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嘉真 Wu, Chia-Chen |
|---|---|
| 論文名稱: |
台灣日治時期司法建築變遷研究 Courthouses in Taiwan (1895-1945) |
| 指導教授: |
王明蘅
Wang, Ming-Hung 傅朝卿 Fu, Chao-Ch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 畢業學年度: | 94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46 |
| 中文關鍵詞: | 法院 、空間形制 、延續 、轉化 |
| 外文關鍵詞: | transformation, continuance, spatial form, courthouse |
| 相關次數: | 點閱:113 下載:2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本論文以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台灣司法建築的空間的形成與變遷歷程為主。台灣的司法建築由日人移植自西方,在日治期間及光復後,均影響台灣人的訴訟行為。在過去數年,對於西式法院的源流與發展、傳統中國法制的審判模式已有相當多的研究。而近年來,西式法制的繼受與其改革、與司法建築的形式、機能與式樣等議題又引起廣泛的興趣;但過去對台灣司法建築的建置與發展過程不若單棟既存之司法建築豐富,也尚未有普遍廣泛的歷史瞭解。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論文研究目的如下:(1)透過史料研究、檔案蒐集與田野調查考察與建構日治台灣司法建築的基本資料;(2)探討台灣司法建築之建置歷程;(3)論證此歷史脈絡下的台灣司法制度與司法建築空間這兩者互相形構的過程。
本論文取「1895-1989」、「1898-1919」、「1919-1927」、「1927-1945」等四段時域為空間變遷過程的時代切片。四時域之空間變遷有以四項目來考察:(1)審級組織;(2)不同紋理下的基地計劃;(3)平面及空間組織的意圖和手法;(4)動線及空間規劃。進而推論台灣司法建築空間形制的延續、轉化與此變遷的動向,正是由法制思維的內涵機制交織作用所致。其關鍵影響項目包括法源;司法建築所屬之審級組織;審理程序;所受理之訴訟或非訴訟法律事務,與所展開民事或刑事訴訟程序及法庭等。
以此觀點,本論文總結如下:在滿足法制發展需求下,台灣近代式司法建築審級組織的變遷大致分為二大階段;這與行政體系發展密切相關。整體歷史脈絡下的諸日治時期台灣司法建築可以系譜圖表示。台灣司法建築特質呈現的延續和轉化見證半世紀時空的迅速變遷;在風格上有其發展;在結構工程上亦有進步。
針對司法建築的空間組織,大體上來說,有對外區、對內區、留置區與界面區等四個分區;其空間規劃由動線控制來達成;四區的機能以使用者動線和流程為服務對象。法庭即是諸方動線與司法制度及程序的交會與執行場所。
據司法建築運作之訴訟程序與其內涵空間機能,可歸納訴訟和非訟兩大主體及三代建築群;前者具備「卜」字型或「H」字型、「II」字型和「日」字型等清晰的平面類型變遷。也自諸案例之空間分析中反映日治台灣法制思維正發生體系性變遷。因此,本論文主張,在一些必須遵循的配置原則下,台灣司法制度與司法建築空間形制乃一動態的交互過程。
後續方面,在本份研究論文末,曾針對既存之兩棟司法建築概括敘述和比較研究。第二代台南地方法院的平面組織與日本文化的精神和文化底蘊有很好的關聯;第三代高等與台北地方法院合同廳舍則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特色。由於其空間組織中之對稱與非對稱特性的更完整研究屬於此篇論文的範圍之外。再進一步研究此問題,將牽涉到日明治維新、德日台三方的文化交流;特別是恩德與薄克曼建築團隊和競圖經歷等。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and categori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urthouses as a new building type in late eighteenth- and middle nineteenth-century Taiwan. Courthouses were introduced by Japanese and have a deep influence on Taiwanese during and after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lthough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made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ourthouses, the trial mo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w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renewal of interest in the reception of foreign law, the law reform, spatial form, function and style of courthouses. Nevertheless, little emphasis was plac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ourthouses and not much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xisting case.
Based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the major purpos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1)to use historical archives survey, a literature review in combination with a field investigation to consider and re-trace the architectural discourse of Taiwan’s courthous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2)to discus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3)to demonstrate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spatial form of Taiwan’s courthouses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1895-1898”,”1898-1919”,”1919-1927”,”1927-1945”as segment of time. For each time segment, we may consider the evolution under the following heads:(1)the instance level of court ;(2)site and planning in different contexts ;(3)spatial means and ends of plan and arrangement;(4)circulation and programming. The dissertation deduces that inner mechanism of the legal system interact one another to construct the spatial continuance and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tention of spatial evolution of Taiwan’s courthouses, including several critical affected factors:the scope of law, the source of law, the instance level of court, the court proceedings, the contentious or nonlitigious legal affairs, the civil or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ribunal.
Viewed in this light,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e evolution of the instance level of court falls roughly into two phases to meet legal system development needs. The rapid progression along the fifty-year timeline shows that Taiwan’s courthouses had witnessed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ylistic development. That is also goes all the way to the improvement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On a more general point of view, the concept of separate zones and controlled circulation is a central tent of courthouse planning and design. Courthouses should be organized into four zones that group users based on function and that separate them until they meet in the courtroom. The four zones are the public zones, the private zone, the prisoner zone, and the interface zone. Access between the four zones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passage. The four zones should be served by discrete systems for public, private, and prisoner circulation. The finding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aiwan courthous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as showed in genealogical chart.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 and function, these courthous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nd classified into legible type”卜”, ”H”, “II”and”日” and three generation. From the case studies, the dissertation also shows that those legal meanings imbedded in Taiwan everyday life have been sysmatically chaging. It is precisely on such grounds that this dissertation would claim that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between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spatial form of Taiwan courthouse is dynamic but there are some principles of allocation which they always adhere to.
In such a volume as this, only a bare general sketch and comparative study can be given of the existing two courthouses.The plan compositi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Tainan district court has spiritual as well as certain culture associat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Japan culture. The spesks to the discour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However, the fuller study of symmetrical and unsymmetrical charactristics lies outside the scope of this paper. To follow up of this matter further would involve us in other factors than Meiji Restoration, the modern-age cultural interactions among German, Japan and Taiwan, Baufirma Ende & Bockmann team and the competition process.
