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張澤曈 Zhang, Ze-Tong |
|---|---|
| 論文名稱: |
遊戲及遊戲規則著作權研究 Study on Copyright Issues of Games and Its Rules |
| 指導教授: |
陳思廷
Chen, Szu-T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 畢業學年度: | 106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31 |
| 中文關鍵詞: | 遊戲規則 、創意 、著作權 、智慧財產權 、思想與表達 |
| 外文關鍵詞: | Game Rules, Creative, Copy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oughts and Expressions |
| 相關次數: | 點閱:302 下載:26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遊戲產業發展迅速,遊戲的侵權現象也日趨多樣化。除了抄襲遊戲源代碼或遊戲中的美術作品,遊戲產業出現了同質化現象。在傳統著作權法體系中,可以處理遊戲本體及大部分遊戲元素的著作權問題,但對於遊戲規則並不能很好的處理,而這一問題也少有學者探討,故本文就遊戲規則是否應當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及如何保護展開討論。
本文第一章介紹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研究範圍,旨在闡明研究該問題的意義及如何進行討論。第二章通過介紹傳統智慧財產權體系下對遊戲本體及遊戲中各類元素的保護,介紹遊戲作品保護的發展及現況并引出目前體系下存在的問題。第三章通過對第二章的總結,聚焦在著作權法對遊戲規則的保護上。通過案例使讀者重新認識當今主流遊戲的遊戲規則,并深入討論遊戲規則本身的問題,及能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最終,本文得出遊戲規則還是應當回到著作權法體系來保護。在區分簡單和複雜的遊戲規則后,複雜的遊戲規則完全可以滿足著作權法對作品的要求,成為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
In recent years, the gam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infringement of games has also becom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In addition to plagiarizing the game's source code or artwork in the game, the game industry appears to be homogenized. In the traditional copyright law system, we can deal with the copyright issues of the game ontology and most of the game elements, but the game rules are not well handled. However, few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is issue, so whether the game rules should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aw protection and how to protect the discussio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scope of the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 and how to discuss.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ame works by introducing the protection of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game ontology and the game under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lead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ystem. The third chapter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ing on the copyright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les of the game. Through the case, the reader can re-understand the rules of the game in today's mainstream games and discuss in depth the problems of the rules of the game and whether they can be protected by the copyright law.
Finally, this article draws the rules of the game or should go back to the copyright law system to protect. Afte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imple and complex rules of the game, complex rules of the game can fully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pyright law and become the object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壹、 中文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孔祥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創新性適用,中國法治出版社,2014年。
2、王路,邏輯與哲學,人民出版社,2007年。
3、任自力,著作權法,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4、李明德,許超,著作權法,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
5、施文高,比較著作權法治,三民書局,1993年。
6、張平,網絡法律評論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
7、陳新民,德國公法學基礎理論,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8、彭禮坤,經濟法,第2版,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9、程德安,媒介智慧財產權,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葉玟妤,智慧財產權法,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11、雷炳德,著作權法,張恩明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
12、種明釗,競爭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13、盧海君,版權客體論,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1年。
14、薛昌,網絡遊戲法律政策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
15、謝曉堯,在經驗與制度之間:不正當競爭司法案例類型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
16、羅明通,著作權法論1, 第7版,2009年。
17、李雨峰,著作權法,元照出版社,2015年。
18、張玉敏,智慧財產權法學,法律出版社,2002年。
19、謝銘洋,智慧財產權入門,元照,第三版,2004年。
20、賀德芬,著作權法論文集—著作權的基礎磐石,Airiti Press Inc.,2011年。
二、期刊(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王坤,智慧財產權對象中存量知識、增量知識的區分及其功能,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7期。
2、王春燕,作品中的表達與作品之間的實質相似,中外法學2000年,第5期。
3、王媛媛,文學作品的抄襲認定法律問題——以瓊瑤「梅花烙」與於正「宮鎖連城」版權糾紛案為視角,法制與社會2016年12月。
