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安萱
Lim, Ann-Shien
論文名稱: 《金門村史》叢書中的馬來西亞書寫
The Malaysian Diaspora in the series'History of Kinmen Village'
指導教授: 陳益源
Chen, Yi-Y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5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金門村史馬來西亞金門移民落番僑領
外文關鍵詞: ‘History of Kinmen Village’, Malaysia, Kinmen migration, migration to Nanyang, Chinese community leaders
相關次數: 點閱:21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探討《金門村史》叢書中對馬來西亞的金僑移民歷程的再現與書寫方式。該叢書自2016年至2024年間,由金門縣文化局策劃與出版,以每年6本的進度快速成長,截至2024年已出版54本,村史內容涵蓋金門縣「五鄉鎮」(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烈嶼鄉和烏坵鄉)各個村莊的歷史、人物、地景與社會記憶,是金門地區近年最具規模與系統性的地方誌書寫工程之一。透過對其中涉及馬來西亞僑民移動與定居經驗的文本分析,本文嘗試呈現金門僑民如何在異域建構族群記憶與身分認同,並進一步檢視國族敘事如何在地方歷史書寫中被重現、塑造與延伸。
    本論文共分為九章,旨在探討金門縣通往馬來西亞的華人移民歷程,並結合《金門村史》叢書所載馬來西亞之內容與第三方文獻,嘗試建構一套具有歷史脈絡與文化延續性的移民研究視角。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研究之緣起、目的與研究方法,並交代筆者撰寫本論文的學術背景。第二章則梳理自秦漢以來直至清末的華人出洋史,聚焦海路通關制度的演變,並以此為基礎延伸討論福建沿海地區所孕育出的海洋信仰:如媽祖信仰,以及其如何透過移民擴散至東南亞地區;章末援引兩則馬來西亞華人社群中流傳的傳說性敘事——漢麗寶公主和親故事與中國寡婦山傳說——以說明這些神話性文本如何與實際的移民歷程交織,成為華人移民身分建構的一部分。第三章至第七章則依序針對《金門村史》叢書中所收錄的六個鄉鎮——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烈嶼鄉及烏坵鄉——進行移民內容的分析,透過對其關於馬來西亞的相關書寫進行比較與詮釋,指出其資料呈現之侷限,並適時援引金門縣志、地方文獻與馬來西亞在地研究成果予以補充,冀能為未來續修村史提供多元資料來源與詮釋視角。第八章則綜合第三至第七章的分析成果,針對金門各鄉鎮的馬來西亞移民情況進行總結,並進一步討論「華僑」、「華裔」、「海外華人」等術語之區辨與歷史意涵,此外亦從橫向比較的角度探討金門各地移民之異同、對原鄉與僑居地的貢獻,並輔以僑批、過番歌等具體文獻與民間歌謠,揭示其背後的情感結構與歷史記憶。第九章為結論,綜整全篇論述主軸與研究發現,並就本論文所揭示的金門—馬來西亞移民連結及其文化表徵提出後續研究的可能方向。

    This article aims to examine the representation and narrative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he series ‘History of Kinmen Village’ concerning the migration experiences of Kinmenese diaspora communities in Malaysia. Published and curated by the Kinmen County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from 2016 to 2024, the series has rapidly expanded at a rate of six volumes per year, reaching a total of 54 volumes by 2024. Each volume documents the history, notable individuals, landscapes, and collective memory of specific natural villages, making the series one of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ly organized local historiographical projects in the Kinmen region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a textual analysis of volumes that address the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experiences of Malaysian-based Kinmenese diaspora,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ethnic memory and identity are constructed in foreign settings. Furthermore, it investigates how national narratives are invoked, shaped, and extend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local historical writ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一、文獻分析法 3 二、歷史分析法 3 第三節 前人研究綜述 6 第二章 華人移民之海路通關史略 11 第一節 華人出洋史略 11 第二節 媽祖信仰的傳播 18 第三節 僑居地與原鄉的文化交匯 20 第四節 小結 27 第三章 金城鎮與馬來西亞的交互關係 29 第一節 《金門村史》叢書中的金城鎮與馬來西亞的連結 29 第二節 補遺與對照:《金門村史》之外的金城鎮與馬來西亞的資料補充 39 第三節 小結 42 第四章 金湖鎮與馬來西亞的交互關係 45 第一節 《金門村史》叢書中的金湖鎮與馬來西亞的連結 45 第二節 補遺與對照:《金門村史》之外的金湖鎮與馬來西亞的資料補充 53 第三節 小結 57 第五章 金沙鎮與馬來西亞的交互關係 59 第一節 《金門村史》叢書中的金沙鎮與馬來西亞的連結 59 第二節 補遺與對照:《金門村史》之外的金沙鎮與馬來西亞的資料補充 75 第三節 小結 78 第六章 金寧鄉與馬來西亞的交互關係 81 第一節《金門村史》叢書中的金寧鄉與馬來西亞的連結 81 第二節 補遺與對照:《金門村史》之外的金寧鄉與馬來西亞的資料補充 103 第三節 小結 107 第七章 烈嶼鄉、烏坵鄉與馬來西亞的交互關係 109 第一節 《金門村史》叢書中的烈嶼鄉、烏坵鄉與馬來西亞的連結 109 第二節 補遺與對照:《金門村史》之外的烈嶼鄉、烏坵鄉與馬來西亞的資料補充 114 第三節 小結 117 第八章 金門縣「五鄉鎮」的移民情況彙整 119 第一節 《金門村史》所見之移民的異同 122 第二節 《金門村史》所見之移民的貢獻 129 第三節 《金門村史》所見之移民生活的艱辛體現 131 第四節 小結 133 第九章 結論 135 參考書目 139 一、典籍文獻 139 二、學術論著 139 三、學位論文 143 四、期刊論文 145 五、外文資料 145 六、網路資料 145

