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王曉淇 Wang, Hsiao-Chi |
|---|---|
| 論文名稱: |
臺灣性別人權教育實踐之探析:以高中生對性別人權態度為例 Examining the Practice of Gender/Sexuality Education in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on Gender/Sexuality Rights |
| 指導教授: |
周志杰
Chou, Chih-Chieh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 |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 畢業學年度: | 10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87 |
| 中文關鍵詞: | 人權 、性別人權 、性別教育 、高中教育 |
| 外文關鍵詞: | Gender rights, Sexuality rights, Gender education, Sexuality education, High school educ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67 下載:29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權的概念在現今為一種普世價值,其中性別議題為人權發展的重要項目。全球化的時代之下,無論是消極的法律懲戒或積極的教育推動,臺灣亦受到國際人權發展趨勢的影響。本文將各種性別的因素差異,都納入於探討性別人權的理念範圍之中,除了男女兩性的平權之外,更擴大討論多元性別。
本文聚焦的對象為臺灣的普通高級中學學生,利用深度訪談法及相關文獻分析,檢視臺灣對於性別人權教育實施之階段成果,並依此做出對為來臺灣性別人權教育的政策建議。
研究發現,多數高中生受訪者對於男女平權的概念相較於多元性別族群權益較能夠接受,但是依舊存有固有的男/女二分的想法,並且對於陽剛特質較為推崇、貶低陰柔特質。總體而言,臺灣的性別人權教育還集中在教只性別不教人權的階段,在高中階段更是容易被其他主科時間所犧牲,而多元性別族群的相關問題在校園中常被忽略或被拿來開玩笑,不僅是學生或教師,都對性別人權存有一定的迷思與刻板印象。
經由研究的發現,本文建議未來臺灣的性別教育要更與人權教育結合,並且要在正規的教育當中,有獨立的課綱安排與上課時數;校園環境的部分,需要針對師資職前教育必修學分的納入、與在職員工性別人權的宣導著手;最後,我國政府在推動性別人權方面,有絕對的責任需要領航大眾,應多方參考與採納可行方案,結合學術與實務界並確實計畫實施。
Human rights are the basic rights that each person is-inherently entitled. Gender/sexuality issues are crucial themes recently in human righ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amine the practice of gender/sexuality education in Taiwan. It adopts the documentary analysis to find the trend of gender/sexuality rights and gender/sexuality education in formal education, and further takes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study objects. By in-depth interviewing them and comprehending their attitudes on gender/sexuality rights, the author enables to find that there are still myths and preconceptions in interviewees’ minds. The polic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has neglected that gender/sexuality rights are also human rights, thus gender/sexualit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is orderless without integrated syllabi and course directories.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1)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vise and integrate education directions on gender/sexuality issues and rights, 2) investing resources 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3) making sophisticated policies or regulations to promote gender/sexuality rights in Taiwan.
