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翊峰
Huang, Yi-Feng
論文名稱: 成大測量系的誕生與轉變1930-2010
Mak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partment of Geomatics a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1930-2010
指導教授: 陳恒安
Chen, Heng-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上海同濟大學測量系史惠順建教合作系史
外文關鍵詞: Department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 a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urveying at Tongji University, Hui-Shun Shih, cooperative education, geomatics.
相關次數: 點閱:227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測量事業雖長久以來不為一般大眾所知,但卻是國家治理、建設工程不可或缺的技術。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簡稱成大測量系,是臺灣唯一以「測量」命名的系所。因此成大測量系自成立以來,一直是臺灣最重要的測量人才輸出場所,並參與多項臺灣重大經濟建設。
    成大的測量教育,始於歷史因素及回應社會需求。由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測量系的史惠順、周龍章等教授為首,展開成大的測量教育。而1950年代開始接受各方委託的建教合作案,使得以史惠順教授為首的成大測量團隊,不斷擴張規模,為成立系所奠定基礎。隨工程與土地的測量人才需求加重,乃於1978年脫離成大土木系,正式成立測量工程學系。
    電腦科技發展之後,測量領域出現重大變革,成大測量系對土地、工程測量的傳統任務,逐漸朝向空間資訊的型態,全球定位系統、地理資訊系統、遙感探測成為主流,同時出現跨領域的合作機會。同時,技術轉變對系所名稱、學生流動、性別比、教師招聘以及課程安排都造成影響。測量學科內容轉變和跨領域之後各學門間的潛在競爭者,如何保有目前測量專業的優勢,是成大測量系將要面對的課題。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he Department of Geomatics a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

    Typically, historical theses are written in either annalistic style, chronicle, or alumni memoir, etc.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look at the historical events in a different format. We will describe the Department of Geomatics from three different angles, 1)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2) educational practice versus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liaison system (cooperative education), 3) influences on the department from transformation of surve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rveying education at NCKU had a fundamental relation to Professor Hui-Shun Shih and the Department of Surveying a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And later, the massive domestic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gave birth to the founding of an independent department. Between decades, students carry out missions and shape vision by participating multiple practic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which also provides funds to the department. Last but definitely not the least, th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of surve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fter 1960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department’s staff hiring policy, course management, student sex ratio and eventually the renaming of the department.

    By further studying the three dimensions, this thesis adapts a new narrative strategy instead of a traditional department history writing, in order to present an innovative viewpoint on the Department of Geomatics at NCKU.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資料與方法 6 第四節 章節安排 7 第二章 上海、四川、臺灣:成大測量系的前世今生 9 第一節 成大與上海同濟大學測量系 9 第二節 槍砲下的測量系 18 第三節 成大測量系的奠基者:史惠順教授 24 第四節 成大測量系的成立 29 第三章 成大測量系的實務與教學 34 第一節 被忽略的測量學 34 第二節 測量系外的測量學 38 第三節 成大測量系的建教合作 40 第四節 成大測量系的教學宗旨與成果 50 第四章 當測量不只是測量:技術轉變對成大測量系的影響 55 第一節 名符其實:從測量到空間資訊 55 第二節 自產自銷:成大測量系的教師聘用與課程安排 58 第三節 冷門科系的宿命:成大測量系的學生流失問題 60 第四節 打破工程印象:成大測量系學生的性別比 67 第五章 結論 74 參考書目 78 附錄 86

    史料
    丁文淵,〈測量系十周年紀念〉,《測量》,3:1(上海,1943.3),頁5。
    王之卓,〈同濟測量系的使命〉,《測量》,3:1(上海,1943.3),頁6。
    古振今,〈論統一全國測量〉,《測量》,3:2(上海,1943.6),頁62-67。
    史惠順,〈同濟精神改造了我〉,未發表,年份不詳。
    朱家驊,〈同濟大學測量系特刊序〉,《測量》,3:1(上海,1943.3),頁3-4。
    沈禹昌,〈介紹國立同濟大學測量系之現狀〉,《測量》,3:1(上海,1943.3),頁58-59。
    李約瑟,李大斐編著,余廷明等譯,《李約瑟遊記》,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夏堅白,〈我國測量教育管見〉,《測量》,3:1(上海,1943.3),頁9-12。
    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1930年度國立同濟大學概覽(一)》,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2。
    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1930年度國立同濟大學概覽(二)》,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2。
    國立成功大學,《成大校刊》,第51期(臺南市,1977)。
    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校史紀要初編》,臺南:國立成功大學,1976。
    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概況》,臺南:國立成功大學,1979-2004。
    國立成功大學各屆畢業同學錄編輯委員會,《國立成功大學畢業同學錄》,臺南:國立成功大學,1982-2013。
    國立成功大學航空測量研究所測量工程學系七十八學年度第二次系所聯合會議紀錄,1988.6.17。
    國立成功大學航空測量研究所測量工程學系七十八學年度第二次系所聯合會議紀錄,1989.11.20。
    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建教合作統計表〉,未發表,年代不詳。
    陳永齡,〈測量研究的使命〉,《測量》,3:2(上海,1943.6),頁61-62。
    連雅堂,《臺灣通史》,臺北市:臺灣通史社,1920。
    葉雪安,〈十年來之測量系〉,《測量》,3:1(上海,1943.3),頁7-8。
    臺灣省立工學院出版委員會,《臺灣省立工學院概況》,臺南:臺灣省立工學院,1951。
    臺灣省立工學院出版委員會,《臺灣省立工學院概況》,臺南:臺灣省立工學院,1955。
    顧葆康,〈十年來之水利航測概況〉,《測量》,3:1(上海,1943.3),頁23-26。