    一、典籍文獻
    西漢・劉安等撰:《淮南萬畢術》,收入《道藏》太玄部,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卷上。
    西漢・班固撰:〈地理志〉(下),《漢書》,收入《二十四史全譯》,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卷二十八(下),2012年。
    東晉・王子年:〈重明鳥〉,《拾遺記》,收入《漢魏叢書》(清・王嘉)第32冊,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東晉・法顯著,吳玉賢釋譯:《佛國記》,高雄:佛光文化,1996年。
    唐・杜佑撰:《杜氏通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奉敕撰:〈地理志〉,收入《新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宋・趙汝適著:《諸蕃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汪大淵著,蘇繼廎校釋:《島夷誌略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元・周達觀撰,周去非釋:《真臘風土記》,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明・馬歡:《瀛涯勝覽》,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年。
    明・李時珍撰、宋奭補:《本草綱目》,收入《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卷 50「禽部・雞」,1986年。
    清・趙學敏撰:《本草綱目拾遺》附《本草集解》,收入《四庫全書薈要》子部醫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卷 7「禽部‧竹雞」,1983年。
    清・張廷玉等著:〈外國(六)・滿剌加〉,《明史》卷三百二十五,收入《二十四史全譯》第十冊,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0年。
    清・海外散人,〈榕城紀聞〉,收入《清史資料(第1輯)》,臺北:國風出版社,1968年。
    二、學術論著
    孔佩特著,于毅穎譯:《廣州十三行:中國外銷畫中的外商(1700-19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王三慶:《新選合併明朝三春演義大全研究(二)》,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2023年。
    王水彰:【金門村史12】《金門呂厝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7年。
    王建成:【金門村史20】《東沙村史・綺麗東鄉——懷沙情深話東沙》,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王振漢、歐陽金垵、歐陽文章:【金門村史41】《首閩開科・忠孝傳家・歐厝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2年。
    王振漢:【金門村史36】《三村一脈・同氣連枝 《珩厝、后盤山、西山》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1年。
    王振漢:【金門村史48】《下市罾・《夏墅》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3年。
    王振漢:【金門村史53】《官道・古橋・鹽埕・《中蘭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4年。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王賡武:《離鄉別土:境外看中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
    江柏煒:《海外金門會館調查實錄:馬來西亞篇》,金門:金縣文化局,2007年。
    何志強:【金門村史21】《六甲水濱之巔浦邊——傳承鄉土的記憶》,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何啟良主編:《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第一卷),加央: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2014年。
    何啟良主編:《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第二卷),加央: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2014年。
    何啟良主編:《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第三卷),加央: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2014年。
    何啟良主編:《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第四卷),加央: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2014年。
    吳建意:【金門村史30】《福山陵水寶庫・象上庫》,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0年。
    吳啟騰、陳秀竹:【金門村史25】《紅土下的奇蹟——昔果山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9年。
    吳劍雄:【允晨叢刊48】《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93年。
    呂允在、孫國欽:【金門村史42】《烈嶼東坑・古今敘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2年。
    呂金誠:【金門村史28】《蓮庵村五呂之鄉》,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0年。
    李明峻編譯:《東南亞大事紀(1900-2004)》,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6年。