一、中文
(一)專書
王雅各,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瑞壎主編,2011,《性別議題與性別平等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何春蕤等著,2007,《台灣性/別研究演講集(上)》,北京:九州出版社
何春蕤編,1998,《性/別校園──新時代的性別教育》
何春蕤編,2001,《同志研究》,臺北市:巨流
何春蕤編,2004,《跨性別》,桃園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春蕤編,2010,《連結性:兩岸三地性/別新局》,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周志杰主編,2011,《在地與國際人權之實踐與挑戰》,臺北市:永然文化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姜元御、林烘煜、劉志如、何縕琪、許木柱著,2011,《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翁福元主編,2013,《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臺北市:聯合文學
張宏誠,2002,《同性戀者權利平等保障之憲法基礎》,臺北市:學林文化
張輝潭,2006,《台灣當代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實踐初探: 一個歷史的觀點》,臺中市:印書小舖
畢恆達、遊美惠主編,2006,《性別解碼全記錄》,臺北市:教育部
莊慧秋主編,2002,《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1990-2001》,臺北市:心靈工坊
許育典,2010,《從法治國家到人權保障的希望工程:以人權教育為中心》,臺南市:許育典出版
陸偉明,2011,《性別教育與生活》,臺北市:雙葉書廊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臺北市:女書文化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08,《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臺北市:巨流
廖福特主編,2014,《聯合國人權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臺北市: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潘慧玲主編,2000,《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臺北市:師大
謝臥龍主編,2002,《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蘇永明、方永泉主編,2009,《面對未來挑戰的教育發展》,臺北市: 學富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市:女書文化
顧燕翎主編,1996、2004,《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初版、再版),臺北市:女書文化
(二)期刊
卯靜儒、甄曉蘭、林永豐,2012,〈高中課程改革之政策形塑與實施的歷程分析:以95課程暫綱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5(3):181-206
吳雅琪,2010,〈評介Doris T. Chang《二十世紀臺灣婦女運動》〉《臺灣學研究》,9:145-152
李坤崇,2010,〈高中課程99課綱與95暫綱之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2:1-24
李坤崇,2013,〈學習成效之口語評量理念及其實例〉,《教育研究月刊》,226:112-129
李孟玢,1998,〈論世界人權宣言之基本性質與法律效力〉,《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333-361
李雪菱,2011,〈教師性別意識與教學困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8:133-174
周志杰,2008,〈女性的政治參與:從婦女權利與女性主義面向的析論〉,《人權會訊》,90:27-29
周志杰,2009,〈從國際人權發展檢視台灣之人權實踐:結構性的探析〉,《新世紀智庫論壇》,45:23-29
周祝瑛,2009,〈公民教育中的性別議題〉,《研習資訊》,26(1):19-26
林信志,2011,〈高中教科書性別偏見之初探:以各版本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一冊為例〉,《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8(6):61-72
林奕成,2011,〈後現代主義思潮及其在教育研究的蘊意〉,《南台人文社會學報》,5:1-25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台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1-25
林昱貞、楊佳羚、張明敏,2004,〈性取向污名之建構、抗拒與轉化:一次同志教育的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50:91-121
林素卿,2009,〈潛在課程取向及其對教育機會均等之啟示〉,《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6:31-47
張樹倫,2012,〈性別/人權與公民教育〉,《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1:9-11
陳宜倩,2011,〈性別自主決定、婚姻自由與跨性別人權──試評德國聯邦憲法法院 1 BvL 10/05 (2008) 判決〉,《歐美研究》,41(3):801-848
游美惠,2012,〈文化攻略/文化政治〉,《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1:89-92
游美惠,2013,〈推動同志教育,營造友善校園:一些初步構想〉,《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4:38-47
黃純敏,2012,〈性別多樣性、偏見與人權:多元文化教育的轉換力量〉,《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1:19-30
黃琡惠、盧亭如,2006,〈國小英語教科書潛在課程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7:1-24
黃默,2002,〈台灣人權教育的倡導、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1(2):69-84
劉梅君,2008,〈深化性別意識與勞動價值教育兼對中小學教科書中「性別」與「勞動」內容的期待 〉,《台灣勞工季刊》,13:82-91
潘慧玲,2005,〈 台灣新一波之高中課程改革〉,《文教新潮》,10(3):6-20
羅燦煐,2002,〈他的性騷擾?她的性騷擾?:性騷擾的性別化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193-249
蘇鈺楠,2013,〈權利與義務,孰先孰後?-亞洲價值的論證對人權教育之啟示〉,《教育實踐與研究》,26(1):95-118
(三)博碩士論文
