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翁文展
Weng, Wen-Chan
論文名稱: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研究—兼論替代性內線交易
A Study on the Insider Trading Regulation in Derivative:With Reference to Alternative Insider trading.
指導教授: 陳俊仁
Chen, Chun-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Legal Sciences (on the 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內線交易市場論關係論替代性交易股價連動性
外文關鍵詞: Insider Trading, Market Theory, Relationship Theory, Substitute Trading, Price-Related
相關次數: 點閱:87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隱匿性與高槓桿等特性,具有成為內線交易工具可能性,為維護證券交易市場之健全運作,各國在立法趨勢上皆將衍生性金融商品納入內線交 易禁止之規範客體。
    然而,傳統內線交易的規範意旨在於,知悉內線消息之人於消息公開揭露前,禁止進行交易與該內線消息具有關聯性之股票。亦即,內線交易規範所欲達成之核心概念在於禁止未公開揭露前之交易行為。但此仍與本文所要討論的替代性內線交易的概念,仍有些許差異。
    此外,內部人知悉內線消息後,未交易任職公司之股票,而是交易與內線消息有股價連動性之股票或衍生性金融商品時,如依照傳統內線交易基礎規制理論判斷,在多數情況下,本文所探討之替代性交易類型是合法的,然,非內部人知悉公司重大未公開資訊進而從事替代性交易,既然可達到類似典型內線交易之股票獲利或規避損失之結果,即應針對此等交易類型予以規範。
    有鑑於此,本文試從內線交易之規範客體出發,從各國立法上有關衍生性金融商品之管制發展及國內外案例,討論對於衍生性金融商品納入內線交易禁止的範圍。其次,在公司重大消息與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價格之連動性分析下,嘗試逐步探討非內部人利用資訊優勢,在市場上所為前述替代性交易之行為是否構成內線交易。易言之,本文以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研究為主軸,兼論以衍生性金融商品之替代性交易類型是否構成內線交易。

    Due to the nature of derivatives, they have been used as a vehicle to conduct insider trading.Therefore, in order to maintain market order and protect investors, there is a global trend to prohibit insider dealing by trading derivatives.
    However, returning to the core meaning of traditional insider trading:”people who know the nonpublic insider information couldn’t trade the securities which is concerned about the insider information.” In other words, prohibiting transactions before public disclosure is the major concept of prohibiting insider trading. But there is still a gap with the major concept of prohibiting insider trading, which is substitute trading, the topic of the thesis.
    It is because, people who knows the insider information, and they trade the securities of price-linked with the insider information’s securities or derivatives, if the judgment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nsider trading regulation theory, in many cases, the alternative insider trading type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legal.
    However, non-insiders are aware that the company's significant and undisclosed insider information have led to alternative insider trading, and since the results of profit by investing or rules to avoid losses that look like typical insider trading can be achieved, such these trading types should be regulated.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cope of insider trading object, an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ulation and derivative financial commodities in the legis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nd discusses the scope of derivatives into the scope of the prohibition of insider trading.Secondly, under the analysis of the securities of price-linked between the insider information and derivatives,we attempt to gradually explore whether the above-mentioned alternative transactions conducted by non-insiders in the market by using information accounts constitute insider trading.In brief,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udy on insider trading of derivative financial commodities,with