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文華
Li, Wen-Hua
論文名稱: 台江國家公園政策認知之研究-以黑面琵鷺為例
Research on Policy Cognition of Taijiang National Park- The Case Study of the Black-faced Spoonbill
指導教授: 楊永年
Yang, Yung-Na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台江國家公園政策認知黑面琵鷺
外文關鍵詞: Taijiang National Park, Policy Cognition, Black-faced Spoonbill
相關次數: 點閱:170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地球暖化與環境生態污染的問題,可謂是二十一世紀以來,社會大眾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過去人類活動所產生的許多污染與破壞問題,對這片土地或身處其中的人類而言,已然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當前全球瀕臨滅絕的珍貴物種黑面琵鷺即可視為是其中一面借鏡。換言之,已於西元2009年10月正式公告實施,成為台灣史上第八座的國家公園,會如何去進行黑面琵鷺相關的保育工作,為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方向。
    故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有二:第一,針對台江國家公園政策認知進行研究,探討其政策成效之認知,即各政策利害關係人對黑面琵鷺保育與觀光這兩個部份的看法與觀點。第二,研究將從台江國家公園政策的形成、規劃與執行三個階段切入,分析與整合當前對於黑面琵鷺保育與觀光的情形與做法。
    據此,本研究發現,台南市市長是此一政策形成的關鍵性因素,且黑面琵鷺非一開始政策形成的主要考量;在政策規劃認知上,主要的依據是以國家公園法、黑面琵鷺與當地生態特性、地方民眾的訴求為主要考量因素,不過目前有關黑面琵鷺細部的保育與規劃做法尚不明確;在政策執行認知的部份,則是較為傾向整合型的模式。
    最後,研究提出的建議包括:投入更多研究資源,積極形成保育政策與規劃、發展不同生態觀光主題、加強環境教育功能、建立正式溝通平台、提升台江地區生態旅遊之品質,讓竹筏合法化、培養當地解說員,優先聘用當地居民等。

    Global warming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two of the issues that the societies concern the mos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induced by human beings have caused considerable harms to the earth and its inhabitants. Black-faced spoonbill, the species currently enduring the threat of extinction worldwide, can be viewed as an example. Therefore, how the oncoming eighth National Park in Taiwan—officially announced to commence its construction in October 2009—plans to conserve the black-faced spoonbills is the pivot of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has two main purposes. The first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licy cognition of Taijiang National Park and probe into the efficacy of such cognition—that is, each of the policy stakeholders’ opinions and positions toward the conservation of black-faced spoonbi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cond, proceeding through the three phases—policy formation, policy planning,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Taijiang National Park—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and integrate the current conditions with the measures taken for black-faced spoonbill and tourism.
    In this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Mayor of Tainan City is the crucial factor in the forming of the policy, and black-faced spoonbills were not originally considered in such policy. In the cognition of policy planning, the main considerations were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Park Ac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black-faced spoonbills and the place’s ecology features, and the local appeals. However, the detailed conservation methods and plans for black-faced spoonbills still remain uncertain at the present. As for the cognition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t is more likely adopt the integration model.
    Last, the suggestions proposed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investing more research resources, forming actively the policy and plans for nature conservancy, developing varied themes for ecotourism, enhancing the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stablishing form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eco-tour around Taijiang area, legalizing the use of rafts, training narrators for tourist guidance, employing local residents for priority, and so forth.

    摘要---------------------------------------------i Abstract----------------------------------------ii 圖表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01 第二節 研究動機-----------------------------------0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06 第四節 名詞解釋-----------------------------------09 第五節 分析架構-----------------------------------14 第六節 個案介紹-----------------------------------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24 第一節 相關文獻-----------------------------------24 第二節 政策形成-----------------------------------28 第三節 政策規劃-----------------------------------32 第四節 政策執行-----------------------------------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43 第二節 訪談對象-----------------------------------46 第三節 訪談問題設計--------------------------------49 第四節 研究限制------------------------------------51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53 第一節 政策形成------------------------------------53 第二節 政策規劃------------------------------------69 第三節 政策執行------------------------------------85 第四節 小結---------------------------------------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8 第一節 研究結果------------------------------------98 第二節 研究建議------------------------------------103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06 參考文獻-------------------------------------------108 附錄一---------------------------------------------113 附錄二---------------------------------------------117