    李福井:【金門村史5】《古寧頭李花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6年。
    李錫隆:【金門出洋客】《雲山萬里:馬來西亞浯江華僑訪談錄》,金門:金門縣政府文化局,2006年。
    林正珍:《悲憫大地:1946-1964年金門鼠疫防治檔案暨其它相關史料調查研究》,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林志斌、洪清漳:【金門村史19】《烈嶼西方甲傳奇・佛祖上帝公庇佑的子民》,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林志斌:【金門村史9】《烈嶼之心・東林的那些人、那些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7年。
    林怡種:【金門村史24】《營山風情》,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9年。
    林怡種:【金門村史34】《莊厝演義》,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1年。
    林怡種:【金門村史40】《宰相的故鄉・后壟》,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2年。
    林怡種:【金門村史46】《古厝之村——東西山前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3年。
    林怡種:【金門村史54】《史前之村——蚵殼墩》,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4年。
    林肯・潘恩(Lincoln Paine)著,陳建軍、羅燚英譯:《海洋與文明・世界航海史》,臺北:廣場出版,2018年。
    林金榮:【金門村史2】《金城鎮民的歲月容顏・后浦往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6年。
    林馬騰:【金門村史1】《古韻今輝・烈嶼上林鄉社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6年。
    林麗寬:《金門出洋客——馬來西亞》(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1年。
    柔佛中華總會編:《柔佛華人志》,新山:柔佛中華總會,2004年。
    洪春棋:【金門村史32】《黃厝村史:貓公石的故鄉》,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0年。
    洪德舜、洪采妮:【金門村史33】《後豐港村史傳承》,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0年。
    胡波:【龍登高、張應龍、張秀明主編:『一帶一路』沿線華僑華人史話叢書】《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史話》,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19年。
    范世平、李仕德編撰:《金門縣志・華僑志(上卷)》,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年。
    范世平、李仕德編撰:《金門縣志・華僑志(下卷)》,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年。
    翁炳賜、翁克偉:【金門村史37】《鄉野毫光・盤山村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1年。
    高丹樺:【金門村史11】《我的家鄉在烏坵》,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7年。
    高銘澤、施添福、 陳國川:《臺灣地名辭書(卷24):金門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4年。
    張火木:【金門村史26】《料羅村史:行過千帆見證歷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9年。
    張火木:【金門村史47】《鳳山傳奇:安民與戰地新村》,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3年。
    張奕善:《東南亞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張興漢、陳新東、黃卓才、徐位發主編:《華僑華人大觀》,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
    梁二平:《中國海圖史(前310-1931)》,臺北:開明書店,2021年。
    梁英明、梁志明等著:《東南亞近現代史》,北京:崑崙出版社,2005年。
    梁英明:【地區史系列】《東南亞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許木進:【金門村史40】《后沙村史——鍾靈毓秀開勝地》,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3年。
    許茂春:《東南亞華人與僑批》,曼谷:許茂春,2008年。
    許維民、許生土、許金滄:【金門村史40】《會元傳臚的后湖(攀山落海讀冊作官、地靈人傑代代流芳)》,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3年。
    陳民本、陳汝勤編著:《中國的海洋》,臺中: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陳永富:【金門村史27】《孚佑東洲・車鼓響》,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9年。
    陳永富:【金門村史35】《亙古通今榜林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1年。
    陳永富:【金門村史39】《錦浦榮光・西浦頭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2年。
    陳成基:《僑匯對金門之影響》,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4年。
    陳成基:【金門村史31】《風車今昔・上斈流風——埔後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0年。
    陳自強、陳金魁、陳忠俊:【金門村史43】《山外村史 山外村的黃金歲月》,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2年。
    陳志明:《遷徒、家鄉與認同——文化比較視野下的海外華人研究》,新北:商務印書館,2012年。
    陳長慶:【金門村史22】《阮的家鄉是碧山》,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9年。