Reference to Alternative Insider Trad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2 第一項 研究範圍 2 第二項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與替代性交易之概論 7 第一節 衍生性金融商品概述 7 第一項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定義 7 第二項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類型 10 第三項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功能 16 第四項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特性 19 第五項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發展現況 20 第六項 小結 21 第二節 替代性交易之概述 22 第一項 替代性交易之定義 22 第二項 替代性交易之類型 23 第三項 替代性交易之證券投資分析 24 第四項 替代性交易之合法性判斷 29 第五項 小結 34 第三章 各國對於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管制分析 37 第一節 美國法對衍生性金融商品之監理制度 37 第一項 美國法對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管制之發展 37 第二項 美國法關於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規定 46 第三項 小結 63 第二節 歐盟法對衍生性金融商品之監理制度 63 第一項 歐盟法對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管制之發展 64 第二項 歐盟法關於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規定 66 第三項 小結 71 第三節 香港法衍生性金融商品監理制度 72 第一項 香港法規範對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管制發展 72 第二項 香港法關於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規定 74 第三項 小結 76 第四節 我國法衍生性金融商品監理制度 77 第一項 我國法對衍生性金融商品規範之基本架構 77 第二項 我國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客體規範與發展現況 79 第三項 小結 95 第四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內線交易之國內外案例分析 97 第一節 我國中纖案—股權交換 98 第一項 股權交換契約 98 第二項 中纖案 100 第二節 我國紅火案—結構型商品 101 第一項 結構型商品 101 第二項 紅火案 103 第三節 美國Rorech案—信用違約交換 105 第一項 信用違約交換 105 第二項 美國Rorech案 108 第三項 美國主管機關及法院對於信用違約交換的認定 110 第四節 案例評析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16 參考文獻 121

    參考文獻
    一、中文(依姓氏首字筆劃順序排列)
    (一)專書
    1. 王志誠、邵慶平、洪秀芬、陳俊仁等合著,實用證券交易法,新學林,修訂四版,2015年10月。
    2. 余雪明,證券交易法—比較證券法,臺北:自版,五版,,2016年9月。
    3. 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三民書局,11版,2012年8月。
    4. 陳正倉、林惠玲、陳忠榮、莊春發合著,產業經濟學,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3年。
    5. 曾宛如,證券交易法原理,元照,六版,2012年8月。
    6. 劉連煜,內線交易構成要件,元照,增訂二版,2012年9月。
    7.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元照,增訂七版,2011年9月。
    8. 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增訂十版,2012年9月。
    9. 賴英照,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作者自版,四版,2020年4月。
    10. 賴英照,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第四冊),台北:自版,第三刷,1996年8月。
    11. 賴英照,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企業社會責任,聯經,初版,2007年
    12. 謝劍平,當代金融市場,台北:智勝,2004年。
    13. 謝劍平、林傑宸,證券市場與交易實務,台北:智勝,2005年。
    (二)期刊
    1. 王文宇,從衍生性金融商品論現代契約法之新議題,法令月刊,第53卷,第8期,2002年8月。
    2. 朱德芳、陳肇鴻,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禁止法律規制:以規範客體範圍與民事賠償責任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3卷第2期,2014年6月。
    3. 仮屋広郷,インサイダー取引規制:証券投資論と重要事実,一橋論叢,114卷1期,1995年7月。
    4. 林國全,衍生性金融上品是否應納入證券交易法第157條之1禁止內線交易規範之標的及相關民事賠償之計算,政大法學評論,第 45 期,2012年7月。
    5. 李智仁,橫看成嶺側成峰─內線消息相關要件之判斷標準與適用爭議,月旦法學,第180期,2010年5月。
    6. 杜怡靜,論對金融業者行銷行為之法律規範-以日本金融商品販賣法中關於說明義務及適合性原則為參考素材,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7期,2005年12月。
    7. 杜怡靜,關於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中「適合性原則」之再反思,月旦法學雜誌,第287期,2019年3月。
    8. 武永生,內線交易案件獲悉與利用之爭論─股市之極限遊戲規則(一),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10期,2008年12月。
    9. 武永生,內線交易案件消息重大性之認定-股市之極限遊戲規則(二),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11期,2009年6月。