林昱吟,2006,〈中學性別教育之課程協同行動研究:以解構男子氣概迷思為課程焦點〉,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淑敏,2003,〈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欣蘋,2009,〈性別平等教育的憲法建構與檢討──以性別平等教育法在國民中小學的實踐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玉佩,2000,〈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涵,2003,〈「看見」同志運動──同志團體的多元發展與參政〉,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微君,2002,〈台灣兩性平等教育政策性別意涵之變遷--從同志平權運動談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倩菱,2013,〈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性別意識形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四)翻譯文獻
刁筱華譯,Rosemarie Tong著,1996,《女性主義思潮》,臺北市:時報文化
王瑛譯,Mary Wollstonecraft著,2006,《女權辯護:關於政治和道德問題的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台大婦女研究室編譯,Julie Mertus, Nancy Flowers and Mallika Dutt著,2005,《婦女人權學習手冊:在地行動與全球聯結》,臺北市:心理
江明親譯,Vanessa Bairds著,2003,《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臺北市:書林
林秀麗、黃麗珍譯,Jennifer Harding著,2008,《性的扮演:陰/陽特質的實踐》,臺北:韋伯文化
柴蘭芬、林志哲、林淑敏等譯,Anita Woolfolk著,200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國立編譯館主譯/李淑菁、洪雅惠譯,Fiona Leach著,2010,《教育場域的性別分 析》,臺北市:巨流
陳義彥、陳景堯、林妤虹、吳宜璇、何景榮、任雲楠譯,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 等著,《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2009,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陶鐵柱譯,Simone de Beauvir著,1999,《第二性》,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五)網路資源
NOWnews生活中心,2011,〈擔心學生變同志?!師連署反同性戀納入性別教育〉,網址:http://www.nownews.com/n/2011/04/19/513088#ixzz1K3Cw6Nx6,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新聞稿,2006,〈六年後的遲來正義!--葉永鋕案件更二審宣判〉,智邦生活館:http://enews.url.com.tw/enews/40296,檢索日期:2014年5月2日
立法院,2013,〈立法院第 8屆第 4會期第 7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 1150 號 委員提案第 15359 號〉,網址:http://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8/04/07/LCEWA01_080407_00058.pdf,檢索日期:2014年5月15日
朱芳瑤、林志成、葉芷妘,2011年,〈同志教育列課綱社團家長掀論戰〉,YAHOO奇摩新聞:https://tw.news.yahoo.com/%E5%90%8C%E5%BF%97%E6%95%99%E8%82%B2%E5%88%97%E8%AA%B2%E7%B6%B1%E7%A4%BE%E5%9C%98%E5%AE%B6%E9%95%B7%E6%8E%80%E8%AB%96%E6%88%B0-191104781.html,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3日
自由時報,2011,〈南部國立特教學校 驚爆128件性侵性騷案〉,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525997,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6日
自由時報,2014,〈性別平等!挪威立法女性需服19個月兵役〉,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134122,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0日
林瑋豐,2014,〈護家盟反同性婚 扯「孝道才能生孩子」〉,風傳媒: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news/detail/3c23b0c0-551a-11e4-abac-ef2804cba5a1/?uuid=3c23b0c0-551a-11e4-abac-ef2804cba5a1,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1日
范捷茵,2014,〈校園同志被霸凌 學生萌輕生念頭〉,台灣醒報: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513-oMCY,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張佳琳,2012,〈美國國會提案制定全國防制霸凌、性騷擾及保護LGBT學生法案〉,教育部電子報第518期: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0426,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0日
陳映竹,2014,〈十二年國教 師憂選修難落實〉,中廣新聞網:http://www.bcc.com.tw/newsView.2432226 ,檢索日期:2014年10月15日
陳逸婷,2013,〈性道德防線劇烈拉扯 反多元成家 擠爆凱道〉,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525,檢索日期:2014年4月12日
黃璨瑜,2013,〈消失的疾病:性別認同障礙〉,台灣立報: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7014 ,檢索日期:2014年5月30日
管婺媛,2014,〈護家盟:同性婚姻無法繁衍後代 不具公共利益〉,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16002952-260405,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六)研討會文章
吳志光,2007,〈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防治之困境與挑戰〉,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日期:2007年5月25-27日,台北市:教育部
鄭杏玲,2009,〈性別意識的形成、解構與再建構〉,性別文化與通識教育研討會,日期:2009年6月4日,基隆市: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七)政府文件
立法院,2013年10月31日,〈立法院第 8屆第 4會期第 7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 1150 號 委員提案第 15359 號〉,《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法務部編印,2012年12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
教育部,2005,《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0,《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教育部,2014,《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公民與社會科》
