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趙宜暄 Chao, Yi-Shuan |
|---|---|
| 論文名稱: |
澎湖望安花宅曾家古厝建築變遷之數位化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ransformations of Traditional Zeng Family’s House in the Huazhai Village of Wang-An (Pescadores IS.) by Using Contemporary Digital Technology |
| 指導教授: |
徐明福
Hsu, Min-Fu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 畢業學年度: | 98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08 |
| 中文關鍵詞: | 三維雷射掃瞄 、點雲資料 、生命史 、復原 、營造程序 、編碼系統 、歷時性 |
| 外文關鍵詞: | 3D Laser Scanner, Point Cloud, Biography, Reconstruct, Construction Process, Coding System, Diachronic |
| 相關次數: | 點閱:190 下載:3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探討花宅聚落的代表性建築—曾家古厝之建築生命史,透過數位化工具輔助,呈現其變遷過程。
首先透過三維雷射掃瞄儀做為研究的主要工具,掃瞄獲得的點雲(point cloud)資料具有真實、精確的紀錄特性,為保存實體現況最佳的方式。然而要從保存面提升至應用層面,必須將點雲資料轉換為一般通用之檔案格式,建立出現況3D實體模型,才能廣泛提高三維雷射掃瞄技術的運用。因此,如何使用點雲資料建立正確的3D模型,為本研究的首要課題。
第二,蒐集建築物各種相關史料,從材料、空間及造型的變遷,說明曾家古厝之歷時性(diachronic?)特色,利用現況3D模型回推模擬各時期建築物的樣貌。由於點雲資料無法提供歷史資訊,因此在建置復原模型時,還需藉助測繪圖、舊照片,甚至是花宅聚落中其他民宅的點雲資料,來彌補不足的部分。
最後根據澎湖傳統民宅之「營造程序」,建立一套編碼系統,分別給予建築物模型構件相對應之編碼,透過動態方式呈現建築物之營建及變遷。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biography of a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Zeng Family’s house, which symboli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Huazhai village in Pescadores Island, Taiwan. Simultaneously, the contemporary digital technology is used for represent the transition of its construction condition.
Firstly, 3D Laser Scanner is the important tool that collects the digital data of Zeng’s house, as the point cloud data can show the reality and precision for conser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Nevertheless, before apply the action to conserve hierarchy, the point cloud data have to transit into the common data format, that is build up a three dimension model. In consideration of popularize the 3D Laser Scanner technology into conservation theme, the erection of 3D model, by using the point cloud data, becomes the very beginning topic.
Secondly, the searching of historical data is equally of concern for reinstate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in early periods. The information from those data represents diachronic character which shows the changes of its materials, spaces and form. Since the digital technology nowadays could not shows the past, the point cloud data that surveying among the village is used to collaborate with old photos, measured sketches, in order to build up the 3D models of the house situ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s.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housings’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Pescadores Island, which is a building method study, a coding system is designed to differentiate all the elements thus illustrate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and transition of Zeng’s house within the past decades.
林世超
《澎湖地方傳統民宅裝飾藝術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台南市,1997
林文隆
《望安島與將軍澳嶼住屋類型之研究》,中原建築研究所碩論,中壢,1999
林建忠
〈雷射測距技術與研究現況〉,PIDA(Photonics Industry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台北市,1999
林營宏
《由澎湖四櫸頭內之儀式行為探討住屋領域之界定》,中原建築研究所碩論,中壢,1996
林慧婷
《資訊地景 :以數位台南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台南市,2002
林會承、曾文明、趙文士、陳英俊、楊博淵
(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2002菊島文化資產博覽會成果專輯》:p.108-125,澎湖縣文 化局,2002
林承陽
《3D雷射掃描在歷史建築數位模型之建構-以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研所碩論,台北市,2003
林秉聖
《逆向工程之三角網格處理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論,中壢市,2003
林琪敦
《文化資產中建築本體測繪方式之研究》,樹德科大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論,高雄縣,2007
林宜君
《以數位方法再現臺灣傳統大木構架丈篙之可行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研所博論,台南市,2009
吳建興
《澎湖舊網垵社聚落的領域層次》,中原建築研究所碩論,中壢,1998
吳培暉, 曾國棟
《三級古蹟台灣首廟天壇寺廟生命史》,臺灣首廟天壇第五屆董事會,臺南市,2004
吳孟學
《花宅聚落傳統民宅形式與構造之研究》,樹德科大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論,高雄縣,2005
吳宗江、林宜君、徐明福
〈三維雷射掃瞄技術應用於傳統建築木雕裝飾數位保存之研究〉,《2006年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第六屆文化山海觀研討會論文集》:p.12,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2006
陸文照
《吉貝耍(Kapas-au)聚落之研究(1904∼1976)》,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台南市,2003
許調明
《應用逆向工程與模糊理論於參數化產品造形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論,台南市,2006
曾文明
〈花宅聚落保存淺見對花宅聚落模型的期待〉,《澎博通訊》第一期:p.2-4,春季號,澎湖縣文化局,2009
張宇彤
《澎湖地方傳統民宅營造法探微》,東海建築研究所碩論,台中市,1994
張瓏、劉育東、侯君昊編輯
《DACH2007第一屆數位科技運用於文化資產國際研討會論文集》Volume 1、2,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台南市,2007
傅朝卿〈翻譯‧導讀〉,《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台南市,2002。
趙嘉澍
《三維雷射掃瞄儀建立三維城市模型之研究與實作-以Trimble GS200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所碩論,新竹市,2006
趙宜暄、王雅萱、張玉璜、徐明福
〈花宅聚落保存研究中3D掃瞄技術的運用與可能性〉,《2009第十二屆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與保存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正修科技大學,高雄縣,2009
劉燈烈
《地面光達點雲資料的平差結合與影像敷貼》,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研究所碩論,台南市,2004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花宅聚落保存基礎調查及社區營造先期規劃》,澎湖縣政府,馬公市,2006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文化性資產清查操作參考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台南市,2008
范勝雄、邱茂林編著
《老建築新生命》,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台南市,2003
紀麗美總編輯
《望安花宅聚落老舊照片專輯》,澎湖縣文化局,澎湖縣馬公市,2009
張玉璜, 郭美芳, 顏世樺主編
《產業文化資產清查操作參考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市,2004
William McKinley Runyan著 ; 丁興祥等譯
《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 :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臺北市,遠流,2002
花宅人的厝 http://blog.roodo.com/wanga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