一、中文書目
小野木重勝(288-289)
1983《明治洋風宮廷建築》。東京:相模書房。
小林道彥(著)、李文良(譯)
1997〈後藤新平與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的形成與國內政治〉《台灣文獻》,v.48-3。
小林道彥(著)、鄭天凱(譯)
1997〈1897年台灣高等法院長高野孟矩罷職事件-明治國家與殖民地領有〉《台灣風物》,v.47-2。
山本昌彥
1938〈我カ台灣の統治方針〉,《躍進台灣の現勢》。台北:成文。 土屋重雄
1897《台灣事情一班》。台北:成文。
大園市藏
1920 〈統治組織及ビ政變〉〈法政、司法及ビ警察制度〉《台灣事蹟綜覽》。台北市:南天書局。
1933 〈本島法制及ビ司法制度の沿革〉,《現代台灣史(台灣史政四十年史)》。日本植民地批判社。
日本公學會啟明會(編)
1929-31《明治工業史》。東京:日本工學會明治工業史發行所印行。
日本建築學會(編)
1976《近代建築史圖集》。東京都:彰國社。
1989《日本近代建築総覽:各地に遺る明治大正昭和の建物》。東京都:技報堂。
日本建築雜誌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science,
1894:v.109(3-4)
1916:v.30, no.353-360.
1928:v.42, no.511-516
1921-23:v.35-37, no.421-446
內閣統計局(編) 1930《日本帝國統計年鑑》。東京:東京統計協會。
太田博太郎
1969《日本建築史》。東京都:彰國社。
氏平要、原田芳之等(編纂)
1934《台中市史》。台北:台灣新聞社。
王泰升
1997《台灣法律史的建立》。台北:三民。
1999《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
1999.03《高等法院舊藏法律資料圖書目錄》。台北:台灣高等法院。
2001《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
2002-3〈台灣總督府法院文書目錄編纂について〉,《台灣の近代と日本》。名古屋: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
2003a〈台灣法律事件百選〉《月旦法學》。
2003b〈台灣法的近代性與日本殖民統治〉《月旦法學》。
王世慶
1966.12 〈介紹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檔案〉《台灣文獻》,v.17-2。
王明蘅
1992年〈時間的空間性與歷史敘述〉《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手島兵次郎(編)
1910《殖民法制著書目錄》。台北。
王振惠、游醒民(主修)
1978《台南市志 卷首》。台南:台南市政府。
王泰升
1997《台灣法律史的建立》。台北:三民。
1999《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
1999.03《高等法院舊藏法律資料圖書目錄》。台北:台灣高等法院。
2001《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
2003〈台灣總督府法院文書目錄編纂について〉,《台灣の近代と日本》。名古屋: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
王郭章
2004《圖說竹塹》。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王伯琦
1999〈習慣在法律地位上的演變〉,《王伯琦法學論著集》。台北:三民書局。
王乃信、王康旼、林至潔、林獻香、周再添、許江漢、黃玉坤、蘇必凱、鄭溪北等(譯)
林書揚、劉昭勇、藍博州等(編)
1989《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北:創造。
台灣總督府(編)
1994《台灣日誌(1919-1944)》。台北:南天。
1918《台灣拓殖畫帖》。台北:台灣拓殖畫帖刊行會出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72〈日據時期之司法制度〉,《台灣省通誌 卷三 政事志司法篇》。南投。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
1945《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台北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編)
1984《台灣省行政長官公數統計室〈台灣省五十年來統計提要〉》。南投:台灣省政府主計處主版。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編)
1995《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 第一輯》。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法務部(編)
1917《台灣司法制度沿革誌》。台北:台灣大通。
1943《台灣司法一覽》。台北:民政部法務部。
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
1935〈統治篇〉,《施政四十年の台灣》。台北:成文。
台灣總督府(編)
1917《台灣法令輯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986《警察沿革誌》。東京都:綠蔭書房。
台灣建築會(編)
《台灣建築會誌》
1929:v.1,no.5
1934:v.6,no.2
1934:v.6,no.3
1935:v.7,no.1
1935:v.5,no.3
1937-38:v.13,no.2
1943:v.16,no.2-3
台灣慣習研究會編
《台灣慣習記事》
1901-1907。台北市:台灣總督府台灣慣習研究會。
1901:v.1,no.2:33-57 〈台灣之舊訴訟法〉
1901:v.1,no.4:101-109 〈台灣之舊訴訟法〉
1901:v.1,no.7:42 〈殖民地之法制-岡松博士談舊慣習調查〉
1902:v.2,no.8:49 〈清朝法庭之模樣〉
1902:v.2,no.12:240 〈清朝時代之台灣司法制度〉
1902:v.2,no.5:193〈台南縣下移民沿革〉
1904:v.4,no.5:226〈殖民地司法組織〉
1904:v.4,no.5:227-228 〈殖民地的司法與經濟關係 / 在殖民地的司法行政關係〉
1905:v.5,no.3:99-103 〈台灣總督府法院在國法上之地位及其裁判效力〉
1907:v.7,no.8:384-387 〈鈴木前院長與司法事業〉
1909:v.1,no.5〈經營台灣必須調查舊慣制度的意見〉
石萬壽
1957《嘉義市史蹟專輯》。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54《台北市都市建設史稿》。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司法院史實紀要編輯委員會(編)
1982《司法院史實紀要》。台北:司法院史實紀要編輯委員會。
司法行政部
1948《戰時司法紀要》。台北。
伊能嘉矩
1994《台灣文化志》。台北:南天。(1960,東京都:刀江書院。)
伊藤博文(編)
