁175-205。
    林新發,〈台灣國民教育現況與未來展望〉,《國民教育》,51卷5期,2011年6
    月,頁1-6。
    林新發/王秀玲/鄧佩秀,〈我國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
    展期刊》,3卷1期,2007年3月,頁57-80。
    林靜宜,〈台灣光復後師資培育制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
    政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邱志鵬,〈台灣幼托整合政策的概念、規劃歷程及未來展望〉,《研習資訊》,24
    卷3期,2007年6月,頁3-22。
    邱瓊慧,〈再思幼托整合後的幼兒園師資培育〉,《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卷10
    期,2014年10月,頁3-5。
    施汶倩,〈台灣師資培育制度中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
    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1月。
    洪嘉佑,〈幼兒教育政策的憲法基礎探尋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
    論文,2008年7月,頁76。
    洪福財,〈台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及未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碩士班論文,2000年4月。
    洪福財,〈培養優質的幼教師面對挑戰:解讀AACTE的幼教白皮書〉,《教師天
    地》,138期,2005年10月,頁31-37。
    侯松茂,〈台東縣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學校本位進修之研究〉,國立台東教
    育系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段慧瑩,〈幼托整合政策對教保人員資格與證照影響之探討〉,《研習資訊》,24
    卷3期,1998年6月,頁23-30。
    咸兆華,〈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談學校行政工作之因應策略〉,《台灣教育評論月
    刊》,2卷7期,2013年7月,頁111-112。
    姚其聖,〈基本權利保障在台灣的實踐〉,《玄奘法律學報》,16期,2011年12
    月,頁39-76。
    姜欣怡,《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之研究》,台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
    班,2014年1月。
    徐于婷/洪福財,〈解讀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幼兒教育》,302期,2011年6
    月,頁18-24。
    徐南號,〈各國初等教育的改革動向〉,《師友月刊》,132期,1978年7月,頁
    22-26。
    凌赫,《教科書審定的憲法爭議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班論文,2006
    年6月。
    梁福鎮,〈當前德國師資培育政策與改革方案研究〉,《教育科學期刊》,9卷1
    期,2010年6月,頁105-123。
    孫良誠/盧美貴/張孝筠,〈幼兒教育公平指標及權中體系建構研究〉,《教育研
    究學報》,48卷1期,2014年,頁1-22。
    孫迺翊,《社會法》,台北:元照,2015年1月,頁70。
    ___,〈無障礙/可及性、合理調整與平等不歧視原則:從身心障礙者權利
    公約檢視我國憲法即身心障礙者保障之平等原則內涵〉,《台大法學論叢》,
    45卷,2016年11月,頁1163-1228。
    孫秋香/邱淑雅/莊享靜,《幼兒教保概論》,台北:心理,2001年9月。
    高素琴,〈國民小學教師進修成效與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4年6月。
    高義展/沈春生,〈美、法兩國學前教育制度之比較研究〉,《美和教育學報》,
    23卷2期,2004年,頁75-94。
    _______,〈日本學前教育制度之現況及發展趨勢〉,《教育學苑》,6期
    2004年2月,頁31-47。
    高稹,〈社會救助法上「擬制荍入條款」之問題及其調整建議〉,《法學論著》,
    2018年1月,69卷,1期,頁90-116。
    翁麗芳,〈從台灣史觀點論台灣幼兒教育的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104
    期,2012年2月,頁1-26。
    ___,〈日本的幼托整合及「認定幼兒園」〉,《幼兒教育》,308期,2012年
    12月,頁10-13。
    ___,〈少子化日本的幼兒教育改革-幼托的分合爭議與優質人材培育〉,《教
    育資料與研究》,111期,2013年11月,頁55-98。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1984年12月。
    梁家蓁,〈我國幼兒教保人員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因應〉,《學校行政雙月刊》,102
    期,2016年2月,頁99-119。
    教育部,《2017年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台北:教育部,2018年10