    10. 林孟皇,內線交易實務問題之研究─以我國刑事責任規定的解釋適用取向為中心,法學叢刊,第210期,2008年4月。
    11. 林孟皇,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的明確性與實際知悉─2010年新修正內線交易構成要件的解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84期,2010年9月。
    12. 林仁光,西風東漸──談內線交易Civil Penalty制度之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231期,2014年8月。
    13. 林國全,證券交易法第157條之1內部人交易禁止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45期,1992年6月。
    14. 林志潔、麻詠真,財經犯罪與內線交易重大消息之判斷臺北地方法院96年度重訴字第132號(綠點案)刑事判決評釋,月旦裁判時報,第10期,2011年8月。
    15. 姚志明,內線交易責任主體之研究,月旦民商法,第30期,2010年12月。
    16. 洪令家,內線交易再進化:談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東吳法律學報,第29卷第2期,2017年4月20日。
    17. 洪櫻芬,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問題及監理改革建議,收錄於:行政院中央銀行全球金融危機專輯(增訂版),2010年3月。
    18. 洪秀芬,從德國內線禁止行為類型及其處罰規定反思我國內線交易規範改革之可能性,中正財經法學,第7期,2013年7月。
    19. 郭大維,內部人從事替代性交易是否構成內線交易,月旦法學教室,第203期,2019年8月。
    20. 郭大維,論我國內線交易法制-由英美兩國對證券市場內線易之規範談起,軍法專刊,第56卷第4期,2010年8月。
    21. 陳肇鴻,論權益交換與大股東持股揭露之法律問題,法學新論,第7期, 2009年2月。
    22. 陳肇鴻,由經濟觀點論金融市場上以衍生性商品進行市場投機之管制,臺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3期,2010年9月。
    23. 陳安倫,藉由Dodd-Frank法案,看CFTC之監理趨勢及消費者保護政策,期貨人季刊,第68期,2018年第4季。
    24. 張小寧,インサイダー取引犯罪における部情報の「重要性」について,立命館法學,2011巻2号,2011年。
    25. 陳彥良,由明基案看內線交易中重大消息相關爭議問題-兼評臺灣高等法院98年度矚上重訴字第61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19期,2013年7月。
    26. 陳俊仁,處罰交易或處罰未揭露?—內線交易規範法理基礎之檢視與規範之解構與再建構,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2期,2011年6月。
    27. 陳彥良,歐盟、德國內線交易法制發展-兼論台灣之內線交易規範,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2期,2011年1月。
    28. 張冠群,金融商品銷售適合性原則之法制分析-兼評台灣金融服務法草案第三十一條及相關規定,國立高雄大學法學論叢,第5期,2009年9月。
    29. 張心悌,從法律經濟學與資訊財產權探討內線交易理論:兼論內線交易內部人之範圍,臺大法學論叢,第37卷3期,2008年9月。
    30. 曾宛如,建構我國內線交易之規範:從禁止內線交易所欲保護之法益切入,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卷第1期,2009年3月。
    31. 黃宜侯、沈中華、陳志鈞,金融海嘯主要事件對信用違約交換之影響,中山管理評論,21卷2期,2013年6月。
    32. 曾淑瑜,建構符合我國刑事實體法及程序法之財經犯罪體系,台灣法學雜誌,第160期,2010年9月。
    33. 詹德恩,我國金融犯罪特性與抗制難題,中正財經法學,第7期,2013年7月。
    34. 蔡南芳,後金融海嘯時代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監理法制之淺論,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3期,2011年9月。
    35. 劉連煜,專門職業人員與內線交易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2001年5月。
    36. 劉連煜,內線交易刑事責任犯罪所得如何計算,月旦法學教室,121期,2012年11月。
    37. 劉連煜,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的範圍及其公開方式的認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7期,2006年10月。
    38. 劉連煜,內線交易刑事責任犯罪所得如何計算,月旦法學教室,第121期,2012年11月。
    39. 賴英照,內線交易的所得計算,中原財經法學,31期,2013年12月。
    40. 賴英照,內線交易的基礎理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23期,2005年8月。
    41. 賴英照,公務員是不是內部人,高大法學論叢,第3卷第1期,2007年12月。
    42. 賴英照,內線交易的民事賠償,司法周刊,第1273期,2006年2月。
    43. 賴英照,內線交易的所得計算,中原財經法學,第31期,2013年12月。
    44. 賴英照,美國內線交易法制的方法與價值,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99期,2016年9月。
    45. 賴英照,證券詐欺與資訊平等的拔河──評美國內線交易法治的發展,法令月刊,64卷12期,2013年12月。
    46. 蕭富庭,淺談替代性交易是否成立內線交易,全國律師,第19卷第9期,2015年9月。
    (三)學位論文
    1. 吳冠勳,公司內部人對於替代性股票之交易,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7月。
    2. 吳奐廷,內線交易的灰色外延—財務經濟觀點下的知情交易,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8月。
    3.李琦,香港內線交易法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2013年6月。
    4. 周芷安,衍生性金融商品監理制度之研究—兼論證券型代幣之監理,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6月。
    5. 施純真,店頭市場衍生性金融商品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學位論文,2003年。
