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君
Chen, Yi-Chung
論文名稱: 中國概念股股價指數與其他指數關聯性之研究
The analysis of China-concept stocks listed in Taiwan Stock Market and the related Stock indexes.
指導教授: 康信鴻
Kang, Hsin-H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國際企業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1
中文關鍵詞: 多元回歸單根檢定中國概念股共整合檢定誤差修正模型
外文關鍵詞: cointegration test, unit root test, multiple regression, Error correction model, China-concept stock
相關次數: 點閱:105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概念股是近來股市的熱門話題之一,本研究以此為標的進行兩項研究,(1)探討中國概念股與美國那斯達克股價指數、美國紐約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台灣證券交易所加權股價指數、上海綜合股價指數、深圳綜合股價指數與香港恆生股價指數間之互動關係,探討各股價指數是否具有領先落後關係,及其市場效率性。實證期間為1998年1月1日起至2002年12月31日止,共計960筆股價日資料。(2)探討大陸投資損益對中國概念股股價是否有顯著性影響。以盈餘市價比、EPS、帳面價值對市價比、現金流量比、稅後淨利、大陸投資損益佔母公司稅前盈餘、大陸投資對稅前EPS貢獻度、大陸投資損益、總資產成長率、流動比率…等變數來探討這些變數對中國概念股股價之解釋能力。使用的研究方法為多元回歸分析,研究期間為1999年至2001年共38家樣本公司的年度資料,樣本數共計114筆。
    綜合以上實證研究,本研究所得結論分述如下:
    一、根據單根檢定以及共整合檢定,中國概念股股價指數符合弱勢效率市場假說。投資人無法利用過去的歷史股價相關的市場資訊去推測未來的股價價格,以獲取超額報酬,即技術分析無效。
    二、根據誤差修正模型,實證研究發現對中國概念股股價指數而言,那斯達克股價指數與美國紐約股價指數都領先中國概念股股價指數,而香港恆生指數與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對中國概念股股價指數也有領先的影響效果;但上海綜合股價指數與深圳綜合股價指數對中國概念股股價指數並無顯著性的領先效果。
    三、回歸分析之顯著性檢定顯示大陸投資損益佔母公司稅前盈餘、大陸投資對稅前EPS貢獻度、大陸投資損益均會影響中國概念股股價。

    The China Concept Stock is the popular issue in the stock marke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Chinese stock index (TC) and Nasdaq index、Dow Jones index、Hong Kong index、Shanghai Synthesis Index、Shenzhen Synthesis Index & TAIEX. To find the lead-lag relation and the market efficiency. The research period is from 1998/1/1 to 2002/12/31,960 daily data was calculated.(2)to find out whether it influence or not the account items about the investment in China in the China concept stock price. Use the multi-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period was from1999 to 2001,114 yearly data was calculated.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範圍…………………………………………………7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8 本章注釋. …………………………………………………………10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 股票價格理論……………………………………………12 第二節. 有關指數關聯性之文獻探討……………………………16 第三節. 有關影響股價之文獻探討………………………………25 第四節. 文獻檢討與本文欲努力的方向…………………………32 本章注釋. …………………………………………………………35 第三章. 中國概念股之概況分析 第一節. 中國概念股之定義………………………………………36 第二節. 中國概念股之投資分類概況……………………………37 本章注釋. …………………………………………………………43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股價指數編製方法………………………………………44 第二節. 單根檢定…………………………………………………46 第三節. 共整合檢定………………………………………………48 第四節. 誤差修正模型……………………………………………50 第五節. 回歸實證模型之建立……………………………………52 第六節. 實證資料來源……………………………………………56 本章注釋. …………………………………………………………58 第五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單根檢定…………………………………………………59 第二節. 共整合檢定………………………………………………61 第三節. 誤差修正模型之實證結果………………………………64 第四節. 回歸分析:大陸投資損益對中國概念股股價影響之實證結果…………………………………………………………………………6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72 第二節. 建議………………………………………………………75 參考文獻…………………………………………………………………77