1936《台灣資料》。東京:原書房。
光藤俊夫
1984《明治‧大正建築覺え書》。京都市:學藝。
西川卯三
1936〈建築計畫に於ける動線〉,《建築學研究》v.14,no.80。建築學會。
田中義次
1937〈文獻抄錄-法律關係の建物、法廷建築〉,《建築雜誌》v.51,no.628。建築學會。
村上玉吉
1994《南部台灣》。台北:南天(南部物產共進會)。
沙永杰
2001《西化的歷程》。台北:田園。
李永熾(譯)原口清(著)
1986〈明治五六年的改革與政爭〉〈明治國家權力原型〉《日本近代國家之形成》。台北:水牛。
李進勇(總纂)
2003〈政治志司法篇〉,《基隆市志 卷三》。基隆:基隆市政府。
李宗侗(譯), Coulanges (撰)
1995《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史》1955。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N. D. F. De Coulanges, 1980)。
李茂生
1998《權力、主體與刑事法:法邊緣的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
呂秉城(主修)
1979〈地政篇司法篇〉,《台南市志 卷三》。台南:台南市政府。
吳密察
2000〈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台灣」的一些檢討〉,《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香。
杉山靖憲
1985《台灣名勝舊蹟誌》。台北:成文。
名倉喜作(編)
1939《台灣銀行四十年誌》。東京。
近藤豐
1999《明治初期の擬洋風建築の研究》。東京都:理工學社。
近江榮等著、村松貞次郎、山口廣、山本學治(編)
1977《日本近代建築歷史》。東京都:日本放送出版協會。
松井芳郎(著)、福島正夫(編)
1982〈條約改正〉,《日本近代法體制的形成》。東京:日本評論社。
泉哲
1924《殖民地統治論》。東京。
姉齒松平
1983《祭祀公業與台灣特殊法律之研究》。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瑞
2000〈「國家制定法」與「民間慣習」:台灣「祭祀公業」的歷史社會分析I〉《法制史研究》。
林山田
1998《刑法通論》。台北:台灣大學。
林良哲、袁興言
2003《第六期台中歷史建築發展回顧》。台中文獻。台中:台中市文化局。
林書揚、劉昭勇、藍博州等(編)
1989《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北:創造。
林文淇
1995〈殖民主義與法律:「印度之旅」對後殖民理論的省思〉《中外文學》。
林榮耀
1982〈日本法院的沿革〉《中外法院制度的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林載爵、費德廉、羅時瑋、黃俊銘
1997〈殖民主義與台灣城市建築座談會〉《建築雜誌》,v.3:106-111。
牧野正巳
1938 〈滿洲國法衙廳舍設計要領〉,《滿州建築雜誌》v.18,no.6。滿洲建築協會。
邱博舜
2002〈法院建築的發展〉《舊台南地方法院修復與再利用研討會》。台南市:台南市政府。
宜蘭文獻雜誌編輯委員會
2000《宜蘭文獻雜誌46》。宜蘭:宜蘭縣文化局。
柯台山
1945《台灣概覽》。台北:正中書局。
若林榮次郎(譯)
1918《殖民及殖民法制原論》。Arthur Girault原著。台北:臨時舊慣調查會。
星野和弘
1978《建築英語事典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東京都:彰國社。
1988《和英建築用語表現辭典Japanese-English terminology & collocation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東京都:彰國社。
1978《近代建築史概說》。東京都:鹿島。
周香菊
不詳《府城今昔》。台南:台南市政府。
法務省赤棟復原工事記錄編集委員會(編),建設大臣官房官廳營繕部(監修)
1996《法務省赤棟》。東京都:財團法人建築保全。
洪敏麟(編)
1979《台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台中:台灣文獻委員會。
1975〈從東大墩街到台中市的都市發展過程〉《台灣文獻》,v.26-2。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范勝雄
2002〈台南地方法院的建築印象〉《台南文化》,v.7(52)。
施淑宜
1996《見證台灣總督府》。台北:立虹。
孫慧敏
2002〈建立一個高尚的職業:近代上海律師業的興起與頓挫〉。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論文。
連橫雅堂
1988〈城池志〉,《台灣通史 卷十六》。台南,幼獅文化事業印行。
原幹次郎(編)
1934《皇太子殿下御誕生奉祝台灣紀念寫真帖》。台北:折井寫真製版。
高濱三郎
1939《台灣統治概史》。台北:成文。
高傳祺、魏得文(編)
2004《台北建城120週年》。台北市:台北市文化局出版。
高日文
〈治安警察違反事件之法庭辯論經過(一〉《台灣文獻》,v.17-11。
〈治安警察違法事件之法庭論辯經過(下)〉《台灣文獻》,v.18-1。
〈治安警察違法事件之法庭論辯經過(下)〉《台灣文獻》,v.18-1。
堀越三郎
1930《明治初期の洋風建築》。東京都:丸善。
堀內正昭
1989《明治のお雇い建築家土ンテ&べツクマン(Baufirma Ende & Böckmann)》。東京都:井上書院。
佐藤眠洋
1938 〈改隸四十年の台灣〉,《統治》。台北:成文。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研究(傅朝卿、邱博舜、徐明福、黃斌、姚昭智、練乃齊等)
1996《台南市第二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台南市:台南市政府。
連渭卿、張炎憲、翁佳音等
1988《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
莊永明
1996《台灣鳥瞰圖:一九三○年代台灣地誌繪集》。台北:遠流。
馬健君、廖炳惠(編)
1995《文學、法律、詮釋 :/v.十九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 Interpreting law and literature : Proceedings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台北: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
黃旺成、黃奇烈等
1976〈土地志〉,《台灣省新竹縣志 卷三》。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張勝彥
1989〈政事志〉,《台中縣志 卷三》。台中:台中縣政府。
張谷誠
1996《新竹叢誌》。新竹市:竹市文化。
張嘉榮
2000〈「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分類層級的清查與編訂〉《台灣文獻》,v.54-4。
陳正詳
