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馥妤 Wu, Fu-Yu |
|---|---|
| 論文名稱: |
促參法招商文件之研究—以幾則實務案例為啟示之檢討與建議— A Study of the Tender Documents on Act for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The Review and Proposal from the Lessons of several Cases |
| 指導教授: |
許登科
Hsu, Teng-Ko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 畢業學年度: | 104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59 |
| 中文關鍵詞: | 招商文件 、促參法 、擔保國家 、公私協力 、法律關係 、國家擔保責任 |
| 外文關鍵詞: | Tender Documents, Act for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Guarantee Stat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Legal Relationship, Duty of the State |
| 相關次數: | 點閱:201 下載: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公私協力之興起,使我國之國家角色轉變為擔保國家,即承擔了民主、法治、社會國演變而成之擔保國家。而擔保國家之運作,則是以國家擔保責任為上位概念再細分國家責任為各種責任類型,並在國家與私人間為責任之分配。公私協力於此擔保國家之概念下,更是尤其重視國家與私人間之合作、風險分配和責任分配。且自憲法要求下以國家擔保責任所建構之擔保行政法,乃立法者先承擔備置相應法規之責任,並與行政彼此分工,由行政於個案接手國家擔保責任之實踐。
另外,本文亦藉助法律關係理論以分析促參法所形成之擔保行政法律關係。以及,自同樣思考脈絡下,推演得出受法律指引之行政和受法律指引之契約形成,並據此適用於促參法規範下招商文件之形成與其法定界限。在此同時,除招商文件之相關法規必須注意外,也應注意公私協力制度之其他基本原則,以及一般行政法原則之要求。本文即以此為基礎,分析促參法招商文件於促參案之功能,以及103年財政部公告招商文件範本之檢視。
而在對招商文件於促參案中之相關法規,及其背後法理有所了解後,本文便進一步以整體法律關係分析招商文件合於法律明文之定性,此又可分為三階段之招商文件法律關係來加以細論。末輔以三類實務案例作為例示,分析整體招商文件所形成之法律關係中,應受何法律拘束?以及應如何形成招商文件?並以所得結論,檢視103年財政部公告招商文件範本是否有所不足,與提出本文建議。
SUMMARY
The thesis researches the fun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Tender Documents from the basis of the Guarantee State and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theories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legal relationship theory. Next, analyzing the Tender Document Model by those theories. Finally, we concluded that the Tender Documents are the instrumentality of the duty of the guarantee by the division of work of legisl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ender Documents are not only the administrative disposition that the State cooperate with private participation to complete, but also the Vorbescheid.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duties by mutual cooperation and consent is also the key point to prevent disputes. As to the Tender Document Model, it will be indicated by three types of cases that it is insufficient for the administrative which is conducted by law, the duty of process and the duty of control.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三民書局,98年7月。
王澤鑑,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代理權授與、無因管理,三民書局,95年9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臺北市,99年9月。
李元德等合著,促參法Q&A:100個有關辦理BOT、OT等案件的重要問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8年7月。
李建良,行政法基本十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100年3月。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7年9月。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書局,臺北市,101年4月。
林明鏘,行政契約法研究,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95年4月。
林明鏘,歐盟行政法―德國行政法總論之變革,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98年12月。
林明鏘、郭斯傑,工程與法律十講,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103年9月。
林明鏘等譯,Eberhard Schmidt-Aßmann著,行政法總論作為秩序理念―行政法體系建構的基礎與任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8年1月。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92年3月。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下),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7年3月。
張水波、何伯森,FIDIC新版合同條件導讀與解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92年2月。
許育典,憲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8年7月。
陳敏,行政法總論,100年9月。
雷勝強主編,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淑馨出版社,臺北市,88年1月。
廖義男,公共建設與行政法理,三民書局,83年8月。
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93年10月。
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4年11月。