    一、中文
    1.尤義明(1996),兩岸三地資本市場波動性外溢效果及因果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2.王錦清(1987),台灣地區股票上市公司之財務比率與股價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3.江啟瑞(1998),選股指標與投資組合之績效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4.李宜蓉(2001),兩岸三地政經情勢變化與股市變動之研究-以香港回歸大陸、台灣總統大選、及兩岸加入WTO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5.呂友正(2001),台灣、美國、日本、香港、與中國大陸共移性與股價波動外溢效果之研究-Volatility Switching GARCH模型之應用,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研究所。
    6.林章德(1999),上市公司重大投資宣告對股價影響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7.林書賢(2001),國內資訊電子業中國投資概念股股價指數連動性暨變異數分解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8.林冠秀(2000),財務因素對股價報酬率的影響-以台灣半導體上市公司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9.施純玉(1996),淨值市價比效果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10.郭樂平(1998),從兩岸經貿依存的角度來看華倫、巴菲特選股的思維模式用在「中國概念股」上所產生的迷思,萬能工商學報第三期。
    11.許維真(1996),何種益本比資料有助於選股?--臺灣股市橫斷面報酬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12.許馨尹(1999),國際產業關聯性對股票報酬訊息傳遞之影響-美國與台灣電子業之研究,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
    13.張家銘(2002),兩岸先後入世,中概股溢籌將擴大,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
    14.張家銘(2002),兩岸三通在望,中概股表現略勝大盤,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
    15.陳嘉惠(1997),台灣股票報酬率決定性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16.陳慧萍(1998),股票橫斷面之橫斷面分析--以台灣與上海股票市場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7.陳萱倫(2002),台灣、美國、日本半導體產業股價連動關係,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8.謝志強(2001),摩根台股成分股報酬率決定因素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19.謝劍平(1997),財務管理,智勝出版社。
    20.黃國忠(1999),傳統優質中概股的明天,統一投資季刊。
    21.駱冠廷(2001),上市公司赴大陸投資對股東財富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22.楊朝成(2000),台灣上市公司之大陸投資決策與其股票報酬率決定因素之關係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
    23.楊雅晴(2001),企業赴大陸投資對股票報酬影響之研究,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24.羅美煒(1993),上市公司赴大陸投資消息宣告對股東財富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25.羅靖霖(1996,1997,1998),中國概念股指數選樣之探討,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
    26.嚴國祐(2000),兩岸加入世貿組織將引發另一波大陸投資熱,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
    27.陳萱倫(2002),E-View 教學講義。
    28.中國概念股特別報導,SMART雜誌,2002年10月。
    29.2000年100大中概股排行榜,商業時代雜誌,2001年6月。

    二、英文
    1.Ball,R.1978. “Anomalies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curities’ Yield-Surrogat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6,103-126。
    2.Bailey, W. and R. M. Stulz, 1990.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 The Case of Pacific Basin Stock Markets,”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16: 57-61。
    3.Basu,S“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Common Stocks in Relation to their Price-Earnings Ratios: A Test of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Journal of Finance ,June 1977,pp663-682。
    4.Breen, W. (1968), Low price-earnings ratios and industry relative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25-127.。
    5.Chan, Louis K.C., N. Jegadeesh, and J. Lakonishok, 1996, “Momentum strategies,” Journal of finance, pp. 1681-1973。
    6.Chen, K. C., B. E. Gup and M.S. Pan, 1992.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ock Prices in Major Asian Market and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Review, May: 289-307。
    7.Choudhry, T., 1996. “Interdependence of Stock Markets: Evidence from Europe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June: 243- 249。
    8.Eun, C. S. and S. Shim, 1989.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Stock Market Moveme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24: 241-256。
    9.Fama, E. F., and K. R. Rrench. (1992),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47 June): 427-465.
    10.Georage M. von Furstenberg, Bang Nam Jeon(1989),” International Stock Price Movements:Lnks and Messages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Vol. 1989,pp.125-167。
    11.Gujarati,Damodar,Essentials of econometrics,Singapore:McGraw Hill,1999。
    12.Hung, W. S .B. and Y. L. Cheung, 1995. “Interdependence of Asian Emerging Equity Market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Vol.22 (2): 281- 288。
    13.Jeon, B. N. and T. C. Chiang, 1991. “A system of stock Prices in World Stock Exchanges: Common stochastic Trends for 1975-1990,”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Vol: 329-338。
    14.Kasa, K., 1992. “Common Stochastic Trends in Internal Stock Market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29: 95-124。
    15.Maddala,G.S.,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New York:Macmillian Publishing Company,2001。
    16.Rosenberg, B., K. Reid and R. Lanstein, 1985, “Persuasive Evidence of Market Inefficiency”,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Spring, pp.9-17.。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3-06-30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