1957《台北市誌》。台北市: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陳芳草等(編修)
1961〈地政篇司法篇〉,《宜蘭縣志 卷三》。宜蘭:宜蘭文獻委員會。
陳艷紅
1992〈後藤新平治台政策理念之形成及其影響〉,《台北文獻》。
傅朝卿
1999《日治時期台灣建築:1895-1945》。大地文化。
2003「台灣近現代建築專題討論」課程講義。
1994〈建築的政治觀-台灣日治時期政府建築之政治意涵〉《建築師》,v.233-5。
黃俊銘
1994〈日據時代台中的都市計劃-從歷史重疊的構圖探討未來台中市中心區再開發與都市歷史風格再現的可能性〉《建築師》,v.20-7:72-76。
黃正彥
2001〈台南地方法院沿革及其人事物與保存再生〉《台南文化》,v.7(51)。
黃旺成、林水樹等
1957〈政制志〉《台灣省新竹縣志稿 卷五》。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黃建鈞
1995《台灣日據時期建築家井手薰之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靜嘉
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台灣商務。
〈日據下之台灣台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台灣文獻》,v.10, No.11。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武達
1991〈日治時代台北街路網結構分析〉。建築學報第4期。
黃世孟
1987a《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
1987b《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
黃宗樂(總編)
1996〈日治時期台灣特別法域之形成與內涵—台、日的「一國兩制」〉《台灣法制一百年論文集》。台北:台灣法學會發行。
黃源盛
1998《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台北:五南。
楊鵬
1946《台灣司法接收報告書》。台北。
滋賀秀三
1984《清代中國之法與審判》。東京都:創文社。
勝山作吉
1931《台灣紹介最新寫真集》。台北市:勝山寫真館。
置鹽啟子(譯)Louis G. Redstone(編)
1982《福祉.公共施設:老人.保育園.養護更生施設.矯正施設.裁判所》。東京:啟學。
廖偉立
1996〈宜蘭法院競圖〉《建築師》,v.112。
最高裁判事務總局
1939《裁判所百年史》。東京:大藏省印刷局。
曾迺敦等(纂修)
1957〈政制志〉,《台南縣志稿 卷四》。台南:台南縣文獻委員會。
鈴木博之、初田亨(編)
1990《圖面でみる都市建築の明治Urban Architecture in Meiji: A visual Anthology》。東京都:柏書房。
漆竹生(譯)
1979《當代法律主要體系》。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嘉義縣政府
1976〈政事志〉,《嘉義縣志 卷三》。嘉義:嘉義縣政府。
寧晉劉庭春等人(編著)
1907《日本各政治機關參觀詳記》。警監研究社。
鄭德慶
2004《高雄老明信片》。高雄:高雄市市政府文化局。
實業台灣社
1999〈台灣經濟年鑑〉《日治時期台灣文獻史料輯編》,v.19。台北:成文。
劉寧顏、郭家雄(著)
1982〈日據時期台灣法制之演變歷程及其性質〉《日據初期司法制度檔案》。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亦刊於《台灣文獻》,v.25卷v.3期)
劉寧顏(主編)
1990〈政治志法制篇〉,《重修台灣省通治 卷七》。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家華
1989《中日傳統建築中之對稱與非對稱特性比較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碩士論文。
趙莒玲
1993《台北城的故事》。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發行。
滿洲國國務院弘報處
1942《滿州國》。東京:朝日新聞社。
蔡平立
1979《澎湖通史》。台北:聯鳴文化公司。
蔡墩銘
1992《刑事審判程序》。台北:五南。
緒方武歲(編)
1938《台灣大年表》。台北:台北印刷株式會社。
蔣元樞(清)
1987《(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台北:台灣大通。
蔣師轍、池志澂、邱文鸞、佐倉孫三等(清)
1987《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台遊日記、台灣遊行記、台灣遊記、台風雜記》。台北:台灣大通。
戴炎輝、蔡章麟等
1965《台灣省通志稿 政事志司法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5《台灣省通志稿 政事志司法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檜山幸夫
2003《台灣總督府文書史料學的研究-日本近代公文書學研究序說》。東京都:ゆまに書房。
賴順盛、曾藍田(編)
1989〈軍事、警政、與司法〉《台中市發展史 慶祝建府百週年紀念》。台中:台中市政府發行。
賴志彰(撰稿)、許雪姬(計畫主持)
1997《台中縣街市發展:豐原、大甲、內埔、大里》。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賴志彰
1994〈台中市的開發與台中城的闢建〉《台中文獻》,v.3。
〈行政官廳調整下的土地利用〉《台中文獻》,v.4。
篠原正巳
1980《台中:日本統治時代の記錄》。東京:台灣區域發展研究院台灣文化研究所。19藤森照信
二、官方檔案
史料排列依序 法院建置歷程:A草創 B發展 C飽和 D成熟 四階段;
同等於該廳舍採行的審判模式:三級三審、二級二審、二級三審、二級四部三審。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檔案日期
M明治T大正S昭和 標題 冊次文次
A 1895.06.17 〈總督府始政祝典ニ關スル件〉
v.40-1
1895.06.28 〈地方官假官制制定〉
v.54-1
1895.07.03 〈地方官假官制制定〉
v.11-13
1895.07.06(M28) 〈台灣住民軍事犯處分令〉 v.11-44
1895.08.06 〈台灣總督府條例〉 v.11-17
1895.10.07 〈台灣總督府法院職制〉 v.3-7
1895.11.18 〈台灣總督府法院職制〉 v.10-2
1895.11-12 〈鹿港法院支部移轉改稱〉 v.3-46
1895-1896 〈新竹支部訴廷修繕認可〉 v.4494-11
1896.01(M29) 〈台灣總督府法院官制〉 v.3-8
1896.01 〈台灣法院支部廳舍修繕認可〉
1896.02 〈台南法院支部廳舍修繕許可〉 v.4494-25
1896.03 〈鳳山法院支部廳舍及官舍並ニ監獄修繕不認可〉 v.4494-35
1896.03 〈嘉義出張所廳舍監獄及法院支部修繕認可〉 v.4494-36
1896.03-04 〈鹿港地方法院移轉并改稱ノ件〉 v.55-34
1896.05.01 〈台灣總督府法院條例發布ノ件〉 v.55-4
1896.06 〈台東地方法院事務ハ恒春地方法院ニ於テ代理ノ件〉 v.55-33