    月。
    許宗力,〈基本權的功能與司法審查〉,收於:氏者,《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
    北:元照,2007年1月。
    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2018年2月,。
    ___,《教育法》,台北:五南,2007年7月。
    ___,《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元照,2013年6月。
    ___,《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台北:元照
    ,2013年6月。
    ___,〈在學關係下教育行政的法律監督-以中小學為核心〉,《教育研究集
    刊》,2007年6月,53輯2期,頁73-101。
    ___,〈學校自治的憲法理論基礎建構〉,《台大法學論叢》,36卷4
    期,2007年12月,頁61-122。
    ___,〈從人的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的本質(中)〉,《月旦法學雜誌》,50
    期,1999年6月,頁152-158。
    ___,〈社會國〉,《月旦法學教室》,12期,2003年10月,頁38-43。
    ___,〈基本權功能建構作為大法官解釋的類型化:以教育相關基本權為 例〉,收於:黃舒芃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 7 輯(下冊)》,臺
    北:中研院法研所籌備處,2010 年12月。
    許育典/林璇,〈大學自治下對學生基本權保障的探究〉,《當代教育研究季
    刊》,21卷2期,2013年6月,頁37-67。
    許育典/黃宗菁,〈台南啟聰學校性侵案的法律分析〉,《高大法學論叢》,13卷
    2期,2018年3月,頁273-340。
    許育典/陳碧玉,〈社會國原則在教育行政的落實-從補助營養午餐費用和消弭
    城鄉教育差距談起〉,《當代教育研究》,16卷3期,2008年9月,頁1-
    29。
    許育典/劉惠文,〈教育基本權與學校事故的國賠責任-兼評台灣高等法院九十
    三年上字第四三三號玻璃娃娃判決〉,《政大法學評論》113期,2008年10
    月,頁185-244。
    許志雄/蔡茂寅/蔡宗珍/陳銘祥/周志宏,《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
    2008年10月。
    許春鎮,〈大學自治與學生法律地位〉,《台灣海洋學報》,2007年6月,6卷1
    期,頁154-197。
    張子嫻/曹純瓊,〈從德國及日本的幼托現況與師資培育看我國幼托整合〉,《幼
    兒教育年刊》,2012年8月,23期,頁113-132。
    張茂源/王昇泰/陳仕祥,〈教師評鑑的意涵與問題挑戰〉,《學校行政》,61
    期,2009年5月,頁212-225。
    張桐銳,〈論憲法上最低生存權保障請求權〉,《政大法學評論》,123期,2011
    年10月,頁121-192。
    張振成,〈教師分級制度的探討〉,《師友月刊》,405期,2001年3月,頁16-
    18。
    張添洲,〈教師進修向前透視〉,《師友月刊》,270期,1989年12月,頁10。
    張新銅,〈教師進修管道知多少〉,《師友月刊》,270期,1989年12月,頁6-
    7。
    張新仁/方德隆/邱愛鈴/李芊慧,〈師資培育機構評鑑:美國師資培育認可委
    員會的評鑑制度極其啟示〉,《高雄師大學報》,,1卷20期,2007年,頁
    1-20。
    陳沛雯/王俊斌,〈變革中的師資培育制度與學校現場專業期待〉,《T&D飛
    訊》,231期,2017年6月,頁1-18。
    陳怡凱,《基本權之衝突:以德國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陳品璇,〈台日幼兒師資培育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陳柏州,〈幼托整合將上路了〉,《師友月刊》,533期,2011年11月,頁10。
    陳迺臣,《教育哲學》,台北:心理,1992年。
    陳振益,〈教師專業標準的發展趨勢〉,《台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年3月,3
    卷4期,頁116-122。
    陳淑婷,〈公立幼兒園教師對弱勢幼兒之教保服務需求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
    學教育學院幼兒與家庭教育碩士論文,2012年7月。
    陳淑琴,〈「幼托整合」之後的人員問題〉,《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卷3期,
    2012年1月,頁52。
    陳得文,〈幼兒園教保課程綱要和十二年國教課程之核心素養的銜接〉,《台灣教
    育評論月刊》,7卷3期,2018年3月,頁65-71。
    陳雅貞,〈從受教育權觀點檢視日本與台灣之義務教育制度〉,《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5卷1期,2013年1月,頁75-89。
    陳愛娥,〈社會國的憲法委託與基本權保障〉載於吳庚大法官榮退論文集編輯委
    員會(主編),《公法學與政治理論》,台北:元照,2004年10月。
    陳慈陽,《憲法學》,台北:元照,2004年1月。
    ___,《基本權核心理論之實證化及其難題》,台北:翰廬,2007年3月,2
    版。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台北:三民,2005年8月,5版。