    6. 郭彥彤,金融海嘯後之我國金融市場規範—以衍生性金融商品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7月。
    7. 陳梵妲,企業海外獨資宣告對供應商及顧客股價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國際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7月。
    8. 陳照世,從歐盟與英國市場濫用防制計畫反思我國對內線交易與操緃市場之制度設計,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9. 陳泰延,我國衍生性金融商品監理及行為規範之探討,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10. 許凱竣,我國衍生性金融商規範之近期發展:對照美國法上Dodd-Frank Act後之改革取徑,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7月。
    11. 張碧娟,衍生性金融商品販售之投資人保護與金融監理—以TRF為始點,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12. 黃玉成,產業競爭所產生之消息是否為內線消息,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2012年6月。
    13. 楊鎮宇,內線交易的理論基礎與刑事責任,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14. 趙婷宜,品牌商之新產品宣告對品牌商及其供應商之股價影響-以HTC與其供應商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7月。
    15. 謝叔妤,宣告資產出售對出售公司的競爭者及上下游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四)其他
    1. 江朝聖,論內線交易之犯罪所得-美國法的觀察,收錄於: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承法,2012年3月。
    2. 何鄭陵,證券投資-產業分析,華泰書局,1987年10月。
    3. 許誠洲,衍生性金融商品理論與實務,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初版,2010年1月。
    4. 楊朝成、陳勝源,投資學,華泰文化事業,二版,2009年。
    5. 朱雅薇,淺談歐盟2014年「市場濫用條例」新制,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服務,第643期,2015年11月。
    6. 何殷如,全面解讀信用違約交換(CDS),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0卷第11期,2012年11月。
    7. 沈大白、凌志銘,信用違約交換評價之實證研究:TCRI 信用評等資訊之應用,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2卷第2期,2006年6月。
    8. 吳元曜,臺灣存託憑證與內線交易,證交資料,第506期,2004年6月。
    9. 周冠男,市場對破產宣告的日內即時反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2004年。
    10. 林國全、朱德芳、陳肇鴻、吳誌銘、許雅雯、黃莎蘅,衍生自有價證券之金融商品是否應納入證券交易法第157條之一禁止內線交易規範之標的及相關民事損害賠償之計算,臺灣證券交易所委託研究報告,2012年7月。
    11. 郭土木,期貨交易詐欺及內線交易行為之探討(下),證券暨期貨管理,第18卷第3期,2000年3月。
    12. 陳秋月,「美國『兩千年商品期貨現代化法』管理思維變革之研究」,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2004年4月。
    13. 梁家妤,DTCC提供信用違約交換(CDS)商品相關服務,集保結算所雙月刊,第185期,2009年8月。
    14. 張益輔、林振東、江璧岑,內線交易案件有關重大消息成立時點之探討(上),證交資料,第561期,2009年1月。
    15. 張益甫,證券交易法第157條之1「禁止內線交易」構成要件解析,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服務,第664期,2018年4月。
    16. 楊誌柔,個股期貨美國版,證券暨期貨管理雜誌,第19卷第10期,2001年10月。
    17. 蔡朝安、賴宗羲,開放槓桿交易商之研究,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計畫案,2009年10月。
    18. 劉欣雅,內線交易之內部人範圍—兼論在我國司法實務之實踐,第48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2009年7月。
    19. 劉連煜,交易面管理:公司營業損益變動之內線交易規範,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資料,第589期,2011年5月。
    20. 鄧淑芬,證券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之發展沿革與展望,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8卷第6期,2010年。
    21. 戴銘昇,證券市場中資訊「重大性」測試基準之介紹—以美國聯邦法院之重要判決為中心,證交資料,第548期,2007年12月。
    22. 戴銘昇,論證券詐欺之構成要件與民事責任,證交資料,第540期,2007年4月。
    23. 簡兆翌,期貨交易法第107條及第112 條修正規定之淺析,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5卷第2期,2017年2月。
    24. 簡堅訓,衍生性金融商品法律定義與法源淺析與建議,證交資料,第609期,2013年1月。
    二、英文
    (一)專書
    1. LOUIS LOSS & JOEL SELIGMAN,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Aspen Publishers, (5th ed., 2004).
    2. LANGEVOORT, INSIDER TRADING REGUATION (1990 ed.).
    3. THOMAS LEE HAZEN, THE LAW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4th ed., 2002).
    (二)期刊及其他文獻
    1. Adam Reiser, Should Insider Trading in Credit Default Swap Markets Be Regulated? The Landmark Significance of Sec v. Rorech,9 DEPAUL BUS. & COM. L.J. 531 (2011).
