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婉菱
Li, Wan-Ling
論文名稱: 人身保險給付課稅問題之研究
A Study of Taxation of Life Insurance Proceeds
指導教授: 柯格鐘
Ko, Ke-C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量能課稅原則所得租稅優惠免稅所得
外文關鍵詞: principle of equality, Income, Tax incentives, Tax-free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依據保險法之規定,人身保險包括了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以及年金保險。而各保險種類有其不同之內涵。在人壽保險給付之課稅上,更有其區分不同之必要。當財產並無增加時,毫無疑問即無課稅之問題;換言之,當受領人之財產有增益之情形時,即應考量係屬所得而有課稅之問題。當欠缺租稅優惠之合理基礎時,應對之加以課稅,然而,現今法制並未就保險給付是否造成財產增益而加以區別。
    租稅優惠係以犧牲量能課稅原則之手段,以藉此達到特定之政策目標。過去政府為了鼓勵人民購買人壽保險,在稅法上提供了優惠之待遇以達社會政策目的。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保險的普及,租稅優惠有必要重新檢討以避免被濫用而使得稅基被嚴重侵損。否則租稅優惠之規定將違背保險制度之精神,且與稅法之基本原則背道而馳。
    本文將就各該保險給付之性質是否屬應課稅之所得,再就該屬所得之給付檢驗有無租稅上優惠之正當化基礎而免稅。藉由此一層次架構,對我國人身保險給付課稅問題做一全面探討,並提供未來立法改革方案與建議。

    According to the Insurance Act, Insurance of the person includes life insurance, health insurance, personal injury insurance, and annuities. Each kind of type has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 In taxation of life insurance proceeds, it has necessity of the difference.
    Without a doubt, the property has not increased does not have the taxation question.
    Otherwise, If the receiver property has increases, namely should consider the taxation question. If short of the reasonable tax incentives reason, namely deals with the assessment. however, the current taxation has not differentiated whether to have obtained increases.
    Tax incentives are sacrifice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in order to achieve certain policy goals. In the past, the government provided th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on the tax law,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people to buy the life insurance, to reach the social policy purpose. But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surance, tax incentives should be necessity of making a self-criticism, in order to avoid tax incentives system to
    abuse and causes the tax base to corrode seriously. Otherwise, it will violate spirit of the insurance system, and also mutually opposed with the tax law basic principle.
    This paper will discrimination each proceed according to the essence of the insurance proceeds, then, has obtained pays examines whether to have the tax-free reasonable reason. By way of this construction, make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axation of life insurance proceeds, and provide possibl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legal reform in the future.

    目 錄 ................................................... 1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3 第二章 人身保險給付之探討 .................................. 5 第一節 保險概說 ........................................... 5 第一項 保險之緣起、意義及種類 ............................... 5 一、保險的緣起............................................. 5 二、保險的意義 ............................................ 6 三、保險的種類 ............................................ 6 第二項 保險之本質、要素與功能 ............................... 7 一、保險的本質............................................. 7 (一)損害說 .............................................. 7 (二)非損害說 ............................................ 8 (三)小結 ................................................ 9 二、保險的要素............................................. 9 (一)危險 ................................................ 9 (二)補償之需要 ......................................... 11 三、人身保險之功能......................................... 12 (一)危險保障功能 ........................................ 12 (二)儲蓄投資功能 ........................................ 14 (三)發展國家經濟與金融仲介之功能 .......................... 14 四、本文觀點.............................................. 15 第二節 人身保險給付之性質 .................................. 16 第一項 人壽保險 .......................................... 16 一、人壽保險之定義......................................... 16 二、人壽保險之種類 ........................................ 