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翁國彥 Weng, Kuo-Yen |
|---|---|
| 論文名稱: |
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 |
| 指導教授: |
許育典
Hsu, Yue-D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 畢業學年度: | 9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95 |
| 中文關鍵詞: | 人權教育 、多元文化 、公民社會 、法治國原則 、法治國家 、法律文化 、法治教育 |
| 相關次數: | 點閱:106 下載:15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移植了許多西方法律制度的台灣,如何使制度本土化,成為人民真正認同的社會規範,可說是作為繼受法國家最需要認真面對的挑戰。然而,我國引入西方法制百餘年來,卻始終無法使其人文背景、憲政價值在本土生根萌芽,導致不少制度內容在移植後發生偏差或扭曲。這樣的現象,自然是源於本土傳統法律文化的強烈影響。相較於超前立法,法治教育在落實憲政價值上具有更高的實效性,也就肩負著轉化不合時宜的傳統法律文化,為現代法治國家奠基的沉重使命。進一步而言,法治國家作為立憲主義的核心要素,並不是一套能夠自主運作的制度設計;相反地,其仍必須輔以理性而積極的公民意識,進而建立富有自我管理精神、重視公共參與傳統的公民社會,法治國家的基礎才會深刻而穩健。這些目標的實踐,都強烈倚賴著法治教育的正確、完整實施。
因此,建立法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法律文化,將是當前台灣法治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標,也是在建構相關教學內涵時所要加以遵循的。然而,由於過去政府長期忽視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使我們的法律文化仍帶有禮治、私民,甚至是民粹的色彩;而這樣的法律文化,也不斷影響著今日公共生活的運作,進而導致法治教育的實踐出現偏差。即使目前的教科書已大幅開放民間版本,卻仍片面著重於灌輸學生知法守法的順民意識、填鴨式法律知識的背誦,而刻意忽略法治基礎觀念的型塑、人權理念的蘊育。此外,無視於培育積極參與、理性論辯的公民意識,國家權力失去來自公民的外在監督,更容易逐漸走向墮落與腐敗。法治教育若無法回歸應有的實踐目標,將難以培養擁有正確憲政理念的公民;仍處於前現代階段的本土傳統法律文化,也會持續阻礙著台灣邁向現代憲政國家的道路。
總之,今日法治教育的目標,在於培育學生獨立的思索能力,具備現代公民應有的政治知識、民主素養,尊重社會少數價值的氣度和習慣,進而認識到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負擔。本論文嘗試描繪健全的法治教育輪廓,希冀有助於蘊育台灣未來公民的生成,塑造多元而寬容的公民社會,自由法治國家的理念才有機會在本土生根茁壯。這也是本論文主要的研究動機。
none
參考書目
一、中文參考書目
王伯琦
1989 《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台北:法務通訊雜誌,四版。
王振寰╱錢永祥
1995 〈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頁17-53。
王泰升
1997 《台灣法律史的建立》,台北:著者發行,初版。
1999a 《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初版。
1999b 〈變遷中的台灣人民法律觀〉,《月旦法學雜誌》,53期,頁14-23。
2001 《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初版。
2002 〈近代西方法對台灣華人的影響〉,收於:氏著,《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台北:元照,初版,頁111-145。
王淑女
1993 〈民眾的守法觀念及其影響因素〉,《輔仁學誌:法、商管理學院之部》,25期,頁259-297。
王意茹
1998 〈當代自由主義社會公民德行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輯,頁479-494。
台灣社會研究編輯委員會
1995 〈由新國家到新社會:兼論基進的台灣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頁1-15。
2003 〈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民主左派論述的初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5週年學術研討會,基調論文,引自:
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taishe/20031004_draft.pdf (2003/11/02)。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1999 〈種籽教師:法庭一日遊〉,《全國律師》,3卷2期,頁14-16。
2003 〈高中法治教育教材評量標準及建議內容〉,引自:
http://www.jrf.org.tw/education/education_02_2_1a_11.htm(2003/07/12)。
石元康
1998a 〈市民社會與重本抑末〉,收於:氏著,《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初版,頁173-197。
1998b 〈明夷待訪錄所揭示的政治理念〉,《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頁325-348。
1998c 〈市民社會與現代性〉,收於:氏著,《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初版,頁199-229。
石計生等
1993 《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初版。
伊慶春
1991 《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定期調查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朱雲漢
1998 〈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收於:金耀基等著,《民主o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初版,頁23-43。
江宜樺
2000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初版。
2001 《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初版。
2003 〈台灣自由主義:挑戰與回應〉,收於:江宜樺╱李?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初版,頁39-74。
2004 〈民粹公投再挫憲政發展〉,《中國時報》,2月20日,A15版。
但昭偉
2000 〈個人自由的限度與幸福生活的追求:對個人主義教育觀的反省〉,收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台北:五南,初版,頁47-78。
