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硃岑
Liao, Chu-Tsen
論文名稱: 臺灣日治時期中學校講堂初探 -以校園空間計畫及儀式活動為主的論述
A discussion about the Assembly Hall in Middle School during the Japanese-Occupied Period in Taiwan -by the main statement of campus’s spacious plan and ceremonial activity
指導教授: 傅朝卿
Fu, Chao-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中學校學校建築學校講堂校園配置儀式活動
外文關鍵詞: Middle School, School Architecture, the Assembly Hall, Campus site, Ceremonial activity
相關次數: 點閱:151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意圖尋找出日治時期學校講堂在校園當中的定位。從日治時期有關教育的政令與學制來看講堂的形成,並對照至學校建築的起源與發展。再觀察個案在整體校園建築的配置型態,從其興建的年代順序與位置來推論講堂在校園當中的相對關係,接著再分析學校活動為講堂所帶來的影響。最後再看講堂單體的建築與形貌,從不同的時間軸向來分析講堂在形式上的演變。

    臺灣地區近代學校教育與學校建築,除了私立的教會學校之外,大都是從日治時期所奠基下來的。日治中期由於教育法令的改革,開始設置許多的中等學校。學校建築與學校講堂也在此時大量的出現。學校講堂的原型為矩形的空間,並由教室單元所連結變形而成。其型式上除了獨立設置之外,還會與其他校舍建築合併,也會因應環境而產生戶外的廊道空間。在機能上則會與室內體操場或音樂教室合併使用。
    觀察學校講堂與配置的區位關係,講堂大多會置於學校建築的中軸線上或是學校的一隅。學校的講堂若位於整體校園建築的中軸線上,整體校舍通常會以中軸線為出發點呈現出整齊而和諧的對稱關係。講堂如果放在學校的一隅,則會置放在校門口附近或戶外操場的旁邊。透過儀式活動過程,可知活動所主要傳達的是「習禮」這個精神,這樣的禮制觀念被反應到建築的空間中,講堂空間中所內含的場所精神便是守秩序與重禮法的觀念。所有的活動皆遵從著一定的禮制與規定來進行,講堂的場所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禮制的空間。
    講堂建築本身的設計與式樣上,講堂室內的元素包括了講臺、集合場與準備空間,這幾個基本單元彼此相互以不同的方式組合時,便會出現不同型態的平面與量體關係。講堂外部的式樣中常會同時出現閩、洋、日混合的風格表現,建築式樣大多屬於混合式的折衷風格。

    根據講堂在校園區位與儀式活動中,位處於學校配置的中軸線上的講堂是學校建築的中心,也同時是學校精神的象徵。講堂在校園中所表徵的是學校教育的精神場所,並藉由講堂傳達出日常教育中「習禮」的重要性。

    This study is try to search the position of the Assembly Hall in campus during the Japanese-Occupied Period . To find the Assembly Hall’s form from the educational order and system during the Japanese-Occupied Period , and contrast it with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architecture . Then , to observe the case in the whole campus architecture’s site , and to infer the Assembly Hall’s relative concern in campus from the building’s built age and position , and to analyze the school activity which bring for the Assembly Hall . At last , to look the single building’s form of the Assembly Hall , and to analyze the Assembly Hall’s evolution of the form from different time axis .

    Besides the private missionary school , the great part of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and architecture in Taiwan were established from the Japanese-Occupied Period . As a result of the reform about educational order , many Middle Schools were began to set up during the middle stage of the Japanese-Occupied Period . In the same time , a great deal of school architecture and the Assembly Hall were appeared . The Assembly Hall’s archetype is a rectangular space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unit from classroom . To mention its form , in addition to stand alone , it will be composed of other school architecture , and result in the outdoor gallery is due to the environment . It will be composed of a indoor gymnasium and a musical classroom about the function .
    To observ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ssembly Hall and school site , the great part of the Assembly Hall will be set up on the middle axis of the campus or at a corner in the campus . If the Assembly Hall were set up on the middle axis of the campus , the whole school architecture were usual suit the middle axis and present a ordered and harmonious’s relation . If the Assembly Hall were set up at a corner in the campus , it will be set beside the neighbor of the entrance of campus or the playground . We can know that the activity convey the main spirit about “learning manne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eremonial activity . The concept of the ceremonial is responded to architectural space , the area spirit of the Assembly Hall is obeying the order and concerning for the manner . All the activity will obey the manner and order , the Assembly Hall could also be seen to a manner space .
    About design and style of the Assembly Hall , its interior unit include the platform , the assembled space and the preparatory space . It will appears different type of plan and volume by the units which combine with different way to each other . The surface style of the Assembly Hall usually appears the Fukien , the West and the Japanese’s mixed style-the great part of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s mixed eclectic style .

