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楊珮文 Yang, Pei-Wen |
|---|---|
| 論文名稱: |
喜好色彩與購買產品之色彩的差異研究-以性別作探討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avorite Color and the Actual Purchased Product Color-Taking Gender as An Example |
| 指導教授: |
何俊亨
Ho, Chun-He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工業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on-the-job training program) |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 畢業學年度: | 10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08 |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色彩偏好 、PCCS實用配色體系 、馬爾斯綠 |
| 外文關鍵詞: | Color preference of gender, PCCS(Practical Color Co-ordinate System), Marrs green |
| 相關次數: | 點閱:223 下載:3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運用實際觀測法及定立確切的色值,來重新審視兩性在色彩偏好的選擇與套色產品的選擇是否有所差異,並探討各項目色彩的評價其之間的關係及變化,過程將會把過往的文獻結果及本研究的實驗結果作一個比照與整理,以提供市場有效的套色依據。研究證實「個人色彩偏好」、「個人實際購買之產品色彩偏好」及「購買給他人之產品色彩偏好」三者之間的的色彩偏好結果明顯不相同,兩性的看法也依色彩的呈現方式和對象有所差異。在「紙本色票」的實驗中,兩性的受測者明顯偏好冷色,並以紙本色票17:B( #00609c)有最高的體評價,與以往女性偏好暖色的文獻已有落差。而在「套色產品中」兩性皆給14:BG(#00857f)較高的評價,其色彩就是接近馬爾斯綠(Marrs Green,#008c8c)的替代色彩。女性為偏好套色產品14:BG的主要族群,男性則較女性偏好套色產品2:R(#d02f48)、8:Y(#eec900)、17:B( #00609c)、18:B( #005ba5)、24:RP( #ad2167),由實驗可知,男性較為喜歡色彩感受較刺激的冷暖色產品,女性則偏好中性的套色產品。而男性對於14:BG套色至產品中其偏好程度明顯提高,因此,可說明男性是14:BG的潛在消費族群,並證實馬爾斯綠(Marrs Green)的出現能間接提升產品的銷售率。
This study uses actual observation methods to establish accurate color values, re-examine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oice of color preference and color products between the sexes,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changes between colors. The evaluation of each item provides the market with an effective basis for color registration. The research confirms that the color preference results of "personal color preference", "personal color preference of actual purchase of products" and "color preference of buying products from other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and the views of both sexes are also based on ways. The colors are rendered. The objects are different. In the "paper pattern" experiment, male and female subjects obviously preferred cool colors. Pattern 17:B (#00609c) had the highest body evaluation, which was far from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that women prefer warm colors. colour. 14: BG (#00857f) is highly praised by both sexes in the "coloring products", and its color is a substitute color close to Marrs Green (#008c8c). Women are the main group that prefers 14:BG chromatics, and men prefer chromatics 2:R (#d02f48), 8:Y (#eec900), 17:B (#00609c), 18:B (#005ba5)) than women . 24: RP (#ad2167). 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men prefer products with cool and warm colors, and the colors are more exciting, while women prefer products with neutral colors. Men's preference for 14:BG coloring product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refore, it can be seen that men are a potential consumer group of 14:BG, which also confirms that the emergence of Marrs Green can indirectly increase the sales rate of products.
CheskinLouis. (1954). Color guide for marketing media Hardcover.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
EysenckH.J. (1981). A Model for Personality.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Berlin .
KruegerARichard. (2003). 焦點團體訪談. 嘉義市: 濤石文化.
PS跟我學. (2020年3月23日). Photoshop添加低飽和度照片的層次色,讓畫面從此不再平淡乏味了. 擷取自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photography/m986b29.html
RudolfArnheim,李長俊(譯). (1985). 藝術與視覺心理學. 台北市: 雄獅出版社.
Smith. FG. (2017). What is the World’s Favourite Colour? 擷取自 Colorplan: https://worldsfavouritecolour.info/1991/01/09/what-is-the-worlds-favourite-colour/
YouGov. (2015). 為什麼藍色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顏色?. 擷取自 YouGov_HK: https://hk.yougov.com/zh-hk/news/2015/05/27/int/
千千岩英彰. (2002). 不可思議的心理與色彩. 新北市: 新潮社文化出版.
大山正. (1998). 色彩心理學. 臺北市: 色彩心理學.
小林重顺、吳十洲(譯). (1991). 色彩戰略.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山中俊夫,張書倩(譯). (2003). 色彩學的基礎. 台北市: 六和出版社.
朱泉,郭玉良,颜博,陈娜,闵洁,潘建君. (2009年2月16日). 粘胶纺液着色用还原染料的颜料化研究. 染料與染色 Dyestuffs and Coloration, 頁 P14 - 18.
余宛蓁. (2015). 消費者色彩偏好之研究:不同色彩之櫥窗布置與不同人格特質之色彩喜好對消費者情緒,認知價值與消費者行為反應之影響。. 新北市: 真理大學.