4、王榮霞,從我國桌遊行業的興起看智力活動規則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國發明與專利,2010年,第12期。
5、王鳳娟、劉振,著作權法中思想與表達二分法之合併原則及其適用,智慧財產權2017年,第1期。
6、王遷,電子遊戲直播的著作權問題研究,電子智慧財產權2016年,第2期。
7、任自力,創意保護的法律途徑,法學研究2009年,第4期。
8、安平,傳統遊戲與電子遊戲,IT論壇2010年,第11期。
9、何懷文,版式設計的著作權法保護:排版勞動與審美表達,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
10、宋玉萍,計算機軟體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11、沈蘋,電視節目形式創意的版權保護,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年,第3期。
12、姚信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由比較法觀點析論視聽著作之立法,中正財經法學2013年1月。
13、胡鴻高,論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中國法學2008年,第4期。
14、唐先博,我國作品獨創性認定的實證研究,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3期。
15、夏佳明,電子遊戲直播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研究,電子智慧財產權2016年,第2期。
16、孫大為,製作網絡遊戲外掛行為性,江蘇法治2013年,第2期。
17、孫國瑞,視聽作品的著作權保護研究,智慧財產權2011年,第10期。
18、孫磊,電子遊戲中設計及規則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調研報告,中國智慧財產權2016年12月,第118期。
19、馬瑩瑩,對網絡遊戲產業同質化現象的分析,科技和產業2012年8月第12卷,第8期。
19、張文德,網絡資訊資源著作權侵權風險分析——以微信公眾平臺自媒體「洗稿」事件為例,數字圖書館論壇2017年,第2期。
20、張學軍,作品名稱應否作為獨立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人民司法2009年10月。
21、萬衍,網絡遊戲模式與規則的著作權法保護,現代商貿工業,2017年,第13期。
22、網絡遊戲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調研報告(二)——遊戲作品收著作權法保護的範圍,北京海淀人民法院課題組,中關村2016年9月。
23、趙沁平,虛擬現實綜述,中國科學2009年,第1期。
24、劉德良,外掛、私服問題的法理分析及其規制,中國版權2004年,第4期。
25、謝琳,網絡遊戲直播的著作權合理使用研究,智慧財產權2017年,第1期。
26、謝銘洋,智慧財產權與公平交易法之關係 ─ 以專利權為中心,臺大學法學論叢1995年,24卷,第2期。
27、沈宗倫,資料庫著作權保護的檢討與新視界--以原創性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2010年1月,第188期。
28、許忠信,著作之原創性與抄襲之證明(上)--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一二一四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9年8月,第177期。
29、李偉文,論著作權客體之獨創性,法學評論2000年,第1期。
30、馮曉青,著作權之立法總之研究,月旦民商法雜誌2007年3月,第15期。
31、曹隴華,著作權保護客體的擴張與界限,科學經濟社會2008年,第4期。
32、張瑞星,論影視製作創意提案之法律保護,智慧財產權月刊2013年4月,第172期。
三、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刁慧波,計算機遊戲作為視聽作品的認定研究,華東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2、王雨譚,網絡遊戲外掛侵犯著作權研究,東北林業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3、向靖偉,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模式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4、張春艷,視聽作品著作權研究,西南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14。
5、許國堂,網絡遊戲版權保護模式分析,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6、陳佳強,平衡視角下對創意的法律保護,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7、廖蘊瑋,遊戲產業智慧財產權相關議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8、劉彥汶,著作權濫用原則之討論——以美國法發展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9、歐陽斗平,電視節目板式的版權法保護分析,華東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貳、 外文文獻
一、 專書
1. Cohen, Julie E. et al, Copyright in a Global Information Economy, Citic Publishing House, 2003.
2. Leafer, Marshall,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4th Ed. 2005.
二、期刊(依作者姓名首字母順序排列)
1. Boyden Bruce E., Games and Other Uncopyrightable Systems, 18 Geo. Mason L. (2011).
2. Castree, S., Tetris holding v. Xio interactive isn't as great a case as video game developers think it is. Cardozo: Arts and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 (2013).
3. Herrera González H C. Protection of Video Game Mechanics through the Patentability of Software [J]. (2016).
4. Katz Larisa, A Powers-Based Approach to the Protection of Idea, 23 CardozoArt&Ent.L.J.(2006).
5. Lastowka Greg, Spry Fox Attacks the Clones: Is Palpatine Behind This?, TERRA NOVA. (2012).
6. Sankar K.P. Abinava, Nikhil L.R. Chary.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Indianizing an International Debat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and Technology (2008).
三、案例索引
DaVinci Editrice S.r.l. v. Ziko Games, LLC et al, No. 4, 2013cv03415 - Document 44 (S.D. Tex. 2014). 74
Diamond v. Diehr,450 U.S.175 (1981). 62
Endemol Entm't, B.V. v. Twentieth Television Inc., No. CV98-0608 ABC (BQRx), 1998U.S. Dist. LEXIS 19049 (C.D. Cal. Sept. 29, 1998). 41
Golding v. RKO Pictures, Inc., 221 P.2d 95 (Cal. 1950). 41
Metrano v. Fox Broad. Co., Inc., No. CV-00-02279 CAS JWJX, 2000 WL 979664 (C.D.Cal. Apr. 24, 2000). 42
Parker v. Flook, 437 U.S.584 (1978). 61
Roth Greeting Cards v. United Card Co., 429 F.2d 1106 (9th Cir.1970). 100
Spry Fox,LLC v. LOL Apps,Inc.,104 U.S.P.Q.2D (BNA) 1299. 92
Tetris Holding, LLC v. Xio Interactive, Inc.,863 F. Supp. 2d 394, 404 (D. N.J.2012). 91
Whist Club v. Foster, 42 F.2d 782, 782 (S.D.N.Y. 1929).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