    To base on the Assembly Hall of campus site and ceremonial activity , the Assembly Hall on the middle axis of the campus is the center of the school architecture , and it is a symbolization of the school spirit at the same time . The Assembly Hall of campus symbolizes the spirit area of school education , and convey the importance about “learning manner” in routine education by the Assembly Hall .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1-1-1 研究動機 1-1 1-1-2 研究目的 1-2 1-2 研究對象與範圍 1-2 1-3 研究方法 1-3 1-4 相關文獻回顧 1-5 1-5 章節架構 1-8 第二章 學校講堂的起源與發展 2-1 現代學校教育在日本和臺灣的發展歷程 2-1 2-1-1 日本現代學校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2-1 2-1-2 臺灣現代學校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2-3 2-1-2.1 臺灣現代學校教育的起源 2-3 2-1-2.2 臺灣日治時期中等學校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2-4 2-2 臺灣日治時期中等學校建築的發展 2-8 2-3 學校講堂建築的起源與發展 2-12 2-3-1 講堂型式的演變 2-12 2-3-2 講堂與其他空間的併用 2-16 第三章 學校配置與講堂區位之關係 3-1 日治時期學校的配置型態與講堂之關係 3-1 3-1-1 日治時期學校配置類型 3-1 3-1-2 日治時期學校講堂與配置關係 3-3 3-2 日治時期中等學校的配置型態與講堂之關係 3-6 3-2-1 日治時期臺灣中等學校配置型態 3-6 3-2-2 日治時期臺灣中等學校講堂與配置的關係 3-18 3-2-3 日治時期臺南州中等學校講堂與配置的關係 3-22 第四章 學校講堂活動與空間的關係 4-1 學校講堂的活動 4-1 4-1-1 主要、常態的節日與儀式 4-1 4-1-1.1 與皇室和國家相關的節日與儀式 4-1 4-1-1.2 與學校的例行行事相關的儀式 4-4 4-1-2 次要、臨時的活動 4-7 4-1-2.1 配合臨時事件的活動 4-7 4-1-2.2 配合國情或時局的活動 4-8 4-1-2.3 皇民化運動 4-9 4-2 學校活動與講堂空間的關係 4-11 4-2-1 講堂空間的場所精神 4-11 4-2-1.1 講堂空間的場所精神 4-11 4-2-1.2 主從與秩序 4-13 4-2-2 解析活動、轉化空間 4-14 4-2-2.1 空間的組構 4-14 4-2-2.2 活動與空間的關係 4-19 第五章 學校講堂建築之設計與式樣 5-1 日治時期中等學校講堂建築設計計畫 5-1 5-1-1 日治時期中等學校建築設計與營造單位 5-1 5-1-2 講堂設計之尺寸與比例關係 5-3 5-1-3 對照臺灣日治時期中等學校講堂 5-5 5-1-3.1 學校講堂之平面構成 5-5 5-1-3.2 學校講堂之尺寸與比例 5-6 5-2 學校講堂外部式樣之討論 5-7 5-2-1 學校講堂設計之異同作法 5-7 5-2-2 比較學校講堂的作法 5-8 5-2-2.1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與臺南第二中學校、嘉義中學校 5-9 5-2-2.2 私立長老教中學校與長老教女學校 5-11 5-2-2.3 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與新竹高等女學校、臺中州立臺中中學校 5-15 第六章 結論 6-1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杜武志
    1997,《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E. Patricia Tsurumi, 林正芳(譯)
    1999,《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林茂生, 林詠梅(譯)
    2002,《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徐南號(編)
    1993,《臺灣教育史》,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李汝和
    1972,《臺灣文教史略》,臺灣文獻委員會