    一、中文
    (一)專書
    1.王佳煌、潘中道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2002年)。

    2.王海山:《科學方法百科》,(台北:恩楷,1998年)。

    3.王修曉譯:《研究方法概論》,(台北:五南,2007年)。

    4.丘昌泰:《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2004年)。

    5.朱志宏:《公共政策》,(台北:三民,1991年)。

    6.李允傑、丘昌泰:《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2003年)。

    7.李政賢譯:《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2006年)。

    8.林水波、張世賢:《公共政策》,(台北:五南,1994年)。

    9.莊明貞、陳怡如譯:《質性研究導論》,(台北:高等教育,2005年)。

    10.翁義聰、王建平、侯平君:《四草濕地:野生動物的庇護所》,(台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濕地保護聯盟,2002年)。

    11.翁興利:《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2004年)。

    12.陳鴻圖:《台灣史》,(台北:三民,2008年)。

    13.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2007年)。

    14.楊日清、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最新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2002年)。

    (二)期刊
    1.宋秉明:(永續觀光發展的原則與方向),《觀光研究學報》(台北),第6卷第2期(2000),頁1-14。

    2.宋秉明、郭煒琪、彭孟慈、王彬如、蘇佳慧、許鈺青等:(玉山國家公園與其原住民之衝突分析),《觀光研究學報》(台北),第1卷第1期(1995),頁80-88。

    3.柯明宏、張長義:(籌設中國家公園之權益關係人分析研究-綠島之個案),《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台北),第21卷第1期(2007),頁29-51。

    4.陳錦雲、傅傳鈞、黃琳鈞:(國家公園功能與組織檢討芻議-兼論我國自然資源保育組織功能規劃),《研考雙月刊》(台北),第32卷第3期(2008),頁72-87。

    5.黃煥彰:(失落的記憶-台鹼安順廠的污染),《看守台灣季刊》(台北),第4卷第2期(2002),頁80-88。

    6.蔡書玄、張長義:(社區參與生態旅遊-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結合八煙社區為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台北),第20卷第4期(2006),頁243-259。

    (三)學位論文
    1.李莉莉:《綠島觀光衝突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2.沈全榮:《墾丁國家公園觀光資源永續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6月。

    3.林毓琼:《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劃設過程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

    4.劉俊男:《我國珍稀野生動物保育政策之研究-以雉科(雉亞科)鳥類為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5.賴威任:《環境態度、生態觀光認知、人口統計變數對生態觀光產品選擇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四)政府出版品
    1.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劃設台江國家公園可行性及先期規劃研究-台江地區環境資源報告〉,台南市政府劃設台江國家公園可行性及先期規劃研究案(2006年01月)。

    (五)其它
    1.TVBS新聞網站:〈黑面琵鷺死因-證實感染肉毒桿菌〉,2002年12月15日。網址: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eveno20021215130952(瀏覽日期:2010年01月15日)。

    2.中央廣播電台:〈第八座-經建會通過「台江國家公園計畫案」〉,2009年08月24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24/58/1pqe8.html(瀏覽日期:2009年09月16日)。

    3.內政部營建署網站:〈國家公園簡介〉,網址:http://np.cpami.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blogcategory&id=146&Itemid=10004(瀏覽日期:2009年03月28日)。

    4.台南市政府網站:〈台江國家公園計劃書〉,網址:http://www.tncg.gov.tw/warehouse/030B/981015ur01.pdf(瀏覽日期:2009年10月21日)。

    5.台南市政府網站:〈規劃中市政建設藍圖-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案〉,網址:Hhttp://www.tncg.gov.tw/mayor.asp?SUB1=02&SUB2=04&SUB3=&ID={BCEFA5D3-C487-4A7B-9854-12B4C0CF3B7D}H(瀏覽日期:2009年01月13日)。