    陳炳容、吳秀琪:《古地圖與金門史研究》,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2年。
    陳炳容:【金門村史18】《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金門城》,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陳為學:《下坑的美麗與哀愁》,金門:金門縣政府,2000年。
    陳國增:【金門村史50】《塔后村史:赤山風雲再起》,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4年。
    陳慶瀚、陳篤龍:【金門村史10】《科甲聯登的村社陽翟》,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7年。
    陳麗玉:【金門村史14】《后宅聚落風華》,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雪蘭莪金門會館:《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新廈落成暨五十五週年紀念特刊》,巴生:Selangor Darul Ehsan雪蘭莪金門會館,2001年。
    彭澤益:《廣州洋貨十三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年。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華僑志:馬來亞》,密西根:華僑志編纂委員會編印,1959年。
    黃名耀:〈香妃城傳說與柔佛王室關係考〉,收錄於《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史論集》,吉隆坡:馬華學術研究中心,2010年。
    黃克全:【金門村史3】《汶水揚波后水頭》,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6年。
    黃奕炳:【金門村史29】《汶浦風華:地靈人傑後浦頭》,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0年。
    黃振良:《浯江衍派・金門徙衍古同安內地的家族聚落》,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9年。
    黃振良:《馬來西亞的出洋客》,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1年。
    黃振良:【金門村史13】《浯洲鹽鄉——西園・後珩》,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黃堯:《馬星華人志》,吉隆坡:元生基金會/馬來西亞黃氏聯合總會(江夏資訊活動基金會),2003年。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附校勘記》,臺北:中央研究院,1984年。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村史15】《金門官澳風華》,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村史4】《走讀金門青嶼》,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6年。
    楊秉訓:【金門村史38】《湖下村志・湖清峰翠慶雲出》,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2年。
    楊建成主編:【南洋研究史料叢刊第十五集】《僑匯流通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葉長茂等:【金門村史16】《泗湖屐痕》,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葉鈞培、許志仁、王建成:《金門古文書》1、2冊,金門:金門縣立文化中心出版,2003年。
    董群廉、王先正:《金門鄉僑訪談錄(八)》【獅城、檳城篇】,金門:金門縣政府,2010年。
    董群廉、王先正:《金門鄉僑訪談錄(十三)》【馬來西亞續篇】,金門:金門縣政府,2014年。
    董群廉:《金門鄉僑志訪談錄(二)——汶萊砂拉越篇》,金門:金門縣政府,2008年。
    董群廉:【金門村史23】《庵前村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9年。
    廖文輝:《馬來西亞華人史》,八打靈再也:策略资讯研究中心(SIRD),2024年。
    蔡流冰、李金輝、林本源:【金門村史51】《蔡厝民享》,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4年。
    蔡群生:【金門村史6】《御賜里名・瓊林》,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6年。
    蕭水應:【金門村史17】《金門古崗・玉笋傳芳》,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
    龍彼得輯錄著文:【泉州戲曲弦管研究叢書】《明刊戲曲弦管選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頁22。
    戴德愿、戴克銘、王宏男:【金門村史52】《小西門村史・古礐今觀》,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4年。
    薛素蓮、薛素瓊:【金門村史49】《金門第一僑鄉・珠山村史》,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24年。
    顏炳洳:【金門村史8】《賢聚・留餘蔭忠孝傳芳》,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7年。
    羅志平:【金門村史7】《烈嶼羅厝的美麗與哀愁》,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7年。
    三、學位論文
    王苓:《從土地到記憶──金門家鄉文本的反覆書寫》(新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江柏煒:《宗族移民聚落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金門瓊林與澎湖興仁的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何婉滋:《邊陲地區的地方文化特性與文化認同——金門個案分析》(金門: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23年)。
    吳培暉:《金門聚落的變遷與空間意義的再界定》(新北: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呂欣融:《戰後臺灣金門同鄉會發展》(臺南: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權升:《冷戰時期金門移民社群的遷臺經驗與同鄉組織》(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23年)。