謝哲勝主編,法律經濟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96年5月。
(二)學位論文
李易璋,論效能原則與行政執行制度之關係,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91年6月。
許登科,德國擔保國家理論為基礎之公私協力(ÖPP)法制—對我國促參法之啟示—,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97年6月。
黃紋綦,工程契約風險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4年7月。
葉張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證券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02年7月。
(三)期刊與專書論文
孔繁琦,論工程契約對於不可抗力致工程本體毀損滅失之風險分配原則,律師雜誌,第330期,96年3月,頁9至21。
向明恩,加盟契約在臺灣司法判決帶來之民事爭議――從加盟契約之目的出發,月旦法學雜誌,第238期,104年3月,頁131至155。
向明恩,德國締約上過失理論之發展,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0期,98年6月,頁1至79。
李建良,民營化時代的行政法新思維,收錄於2011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民營化時代的行政法新趨勢,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101年12月,頁1至27。
李建良,論行政法上之意思表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0期,91年6月,頁25至66。
李建良譯,Hartmut Bauer著,民營化時代的行政法新趨勢,收錄於2011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民營化時代的行政法新趨勢,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101年12月,頁83至112。
林明鏘,ETC判決與公益原則——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及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95年6月,頁5至25。
林明鏘,行政計畫法論,收錄於國土計畫法學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5年11月,頁1至42。
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制度立法原則之商榷,連震東學術獎演講會論文,105年2月26日。
林明鏘,政策中止促參程序之法律爭議——評台北高行95年訴字第2710號判決及最高行98年判字第635號判決,東吳法律學報,第25卷第1期,102年7月,頁49至74。
林明鏘,論型式化之行政行為與未型式化之行政行為,收錄於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月旦出版社,86年5月,頁337至361。
林明鏘,擔保國家與擔保行政法――從2008年金融風暴與毒奶粉事件談國家的角色,收錄於政治思潮與國家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9年1月,頁577至598。
林明鏘譯,Trute著,行政的民主正當性,臺灣法學雜誌,第212期,101年11月15日,頁4至44。
張桐銳,合作國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1年7月,頁549至580。
張錕盛,行政法學另一種典範之期待:法律關係理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94年6月,頁54至87。
許宗力,論行政任務的民營化,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1年7月,頁581至610。
許宗力,雙方行政行為――以非正式協商、協定與行政契約為中心,收錄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91年9月,頁255至294。
許登科,公法契約爭議仲裁判斷之撤銷訴訟——以管轄法院和法院審理基準為中心,成大法學,第28期,103年12月,頁1至75。
許登科,民辦都更之私程序法與司法審查──以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765號判決為例之評析,世新法學,第9卷第1號,104年12月,頁1至82。
許登科,促參法明定最優申請人籌辦期間之法制意涵––最高行政法院一○○年度判字第一一八一號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20期,102年4月,頁16至26。
許登科,促參法規範下BOT案爭議之解析—以權利金、違約金、強制接管、契約性質爭議為中心,台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第16期,104年6月,頁57至65。
許登科,面對促參法與推動促參案的幾個基本法理初探—以相關法院見解為中心的交互呈現與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34期,103年11月,頁116至135。
許登科,釋字第709號解釋釋放之訊息與延伸思考,月旦裁判時報,第23期,102年10月,頁84至109。
許登科、吳馥妤、王佩心,國家對食安管制之失靈或國家在危機之中―以捍衛民主之觀點為中心的省思,收錄於產業發展與法治興革論壇2014,台灣論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105年1月,頁223至270。
許登科、許照生,促參法之締約程序法律關係中申請人的地位與權利保障,東吳法律學報,第27卷第1期,104年7月,頁41至90。
陳自強,FIDIC工程契約條款在契約法源之地位,仲裁季刊,第90期,99年4月30日,頁74至95。
陳清秀,公私協力法制合理化方向,台灣法學雜誌,第279期,104年9月14日,頁64至72。
陳愛娥,行政行為形式―行政任務―行政調控――德國行政法總論改革的軌跡,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94年5月,頁9至18。
陳愛娥,行政計畫確定程序法制的建構――法律制度繼受的案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80期,99年5月,頁160至168。
陳愛娥,行政組織法:第二講-國家角色變遷下的行政任務,月旦法學教室,第3期,92年1月,頁104至111。
陳愛娥,行政組織法:第三講-行政任務取向的行政組織法――重新建構行政組織法的考量觀點,月旦法學教室,第5期,92年3月,頁63至73。
陳愛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事件中的行為形式與權力劃分――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95年7月,頁26至45。
陳誌泓,公私協力之法律關係及其爭訟途徑――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實務見解為核心,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現代行政之正當法律程序/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制,台灣行政法學會研討會論文集,103年12月,頁195至250。