    專書
    毛齊武總編輯,《國立成功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電機資訊八十年》,臺南市:成功大學電機資訊學院,2012。
    石萬壽主纂,《國立成功大學校史稿:建校六十周年紀念》,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1991。
    江丙坤,《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
    李金振主編,《成大六十年:中華民國二十至八十年》,臺南:成功大學,1991。
    李東華,《光復初期臺大校史研究(1945-1950)》,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3。
    李樂曾,《德國對華政策中的同濟大學(1907-1941)》,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胡孝勇總編輯,《聯勤:創制五十五周年專輯》,臺北市:聯勤總部,2001。
    胡頌平,《朱家驊年譜》,臺北市:傳記文學,1969。
    林昌進總編輯,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編,《工學溯源: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七十二周年〉》,臺南:成功大學,2004。
    洪銘盤主編,《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系史稿》,臺南市: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1992。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特刊編輯委員會,《國立同濟大學創校八十周年紀念特刊》,臺北市:國立同濟大學校友會,1987。
    校史編纂小組,《世紀回眸:成功大學的歷史》,臺南:成功大學,2001。
    翁鴻山等編撰,《化工溯源: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系史》,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文教基金會,2011。
    國立成功大學,《成大校刊》,臺南:成功大學,1977-1980。
    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校刊》,臺南:成功大學,1971-2007。
    國立成功大學四十年專輯編輯小組主編,《成大四十年:回顧與前瞻》,臺南:成功大學,1986。
    陳哲俊等作,《航遙測技術在自然資源之應用》,臺北市:中正農科基金會,2009。
    陳鍵等作,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編輯,《成功的道路:第一屆成功大學校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2002。
    黃昌勇、干國華,《老同濟的故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
    賴景義、陳奇夆主編,《中大在臺第一個十年:地物所1962》,桃園縣中壢市:國立中央大學,2012。
    謝爾昌編,《成大機械系六十年史:1931~1991: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系史》,臺北市:成大機械工程學系,1997。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市:群學,2010。
    期刊
    王健文,〈校史敘事觀點的再思考〉,《新史學》,14:3(臺北市,2003.9),頁147-172。
    中國測量工程學會秘書處,〈百年走來的臺灣工程概況〉,《測量工程》,53:1、2(臺中,2011.6),頁1-6。
    史惠順,〈中華民國之測量事業與成功大學之測量工程學系〉,《地籍測量》,27:4(臺北,2008.12),頁69-73。
    史惠順,〈加強發展測繪科技及建之其健全之制度〉,《地籍測量:中華民國地籍測量學會會刊 》,第9期(臺中市,1990.4),頁7-10。
    史惠順,〈臺灣測量事業發展之過程現況及未來〉,《測繪通報》,2002年第6期(北京市:2002.7),頁59-60。
    曲凱南,〈朱家驊傳〉,《民國檔案》,1991年4期(南京,1991),頁147-151。
    江渾欽,〈地籍測量資訊系統的推動與發展〉,《地籍測量》,26:1(臺北,2007.3),頁78-94。
    林崇熙,〈歷史性測量儀器之典藏研究〉,《科技博物》,2:5(高雄,1998.9),頁46-67。
    周龍章,〈學習與服務〉,《國立成功大學校刊》,151期(臺南,1989.6),頁10-11。
    夏黎明,〈國家統治與知識生產:清代臺灣地圖的繪製與發展〉,《興大歷史學報》,第十五期(臺中市,2004.10),頁39-59。
    常建行、翁立聖訪問、陳素滿、常健行整理,〈訪吳究老師〉,《成功測量》,第5期(臺南市,1991.6),頁43-47。
    陳婉琪、許雅琳,〈重探高等教育科系性別隔離的影響因素:技職與學術取向教育之對比〉,《臺灣社會學刊》,第48期(新北市,2011.12),頁151-199。
    張煜,〈地籍測量在臺灣〉,《地籍測量:中華民國地籍測量學會會刊》,12期(臺灣,1990),頁1-23。
    曾義星,〈航空攝影測量如何邁向資訊時代〉,《航測及遙測學刊》,2:1(臺北市:1997.3),頁103-112。
    楊龍立,〈近二十年大學科技教育中性差異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6期(新竹市:1993),頁241-269。
    蔡佳璋、常建行、翁立聖訪、周彥廷、吳英利整理,〈訪史惠順老師:談測量與測量系〉,《成功測量》,第5期(臺南市,1991.6),頁39-42。
    劉達康等,〈簡述我國近代測繪機構設立之經過及其發展概況〉,《測量工程》,44:4(臺北市,2002.12),頁7-28。
    詹永鋒、王洪波、鄧輝,〈民國時期中國地理研究所鈎沉〉,《地理研究》,33:9(北京,2014.9),頁1768-1777。
    劉正、陳建州,〈臺灣高等教育學習領域之性別隔離與變遷:1972~2003〉,《教育與心理研究》,30:4(臺北市,2007.12),頁1-25。
    蔡龍保,〈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技術人力招募:以土地調查事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5期(臺北市:2011.5),頁75-144。
    關德懋,〈關於國立同濟大學創校經過〉,《傳記文學》,41:4(臺北,1982.10),頁115-116。