    林秀卿:《吳鈞堯金門書寫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林俞辰:《「家」與「故鄉」:金門后湖漢人宗族與聚落關係的民族誌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邱胤翔:《金門後浦邱良功家族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洪艾慧:《父權隨行——從小金門到汶萊第一代女性移民的經驗(1919-1929)》(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徐雨村:《國家力量、人口流動與鄉民經濟變遷——以金門官澳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袁興言:由移民聚落到跨海宗族社會:一九四九年以前的金門珠山僑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寇氏美源:《越南金門會館的歷史變遷與社會功能》(金門: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
    莊彩燕:《金門籍南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為例》(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許雅筑:《不想回鄉的青年:當代金門青年的外移因素探討》(金門: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曾玉雪:《金門南洋華僑之社會衝擊(一八四○∼一九四九)》(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黃子娟:《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新加坡金門人的族群意識與認同變遷》(金門: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獻煜:《宗族與地方社會之發展與變遷: 以金門汶水黃氏華房為例》(金門: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楊唯羚:《華僑對原鄉捐資興學之研究—以金門縣珠山小學為例》(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董群廉:《金門移民在新加坡與印尼的發展——族譜文獻和田野調查相結合的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18年)。
    蔡叔真:《金門縣鄉僑之原鄉認同與教育投資:以金籍東南亞鄉僑對金門捐資興學為例(1915-2012)》(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薛中仁:《民國初年金門地方政治與社會網絡:以設立縣治為中心的討論》(金門: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謝瑞隆:《媽祖信仰故事研究——以中國沿海地區、台灣為主要考察對象》(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15年。
    藍世賢:《新加坡金門人社群凝聚模式之轉變:從宗族社會到國家社會(1860年~2000年)》(金門: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21年)。
    四、期刊論文
    Khong Lih Wen, Lim Fang Teng, Yeoh Zhi Yi:《UTAR NEW VILLAGE COMMUNITY PROJECT REPORT-NAME OF NEW VILLAGE:KAMPUNG SEGENTING石文丁漁美村 BATU PAHAT, JOHOR》(八打靈再也:馬來西亞拉曼大學,2019年),頁1-22。
    張奕善:〈東南亞華人移民之研究〉,收入《東南亞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陳憲明:〈半島馬來西亞的漁業發展:柔佛州的一個華人漁村龜咯的個案研究〉,載於《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4期,2001年5月。
    廖文輝:〈馬新民間傳說初探〉,《成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九期,2012年12月。
    閱寧志新先生:〈唐代市舶使設置地區考辨〉,《海交史研究》第二期,1996年。線上閱讀網址:https://core.ac.uk/download/41453492.pdf 。
    五、外文資料
    Zainal Abidin Wahid,The Johor Royal Family: A Historical Overview(Singapore: Pustaka Melayu , 1985), pp. 45–47.
    David Rajah , Protect our art to preserve history ( Petaling Jaya:The Star , 8 October 2005 ) .
    六、網路資料
    Momogun詩男:〈沙巴神山:中國寡婦山典故何來?〉,《愛墾網》網站,發佈於2016年4月6日,網址: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409525 (2025年6月4日上網)。
    pingjinn:〈吳福發路——吳福發〉,《巴生史話》網站(博客),網址:https://klanghistory.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html (2024年11月20日上網)。
    王宏男:〈從鄉僑金門到金僑傳奇〉,《金門日報・言論廣場》網站,2023年5月9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6/554533/ (2025年5月23日上網)。
    江柏煒:〈再談馬來西亞龜咯港腳的二三事〉,《金門日報・浯江夜話》網站,2022年10月23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5/548295/ (2025年5月23日上網)。
    江柏煒:〈近代金門海外移民及僑鄉社會的形成〉,《金門日報・僑訊》網站,2011年10月16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9/201517/ (2024年8月11日上網)。
    江柏煒:〈遠方的「金門」:柔佛龜咯港腳的移民故事〉,《金門日報・浯江夜話》網站,2022年9月24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5/547349 (2025年5月23日上網)。
