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鍾鴻文 Chung, Hong-Wen |
|---|---|
| 論文名稱: |
宜蘭海岸地形斷面特性分析與預測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Beach Profile Changes at I-Lan Coast |
| 指導教授: |
許泰文
Hsu, Tai-W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Hydraulic & Ocean Engineering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 畢業學年度: | 9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54 |
| 中文關鍵詞: | 宜蘭海岸 、海灘斷面 、海岸變遷 |
| 外文關鍵詞: | coastal change, beach profile, SBEACH |
| 相關次數: | 點閱:85 下載:4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應用二維SBEACH海灘變化模式,配合宜蘭海岸現場收集之海氣象、水文資料及實測海灘斷面變化進行模式驗證,建立適用於宜蘭海岸之海灘斷面變化模式,可預測在季風及颱風波浪作用下海灘斷面之變化情形。
本文首先根據宜蘭海岸實測海灘斷面資料,同時收集分析宜蘭附近海域之海氣象與河川水文資料,包括季風特性、波浪特性、近岸流場、潮汐特性、漂沙特性、底質粒徑以及現場海岸結構物之佈置等,藉此探討宜蘭海岸之侵淤變化及漂沙特性。由基本資料分析結果建立模式輸入之資料庫,再利用SBEACH模式進行海灘變化模擬,而數值計算結果經與實測斷面變化比較,可得到合理的預測結果。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oastal changes and properties of coastal sediment transport through beach profile data measured at I-Lan coast. A numerical model of 2-D SBEACH is also used to predict beach profile changes caused by monsoon and storm waves. The field data are employed as input conditions for model simulations. Using 2-D SBEACH model, the coastal field data at I-Lan coast were chosen to demonstrate its applicability.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favorably with field data.
1. 許泰文、黃良雄、林銘崇、陳文俊、藍元志、廖建明、曾以帆、楊炳達,「建立波潮流與海岸變遷模式(III)」,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研究報告 (2002)。
2.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2001港灣海氣地象觀測資料年報」 (2002)。
3.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2000港灣海氣地象觀測資料年報」 (2001)。
4. 財團法人台灣漁業及海洋技術顧問社,「烏石漁港鄰近海岸監測及穩定對策調查研究第三期工作服務建議書」 (2001)。
5. 國立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龍洞遊艇港九十年度海域安全資訊建置管理作業」,第一冊 (2001)。
6. 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宜蘭縣海岸地形觀測研究計劃報告(民國八十七至八十九年度)」 (2000)。
7. 許泰文、藍元志、李兆芳,「以有限元素法預測海灘斷面變化」,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十二卷,第四期,第807~816頁 (2000)。
8.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1999港灣海氣地象觀測資料年報」 (2000)。
9.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海岸水文氣象年報 (88年)」(2000)。
10.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宜蘭縣海岸地形觀測研究計劃報告(民國八十四至八十六年度)」 (1998)。
11.簡仲和、黃建維、邱耀達,「烏石漁港鄰近海岸監測及穩定對策調查研究」,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研究報告 (1998)。
12.財團法人台灣漁業及海洋技術顧問社,「烏石漁港鄰近海岸監測及穩定對策調查研究」 (1997)。
13.許泰文、張憲國、謝錦志、許鵬,「河川與海岸穩定對策之研究-宜蘭海岸防護對策之研究(一)」,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研究報告 (1995)。
14.簡仲和、廖哲民、黃建維、邱耀達、李娟娟,「宜蘭縣梗枋漁港現場調查研究計劃」,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研究報告 (1996)。
15.蔡丁貴、郭金棟,「蘭陽平原海岸侵蝕研究之規劃」,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報告 (1994)。
16.簡仲璟,「台灣四周海氣象調查研究 (八)-台灣四周波浪特性」,台灣省交通處港灣技術研究所報告,82研(四),第3-1~3-9頁 (1993)。
17.張石角,「台灣海岸自然環境與陀土資源評估」,工程環境學刊,第十三期 (1993)。
18.郭金棟、游慶豐,「宜蘭海岸地形變遷研究」,第15屈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輯(1993)。
19.劉平妹,「台灣海岸地形演育的地質背景」,第15屈海洋工程研討會特別專輯(1993)。
20.郭金棟,「台灣海岸地形變化及未來之開發利用」,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研究報告 (1990)。
21.中華顧問工程司,「蘇澳港消波問題研究 (第三期)」,第4-1~5-6頁 (1990)。
22.Allen, J.R.L., “The Avalanching of Granular Solids on Dune and Similar Slopes,” Journal of Geology, Vol. 78, No. 3, pp. 326-351 (1970).
23.Larson, M. and Kraus, N. C., “SBEACH: Numerical Model for Simulating Storm-Induced Beach Change; Report 1: Empirical Foundation and Model Development,” Technical Report CERC-89-9, U.S. Army Engineer Waterways Experiment Station, Coas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Vicksburg, MS (1989).
24.Larson, M., Kraus, N.C. and Byrnes, M.R., “SBEACH: Numerical Model for Simulating Storm-Induced Beach Change, Report 2: Numerical Formulation and Model Tests,” Technical Report CERC-89-9, US Army Engineer Waterways Experiment Station, Coas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Vicksburg, M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