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宛妮
Cheng, Wan-Ni
論文名稱: 張系國科幻小說「城」與「海默城」系列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ity’ and ‘Hai-Mo City’ Series in Xi-Guo Zhang's Science Fiction
指導教授: 蔡玫姿
Tsai, Mei-Tz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2
中文關鍵詞: 張系國科幻小說呼回世界比較研究
外文關鍵詞: Xi-Guo Zhang, Science Fiction, Hu-Hui World, and Comparative Study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科幻小說之父張系國(1944年-)藉由淺顯清晰的文筆探討深刻議題,建立有力的文明史觀反思,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 「張派科幻」。1983年開始「城」三部曲之創作,2017年完成第二套長篇科幻小說「海默三部曲」,時隔幾十年建構出磅礡宏觀的「呼回」文明科幻世界。本文從張系國後期長篇科幻「海默城」系列回望前期「城」系列作品,重閱張系國長篇科幻經典,針對其科幻書寫之「呼回世界」發展脈絡進行探析。

    本篇論文著重於文本細讀,從敘事手法、科幻素材等視角針對作家前後期文學風格析論。緒論簡介問題意識、文獻回顧、研究方法。第貳章論析張系國「呼回世界」的興起與擴張,先從張氏在臺灣的文學定位談起,並透過短篇小說〈傾城之戀〉、〈銅像城〉分析其科幻作品中呼回世界之緣由,與作家前後二十年長篇科幻「城」與「海默城」兩系列之寫作版圖定位。第參章則是由不同角度切入科幻長篇「城」與「海默城」系列之敘事比較,包含「中國式科幻」框架下敘事手法之轉型、小說中三座不同時期的城之空間探討,以及時間敘事論析下,兩期創作的大歷史觀與個人生命之時間歷程,總結張氏科幻書寫特色之沿用與轉變。第肆章針對兩系列小說中的科幻素材分析與比較,從早期的時間旅行,到近年來人工智慧與虛擬實境,揭示了科幻文類與時俱進的獨到美學。最後第伍章歸納「城」與「海默城」系列之比較,並闡述本論文研究的侷限與展望。

    本論文著重從後期「海默城」系列回望前期,透由比較、對照的方法探究作家在臺灣文學場域定位與前後期寫作風格之轉變,更能看出張系國與時俱進的創作雄心,對於科幻文學多年來的盡心耕耘,依舊以幽默知性且簡潔有力的筆觸,承載著變幻無窮如詩如畫般的想像羽翼,航向更遠的文學彼岸。

    The father of Taiwanese science fiction, Xi-Guo Zhang (1944- ), was good at discussing profound issues by his clear writing style and established a powerful historical view of civilization to form his unique ‘Science Fiction of the Zhang’(張氏科幻). In 1983, he started to write the ‘City’ Series trilogy(「城」系列), and the second set of science fiction ‘Hai-Mo City’ Series(「海默城」系列)was completed in 2017. After a few decades, the world of ‘Hu Hui’(呼回)civilized science fiction was constructed. This thesis focused on Zhang’s latest period of sci-fic ‘Hai-Mo City’ to look back his early sci-fic works and explored his sci-fic writing of the ‘Hu Hui World’.

    The thesis mainly used the way of close reading and discussed Zhang’s pre- and post-period of literary style by the using of narrative skills, sci-fic materials and etc.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problematic stateme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method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rise and extension of ‘Hu Hui world’ from the thinking of Zhang’s place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field and explored the meaning of ‘Hu Hui World’ by his two short story that ‘‘Love in a Fallen City’’(傾城之戀) and ‘‘The City of Bronze’’(銅像城). Furthermore, Zhang’s writing of the two series of ‘City’ and ‘Hai-Mo City’ will be defin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will contrast the ‘City’ and ‘Hai-Mo City’ to conclude Zhang’s writing features, exte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by disserting the narrative skills under the frame of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the spac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cities in the story, and Zhang’s view of macro-history and personal history between his two writing periods.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thesis mainly contrasted the sci-fic materials that using in the two series. The earlier concept of ‘Time Traveling’ and the recent ide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Virtual Reality’ were presented out the unique aesthetics and synchronous feature in the sci-fic genre. In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generalized the comparison of ‘City’ and ‘Hai-Mo City’ series and elaborated the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of this thesis.

    Key words: Xi-Guo Zhang, Science Fiction, Hu-Hui World, and Comparative Study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範圍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4 一、 專書研究 5 二、 期刊論文 6 三、 學位論文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9 第貳章 未竟之城 : 張系國「呼回世界」的興起與擴張13 第一節 張系國在臺灣科幻文學星圖中的座標13 第二節 城之初建與末日預言:〈銅像城〉與〈傾城之戀〉15 第三節 類中國古城:「索倫城」25 第四節 十年磨一劍:「呼回世界」之擴張30 第參章 「城」與「海默城」前後三部曲之敘事比較33 第一節 「城」與「海默城」系列作品情節34 第二節 張式「平行時空」:中國式科幻特色36 一、 科幻小說中歷史名詞新詮釋41 二、 中國傳統典故舉凡52 第三節 空間敘事:從「索倫城」到「海默城」、「加藍德城」53 第四節 時間敘事:大歷史觀與個人生命歷程62 一、 時間的大哉問:歷史決定論62 二、 英雄旅程:逃脫與救贖71 第五節 書寫特色的沿用與轉變77 第肆章 「城」與「海默城」前後三部曲中的科幻素材比較83 第一節 「時間甬道」:時間旅行83 第二節 「人渣機器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89 第三節 「情境改造膠囊」:虛擬實境97 第伍章 結論101 第一節 「城」與「海默城」比較歸納101 第二節 論文侷限與展望104 引用文獻 105 附錄一:張系國著作年表109 圖目錄 圖2-2-1、2-2-2 27