傅玲靜,計畫確定程序法制之實然與應然―以行政機關建設大眾捷運系統之計畫確定程序為中心,中原財經法學,第16期,95年6月,頁45至116。
程明修,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以公私協力行政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94年5月,頁37至65。
程明修,政府採購法與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拼湊之「三階理論」?――以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訴1040008號〉採購申訴審議判斷書為例,台灣法學雜誌,第279期,104年9月,頁73至91。
程明修,凱爾森純粹法學與行政法學之發展,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94年10月,頁447至483。
程明修,德國行政法學上「法律關係論」之發展――以公務員法律關係為例,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94年10月,頁365至393。
程明修,憲法基本原則:第三講–民主國原則(三),月旦法學教室,第32期,94年6月,頁44至51。
黃錦堂,行政程序法理念與重要釋義問題之研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1年7月,頁373至419。
楊宏暉,資訊誘因、資訊價值與先契約的資訊揭露義務――兼論契約法的經濟功能面向,成大法學,第19期,99年6月,頁135至172。
葉張基,不動產投資信託投資開發型民間參與案件之法令限制與排除,中正財經法學,第3期,100年7月,頁87至149。
葉張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強制接管營運與證券化風險分配之研究,台灣法學雜誌,第286期,104年12月28日,頁19至39。
詹鎮榮,公有財產提供民間使用之法制框架及契約形式——以臺北市政府為例(上),法令月刊,第66卷第8期,104年8月,頁9至26。
詹鎮榮,行政合作法之建制與開展,收錄於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103年3月,頁3至60。
詹鎮榮,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國家賠償責任,收錄於政治思潮與國家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月,頁669至692。
詹鎮榮,民營化後國家影響與管制義務之理論與實踐――以組織私法化與任務私人化之基本型為中心,收錄於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4年9月,頁103至142。
詹鎮榮,行政合作法之建制與開展――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為中心,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之法理˙各國行政法學發展方向,台灣行政法學會研討會論文集【2009】,98年7月,頁101至159。
詹鎮榮,行政合作契約瑕疵效果之檢討與續造,收錄於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103年3月,頁233至280。
詹鎮榮,行政效率效能作為選擇公私協力模式之基準――對促參法上「可行性評估」之檢討,收錄於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103年3月,頁61至97。
詹鎮榮,行政處分附款法制之傳統與革新―從公平交易法上之結合管制出發,公平交易季刊,第19卷第4期,100年10月,頁1至57。
詹鎮榮,促參案件主辦機關之「共同開發人」地位?—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2年度訴字第694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253期,103年8月1日,頁35至43。
詹鎮榮,國家任務,收錄於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4年9月,頁265至272。
詹鎮榮,國家擔保責任之實踐與檢討,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現代行政之正當法律程序/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制,台灣行政法學會研討會論文集,103年12 月,頁149至192。
詹鎮榮,補充性原則,收錄於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4年9月,頁279至285。
詹鎮榮,德國法中「社會自我管制」機制初探,收錄於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4年9月,頁143至179。
詹鎮榮,論公私協力法制上之「遞補簽約機制」,月旦法學雜誌,第225期,103年2月,頁130至146。
詹鎮榮,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收錄於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4年9月,頁1至40。
詹鎮榮,論運動彩券發行機構甄選文件之法拘束力——行政爭訟相關實務見解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29期,103年6月,頁165至180。
蔡宗珍,從給付國家到擔保國家――以國家對電信基礎需求之責任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第122期,98年2月15日,頁33至36。
顏玉明,FIDIC國際工程標準契約與國內工程契約文件風險分配原則之比較研究,收錄於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三),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市,96年7月,頁99至128。
(四)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顏玉明,FIDIC國際工程標準契約與工程採購契約要項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7-2410-H-004-171-MY3,100年10月31日。
(五)網路資料
國際諮詢工程司聯合會網站,http://fidic.org/。
臺北市政府,http://www.gov.taipei/。
二、英文專書
Brian W. Totterdill, FIDIC Users’Guide: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1999 Red and Yellow Books: Incorporating Changes and Additions to the 2005 MDB Harmonised Edition (Thomas Telford Publishing 2d ed. 2008).
Jeremy Glover, Simon Hughes and Christopher Thomas QC, Understanding the New FIDIC Red Book: A Clause-by-clause Commentary (Sweet & Maxwell Publishing 2006).
Joseph A. Huse, Understanding and Negotiating Turnkey and EPC Contracts (Sweet & Maxwell Publishing 2d ed. 2002).
校內:立即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