17 (一)死亡保險 ........................................... 17 (二)生存保險 ........................................... 19 (三)生死合險 ........................................... 19 第二項 健康保險 .......................................... 20 一、健康保險之定義........................................ 20 二、健康保險的給付項目 .................................... 20 (一)疾病或分娩之醫療費用補償 ............................. 21 (二)疾病或分娩及其所致殘廢給付 ........................... 21 (三)疾病或分娩之死亡給付 ................................. 22 三、健康保險給付方式....................................... 22 (一)實支實付型 ......................................... 22 (二)定額給付型 ......................................... 22 第三項 傷害保險 .......................................... 23 一、傷害保險之定義......................................... 23 二、傷害保險的給付項目 .................................... 23 (一)死亡保險金給付 ...................................... 23 (二)殘廢保險金給付 ...................................... 24 (三)傷害醫療保險給付 .................................... 24 第四項 年金保險 .......................................... 25 一、年金保險之意義........................................ 25 二、年金保險之種類與產品 .................................. 26 (一)傳統型年金險 ........................................ 27 (二)利率變動型年金 ...................................... 27 (三)投資型年金保險(變額年金) ........................... 27 第五項 小結:人身保險給付性質歸納 .......................... 28 第三章 人身保險給付是否為所得 .............................. 30 第一節 租稅考量 .......................................... 30 第一項 量能課稅原則作為稅法之基本原則 ....................... 30 一、量能課稅原則之意義..................................... 30 二、量能課稅原則之憲法上基礎 ............................... 31 第二項 所得稅與遺產及贈與稅之關係 ........................... 32 第二節 所得概說 .......................................... 34 第一項 所得、非所得、課稅所得、非課稅所得、免稅所得概念區辨 .... 34 一、概說................................................. 34 二、所得與非所得 ......................................... 35 三、課稅所得與非課稅所得 .................................. 37 四、應稅所得與免稅所得 .................................... 38 (一)非所得性質者,不得列為免稅所得 ........................ 39 (二)為避免重複課稅 ...................................... 39 (三)避免課稅成本超過稅收收入 ............................. 39 (四)為達成特定的社會政策 ................................. 39 五、小結................................................. 40 第二項 課稅所得之理論 ..................................... 40 一、所得理論之演進......................................... 40 (一)泉源理論 ........................................... 41 (二)純資產增加說 ........................................ 41 (三)市場所得理論 ........................................ 42 (四)營利所得理論 ........................................ 44 (五)我國學者認為之應然面 ................................. 44 二、我國之所得理論......................................... 45 (一)現行條文規定分析 .................................... 45 (二)大法官解釋 ......................................... 47 三、小結................................................. 48 第三節 分析各保險給付是否為課稅所得之概念 ................... 48 第一項 喪葬費、殘廢保險給付、醫療費用保險給付 ................ 49 一、實務對於損害賠償之債相關課稅見解......................... 50 二、「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於保險給付之適用................ 51 (一)醫藥費及喪葬費相當於「固有利益所受損害」之填補 .......... 51 (二)殘廢保險給付 ........................................ 52 第二項 人壽保險之生存給付、喪葬費以外之死亡給付、年金保險給付 .. 55 一、人壽保險之生存給付、年金保險給付......................... 55 (一)是否造成財產增加 .................................... 55 (二)所得理論檢視 ........................................ 57 二、(喪葬費以外之)死亡給付................................ 57 (一)死亡給付之內容及是否造成財產增加 ...................... 57 (二)所得理論檢視 ........................................ 66 (三)受益權與稅目之關連 .................................. 67 第三項 小結:不可一概而論,應就各保險給付之性質分別判斷 ....... 72 一、醫療費用、喪葬費及殘廢給付.............................. 72 二、生存給付、喪葬費以外之死亡給付、年金保險給付 ............. 73 (一)累積期 ............................................. 73 (二)支付期 ............................................. 73 三、經濟上所得與稅捐上所得................................. 74 四、附論:保單紅利、解約給付、保單貸款 ...................... 75 (一)保單紅利 ........................................... 75 (二)解約給付 ........................................... 76 (三)保單貸款 ........................................... 76 第四章 人身保險給付之應稅與免稅 ............................ 