1896.07.12 〈台灣總督府法院開始期日公布ノ件〉 v.59-36
1896.11 〈苗栗地方法院廳舍移轉ノ件〉
v.72-22
1896.11 〈台南地方法院長ヨリ縣學ヲ廳舍ニ使用方照會ノ件(元台南縣)〉 v.9868-86
1896.11.30 〈台南縣內舊縣學及大成殿跡地所建物同地方法院廳舍ニ充用ノ件〉 v.92-9
1897.01-02(M30) 〈埔里社地方法院敷地撰定〉 v.177-3
1897.03 〈彰化地方法院移轉〉 v.128-12
1897.03-04 〈宜蘭地方法院廳舍及土地建物撰定〉 v.177-15
1897.03-04 〈澎湖島地方法院土地建物撰定〉 v.177-12
1897.04 〈彰化.苗栗.雲林各地方法院當分閉廳〉 v.128-36
1897.04 〈台南地方法院移轉〉 v.128-13
1897.04 〈雲林地方法院移轉〉 v.128-14
1897.07.06 〈台南地方法院廳舍敷地撰定〉 v.177-21
1897.07-08 〈宜蘭地方法院移轉〉 v.128-19
1897.07-08 〈台北法院ト台北監獄署間ニ電話架設ス〉 v.4537-24
1897.08 〈萬壽宮及附屬建物台南地方法院ヘ引繼ノ件(元台南縣〉 v.9870-18
1897.09 〈恒春.埔里社ニ地方法院閉廳シ鳳山及台中地方法院ニ於テ代理〉 v.128-27
1897.09-10 〈恒春.埔里社兩法院閉廳ニ付事務引繼手續方通達〉 v.4519-8
1897.09-10 〈台東地方法院事務ヲ鳳山地方法院ニ於テ代理ス〉 v.128-28
1897.10 〈恒春.埔里社兩法院閉廳ニ付事務引繼ノ要領ヲ鳳山、台中兩法院ヘ通達〉 v.4519-8
1897.10 〈澎湖島ニ出張裁判所ヲ創設方ニ關シ澎湖廳長及台南地方法院院長同檢察官長具狀〉 v.4548-13
1897.11 〈台北城內城堭廟ヲ高等覆審法院廳ニ使用〉 v.177-30
1897.11 〈台中地方法院廳舍台中縣ニ於テ保管〉 v.177-29
1897.11 〈台中地方法院移轉〉 v.128-43
1897-1898 〈新竹地方法院修繕工事報告〉 v.4564-45
1897-1898 〈第一旅團監督部使用ノ城堭廟ヲ高等覆審法院ヘ使用換及西門街官有家屋ヲ同部ニ使用換ノ件〉 v.4575-3
1898.01.13(M31) 〈元雲林法院廳舍ヲ嘉義縣斗六警察署宿舍トス〉 v.288-2
1898.01-02 〈新竹地方法院移轉告示三號〉 v.243-24
1898.02 〈嘉義地方法院敷地引渡ニ關スル件(元台南縣)〉 v.9821-21
1898.02-03 〈高等法院覆審法院移轉告示一○號〉 v.243-25
1898.03-10 〈台中城內官有地使用方向地方法院ヘ認〉 v.289-10
1898.05-06 〈元恒春法院廳舍憲兵部ヘ貸與ノ件〉 v.4558-28
1898.06 〈苗栗雲林兩地方法院事務台中地方法院ニ於テ代理府令四一號〉 v.243-27
B 1898.08-09 〈元台中地方法院建物敷地台中縣ヘ保管轉換認可〉 v.289-8
1898.12 〈元嘉義法院事務ノ幾分及雲林法院事務ヲ台中法院ヘ引繼屆〉 v.4549-5
1898.12.21 〈台南縣阿公店臨時法院開設〉 v.243-33
1899.03-09(M32) 〈覆審法院及台北地方法院敷地決定〉 v.422-13
1899.04 〈覆審法院廳舍移轉〉 v.351-3
1899.05.20 〈台南地方法院管轄區域變更〉 v.349-9
1899.07-09 〈台中地方法院廳舍宿舍敷地變更〉 v.397-38
1899.09.01 〈台南市區計晝委員會日誌;台南市區計畫委員會規程;台南市區計畫委員會議事錄;台南市區計畫委員會文書收受發送簿;台南市區計畫委員會審議事項ニ付取調報告〉
v.4709-1
1899.10-1900.12 〈陸軍監督部所管ノ土地覆審地方兩法院官舍敷地トシテ保管轉換〉 v.501-22
1899.11 台南地方法院嘉義出張所事務室一時移轉
v.371-31
1899.12-1900.02 〈宜蘭及鳳山地方法院出張所ニ於テ裁判事務開始〉 v.351-8
1900.01 〈鳳山法院出張所宿舍敷地トシテ鳳山城內縣口街土地引渡方台南縣ヘ令達〉
v.501-4
1900.08-09(M33) 〈覆審地方兩法院宿舍敷地トシテ陸軍所轄地管理轉換ノ件〉 v.501-18
1900.09-10 〈宜蘭法院出張所廳舍敷地トシテ員山堡土地買收〉 v.500-9
1900.10-11 〈覆審地方兩法院宿舍敷地トシテ台北書院街地所引渡方令達〉 v.501-20
1901(M34) 〈台南監獄附屬敷地ヲ台南地方法院廳舍宿舍敷地トシテ保管轉換〉 v.627-24
1901.04 〈台北地方法院廳舍移轉〉 v.582-9
1901.08.19 〈道路改修ノ為台南地方法院豫定敷地ヲ台南縣ヘ引渡〉 v.627-21
1901.11 〈台北地方法院保管地ヲ台北廳ヘ引渡〉 v.624-23
1901.11.11 〈地方法院及出張所名稱位置及管轄區域表改正〉 v.581-10
1901.11-12 〈台北地方法院宜蘭出張所廳舍移轉〉 v.582-16
1902.01(M35) 〈地方法院及出張所位置改正府令五號並台中地方法院廳舍移轉告示六號〉 v.709-21
1902.01 〈第六號台中地方法院及檢察局移轉〉 v.737-25
1903.02 〈台南地方法院所管官有地ヘ保管轉換ノ件〉 v.848-37
1902.05 〈第六號地方法院移轉〉 v.736-12
1902.10-1903.02 〈台北廳所在官有地ヲ覆審法院ヘ引渡ノ件〉 v.848-36
1903.02.01(M36) 〈鳳山法院出張所及監獄支監ノ事務縮小計劃ノ件〉 v.4723-5
1903.02 〈台南地方法院所管官有地ヘ保管轉換ノ件〉
v.848-37
1903.10.01 〈台南守備隊練兵場內ニアル招魂碑ヲ故白川宮殿下御遺跡地內移轉ノ件認可〉
v.4743-1
1904.03 〈台南地方法院澎湖出張所建物等引繼方澎湖廳長ヘ通達〉
v.4797-12
1904.04-05(M37) 〈覆審法院長稟申文武廟街所在地國有雜種地覆審法院及ヒ台北地方法院官舍敷地トシテ使用ノ件認可(指令第一○○七號)〉 v.4797-15
1904.09.01 〈台南地方法院長稟申鳳山廳廳舍敷地ノ內保管轉換ノ件認可〉 v.4797-33
1904.11 台南監獄保管ノ土地ト台南地方法院保管ノ土地ト交換使用ノ件
v.5049-25
1904-1905 〈台北地方法院台中出張所ニ於テ使用中ノ官舍ヲ台中廳ニ台中監獄ニ於テ使用中ノ官舍ヲ台北地方法院台中出張所ニ台中廳ニ於テ使用中ノ官舍ヲ台北地方法院台中出張所ニ保管轉換ノ件〉 v.5049-19
1905.02(M38) 〈恆春登記所設置ノ件ニ付法院長ノ具申(總督)〉 v.11180-1
1905.02 台南監獄保管ノ土地ト台南地方法院保管ノ土地ト交換使用ノ件ニ付台南地方法院ノ稟申ニ對シ依命通達
v.5049-26
1905.03 〈登記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豫定表〉 v.11179-35
1905.03 〈登記規則施行ニ付電報〉 v.11179-30
1905.03 〈登記所設置ニ關スル具申〉 v.11180-6
1905.03 〈恆春廳長ヲシテ登記事務取扱ハシムル通牒(覆審法院長)〉 v.11180-3
1905. 04 〈登記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豫定表〉 v.11179-28
1905.04 〈登記所設置ニ付照會(深坑廳長)〉 v.11180-9
1905.05 〈登記所設置ニ對スル通牒(台北地方法院長)〉 v.11180-10