吳聿涵. (2019). 市售咖啡外帶紙杯配色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探討. 台北市: 中國科技大學.
吳宜玲. (2013). 色彩的情境美學與心理探討-以臺中區之汽車旅館為例. 台中市: 明道大學.
吳思慧. (2019). 色彩偏好與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 新竹市: 國立交通大學.
吳若宜. (2012). 室內設計空間色彩配色應用研究-以室內空間客廳為例. 台北市: 臺灣師範大學.
李銘龍. (2009). 色彩原理. 台北市: 龍騰文化.
李銘龍. (2014). 色彩原理. 新北市: 龍騰文化.
沈冠伶. (2008). 不同人格特質之色彩偏好以及消費決策型態關係之研究. 高雄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伯賢. (1999). 國人色彩偏好之調查分析. 藝術學報(64).
林怡秀. (2011). 居家室內色彩之喜好與感覺研究─ 2D、3D呈現之差異比較. 台北市: 中國文化大學.
林書堯. (1989). 色彩學. 臺北市: 三民書局總經銷.
林清泉,謝光進. (2001年3月1日). 文字色彩與文字筆劃數對中文單字識認績效的影響. 人因工程學刊, 頁 3卷1期.
林憶婷. (2013). 色彩配色在不同載體的意象傳達. 新竹市: 國立交通大學.
泥仔. (2018年9月14日). 粉紅色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男生的「禁忌」?. 擷取自 地球圖輯隊: https://dq.yam.com/post.php?id=9977
哈利熊. (2020年7月9日). 設計色彩學系列|品牌行銷顏色使用大全:TA不同性別、年齡層分別該用什麼顏色呢?. 擷取自 哈利熊部落格: https://www.holibear.com/hblog/%e8%89%b2%e5%bd%a9%e8%a8%ad%e8%a8%88%e7%b3%bb%e5%88%97%ef%bd%9c%e9%a1%8f%e8%89%b2%e4%bd%bf%e7%94%a8%e5%a4%a7%e5%85%a8%ef%bc%9a%e4%b8%8d%e5%90%8c%e6%80%a7%e5%88%a5%e3%80%81%e5%b9%b4%e9%bd%a1%e5%b1%a4/
柯馨雅. (2016). 肉穗野牡丹葉片虹光現象之探討. 台中市: 中興大學.
洪伯松,管倖生. (2009年12月). 廣告影像情感意象與色彩喜好因子關係之研究. 設計學報, 頁 第 14 卷第 4 期.
馬才飛. (2007). 平面設計中的黑色與白色. 《艺术教育》, 頁 第2期.
高盈蓁. (2018). 幼兒色彩偏好的一致性與奮力控制的關聯. 台北市: 台灣師範大學.
高國斌. (2002). 高齡化色彩意象與喜好度之調查研究. 台中市: 東海大學.
莊舒帆. (2008). 台灣地區青少年對色彩嗜好之研究以高中生為例. 彰化縣: 大葉大學.
郭令威. (2009). 消費者色彩偏好與產品配色計劃之研究. 台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野村順一. (1985). 商品色彩論. 東京: 千倉書房.
陳泓廷. (2018). 「CHUMO」色彩心理與型態構成應用於服裝之創作計畫. 台南市: 崑山科技大學.
陳俊宏. (1997). 國人色彩嗜好調查1996與1997之調查結果與分析. 雲林縣: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
陳信博. (2004). 國小學童對於性別色彩認知之研究. 台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彭瑞振. (1999). 色彩偏好差異之探討-以台灣和美國的廣告雜誌為例. 復興學報, p.239-p.244.
辜婷資. (2013). 心理因素對環境色彩喜好之研究. 台北市: 中國文化大學.
楢崎雄之、馮乃謙(譯). (1996). 圖解室內裝飾設計基礎與技巧. 新北市: 淑馨出版社.
詹升興. (2020). 色彩原理. 新北市: 全華出版社.
詹佳霖. (2003). ColorImageScale在色彩計畫中的應用研究. 台中市: 東海大學.
鄒旻翰. (2016). ICON色彩、圖像設計對消費者刻板印象及點閱意願之影響-以社交類APP為例. 台北市: 中國科技大學.
蔡吏謹. (2010). 高齡女性對服裝的色彩偏好-以台灣南部為例. 台北市: 台灣師範大學.
鄭羽蓉. (2014). 不同室內風格與色調對受測者的情感效應與喜好之研究. 台中市: 朝陽科技大學.
鍾志從,李苑宜. (2010年7月1日). 幼兒色彩偏好與氣質之研究.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 頁 P54 – 77.
蘇榆婷. (2020). 季節溫度變化對雜誌封面設計影響之探討 -以台灣旅遊雜誌為例. 台北市: 輔仁大學.
蘇榆婷. (2020). 季節溫度變化對雜誌封面影響之探討. 台北市: 輔仁大學.
龔詩閔. (2010). 年齡因素對色彩喜好之影響. 台北市: 大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