78 第一節 租稅優惠作為量能課稅原則之例外 ....................... 78 第一項 租稅優惠概說 ....................................... 78 一、租稅優惠之意義........................................ 78 二、租稅優惠之種類及方式 .................................. 79 (一)租稅優惠之種類 ...................................... 79 (二)租稅優惠之方式 ...................................... 80 第二項 租稅優惠與量能課稅原則之關係 ......................... 81 一、租稅特別措施規範非稅法.................................. 81 二、租稅特別措施不適用量能課稅原則 .......................... 81 第三項 租稅優惠之正當合理性 ................................ 82 一、實務揭示租稅優惠須具正當合理性基礎....................... 82 二、租稅優惠正當合理性要件判斷 ............................. 83 (一)目的合憲性審查 ...................................... 84 (二)適當性審查 ......................................... 85 (三)必要性審查 ......................................... 88 (四)狹義比例原則 ....................................... 88 第二節 生存、死亡及年金保險給付租稅優惠之正當合理性判斷 ....... 89 第一項 「目的合憲性審查」--是否存在特定公益目的 .............. 90 一、由我國人身保險給付免稅之立法理由觀之..................... 91 (一)所得稅法 ........................................... 91 (二)保險法 ............................................. 92 (三)遺產及贈與稅法 ...................................... 92 二、本文推論.............................................. 92 (一)生存、死亡及年金保險給付免稅為「增進福利式的租稅優惠」 ........................................................ 92 (二)公共利益之意義為何 .................................. 93 (三)生存、死亡及年金保險給付租稅優惠之目的合憲 ............. 94 第二項 是否符合比例原則 ................................... 95 一、危險保障功能是否為租稅優惠之正當理由..................... 95 (一)適當性原則 ......................................... 95 (二)必要性原則 ........................................ 100 (三)狹義比例原則 ...................................... 100 (四)小結 ............................................. 104 二、儲蓄投資功能是否為租稅優惠之正當理由.................... 104 (一)適當性原則 ........................................ 104 三、發展國家經濟與金融仲介之功能是否為租稅優惠之正當理由...... 106 (一)適當性原則 ........................................ 106 (二)必要性原則 ........................................ 110 第三項 小結:依各保險給付之性質分析之 ...................... 111 一、對於值得優惠之當事人範圍,應進行合理的選擇............... 112 二、保險給付依所領取之給付為「保險」或「儲蓄」性質而為不同之處 理 .................................................... 113 三、生存、死亡、年金保險給付應否給予租稅優惠分析 ............ 113 (一)死亡保險給付 ...................................... 113 (二)生存、年金保險給付 ................................. 114 四、優惠程度應按優惠之需要來衡量........................... 117 第五章 結論 ............................................. 119 參考文獻 ............................................... 128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
    1、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際,1990 年。
    2、陳雲中,保險學,2004 年。
    3、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2003 年。
    4、劉宗榮,新保險法-保險契約法的理論與實務,2007 年。
    5、鄭鎮樑,保險學原理,2005 年。
    6、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2006 年。
    7、鄭玉波著,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2007 年。
    8、陳彩稚,保險學,2004 年。
    9、林群弼,保險法論,2003 年。
    10、凌氤寶、康裕民、陳森松,保險學-理論與實務,2001 年。
    11、陳雲中,人壽保險的理論與實務,2003 年。
    12、方明川,個人年金保險新論,2005 年。
    13、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1996 年。
    14、葛克昌,所得稅與憲法,2009 年。
    15、王建煊,租稅法,2006 年。
    16、于秋姑,遺產及贈與稅,2003 年。
    17、吳金柱,所得稅法之理論與實用(上),2008 年。
    18、陳清秀,稅法之基本原理,1994 年。
    19、陳清秀,稅法總論,2006 年。
    20、劉春堂,判解民法債編通則,2001 年,頁116。
    21、姚志明,侵權行為法,2005 年,頁216。
    22、曾世雄,損害賠償法原理,1989 年。
    23、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體系化解說(上),2000 年。
    24、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2002 年。
    25、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2006 年。
    26、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2002 年。
    27、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2005 年。
    28、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二),2007 年。
    29、許宗力,比例原則與法規違憲審查,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2004 年。
    30、湯德宗,違憲審查基準體系建構出探-「階層式比例原則」構想,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下冊),2009 年。
    31、李建良、李惠宗、林三欽、林合民、陳春生、陳愛娥、黃啟禎,行政法入門,2000年。
    32、黃茂榮,稅法總論-法學方法與現代稅法(第一冊)2005 年。
    33、黃茂榮,稅法總論-稅捐法律關係(第三冊),2008 年。