    2. Alexander Charap, Minimizing Risks, Maximizing Flexibility: A New Approach To Credit Default Swap Regulation, 11 J. BUS. & SEC. L. 127 (2011).
    3. Alireza M. Gharagozlou, Unregulable: Why Derivatives May Never Be Regulated, 4 BROOK. J. CORP. FIN. & COM. L. 269 (2010).
    4. Allen D. Madison, Derivatives Reg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Shingle Theory, 1999 COLUM. BUS. L. REV. 271 (1999).
    5. Andrew Verstein, Insider Trading In Commodities Markets, 102 VA. L. REV. 447 (2016).
    6. Benjamin R. O’Connor, Taming The Wild West Of Wall Street: Regulating Credit Default Swaps After Dodd-Frank, 48 J. MARSHALL L. REV. 565, (2015).
    7. Bradley R. Stark & James S. H. Null, Suitability And Financial Informed Consent Brokers’ Minimal Obligation to Inform Investors of Material Risks Prior to Generating Risk Tolerance and Investment Objective Forms, 1502 PLI/CORP 317, 321 (2005).
    8. Cody Donald, Trading In Substitute Securities: Liability Under Rule 10b-5, 7 HARV. BUS. LAW REV. 68-80 (2017).
    9. Chris Olsen & J. Richard Dietrich, Vertical Information Transfer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tailers' Sales Announcements and Suppliers Security Returns, 23 J. ACCT. RES. 144 (1985).
    10. Douglas B. Levene, Credit Default Swaps and Insider Trading,7 VA. L. & BUS. REV. 231 (2012).
    11. Frank D'Souza et. al., Illuminating the Need for Regulation in Dark Markets: Proposed Regulation of the Otc Derivatives Market, 12 U. PA. J. BUS. L. 473 (2010).
    12. Gary Rubin, CFTC Regulation 1.59 Fails to Adequately Regulate Insider Trading, 53 N.Y.L. SCH. L. REV. 599 (2008).
    13. Howard Abadinsky, Law and Justi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merican Legal System, 6th ed. (2006).
    14. Ian Ayres & Joe Bankman, Substitutes for Insider Trading, 54 STAN. L. REV. 235,237 (2011).
    15. Jerry W. Markham, Fiduciary Duties Under The Commodity Exchange Act, 68 NOTRE DAME L. REV. 199 (1992).
    16. Jerry W. Markham, Front-Running–Insider Trading Under the Commodity Exchange Act, 38 CATH. U. L. REV. 69 (1988).
    17. Jerry W. Markham, Commodities Regulation: Fraud, Manipulation & Other Claims,13 A COMMODITIES REG. §18:8 (2014).
    18. John H. Sturc et al., Enforcement Of Suit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Variable Annuities, 902 PLI/COMM 535, 539 (2008).
    19. Joan MacLeod Heminway, Materiality Guidance in The Context of Insider Trading:A Call For Action, 52 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 1131 (2003).
    20. Karl T. Muth, The Fragile Armistice: The Legal, Economic,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rading in a Competitor's Stock, 40 LOY. U. CHI. L. J. 611 (2009).
    21. Leng-Chia Hung, Securities Markets─A Place to Get Rich Quick or a Quicksand Going Straight Trading Criminal Liability, 2 NAT’L TAIWAN UNI. L. REV. 1 (Sep. 2010).
    22. Levon Garslian, Towards A Universal Mode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Derivatives: Post-Crisis Conclusio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37 U. PA. J. INT’LL. 941 (2016).
    23. Michael E. Porter, 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egy, HARV. BUS. REV. , Jan. 2008.
    24. Michael K. Wolensky, Securities Law And The Internet Enforcement Issues: Apllication Of suitability Obligations, 1127 PLI/CORP 251, 254 (1999).