1905.05 〈登記所宿舍ヲ使用ノ為官有建物使用認可ノ件( 台北地方法院ヨリ)〔苗栗廳〕〉
v.4934-1
1905.08 〈建物異動報告〔覆審法院〕〉 v.4930-1
1906.01(M39) 〈台北文武廟街建物新築報告〔台北地方法院〕〉 v.4932-1
1906.03 〈明治三十八年度官有財產異動報告(鳳山廳、鳳山醫院、打狗郵便局、蕃薯 廳、阿緱廳、恒春廳、台東廳、台東醫院、台東郵便局、澎湖廳、澎湖郵便局)〉 v.4937-1
1906a.04 〈明治三十八年度末官有財產增減異動報告〔覆審法院〕〉 v.4930-1
1906b.04 〈明治三十八年度官有財產異動報告(台北地方法院、國語學校、台北醫院、醫學校、警察官司獄官練習所、台北監獄、台北郵便局、淡水稅關、基隆廳、基隆郵便局、基隆築港局、基隆醫院、基隆海港檢疫所、淡水郵便局)〉 v.4932-1
1906c.04 〈明治三十八年度末官有財產增減異動報告〔台北地方法院〕〉 v.4932-1
1906d.04 〈明治三十八年度官有財產異動報告(鹽水港廳、鹽水港郵便局、台南廳、台南郵便局、台南地方法院、台南醫院、台南監獄、安平稅關)〉 v.4936-1
1906.05 〈登錄事務ニ關スル台北地方法院長建議〉
v.4930-5
1907(M40) 〈明治三十七年度官有財產異動(安平稅關;澎湖廳;台北監獄;台中監獄;台南監獄;覆審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台南地方法院;台中廳)〉 v.5049-1
1909.06(M42) 〈北港登記所移轉ノ件(台南地方法院)〉 v.5207-9
1909.07 〈阿公店登記所移轉ノ件(台南地方法院)〉 v.520-12
1909.05 〈彰化登記所廳舍移轉報告〉 v.1495-13
1909.08 〈淡水登記所移轉ノ件(台北地方法院)〉 v.5207-8
1909.08 〈深坑登記所ヲ將來新店街ニ移轉スルノ件〉 v.5207-13
1910.01(M43) 〈基隆登記所廳舍敷地寄附受納認可〉 v.1910-2
1912.12(T1) 〈官有地使用認可(台南地方法院)〉 v.5469-10
1913(T2) 〈台南地方法院登記所廳舍建築請願書〉 v.5707-2
1913.02 〈鳳山法院出張所及監獄支監ノ事務縮小計劃ノ件〉 v.4723-5
1914(T3) 〈中壢ニ登記所設置ノ件〉 v.5774-5
1915(T4) 〈台南法院蟻害應急工事〉 v.6179-5
1915 〈台南地方法院舊廳舍官舍模樣替其他工事〉 v.6178-1
1915 〈花蓮港登記所廳舍官舍新築及附屬工事〉 v.6181-2
1915.01 〈打狗檢糖所丙種二戶建官舍新築及附屬工事〉 v.6182-2
1915.03-04 〈鳳山登記所廳舍及宿舍並敷地寄附受納認可(台南廳)〉 v.6200-3
1915.03-05 〈覆審法院門衛所移轉模樣替工事〉 v.6179-4
1915.11 〈中壢登記所開廳報告(台北地方法院)〉 v.2938-3
1919.01 〈打狗檢糖所配置圖調製方ノ件〉
v.11265-15
1919.07.01(T8) 〈地方法院支部ノ權限ニ關スル件〉 v.2957-3
C 1919 〈台南市區計畫一部變更〉
v.2929-11
1919.10 〈官租地使用認可〔台中地方法院〉 v.2929-23
1919.11 〈中壢登記所用建物並敷地寄附受納認可(桃園廳)〉 v.6733-6
1920.01.01(T9) 〈地方法院支部ノ權限ニ關スル件〉 v.11152-2
1920.01.01 〈地方法院及其支部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制定ノ件〉 v.11152-3
1920.01.01 〈地方法院支部ノ權限ニ關スル件〉 v.11152-6
1920.01.01 〈登記事務停止ノ件(廢案)〉 v.11152-4
1921(T10) 〈台中地方法院東勢出張所設置(府令第二十一號)〉 v.3169-10
1921.03.01 〈台南地方法院嘉義支部虎尾出張所設置(府令第四十三號)〉 v.3169-11
1921.09.01 〈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改正ノ件(府令第百六十號)〉 v.3171-21
1922.01.01(T11) 〈地方法院及其支部位置管轄區域等改正ノ件(府令第十一號)〉 v.7151-12
1922.01.01 〈地方法院及出張所等名稱位置管轄區域等改正ノ件(府令第百七十七號)〉 v.7151-15
1924.08(T13) 〈台北地方法院玉里出張所廳舍新築其他工事〉 v.7291-2
1924.09 〈台南地方法院嘉義支部廳舍增築工事〉 v.7292-4
1924.09-1925.07 〈台中地方法院弁護士事務員通譯控所其他增築工事〉 v.7293-4
1924.12.01 〈地方法院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府令第百號)〉 v.7248-30
1925.05 〈官有地無料貸下ノ件許可(宜蘭街)〉
v.7301-15
1925.12 〈官有地貸下ノ件許可(台中州彰化街吳蘅秋)〉
v.7302-15
1925.06.01(T14) 〈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府令第三十九號)〉 v.7329-12
1926(T15) 〈新竹地方法院設置方請願ノ件〉 v.7350-10
1926 〈塩水法院出張所移轉ノ件〉 v.7350-12
1926 〈員林法院出張所設置ノ件(府令第七號)〉 v.4038-11
1927.01.01 〈官有地無料貸下許可ノ件(二林庄)〉 v.7388-1
D 1929.01.01(S4) 〈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府令第六二號)〉 v.7383-8
1929.01.01 〈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 v.7383-9
1930(S5) 〈高等法院及台北地方法院廳舍新築工事監督員詰增築工事〉 v.11327-9
1931.01.01(S6)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府令第三號)〉 v.7395-6
1932(S7) 〈台南法院宿舍新築工事仕樣書(本家其他ノ部)〉 v.11453-2
1932 〈台南地方法院檢察局倉庫新築工事ニ關スル件〉 v.7401-4
1933.09(S8)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 v.4173-8
1933.11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 v.4173-10
1934.04-05(S9) 〈高等法院及台北地方法院新營工事監督員詰所其他〉 v.11326-4
1934.04-05 〈假設建物附屬給水裝置撤去ニ關スル件(高等法院及台北地方法院建築事務所)〉 v.11331-6
1935.08(S10) 〈假板 保管轉換ノ件(法院現場;台北刑務)〉
v.11332-17
1935.09 〈法院內假設建物取毀並假倉庫建築工事〉 v.11364-21
1936.01(S11)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府令第八十七號)〉 v.10375-17
1937(S12) 〈大湖出張所設置ノ件〉 v.11462-2