    陳碧玉,〈兒少身心不受傷害權的憲法建構與檢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黃坤錦,〈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輯,2003年,
    頁1-18。
    黃俊峰,〈論幸福台灣與教育的意義及目的〉,《台灣教育評論月刊》, 2卷11
    期,2013年11月,頁51-55。
    黃冠翔,〈新制教育實習年限縮減政策評析〉,《學校雙行政月刊》,103期,
    2016年4月,頁184-203。
    黃綉婷,〈台灣幼兒教育制度之發展(1945-2005)〉,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7年。
    黃憶潔,《義務教育下原住民族教育的憲法建構與檢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
    碩士論文,2013年1月。
    黃繼任,〈我國師資培育改革的挑戰與展望:典範轉變的觀點〉,《教育專業研究
    期刊》,1期,2011年6月,頁79-107。
    曾大千,〈論師培法令架構下之實習制度變遷與發展〉,《教育科學期刊》,9卷2
    期,2010年12月,頁143-164。
    曾伊那,〈法治教育在師資培育制度的檢討與建構〉,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
    士論文,2011年6月。
    曾秋芳,〈幼托整合下國小附設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之爭議問題〉,《台灣教育評
    論月刊》,6卷3期,2017年3月,頁129-131。
    曾瀚毅〈師資培育生任教意願與教育學程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
    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舒緒緯,〈教育基本法與學校發展〉,《屏東師院學報》,14期,2001年,頁
    153-178。
    斯偉義/饒見維,〈從「教師專業證照」與「醫師專業證照」的對照探討我國中
    小學教師專業證照更新制度之實施策略〉,《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
    刊》,3卷2期,2010年12月,頁1-16。
    楊佩璇,〈德國學前教育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碩士班碩士論
    文,2008年12月。
    楊洲松,〈修正「師資培育法」的檢視〉,《社會文化學報》,16期,2003年6
    月,頁23-39。
    楊思偉,〈法國師資培育學程與教育學研究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1卷40
    輯,1998年,頁176-206。
    楊深坑/黃嘉莉,《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之比較分析》,台北:教
    育部,2011年12月,頁354-355。
    楊朝祥,〈師資培育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國家政策論壇》,2卷1期,2002年
    1月,頁155-159。
    奧田真丈著,吳盛木譯,《各國學校制度與課程》,台北:商務,1968年。
    劉佳潔,〈台灣師資培育法案之歷史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1月。
    歐姿秀,〈幼托整合後幼稚園教師之任用與培育〉,《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卷4
    期,2012 年2月,頁69-71。
    鄭進丁,〈正視兒童的學前教育〉,《師友月刊》,148期,1979年10月,頁27-
    30。
    鄭淵全,〈師資培育評鑑之省思〉,《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卷13期,2012年
    11月,頁26-28。
    鄭勝分,〈非營利幼兒園公私協力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2016年5月。
    潘宜如,〈我國師資培育之再思〉,《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卷2期,2018年2
    月,頁71-74。
    蔡文標,〈影響教育機會均等的相關因素〉,《教師之友》,39卷3期,1998年6
    月,頁17-20。
    歐姿秀,〈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師之任用與培育〉,《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卷4
    期,2012年2月,頁69-71。
    蔣姿儀,〈從教保服務人員與家長之觀點談非營利幼兒園〉,《台灣教育評論月
    刊》,7卷7期,2018年3月,頁4-12。
    錢得龍,〈教師評鑑取代考核…玩真的嗎?〉,《師友月刊》,486期,2007年12月,頁54-58。
    盧美貴,《幼兒教育概論》,台北:五南,2012年9月,3版,頁123。
    賴怡真,〈師資培育的變遷過程:一個歷史制度論的觀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謝亞琪/掌慶雄,〈日本中等學校體育師資培育制度-以大阪教育大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學刊,12期,2017年11月,頁70-81。
    顏士程,〈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評析〉,《學校行政》,76期,2011年11月,頁