    25. Ross P. Tulman, The Suitability Obligations Of Brokers And Investment Advisors, 1399 PLI/CORP. 257 (2003).
    26. Richard Strohmenger, Insider Trading and Hedge Funds:A Dangerous Pair, 15 FORDHAM J. CORP. & FIN.L. 523 (2010).
    27. Sarah Al-Moose, Governing Insiders Going Private on Inside Information, 2004 COLUM. BUS. L. REV. 601 (2004).
    28. Stephen P. Ferris, Narayanan Jayaraman & Anil K. Makhija, The Response of Competitors to Announcements of Bankruptcy: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Contagion and Competitive Effects, 3 J. CORP. FIN. 367 (1997).
    29. Tim Bakken, Dodd-Frank’s Caveat Emptor: New Criminal Liability for Individuals and Corporations, 48 WAKE FOREST L. REV. 1173 (2013).
    30. Ted Kamman and Rory T. Hood, With the Spotlight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Regulatory Loopholes, and Hedge Funds, How Should Hedge Funds Comply With the Insider Trading Laws? , 2009 COLUM. BUS. L. REV. 357(2009).
    31. Zachary T. Knepper, Examining The Merits Of Dual Regulation For Single-Stock Futures: How The Divergent Insider Trading Regimes For Federal Futures And Securities Markets Demonstrate The Necessity For (And Virtual Inevitability Of) Dual Cftc-Sec Regulation For Single-Stock Futures, 3 PIERCE L. REV. 33 (2004).
    三、網路資源
    1. 司法院裁判書查詢網站,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2. 法源法律網,https://www.lawbank.com.tw/index.aspx(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3.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 PCode= B0000001(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4. Lawsnote七法-法學資料庫,https://lawsnote.com/(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5.月旦法學知識庫,http://www.lawdata.com.tw/anglekmc/ttswebx?@0:0:1:lawkm@@0.18847768261015263(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6. 臺灣證券交易所法規分享知識庫,https://twse-regulation.twse.com.tw/TW/Categories/Categories02.aspx(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7. 證券暨期貨法令判解查詢系統,http://www.selaw.com.tw/Law Article.aspx? LawID=G0100259&hit=1(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8.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law.fsc.gov.tw/LawQuery.aspx(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9. 香港電子法例(HkeL),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index/chapternumber?QS_CAP_NO=571&p0=1&TYPE=1&TYPE=2&TYPE=3&LANGUAGE=E&TITLE=Securities%20and%20Futures%20Ordinance(瀏覽日期:2023年4月19日)。
    10. 經濟部法規查詢網站,https://gcis.nat.gov.tw/elaw/lawDtlAc tion.do?method=lawTo Cons&pk=19&art=196&dash=0(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11. Harvard Business Law Review(哈佛商法評論),https://www.hblr.org/hblr-online-volume-7-2016-2017/(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12. Harvard Law Review(哈佛法律評論),https://harvardlawreview.org/(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13. Stanford Law Review(史丹佛法律評論),https://www.stanfordlawreview.org/(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14. 保成網路書局,https://www.eyebook.com.tw/Article/Detail/44388?lang=zh-TW(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15. 國試論壇,https://talk.superbox.com.tw/Text.aspx?id=2443&chksum=Super413Talk(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16. 國際清算銀行,https://www.bis.org/publ/otc_hy2205.htm(瀏覽日期:2022年3月25日)。
    17.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JONESDAY),http://www.mondaq.com/unitedstates/article.asp?articleid=80668(瀏覽日期:2022年6月24日)。
    18. MoneyDJ理財網,https://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e2cc2678-b5b5-4c63-bbbe-ede9f1127f5a(瀏覽日期:2022年6月24日)。
    19. Mr. Market市場先生,https://rich01.com/mrmarke/(瀏覽日期:2023年1月29日)。
    20. 玉山銀行網站,https://www.esunbank.com.tw/bank/personal/wealth/structure/intro(瀏覽日期:2023年4月5日)。
    21. 金融監理聯合論壇,http://www.bis.org/bcbs/jointforum.htm(瀏覽日期:2023年5月22日)。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