1937 〈大湖出張所設置ノ件〉 v.11462-3
1937 〈大湖出張所設置ノ件〉 v.11462-4
1937 〈大湖出張所開廳ニ關スル件〉 v.11462-5
1938.01(S13)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府令第一四號)
v.10405-7
1938.01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及支部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 件(府令第五二號)〉 v.10405-10
1938.01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及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 件(府令第五三號)
v.10405-11
1940.01(S15)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ニ關スル件(府令第百五號)〉 v.10524-38
1940.01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及支部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府令第百四十二號)
v.10524-40
1942.01(S17) 〈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管內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府令第四號)〉 v.10476-6
1943.01 大正九年府令v.五十六號(台灣總督府地方法院出張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ノ件(府令第二百十四號)
v.10494-23
1945.01 高雄地方法院岡山出張所臨時移轉
v.11199-1
1923 東宮裕仁行啟伏見宮傅義王同行圖 v.102453-1
1926 秩父宮雍仁留學途中立寄各地巡視圖 v.102577-3
三、報紙
《台法月報(1907~1942)》
檔案日期
M明治T大正S昭和 專欄別與標題 卷次號次
v.X-X
B 1907.07.10(M40) 〈彙報-登記所の新營〉 v.1-2
1907.08.10 〈彙報-辯護控所增築の必要〉 v.1-3
1907.11.10 〈彙報-登記所廳舍新營摸形〉 v.1-6
1907.12.10 〈彙報-北斗登記所敷地確定〉 v.1-7
1908.04.10(M41) 〈彙報-桃園登記所新築落成〉 v.2-4
1908a.06.10 〈彙報-登記所廳官舍新營計畫案〉 v.2-6
1908b.06.10 〈彙報-新築基隆登記所插入寫真參照〉 v.2-6
1908d.10.10 〈雜錄(某記者攝影)-本島登記制度の成績;附圖登記所に於ける登記簿の配列〉 v.2-10
1908a.10.10 〈口彙(原 一鶴君撮影)-本島三法院 台南地方法院〉 v.2-10
1908b.10.10 〈口繪(今田祝藏君撮影)-本島三法院的覆審法院〉 v.2-10
1908c.10.10 〈雜錄(攝影記者不詳)-本島の民事爭訟調停成績;附圖台北廳民事調停室の圖〉 v.2-10
1908d.10.10 〈雜錄(某記者攝影)-本島登記制度の成績;附圖登記所に於ける登記簿の配列〉 v.2-10
1908.12.10 〈彙報-登記所の新營〉 v.1-2
1909.05.10(M42) 〈彙報-淡水登記所の移轉〉 v.3-5
1909.06.10 〈彙報-新竹出張所の危險〉 v.3-6
1909a.07.10 〈彙報-北港登記所移轉〉 v.3-7
1909b.07.10 〈彙報-宜蘭法院出張所の修繕〉 v.3-7
1909a.08.10 〈彙報-深坑登記所移轉を新築〉 v.3-8
1909b.08.10 〈彙報-新竹法院出張所の新營〉 v.3-8
1910a.05.10(M43) 〈彙報-新店登記所の新營〉 v.4-5
1910b.05.10 〈彙報-四十三年度法院新營工事〉 v.4-5
1910.06.10 〈彙報-台南地方法院新築の建議〉 v.4-6
1910a.11.10 〈彙報-台南法院の新築豫算〉 v.4-11
1910b.11.10 〈雜錄-殖民地裁判所の構成〉 v.4-11
1910.07.10 〈彙報-登記所の移轉〉 v.4-7
1911.04.20(M44) 〈彙報-樸仔腳登記所の開廳式〉 v.5-4
1911.07.23 〈彙報-基隆登記所移轉〉 v.5-7
1912.04.23(T1) 〈彙報-本年度新營及修繕費〉 v.6-4
1914a.03.20(T3) 〈彙報-各地通信(胡沙生):台南法院の高塔より〉 v.8-3
1914b.03.20 〈彙報-台南法院の新廳舍〉 v.8-3
1914.07.20 〈彙報-中壢登記所開廳準備〉 v.9-6
1915 〈彙報-中壢登記所開廳祝賀會〉 v.9-7
1916.08.20(T5) 〈彙報-鳯山登記所落成式祝賀會〉 v.10-8
1918.09.23 〈彙報-高塔下より(法學博士復審法院長閣下:滿壽宮の倒壞)〉 v.12-9
1919.01 〈彙報-新竹法院出張所開廳式〉 v.12-2
1919.02.24(T8) 〈彙報-嘉義地方法院出張所開廳式〉 v.13-2
1919.06.20 〈台南廳民事調停室外觀〉 v.13-6
C 1919.08.26 〈口繪-高等法院廳舍〉 v.13-8
1920.08.20(T9) 〈通信-中壢通信法院出張所〉 v.14-頁69
1920.11.20 〈彙報-嘉義法院支部權限擴張〉 v.14-11
1921.03.01 〈彙報-東勢出張所開廳式〉 v.15
1923a.05.01(T12) 〈口繪-皇太子殿下高等法院行啟〉 v.17特別號
1923b.05.01 〈鶴駕を迎へ奉る高等法院〉 v.17特別號
1923c.05.01 〈高等法院の沿革〉 v.17特別號
1923.12.01 〈雜錄-心的真理と法衛の建築美〉 v.17-12
1925.08.01(T14) 〈彙報-高雄法院出張所開廳〉 v.19-8
1926.08.01(T15) 〈彙報-法院開廳三十年記念祝賀會〉 v.20-8
1926a.09.01 〈彙報-台南地方法院に於ける法院開廳記念日狀況〉 v.20-9
1926b.09.01 〈彙報-台中地方法院に於ける法院開廳三十年記念祝賀會次第〉 v.20-9
1927.03.01(S2) 〈彙報-台中地方法院員林出張所開廳式〉 v.21-3
D 1930.01.01(S5) 〈彙報-豐原、佳里、潮州登記所開廳式に於ける式辭其の他〉 v.24-1
1931.04.06(S6) 〈彙報-高等法院及台北地方法院廳舍新築工事概要〉 v.25-4
1933.03.15(S8) 〈彙報-台南地方法院高雄支部開廳式狀況〉 v.27-4
1934.12.08(S9) 〈特輯記事-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合同新廳舍落成記念特輯號記事〉 v.28-12
1935a.01.01(S10) 〈續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合同新廳舍落成記念特輯號記事(法學士高田富藏)-高等法院と台北地方法院の新築落成を祝して〉 v.29-1
1935b.01.01 〈續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合同新廳舍落成記念特輯號記事(川淵龍起)-台灣の思ひ出〉 v.29-1