    佚名︰〈【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一】浯島金僑金門之光・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陳成龍勤奮起家・團結鄉情〉,《金門日報・僑訊》網站,2023年3月30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9/553263/ (2025年5月23日上網)。
    呂子肇:〈似假還真的《馬來紀年》,映照出什麼樣的馬來歷史?〉,《故事》網站,發佈於2018年6月6日,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sejarah-melayu02 (2025年6月4日上網)。
    李國樑:〈過去第一代移民到南洋是「三代成峇」,如今星馬還有峇峇娘惹嗎?〉,《THE NEWS LEN關鍵評論》網站,發佈於2021年3月23日,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8739 (2025年6月1日上網)。
    杜晉軒:〈一個被中華民國僑委會「強制領養」的團體:馬來西亞旅台同學會〉,《故事》網站,發佈於2019 年8月8日,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malaysian-student-association-in-tw (2025年6月1日上網)。
    沈俊榮:〈峇株船頭估俚・晉江人包攬・泉協興・有懷鄉之意〉,《柔佛人》網站,發佈於2021年8月11日,網址:https://johor.chinapress.com.my/20210811/%E5%B3%87%E6%A0%AA%E8%88%B9%E5%A4%B4%E4%BC%B0%E4%BF%9A-%E6%99%8B%E6%B1%9F%E4%BA%BA%E5%8C%85%E6%8F%BD-%E6%B3%89%E5%8D%8F%E5%85%B4-%E6%9C%89%E6%80%80%E4%B9%A1%E4%B9%8B%E6%84%8F/ (2025年6月5日上網)。
    林文鍊:〈《地方傳說》烈嶼風雞傳奇故事〉,載於《金門日報・副刊文學》網站,2004年4月30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3651 (2025年5月25日上網)。
    林家豪所作之文章中的《馬來紀年》翻譯:〈真假漢麗寶〉,《星洲日報・豪古一派》網站,發佈於2024年6月18號,網址: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40618/supplement/5682059?variant=zh-hant#google_vignette (2025年6月3日)。
    林偉良:〈【這些人那些事】經歷159年變遷發展・崇龍宮名聞遐邇〉,《星洲日報》網站,發佈於2023年3月26日,網址:https://www.sinchew.com.my/?p=4567323 (2025年6月5日上網)。
    林麗寬:〈砂勞越出洋客補遺〉(上)《金門日報・副刊文學》網站,2025年3月2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575276/ (2025年5月23日上網)。
    林麗寬:〈砂勞越出洋客補遺〉(下)《金門日報・副刊文學》網站,2025年3月3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575287/ (2025年5月23日上網)。
    洪祖秋︰〈陳安輝 P.I.S.〉,《Lycos Search・百年風華——笨珍縣華裔人物誌》網站,2007年,網址:https://pontian82000.tripod.com/htm/cah.htm (2025年5月23日上網)。
    唐振瑜導演:《落番》(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2011年),影片觀看網址:https://youtu.be/5JBgyjm9KgI?si=44YmblgK_PU2mQlU (2025年6月5日)。
    陳益源:〈金門村史的海外連結〉,《金門日報》網站,2023年5月29日,網址: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5/555192/?cprint=pt (2024年8月11日上網)。
    陳益源:〈金門僑批何處尋?猁寫在「華僑歷史與華僑文化圖片展」前〉,《金門日報・浯江夜話》網站,發佈於2022年4月29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5/542773 (2025年6月3日)。
    陳欽進:〈小金門的風雞傳奇〉,載於《金門日報・副刊文學》網站,2005年11月12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8559 (2025年5月25日上網)。
    雪蘭莪金門會館:〈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興建大廈基金捐款芳名表〉,《雪蘭莪金門會館》網站,網址:https://www.selangorkimmooi.org.my/%e9%9b%aa%e8%98%ad%e8%8e%aa%e9%87%91%e9%96%80%e6%9c%83%e9%a4%a8%e6%96%b0%e6%9c%83%e6%89%80%e5%bb%ba%e6%88%90-%e5%bb%ba%e5%bb%88%e6%8d%90%e6%ac%be%e5%90%8d%e5%96%ae/ (2024年11月20日上網)。
    詹宗翰:〈金門過番歌原子炸彈歌陳益源於文官學院精彩演講〉,《金門縣政府》網站,發佈於2020年6月22日,網址:https://www.kinmen.gov.tw/News_Content2.aspx?n=98E3CA7358C89100&sms=BF7D6D478B935644&s=DC9FAB42C4339777 (2025年6月5日)。
    歐陽文林:〈金門的土地會不會想念〉,《金門日報・副刊文學》網站,2009年12月12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175901 (2024年8月11日上網)。
    歐陽文林:〈歐厝老家與龍引樓房〉,《金門日報・副刊文學》網站,2010年1月10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177006 (2024年8月11日上網)。
    歐陽振成︰〈歐厝子弟歐陽鍾遠的落番事跡〉,《金門日報・副刊文學》網站,2010年2月12日,網址: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178298 (2024年8月11日上網)。
    鄭昭賢︰〈香妃麻坡城與黃亞嬌〉,《東南亞華人——鄭昭賢部落格》網站,2019年7月27日,網址:https://southeastasiachinese.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html (2025年5月23日上網)。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