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美麗 Lin, Mei-Li |
|---|---|
| 論文名稱: |
台灣行話的研究--以美髮業/理髮業為中心 A Sociolinguistic Study of Hairdressing Jargon in Taiwanese |
| 指導教授: |
陳麗君
Tan, Le-Ku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 畢業學年度: | 99 |
| 語文別: | 其他 |
| 論文頁數: | 125 |
| 中文關鍵詞: | 美髮業 、理髮業 、行話 |
| 外文關鍵詞: | hairdressing, barber, jarg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32 下載:3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是ùi社會語言學的角度探討台灣美、理髮業的行話。研究目的是欲了解這2種行話thàu-lām的程度以及使用行話的社會情境、行話的構詞原則、業者使用行話的社群心理、揣出造成行話產生變異的社會因素。
得著的結論是:美、理髮業攏屬佇「美容美髮行業」內底,致使服務對象重疊,所以佇人物稱呼、工作技藝方面的行話較會產生thàu-lām;行話的傳播方式靠內部傳承,美髮業大部份用華語發音,理髮業以台語發音佔較大部份。造詞方式理髮業較會用著修辭的概念,構詞方式以複合法、派生法「--的」kap「--仔」做後綴的構詞方式;美髮業的構詞方式較規律,用「勞-」做前綴就會使湠生真濟語料。
行話mā有歷時kap共時的發展,佇歷時方面會因為方言音的影響佇轉做書面語的時產生了「仝音kò字」或者「有音無字」的情形;佇共時的方面會受著性別、年齡、工作機構無仝、生活型態轉變等變項的影響,產生「一詞多義」kap「一義多詞」的現象。行話使用的時機是佇欲批評人客的形貌、講交易價數、指導後進、提醒同事注意bái人客的時陣。
保持秘密是行話上大的社會功能,但是保持秘密的目的男女有別,男性業者較注重佇技術方面,偏向正規語體;女性業者m-nā會講kap工作技術、交易價siàu有關的,mā會使用感情表達的語詞。因為生活型態改變,致使舊器具的行話語料tauh-tauh-á消亡,佇台灣,因為語言接觸出現「華語」kap「台語」之間語碼轉換的現象,行話mā因為美、理髮行業漸漸合流,出現「行話」kap「通用語」、「美髮」kap「理髮」行話之間語碼轉換的現象。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researching the Jargon which Taiwanese people used to comunicate in hairdressing and barber. By using socio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 the research will focus on four points: How often hairdressing and barber's jargon are mixed when people use them; the Jargon word-building principles; the Jagon users' community psychology and the social factors, those make the Jargon has been variated .
The conclusions are: hairdressing and barber mostly use Jargon in calling people’s names and working skills; hairdressing almost uses Chinese, but barber uses Taiwanese. In word fomation, barber uses compounding and derivational suffixes, but hairdressing uses prefixes. Beside, these Jargon has itself diachronic, synchronic very different background, so people use it in different ways. These differences are decided by user’s gender, age, occupation.
Nowadays, the most important Jargon’ social function is keeping secret in work skills. However in the fact of modern life, there are many codes switching between hairdressing's Jargon and barber's.
