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辜逸翔 Ku, Yi-Hsiang |
|---|---|
| 論文名稱: |
布林通道投資策略與三大法人買賣超之績效評估-以台灣股市為例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Bollinger Bands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ehavior ─ Evidence from Taiwan Stock Market |
| 指導教授: |
林軒竹
Lin, Hsuan-Chu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 畢業學年度: | 11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5 |
| 中文關鍵詞: | 布林通道 、技術分析 、三大法人 、買賣超策略 |
| 外文關鍵詞: | Bollinger Bands, Technical analysis, institutional investor, net-buy/sell portfolios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2 下載:2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技術分析為導向,主要探討布林通道投資策略與三大法人買賣超之績效評估。研究對象為台灣上市櫃股票之日資料,樣本期間為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納入1,768檔上市櫃股票進行5年績效分析,透過歷史股價回測分析,得到三組投資組合的選股條件與操作策略,計算勝率與獲利報酬,並且檢驗研究區間內三種投資策略回測結果累計報酬率是否優於大盤指數累積報酬率。
本研究結果為:策略I-當股價往上突破通道上軌時及策略II-當股價往上突破通道上軌時,且布林帶寬進入擠壓區來偵測價格壓縮程度,搭配三大法人買賣超,可視為買進的信號,因為買進持有至訊號賣出,低勝率和超額報酬為正。而策略III-當股價往上突破通道下軌時,搭配三大法人買賣超,使用同樣操作步驟,高勝率與超額報酬為正。
In this research, we based on the extended theory of Bollinger Band that supplemented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n investment strategy to carry out 5-year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1,768 Taiwan listed and over-the-counter (OTC) companies from 2017 to 2021. We used historical stock price back-test analysis to test whether our trading three groups of investment strategies could beat the return of the broader market index.
Empiric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complex strategies which are made by Bollinger Band have positive rate of return. 2. we grouped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net-buy/sell portfolios based on their trading volumes and values, the cumulative return rate of the three groups of investment portfolios is higher than the market index.
中文文獻
1. 江沛勳 (2014),「布林通道策略成效分析─以台灣50成分股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 何公皓(2016),「技術分析投資績效之實證分析-以台灣50 ETF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吳忠輝(2015),「股價策略研究-以Bollinger Bands之應用在台灣50ETF成分股」,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融系金融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 林科呈(2020),「布林通道策略投資台股績效實證分析」,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系碩士論文。
5. 林軒白(2016),「外資與投信之買超行為及資訊價值」,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林蓉萱(2013),「包寧傑帶狀法之操作績效-以台灣50指數成分股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碩士論文。
7. 洪麗芳(2018),「超額報酬及布林通道策略績效研究-以台灣股市為例」,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范聖培(2014),「三大法人之買賣超行為對股價短期報酬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9. 張維碩、張智淵、張書豪(2018),「以向量自我迴歸模式探討台灣 50 成分股報酬率與技術面及籌碼面之關聯性」,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第十期 107.09 page 177-187。
10. 許尹騰(2012),「不同時期下包寧傑帶狀交易策略之績效實證」,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1. 許心惠(2020),「布林通道投資策略之績效評估」,國立成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2. 許溪南、王健聰、黃文芳(2010),「臺灣股市三大法人買賣超型態、強度與報酬之關聯性」,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三卷四期。
13. 陳建宇(2012),「程式交易策略實證研究-以Bollinger Bands為例」,元智大學商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14. 陳玲慧(2001),「台灣股票加權股價指數漲跌與法人交易互動關係之VAR模式研究」,環球技術學院學報,第一卷:45-54。
15. 曾志誠(2012),「應用布林線帶狀操作於台灣ETF50指數與未來股價走勢預測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16. 游佳文(2012),「台灣股票、期貨市場三大法人淨買賣超與報酬互動關係-以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17. 黃郁佳(2018),「布林通道交易策略之研究–以台灣中型100指數為例」,東海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蔡尚翰(2017),「籌碼面選股結合技術分析之投資績效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9. 盧陽正、翁振益、方豪(2008),「台灣股市三大法人持股調整、群聚效應、回饋交易、串流行為與群聚之動量持續性」,《管理與系統》, 15, 523–543。
20. 賴宣名(2013),「包寧傑帶狀搭配均線與KD指標之多層次股票篩選模式-以台灣股市為例」,嶺東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John, Bollinger(2002),包寧傑帶狀操作法(寰宇財務顧問公司譯;初版),寰宇出版社。(原著初版於1983)
英文文獻
1. Barber, B. M., Lee, Y. T., Liu, Y. J., and Odean, T. (2009). “Just How Much Do Individual Investors Lose by Trading?”,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2: 609-632.
2. Chiao, C. Cheng, D. C. and Shao, Y. (2006). “The Informative Content of the Net-Buy In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vidence from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 9: 661-697.
3. Mishra, S. (2016). “Technical Analysis and Risk Premium in Indian Equity Market: 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IUP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XV: 51-68.
4. Ni, Y., Day, M. Y., Huang, P., and Yu, S. R. (2020). “The profitability of Bollinger Bands: Evidence from the constituent stocks of Taiwan 50”,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551:1-14.
5. Rousis, P. and Papathanasiou, S. (2018). “Is Technical Analysis Profitable on Athens Stock Exchange? ”, Mega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ume 61: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