    一、文本

    張系國:《星雲組曲》,臺北巿 : 洪範,1983年。
    張系國:《五玉碟》,臺北巿 : 知識系統出版,1983年。
    張系國:《龍城飛將》,臺北巿 : 知識系統出版,1986年。
    張系國:《一羽毛》,臺北巿 : 知識系統出版,1991年。
    張系國:《多餘的世界》,臺北市:洪範,2012年。
    張系國:《下沉的世界》,臺北市:洪範,2015年。
    張系國:《金色的世界》,臺北市:洪範,2017年。

    二、專書

    (一) 中文專書

    于希賢、于洪著:《中國古都歷史文化解讀》,北京市:中國三峽出版,2009年。
    王海燕編選:《德日進集》,上海市:上海遠東出版,2004年。
    向鴻全主編:《臺灣科幻小說選》,臺北市:二魚文化出版,2003年。
    吳松弟:《中國古代都城》,臺北市:臺灣商務,1994年。
    汪德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文化思想》,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發行,1997年。
    吳弘達:《中國的古拉格:大陸勞改隊及奴工產品真相》,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公明:《歷史是什麼》,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呂應鍾、吳岩著:《科幻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
    林健群主編:《在「經典」與「人類」的旁邊──臺灣科幻論文精選》,福建: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
    胡亞敏:《敘事學》,臺中市:若水堂,2014年。
    胡衍南主編:《文字芳華:第四屆全球華文作家論壇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市:學林出版,2003年。
    翁振盛:《敘事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2010年。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等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發行,2000年。
    荒江釣叟:《月球殖民地小說》,臺北市:廣雅,1984年。
    張系國:《夜曲》,臺北:知識系統出版,1985年。
    張系國編:《當代科幻小說選II》,臺北:知識系統出版,1985年。
    張系國:《七十四年科幻小說選》,臺北:知識系統,1986年。
    張系國:《七十五年科幻小說選》,臺北:知識系統,1987年。
    張愛玲:〈《傳奇》再版的話〉,《傳奇》,上海:上海雜誌社,1944年。
    陳獨秀等:《新青年:民主與科學的呼喚》,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發行,1999年,
    楊勝博:《幻想蔓延:戰後臺灣科幻小說的空間敘事》,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15年。
    傅吉毅:《臺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8年。
    葉李華主編:《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新竹市: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
    錢理群:《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曲》(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7年。
    龍迪勇:《空間敘事研究》,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發行,2014年。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戰後臺灣人權史》,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年。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臺北巿:里仁,1984年。

    (二)翻譯專書

    二間瀨敏史;劉麗鳳譯:《圖解時間簡史》,臺北縣:世茂出版,2004年。
    克里斯多夫‧佛格勒(Christopher Vogler); 蔡鵑如譯:《作家之路: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臺北市:商周出版,2013年。
    加來道雄;許晉福譯:《電影中不可能的物理學》,臺北:世茂,2009年。
    加來道雄;鄧子衿譯:《2050科幻大成真》,臺北市:時報文化,2015年。
    艾西莫夫(Issac Asimov);葉李華譯:《艾西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9年。
    米克.巴爾著,潭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發行,1995年。
    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郭兆林譯:《如何建造時光機》,臺北市:大塊出版,2004年。

    三、期刊文獻

    沈曉燕:〈張系國科幻三部曲《城》的歷史思辨〉《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 01期,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余昱瑩:〈《星雲組曲》之神話意涵初探〉,《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009年9月,第15期。
    吳投文、李忍:〈「城之戀」結構模式的多向度展開──《邊城》、《傾城之戀》、《圍城》的對讀分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第14卷第2期,2011年。
    鄭軍:〈科幻長篇復興之年〉,《科幻風向標WINDVAN》,2012年7月號。

    四、學位論文

    李家旭:「張系國小說的救贖之道」,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范怡舒:「張系國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8年。
    陳玉燕:「科學、文學與人生──張系國科幻小說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游欣璇:「臺大哲學系事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五、網路資料

    史坤坤:〈毛澤東“人民”概念研究〉,網址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5/0108/c85037-26350600.html,上網日期2018年04月29日。
    朴素〈在想象中寄寓歷史的浪漫情懷──評張系國《城:科幻三部曲》〉,網址http://life.fhl.net/ic975/JSK/01.htm,查詢日期:2018年05月11日。
    〈作家不是人〉張系國部落格2016年03月08日,網址http://blog.udn.com/changsk/49230800,上網日期2018年05月20日。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22-12-08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