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2013,《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
(八)政府計畫報告
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2013,《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計畫編號:NSC 100-2420-H-001-002-SS2,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潘慧玲、黃馨慧,2007,〈後期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之教學示例發展〉,台北: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
蔡榮貴、洪如玉、許家驊、黃芳銘,2005,〈「人權教育與其他相關教育議題理論整合與教學研究」總結報告〉,計畫編號:PG9204-1091,台北: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二、英文
(一)專書
Cain, Patricia A. 2000. Rainbow Rights : the role of lawyers and courts in the lesbian and gay civil rights movement. USA: Westview Press
Pettett, C. E. 2007.“Homophobia and harassment in school-age populations.”In G. Herdt &C. Howe (Eds.), pp.29-31. 21st Century Sexualities : Contemporary Issues in Health, Education, and Rights . NY: Routledge
Mousli , B. and Roustang-Stoller, E.(Eds.) 2009.Women, feminism, and femininity in the 21st century: American and French perspectives . NY: Palgrave Macmillan
Martin, J. 2012.“Gender and education: Continuity and difference”In M. Cole (Ed.), pp.27-47. Education, 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Issues of gender,‘race’, sexuality, disability and social class─3rd ed. NY: Routledge
Mellor, D. J. & Epstein, D. 2006. “Appropriate Behavior? Sexualities, Schooling and Hetero-gender. ”In C. Skelton, B. Francis, & L. Smulyan (Eds.), pp.377-391. The SAGE Handbook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Rubin, G. S. 2011. Deviations: A Gayle Rubin Reader .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Wolf, N. 2002. The Beauty Myth: How images of beauty are used against women. NY: Harper Perennial
(二)期刊論文
Ho, T. K. 2008. “A Study of Leisure Attitude and Benefit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Ping-Tung City and County in Taiwan.” Ph. D. diss. 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
Hyde, J. S. 2005.“The Gender Similarities Hypothesi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6):581-592
Kehily ,MJ., Mac An Ghaill ,M., Epstein ,D. & Redman P. 2002.“ Private Girls and Public Worlds: Producing femininiti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 23(2):167-177
Kendall C. & Sidebotham N. 2004.“Homophobic bullying in schools: Is there a duty of care ?” Australia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Law & Education 9(1):71-93.
(三)網路資源
Blad, E. 2014. “Calif. Transgender-Student Law Takes Effect, Amid Recall Push.” http://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4/01/22/18transgender_ep.h33.html (accessed November 6, 2014)
Gates, G.J. and Newport, F. 2013. “ LGBT Percentage Highest in DC, Lowest in North Dakota.”http://www.gallup.com/poll/160517/lgbt-percentage-highest-lowest-north-dakota.aspx (accessed May 1, 2014)
Mill, J. S. 1869.“The Subjection of Women.” http://en.wikisource.org/wiki/The_Subjection_of_Women (accessed April 30, 2014)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of WHO). 2009.““CURES” FOR AN ILLNESS THAT DOES NOT EXIST.” http://www.paho.org/hq/index.php?option=com_docman&task=doc_view&gid=17703&Itemid (accessed May 1, 2014)
Rampton, M. 2008. “The Three Waves of Feminism.” http://www.pacificu.edu/magazine_archives/2008/fall/echoes/feminism.cfm (accessed May 15, 2014)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12.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12” http://nces.ed.gov/pubs2012/2012045.pdf (accessed November 9, 2014)
UN News Centre. 2011.”UN issues first report on human rights of gay and lesbian people.”http://www.un.org/apps/news/story.asp?NewsID=40743#.VFs20PmUdOb (accessed May 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