    6.台南市政府網站新聞稿:〈為催生「台江國家公園」,市府再邀請國家公園計畫範圍內之民意代表參加說明會議〉,2004年02月16日。網址: http://www.tncg.gov.tw/news.asp?id={4B342EE3-3B4E-4952-8D83-8C0C09CA9B9F}&Lang=(瀏覽日期:2009年03月30日)。

    7.台南市政府網站新聞稿:〈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規劃完成將正式提報內政部〉,2007年10月17日。網址:http://www.tncg.gov.tw/news.asp?SUB1=H1&SUB2=03&SUB3=0D&ID={C5E68877-72A4-46C1-835B-6517C71B2050}(瀏覽日期:2009年03月30日)。

    8.台灣國家公園:〈內政部通過台江國家公園計畫〉,《內政部營建署台灣國家公園網站》,2009年06月29日。網址:http://np.cpami.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830&Itemid=183(瀏覽日期:2009年10月10日)。

    9.台灣國家公園:〈何謂生物多樣性〉,《內政部營建署台灣國家公園網站》,2009年。網址:http://np.cpami.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440&Itemid=10064(瀏覽日期:2009年10月10日)。

    10.台灣海外網:〈一六二四年荷蘭人佔據大員〉,網址:H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1/17.htmH(瀏覽日期:2009年03月26日)。

    11.行政院主計處:〈最新指標〉,《行政院主計處網站》,2009年08月,網址:http://www.dgbas.gov.tw/lpoint.asp(瀏覽日期:2009年10月09日)。

    12.全國法規資料庫:〈國家公園法法條內容〉,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D0070105,(瀏覽日期:2009年03月06日)。。

    13.奇摩知識:〈四草自然生態區〉,網址: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060402452(瀏覽日期:2009年03月29日)。

    14.洪裕欽:<就台灣的生態危機現況談環境教育實施情況>,《思摩特網站》,2003年01月06日。網址:http://140.117.12.127/(瀏覽日期:2009年03月20日)。

    15.財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網站:〈2009全球黑面琵鷺同步普查結果-總數達2041隻〉,網址: http://210.59.17.8/~bird/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50(瀏覽日期:2009年03月28日)。

    16.財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網站:〈黑面琵鷺簡介〉,網址:http://www.bfsa.org.tw/tc/spoonbill-1.php(瀏覽日期:2010年01月15日)。

    17.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紀錄片(觀賞日期:2009年06月11日)。

    18.黑面琵鷺網站:〈認識黑面琵鷺〉,網址:http://spoon.tnc.edu.tw/know/index.htm(瀏覽日期:2009年03月28日)。

    19.劉良力:〈黑面琵鷺在世界上的分布與數量〉,《台灣黑面琵鷺聯絡網》,2004年12月。網址:http://lapueekou.myweb.hinet.net/1993.htm(瀏覽日期:2009年06月10日)。

    20.環境資訊中心:〈成立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跨部會溝通問題待解決〉,2008年12月5日。網址:http://e-info.org.tw/node/39506(瀏覽日期:2009年01月13日)。

    二、英文
    1.Alexander, Ernest R. “Design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Policy Sciences, (U.S.), Vol.14, No.3, (June 1982), pp.279-292.

    2.Cobb, Roger W. and Elder, Charles D.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 of Agenda-build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72).

    3.Cochran, Charles L. and Malone, Eloise F. Public Policy: Perspectives and Choice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95).

    4.Dey, Thomas 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2).

    5.Dimitrios Diamantis, “Consumer behavior and ecotourism produc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U.K.), Vol.25, No.2, (April 1998), pp.515-518.

    6.Kingdon, John W.,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New York: Longman, 2nd ed. ,2003).

    7.Mayer, Robert R., Policy and program planning-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85).

    下載圖示 校內:2011-06-30公開
    校外:2011-06-30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