    205-219。
    顏士程/鄭孟忠,〈我國幼托整合之師資合流〉,《幼兒教育》,307期,2012年10月,頁14-27。
    顏國樑,《教育法規》,高雄:麗文,1994年。
    簡秀娟,〈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對幼托整合政策之認知、實踐與困境〉,中
    台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2013年6月。
    簡瑞蓮/黃雅雪,〈共養種籽 遍地開花-非營利幼兒園設立的理念與實踐〉,《師友月刊》,587期,2016年5月,頁24-30。
    簡楚瑛/廖鳳瑞/林佩蓉,《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台北:行政院教
    育改革委員會,1996年12月。
    羅秀青,〈德國學齡前幼托改革政策之探討〉,《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期,
    2010年4月,頁83-98。
    羅秀青,〈德國幼教師資培育制度之探討:以「北萊茵河-威西發冷邦」為例〉,《教育資料集刊》,45輯,2010年2月,頁295-330。
    羅寶鳳,〈提升品質與促進省思:師資培育評鑑的積極意義〉,《台灣教育評論月
    刊》,1卷13期,2012年11月,頁14-17。
    羅鳳珍/周家穎,《各國幼教課程改革與實踐困難之初探-以日、美、英三國為例》,《慈惠學報》,11期,2015年11月,頁120-132。
    魏美惠,《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心理,2014年2月。
    魏美惠/林佩予,〈我國當前幼兒教育茲政策評析與改善方案〉,《台灣教育評論月刊》,2卷6期,2013年6月,頁144-149。(116)
    蘇宏杰,〈憲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之適用與解釋〉,《萬國法律》,2008年2月,157期,頁72-82。
    蘇鈺楠,〈教育基本權發展之嬗變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4期,2014年11月,頁104-122。
    ___,〈教育基本權發展之嬗變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4期,2014年
    11月,頁104-122。
    饒欣秀,〈幼兒教育政策的發展與影響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碩士
    班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顧以信,〈論基本國策在我國憲法中之地位〉,《台北大學法學論叢》,106期,
    2016年12月,頁267-303。

    二、網路文獻
    陳珮雯、李宇欣,〈幼照法修法焦點:幼兒園大班是否該配置幼教師?〉,《親
    子天下》,2014年5月29日,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8453,最
    後瀏覽日,2018年7月14日。
    陳雅鈴,〈有師有保 幼教更好〉,《親子天下》,2014年10月5日,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8453,最後瀏覽日,2018年10月10日。
    邱紹雯,〈政院推「準公共化幼兒園」月繳4500元育兒津貼領到4歲〉,《親子天下》,2018年5月6日,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7022-/?page=2,最後瀏覽日:2018年11月12日。
    教保資訊網,http://www.ece.moe.edu.tw,最後瀏覽日,2018年11月15日。
    劉昌坪,《幼兒園評鑑制度的漏洞》,《蘋果日報》,2018年4月4日,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04/1328005/,最後瀏覽日:2018年11月15日。
    〈教師專業標準〉,《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cp.aspx?n=45AF7B22B274D558&s=B7DDBFCAC
    E3EB8F9,最後瀏覽日:2018年11月30日。
    教保服務人員條例草案總說明http://www.tneu.org.tw/tneu/uploads/tadnews/file/nsn_1058_1.pdf,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8日。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對於「教保服務人員條例」三讀之聲明〉,《全國教保產業工會》,2017年4月2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7929,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8日。
    陳佩雯,〈為什麼蒙特梭利教師沒有教師、教保之爭〉,《親子天下》,2015年1月21日,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4031,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9日。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4-01-15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