    汪知亭
    1957,《臺灣教育史》,臺灣書店

    張欽盛
    1986,《歐洲教育發達史》,金鼎圖書文物出版社

    Frederick, 李正富(譯)
    1968,《西洋近代教育史-上、下冊》,國立編譯館

    Adolph E. Meyer, 李復新 / 馬小梅(譯)
    2000,《當代教育發展史二十世紀教育發展回顧》,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雷國鼎
    1985,《西洋近代教育制度史》,教育文物出版社

    台南市文化基金會(編)
    1998,《重道崇文》,財團法人臺南市文教基金會出版
    1998,《重道崇文教育百年》,財團法人臺南市文教基金會出版
    施淑宜(編)
    1996,《臺灣影像歷史系列 見證-臺灣總督府 1895~1945(上)》,立虹出版社

    陳郁秀(編)
    1998,《百年臺灣音樂圖像巡禮》,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欽賢
    2002,《臺灣的古地圖-日治時期》,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Bill Risebero, 崔征國(譯)
    1989,《圖解西洋建築故事》,詹氏書局

    葉樹源
    1971,《西洋建築史》,信華圖書有限公司

    馮振凱
    1974,《西洋建築史》,藝術圖書公司

    沙永杰
    2001,《「西化」的歷程中日建築近代化過程比較研究》,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湯志民
    2002,《臺灣的學校建築》,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蔡保田(編)
    1971,《學校建築研究》,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勤敏
    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S.納格,S.林柯, 劉淑芬(譯)
    1982,《世界現代建築專輯-集會設施》,現代營建雜誌社

    許佩賢
    2002,《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師大歷史系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
    196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黃成助
    1985,《臺灣地誌》,成文出版社

    何義麟
    1986,《臺灣風物 第36卷 第4期》,臺灣風物雜誌社

    臺灣文獻委員會(編)
    1979-2000,《臺灣文獻》,臺灣文獻委員會出版

    Herbert P.Bix, 林添貴(譯)
    2002,《裕仁天皇と近代の日本の形成》,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呂理州
    1994,《明治維新-日本邁向現代化的歷程》,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水逢
    1983,《日本文明開化史略》,臺灣商務書局

    臺南一中校史編纂小組
    1997,《校史 創校75週年回顧》,臺灣省立台南第一高級中學

    長榮女中校史編纂小組
    1987,《長榮女子高級中學百年史 1887-1987》,長榮女子高級中學

    長榮中學校史編纂小組
    1991,《長榮中學百年史》,長榮高級中學
    1975,《臺灣省臺南市私立長榮中學創校九十年史》,長榮高級中學
    1955,《臺灣省臺南市私立長榮中學創校七十週年紀念》,長榮高級中學

    臺中一中校史編纂小組
    1995,《臺中一中八十年史》,臺灣省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

    成功大學校史編纂小組
    2001,《世紀回眸-成功大學的歷史》,國立成功大學

    公園國小校史編纂小組
    1998,《公園國小創校百週年特刊》,台南市北區公園國民小學

    臺南師範學院校史編纂小組
    1998,《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慶祝百週年校慶紀念專輯》,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嘉義農專校史編纂小組
    1994,《嘉農七十五年》,國立嘉義農專教務處出版組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84,《中華民國臺灣省立高級中學校志》

    【日文書目】

    川島次郎
    1942,《學校禮法》,東京 目黑書店

    伊澤修二
    1887,《學校管理法》

    東京 金港堂(編)
    1889,《學校管理法》,東京 金港堂書籍株式會社

    千葉縣立安房中學校
    1911,《禮法》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
    《臺灣教育雜誌》,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出版
    1905,《明治學制沿革史》,東京 金港堂書籍株式會社
    1933,《臺灣の教育》,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出版
    1938,《臺灣學校衛生》,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出版

    臺灣教育會編
    1943,《臺灣學事法規》,帝國地方行政學會出版
    1982,《台灣教育沿革誌》,青史社

    吉野秀公
    1927,《臺灣教育史》,南天出版社
    佐藤源治
    1943,《臺灣教育の進展》,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