    34、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2004 年。
    35、李金桐,租稅各論,1995 年。
    36、徐偉初、歐俊男、謝文盛,財政學,2005 年。
    37、葛克昌,國家學與國家法:社會國、租稅國與法治國理念,1996 年。
    38、江朝國,保險業之資金運用,2003 年。
    39、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2005 年。
    (二)期刊論文
    1、鄭義和、李怡慧、施恬、張琬如,人身保險相關課稅問題之檢討,行政院財政改革委員會自行研究報告,2002 年10 月。
    2、柯格鐘,量能課稅原則作為稅法之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36 期,2006 年9 月。
    3、葛克昌,租稅優惠、平等原則與違憲審查-大法官釋字第五六五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16 期,2005 年1 月。
    4、柯格鐘,論量能課稅原則,成大法學,第14 期,2007 年12 月。
    5、柯格鐘,論所得法上的所得概念,臺大法學論叢,第37 卷第3 期,2008 年9 月。
    6、柯格鐘,論個人綜合所得稅之免稅額,月旦法學雜誌,第142 期,2007 年3 月。
    7、周國端、朱澤民、莊聲和、梁正德,人身保險給付課稅之檢討,財政部94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05 年5 月。
    8、劉正偉,租稅優惠作為國家經濟指導措施之司法審查-以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為例,財稅研究,第36 卷第5 期,2004 年9 月。
    9、陳昭華,論租稅優惠制度及其憲法原則之限制,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第30 期,2000 年。
    10、許宗力,基本權利的保障與限制(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4 期,2003 年12 月。
    11、吳綱立,規劃思潮與公共利益概念之演變,人與地,第179 期,1998 年11 月。
    12、江岷欽,論行政中立與公共利益,人事月刊,第21 卷第5 期,1995 年11 月。
    13、韋伯韜、周信佑,社會福利應以保險與救助取代津貼,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2007 年1 月17 日,2007 年1 月13 日中央日報。
    14、林萬億,老年年金制度之建立,月旦法學雜誌,第28 期,1997 年9 月。
    15、蕭麗卿,人口老化與老人經濟保障問題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13 期,1994年1 月
    16、曾巨威、朱琇妍,最低稅負制之介紹與相關問題研究,財稅研究,第36 卷第6期,2004 年11 月。
    17、葛克昌,所得最低稅負制相關法律爭議,月旦財經法雜誌,第4 期,2006 年3月。
    18、張清讚,推動最低稅負制不如擴大稅基縮小租稅優惠,稅務旬刊第1938 期,2005年7 月31 日。
    19、狄雅傑,最低稅負制加稅減稅目標混淆,稅務旬刊,第1943 期,2005 年9 月20日。
    20、劉其昌,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之分析,財稅研究,第38 卷第3 期,2006 年5 月。
    21、洪東煒,實施最低稅負制的課題與方向,稅務旬刊,第1930 期,2005 年5 月10日。
    (三)學位論文
    1、馮郁琇,人身保險給付之免稅範圍與租稅規避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 年1 月。
    2、吳志中,所得稅法上所得概念之研究-以大法官釋字第508 號解釋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7 月。
    3、胡斯諺,財產權之損失補償費及損害賠償費於所得稅之探討,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 年1 月。
    4、吳佩倫,我國綜合所得稅免稅所得制度之分析:歷史制度主義觀點,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6 月。
    5、李宥叡,所得類型與所得類型轉換之研究-以综合所得稅為中心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6 月。
    6、張素屏,我國現行個人傷害保險經驗分析與探討,逢甲大學保險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年5 月。
    7、陳金華,人壽保險相關課稅問題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年6 月。
    8、賴三郎,人身保險商品相關租稅問題之研究,淡江大學商學院暨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3 年1 月。
    9、莊美玉,租稅優惠作為經濟輔助手段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1 月。
    10、周泰維,文化國家與文化政策之租稅優惠,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7 月。
    11、林明誼,租稅平原則對租稅立法的限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 月。
    12、蔡志宏,人身保險給付課稅之研究-以所得稅和及產及贈與稅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7 月。
    (四)網站:
    1、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http://www.lia-roc.org.tw/index01/index01.asp?item=data/publication.htm
    2、南山人壽:
    http://www.nanshanlife.com.tw/public_site/index_main.htm
    3、立法院法律系統:
    http://lis.ly.gov.tw/lgcgi/lglaw?@49:1804289383:f:NO%3DE01513*%20OR%20NO%3DB01513$$10$$$NO-PD
    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青年版:
    http://theme.cepd.gov.tw/young/07.htm
    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276&key=&ex=%20&ic=&cd=
    二、英文文獻
    1、Emmett J. Vaughan / Therese M. Vaughan, Fundamentals of risk and insurance, Wiley, 1996.
    2、George E. Rejda, Principle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Pearson/Addison Wesley, 2008.
    3、Harold D. Skipper / W. Jean Know,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Perspectives in a Global Economy, Blackwell Pub, 2007.
    4、Kenneth Black, Jr. / Harold D. Skipper, Jr., Life & Health Insurance, Prentice Hall, 2000.
    5、Mark S. Dorfman, Introduction to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Prentice Hall, 1994.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