1935c.01.01 〈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合同新廳舍落成記念特輯號記事(高田富藏)〉 v.29-1
1935d.01.01 〈高等、台北地方兩法院新廳舍の落成を祝す(兵頭高一)〉 v.29-1
1935e.01.01 〈續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合同新廳舍落成記念特輯號記事(台北地方法院長宇野庄吉)-法院新廳舍を壽ぐ〉 v.29-1
1935a.01.01 〈法院廳舍完成に付祝賀記念の詞(嘉義檢察官上內恒三郎)〉 v.29-2
1935b.02.27(S10) 〈續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合同新廳舍落成記念特輯號記事(川淵龍起)-台灣の思ひ出(承前、完)〉 v.29-2
1936.01.01(S11) 〈彙報-台北地方法院板橋出張所開廳式〉 v.30-1
1936a.04.07(S11) 〈口繪-開廳シタル花蓮港法院支部〉 v.30-4
1936b.04.07 〈彙報-花蓮港支部同行務所開廳式〉 v.30-4
1936.05.16 〈彚報-台中法院假廳舍落成式〉 v.30-6
1938.08.07(S13) 〈彙報-新竹地方法院開廳記事〉 v.32-8
1938.11.08 〈彙報-竹東新竹地方法院出張所落成式記事追報」〉 v.32
1942.02.05(S17) 〈彙報-大溪新竹地方法院出張所開廳式〉 v.36-2
1942.09.10 〈口繪-高雄地方法院廳舍增築落成式(總督の告辭を代讀する中村法務局長)〉 v.36-9
1942.09.10 〈彙報-高雄地方法院廳舍增築落成式〉 v.36-9
1943.05.20(S18) 〈彙報-斗六出張所移廳式〉 v.37-5
《台灣日日新報(1898~1942)》 (部分漢文版)
檔案日期
M明治T大正S昭和 版次、專欄別與標題
A 1898.06.14(M31) 第二版〈法院新築工事入札〉
1898.07.08(M31) 第二版〈訴訟代人控所〉
B 1898.08.13(M31) 第二版〈覆審法院假訟廷〉
1905.07.06(M38) 第六版〈法院設三登記所〉
1905.08.25 第二版〈嘉義民情好訟〉
1905.09.02 第四版〈阿緱通信(八月廿八日電)登記概況〉
1905.11.08 第二版〈新築登記所〉
1905.12.22 第二版〈登記官衙之統務〉
1906.01.26 第二版〈新竹年末登記狀況〉
1906.01.27 第二版〈陰曆歲末及登記〉
1906.02.17 第二版〈檢查局執務概要〉
1906.04.15(M39) 第二版〈公證室移轉〉
1906.05.15 第二版〈法院新築官舍〉
1906.08.07 第二版〈總督巡視法院〉
1906.08.31 第三版〈新築登記所〉
1906.08.31 第三版〈新築登記官衙〉
1907.03.17(M40) 第五版〈金庫之賊處刑〉
1907.04.12 第二版〈新築登記所廳舍〉
1907.04.21 第三版〈法院月報確定發行〉
1907.12.21 第二版〈明年度法院豫算〉
1907.11.15 第二版〈登記所前之控所〉
1907.12.07 第五版〈台南法院之危險家屋〉
1907.12.29 第二版〈法院未全停辦〉
1908.01.15(M41) 第二版〈死刑囚之控訴〉
1908.01.07 第二版〈登記所前之控所〉
1908.01.08 第二版〈覆審法院受付口變更〉
1908.03.11 第三版〈登記所主任會議〉
1908.08.04 第二版〈辯護控所〉
1908.10.23 第二版〈恭迎彙錄駕經府中〉
1910.02.02 第五版〈姦案判期〉
1910.03.06(M42) 第二版〈司法會同〉
1910.03.10 第五版〈調停狀況〉
1910.03.12 第五版〈建造民事調停室〉
1910.04a.15 第二版〈登記所移轉〉
1910.04b.22 第五版〈富豪被拘〉
1910.07a.05 第二版〈台南法院新築〉
1910.07b.07 第二版〈台南法院新築〉
1910.07.22 第二版〈築調停室〉
1910.07.29 第二版〈台北法院非訟件數〉
1910.08.10 第五版〈添建台北廳衙〉
1910.08.26 第四版〈南部通信(念二日發)〉
1910.10.04 第三版〈天南雁音〉
《台灣時報(1898-1945)》
檔案日期
M明治T大正S昭和 版次、專欄別與標題
B 1898.11.20(M31) 台灣協會會報第二號〈法院と大審院との聯絡〉
1900.11.20(M32) 台灣協會會報第二十六號〈台灣覆審法院民事部の增設〉
1904.04.20(M36) 台灣協會會報第七十六號〈總督府法院の廢合〉
1904.07.20 台灣協會會報第七十號〈台灣司法事務の槪况〉
C 1919.08(T8) 〈高等法院を置かるベき台灣現の覆審法院廳舍〉
1919.08 〈論說 :台灣司法制度今次の革新〉
1919.08 〈漢文:台灣司法制度之革新〉
1920.10(T9) 〈台灣官民感想:地方制度と司法機關〉
1926.08(S1) 〈時報 :法院開廳三十年記念祝賀會〉
D 1933.08(S8) 〈時報:法院高雄支部〉
1936.05(S11) 〈時報:眾友會事件〉
《台灣民報》
檔案日期
M明治T大正S昭和 版次、專欄別與標題
C 1924.08.11(T13) 〈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治安警察法違反嫌疑事件 第一審公判〉
1924.11.01 〈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治安警察法違反嫌疑事件 第二審公判〉
1925.02.11(T14) 〈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治安警察法違反嫌疑事件 第三審公判〉
1925 紫豐譯〈台灣之裁判〉(神戶區洛尼區留英字新聞)
1927.04.17(S2) 〈二林事件第二審公判〉
D 1930.07.07(S5) 〈高雄淺野罷工事件公判 被告皆否認協議暴行 定七月十一日再審問證人〉
《府報》
檔案日期
M明治T大正S昭和 版次、專欄別與標題
B 1899.04.17(M32) 覆審法院新築廳舍ニ移轉ス(04.20)
1901.04.25(M34) 台北地方法院新廳舍ニ移轉ス(04.21)
1914.03.12(T3) 台南地方法院新廳舍ニ移轉ス(03.09)
1915.07.07(T4) 台北地方法院中壢登記所開廳ス(07.01)
D 1935.07.24(S10) 〈公事請負入札:高等法院官舍高乙種竝三種新築工事〉
1935.11.9 〈公告:高等法院及台北地方法院廳舍構內整理其他新築工事〉
1936.09.16(S11) 〈公告:工場財團〉(09.10)
1936.10.09 〈公告:台北市文武町六丁目一番地所在;台北市書院町三丁目一番地上所在〉(09.08)
1936.10.11 〈公告:台南地方法院嘉義支部訟廷新築其他工事〉
1936.10.17 〈公告:台中地方法院舊廳舍一部及渡廊下〉
《廳(縣)報》
台中縣報告示第5號
台中縣報告示第75號「市區改正區域及附屬平面圖,1901」
台中廳報告示128號「台中市區計畫一部變更圖」,1914
新竹廳報告示201號「新竹街堡圖一覽,1904」、「新竹街市區改正計畫圖,1905」
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網
《百年司法》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