    柯萬榮(編)
    1937,《臺南州教育誌》,昭和新報台南支局

    林景明
    1997,《日本統治下台灣の「皇民化」教育》,株式會社 高文研

    遠山茂樹
    1991,《明治維新》,株式會社 岩波書局

    臺灣建築會
    1923-1943,《臺灣建築會誌》

    日本建築學會
    1979,《學校建築 計畫と設計》
    1952,《建築設計資料集成》
    1941,《建築と社會 第24輯 第11號》

    建築思潮研究所
    《建築設計資料16學校-小學校、中學校、高等學校》
    《建築設計資料56學校-專門學校、專門校》

    清水慶一,中島清治
    1994,《木造校舍の旅》,鹿島出版會

    池口凌
    1942,《建築法規》,共力出版株式會社

    越智隆晴
    1935,《學校の建築とその實際》,東京 丸善株式會社

    山之內嘉兵衛,堀紫朗
    1935,《最新建築工學》,東京 東學社

    後藤米太郎
    1938,《學校建築講話》,東京 丸善株式會社
    教育資料研究會(編)
    1932,《學校講話新資料》,東京 厚生閣書店

    伊藤正文
    1941,《建築新書國民學校》,東京 相模書房

    峰彌太郎
    1925,《現代小學校の建築と設備》,東京 洪洋社

    臺灣總督府(編)
    1895-1925,《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

    臺北市役所(編)
    1985再版,《臺北市案內》
    1985,《臺北市十年誌》

    高雄市役所(編)
    1985再版,《高雄市勢要覽》

    台南州役所(編)
    1934-1939再版,《臺灣省台南州要覽1-3》

    嘉義市役所(編)
    1985再版,《臺灣省大嘉義》,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論文】

    蘇信宇
    2001,《臺灣日治時期中學校與高等女學校建築之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碩論

    莊惠名
    1995,《臺灣高等教育建築發展之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碩論

    王育才
    1999,《西元1970年代前臺灣公共集會型建築之調查研究》,台科大工程技術研究所碩論
    林怡君
    1998,《臺灣日治時期磚造建築立面構成之式樣化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碩論

    張欽烽
    1997,《南臺灣基督教教堂建築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碩論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相關檢索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引用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要覽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 大正十五年 沿革與校務日誌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要覽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 昭和九年 配置圖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要覽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三年十月末 沿革
    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創立25周年紀念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 昭和四年 照片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一覽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二年六月末 沿革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一覽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 昭和八年 沿革與配置圖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一覽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五年 沿革與配置圖
    臺北州立基隆高等女學校一覽表 臺北州立基隆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三年五月末 沿革
    臺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一覽表 臺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七年六月三十日 沿革
    臺中州立臺中高等女學校一覽 臺中州立臺中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三年四月末 沿革
    臺中州立彰化高等女學校一覽表 臺中州立彰化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三年 沿革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一覽表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六年 沿革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一覽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一年 沿革
    臺南州立嘉義高等女學校一覽表 臺南州立嘉義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三年 沿革與配置圖
    臺南州立虎尾高等女學校一覽 臺南州立虎尾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五年 沿革
    高雄州立高雄高等女學校一覽 高雄州立高雄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三年六月三十日 沿革
    高雄州立屏東高等女學校一覽 高雄州立屏東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三年六月 沿革
    花蓮港廳立花蓮港高等女學校一覽表 花蓮港廳立花蓮港高等女學校 昭和十三年 沿革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要覽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 昭和十六年 沿革與科目表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一覽表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 昭和十四年 沿革與設施要項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一覽表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 昭和八年四月三十日 沿革與配置圖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一覽表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 昭和十三年四月三十日 沿革與配置圖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一覽表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 昭和十六年四月三十日 沿革與配置圖
    長老教中學學友會 輔仁 長老教中學 昭和十二、十四年 校務日誌
    長榮中學校校友會 彌榮 第二號至第四號 長老教中學 昭和十六、十七、十八年
    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一覽表 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 昭和十三年七月一日 沿革
    高雄州立屏東中學校一覽表 高雄州立屏東中學校 昭和十六年七月一日 沿革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4-02-16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