(一)專冊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1990),《台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
王立廷,(1998),《委婉語》,北京:新華出版社。
曲彥斌,(1990),《中國民間秘密語》,上海:新華出版社。
曲彥斌,(1991),《中國民間隱語行話》,北京:新華出版社。
何大安,(1996),《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
沈錫倫,(2003),《語言文字的避諱,禁忌與委婉表現》,台北:商務出版社。
林瑞明,(1993),《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郝志倫,(2001),《漢語隱語論綱》,成都:巴蜀書社。
陳原,(2001a),《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陳原,(2001b),《在語詞的密林裡:應用社會語言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陳長慶,(2006),〈再會吧!安平〉,《秋蓮》,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楊秀芳,(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葉蜚聲、徐通鏘,(!997),《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出版社。
葛本儀,(2007),《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1993),《漢語的構詞法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謝國平,(2005),《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Victoria Fromkin, Robert Rodman, Nina Hyams著,黃宣範譯,(2005),《語言學新引》,台北:文鶴出版社。
(二)期刊類
曲彥斌,(2010),〈現實社會生活視野下的隱語行話〉,《學術交流》第190期,p133~138。
朱吉成,(2008),〈妓院裡出來的詞滙〉,《休閒趣談》第22期,p89。
侯琳,(2007),〈語言與職業淺議〉,《職業圈》第23期,p157~158。
盛光希,(2003),〈隱語的辭義關係探析〉,《湘潭工學院學報》第5卷第6期,p97~98。
陳麗君,(2007),〈主述構造、信息構造和語碼轉換句之間的功能對應〉,《社會語言學與功能語法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社,p229~246。
彭幼航,(2000),〈解讀隱語〉,《學術論壇》第141期,p99~102。
劉建仁,(1968),〈台灣理髮業之行話〉,《台灣風物》第18卷第3期,p99~100。
劉艷麗,(2009),〈談談日語中的隱語〉,《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01期,p172~173。
劉宏麗,(2008),〈秘密語系列詞間的關係和各自的界定〉,《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53卷第1期,p50~54。
(三)博、碩士論文
呂家美,(2006),〈美髮服務業員工知覺HR措施對工作績效、離職傾向之影響~探討員工技能與組織承諾的中介效果〉,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高雄。
李約質,(2003),〈俄文跟台灣學生行話特色比較〉,中國文化大學俄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國銑,(1996),〈影響台灣連鎖體系經營型態之選擇因素-以便利商店、速食店、美容美髮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碩士論文,花蓮。
林威良,(2008),〈台北市特種營業有女陪侍酒店經營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專班碩士論文,台北。
涂淑瑩,(2006),〈矯正機關收容少年黑話之研究〉,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曹芬敏,(2008),〈台語構詞學原理kap詞典編輯ê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台南。
劉秀庭,(2000),〈「賣藥團」:一個另類歌仔戲班的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賴志郎,(2003),〈消費者服務轉換過程選擇模式之研究-以美髮業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高雄。
賴素漪,(2008),〈台灣南區美髮從業人員生涯阻礙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四)網路資料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職業分類資訊查詢系統,參考〈http://www3.evta.gov.tw/odict/shrec.asp?c=5141.03〉引用日期2011-03-15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職業分類資訊查詢系統,參考〈http://www3.evta.gov.tw/odict/shrec.asp?c=5141.04〉引用日期2011-03-15
呂興忠,(1994),〈賴和小說富戶人家的歷史初探〉,參考
〈http://cls.hs.yzu.edu.tw/laihe/C1/c12_011dd.htm〉引用日期2011-04-03
洪惟仁,(2006),〈第四章 社會語言學〉,參考
〈http://www.uijin.idv.tw/new/language/04%AA%C0%B7%7C%BBy%A8%A5%BE%C7.doc〉引用日期2011-03-30
〈美髮行業的興起〉,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jw!KnsXys.RCRu_6.bod0cc8A--/article?mid=112〉引用日期:2011-03-20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參考〈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引用日期2011-03-09
莊嘉仁,(2005),〈台灣民間武術用詞與口訣之研究初探〉,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jw!RqHPo36AHxC2s1IJ3zfpxA--/article?mid=89〉引用日期:2011-03-20
陳麗君,(2010),〈台灣語言的日語借詞〉,《文化研究學會2010年會「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參考〈http://140.116.153.10/lekun/論文/lekun%20PDF過去論文/二/台灣語言的日語借詞.pdf〉引用日期:2011-04-20
黃蓉詩,(2003),〈應用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社交功能語境及文步分析改善實用文的教與學〉,參考〈http://www.cmi.hku.hk/conference2003/fpaper/69.pdf〉引用日期2011-04-03
蕭靜宜,(2006),〈台語構詞法〉,參考〈http://www.ntnu.edu.tw/tcsl/Holo/holo/3/3-1.doc
〉引用日期2011-03-20
(五)工具冊
曲彥斌,(1998),《俚語隱語行話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陳崎,(2002),《中國秘密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