    檔案
    「大陸測量學校、陸地測量總局、中央測量學校」,〈朱家驊〉,臺北:近史所藏,入藏登錄號: 301-01-12-016。
    「中國地理研究所刊物:地理」,〈朱家驊〉,臺北:近史所藏,入藏登錄號:301-01-12-015。
    「國立同濟大學來台同學名冊」,〈朱家驊〉,臺北:近史所藏,入藏登錄號:301-01-09-068。
    「國立同濟大學:校長丁文淵任內文卷」,〈朱家驊〉,臺北:近史所藏,入藏登錄號:301-01-09-140。
    「國立同濟大學:校長丁文淵任內文卷」,〈朱家驊〉,臺北:近史所藏,入藏登錄號:301-01-09-141。
    「省府第2辦公廳封存之測繪儀器處理辦法請核示案」(1951年1月19日),〈本府各單位辦公房屋管理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藏,檔號:0040171008998005。
    學位論文
    林宏一,〈封鎖大陸沿海──中華民國政府的「關閉政策」,1949-1960〉,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西文資料
    史料
    Wilfred I. Freel, Six Months Progress Report to Taiwan Provinci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nd Internation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rch 21, 1956 to September 20, 1956. 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1956, pp. 42.

    期刊
    Ahmed H. Mohamed, Nicholas DiGruttolo. “Geomatics Core Competencies” Survey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Science, 71:2(June 2011), pp.87-95.
    Konecny, G. “Recent Global Changes in Geomatics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 Commission VI, Vol. XXXIV(2002), Part 6, pp. 1-6.
    Markéta Potůčková. “Trends in Geoinformatics Education” Geoinformatics FCE CTU, Vol 1(2006), pp. 35-43.
    Yvan Bédard. ““GEOMATICS”: 26 YEARS OF HISTORY ALREADY!” GEOMATICA, 61:3(September 2007), pp. 269-272.
    網路資料
    PAPA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Aerial Photography”,網址:http://professionalaerialphotographers.com/content.aspx?page_id=22&club_id=808138&module_id=158950,最後造訪時間,2015年1月17日。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ivil, Enviromental and Geodetic Engineering, “History of the department”,網址:https://ceg.osu.edu/history,最後造訪日期,2015年11月17日。
    中正理工大學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宗旨願景〉,網址:http://eie.ccit.ndu.edu.tw/files/11-1013-60.php,最後造訪時間,2015年8月18日。
    《中華百科全書》,〈幾何學〉條目,網址: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884,最後造訪日期:2016年8月10日。
    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註冊組統計報表,網址:http://www.ncku.edu.tw/~register/chinese/acad1-5.htm,最後造訪日期,2015 年10月10日。
    國立成功大學國際合作組,〈接待外賓資料(92學年度)〉,網址:http://www.ncku.edu.tw/~intl/chinese/c_visit/c_foreign_visitor/92.html,最後造訪日期,2016年3月28日。
    教育部統計處,〈歷年大專校院畢業生人數-按部分學門與性別分〉,網址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973&Page=26859&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最後造訪日期:2015年11月27日。
    成大測量系,〈系友資訊〉,網址: http://www1.geomatics.ncku.edu.tw/modules.php?alumni&sidemenubar=7,3,最後造訪日期:2016年4月20日。
    口述資料
    尤瑞哲口述,黃翊峰整理,2015年4月7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王蜀嘉口述,黃翊峰整理,2015年10月7日,於成大土木系館。
    史惠順口述,黃翊峰整理,2015年7月22日,於史宅。
    周龍章口述,黃翊峰整理,2015年10月3日,於德輝苑臨安養護中心。
    邱仲銘口述,黃翊峰整理,2015年9月21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張秀雯口述,黃翊峰整理,2016年5月12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郭重言口述,黃翊峰整理,2016年1月22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曾宏正口述,黃翊峰整理,2016年3月8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曾義星口述,黃翊峰整理,2015年10月29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廖揚清口述,黃翊峰整理,2015年3月3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蔡展榮口述,黃翊峰整理,2014年12月27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劉家彰口述,黃翊峰整理,2016年3月7日,於成大測量系館。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