吳介民
2004 〈解除「民粹」的魔咒〉,《新新聞》,869期,頁72-73。
吳志光
2002 〈公民意識與人本教育:由法國高中畢業會考作文題目談起〉,《司法改革雜誌》,38期,頁8。
李丁讚
1998 〈公共論述、社會學習與基進民主:對「食物中毒」現象的一些觀察〉,收於:金耀基等著,《民主o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初版,頁233-277。
李坤城
1999 《舊民族國家,或新公民社會?: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批判》,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李宗薇
2000 《國人法治觀念認知程度之調查研究》,法務部委託專案。
李建良
2000 〈自由、人權與市民社會〉,收於:氏著,《憲法理論與實踐(二)》,台北:學林,初版,頁1-57。
李惠宗
2001 《憲法要義》,台北:元照,初版。
李瑞全
1993 《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台北:文津,初版。
林火旺
1994 〈對當前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卷2期,頁11-17。
1995a 〈儒家的倫理思想和自由主義〉,《宗教哲學季刊》,1卷1期,頁113-122。
1995b 〈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22卷12期,頁1071-1084。
1995c 〈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收於: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249-270。
1997 〈塑造未來公民,政府責無旁貸〉,《中國時報》,5月24日,11版。
1998 〈公民身分:認同與差異〉,收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379-409。
2002 〈宗教少數團體可否拒絕政府的教育?〉,《台大哲學論評》,25期,頁1-37。
林佳音
1999 《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範
2000 〈『法治教育』或『教育與法治』:從教師管教行為淺談法治教育之言教與身教〉,《公民訓育學報》,9輯,頁201-217。
2003a 〈論我國法治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從法治理念的傳統與近代說起〉,《律師雜誌》,281期,頁24-37。
2003b 〈校園裡憲法的守護神:尊師重道新解〉,收於: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主辦,《2003年法治教育巡迴研習會:「校園輔導管教的法律觀」》,10月18日,附件三。
林孟皇/陳叡智
1998 〈談國小法治教育之推展〉,《研習資訊》,15卷5期,頁64-87。
林勝偉
2000 《公民社會的自主性原則與組織條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端
1994 〈中西不同法律觀的頡頏:繼受過程中的台灣法治〉,收於:氏著,《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台北:著者發行,一版,頁197-252。
林毓生
1996 〈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歷史月刊》,99期,頁72-82。
1997 〈新儒家在中國推展民主與科學的理論所面臨的困境〉,收於:杜維明主編,《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新加坡1988年儒學群英會記實》,台北:正中,初版,頁394-414。
2001a 《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社會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初版。
2001b 〈人文與社會研究發展芻議〉,《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3卷4期,頁1-6。
2002 〈論台灣民主發展的型式、實質與前景〉,收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主編,《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台北:桂冠,初版,頁1-24。
法治斌/董保城
2003 《憲法新論》,台北:董保城發行,初版。
南方朔
2002 〈余紀忠和《誰來晚餐》〉,《中國時報》,4月30日,39版。
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1996 《美國公民與政府科課程標準》,單文經譯,台北:教育部。
苑舉正
1999 〈公民社會與法治教育〉,《東海哲學研究集刊》,6輯,頁243-266。
孫沛德
1998 〈守分、守紀、守法,從推展良知教育做起〉,《台灣教育》,568期,頁2-3。
徐火炎
1998 〈台灣的選舉與社會分歧結構:政黨競爭與民主化〉,收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初版,頁127-168。
徐敏雄
2002 《市民社會理論對社群學習的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佛泉
1995 《自由與人權》,台北:商務,初版。
張毓芬/張茂桂
2003 〈從公娼事件看台灣反對運動與國族問題〉,收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75-234。
張福建
1995 〈寬容的意義及其限度〉,收於:張福建╱蘇文流主編,《民主理論:古典與現代》,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249-275。
2002 〈文明的提升與沉淪:彌爾、嚴復與史華茲〉,收於:江宜樺╱蔡英文主編,《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225-250。
張灝
1990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修訂再版。
淘兒
2000 〈一個公民老師的教學日記〉,《司法改革雜誌》,39期,頁60-61。
章玉琴
1998 《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傑
2000 《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許志雄等
2000 《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初版。
許育典
2002a 《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台北:高等教育,初版。
2002b 〈論宗教自由的保障與實質法治國的實踐〉,收於:劉孔中╱陳新民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265-353。
2002c 〈學術自由保障下的學生自治〉,《學生事務》,41卷3期,頁9-18。
2004 〈法治國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兼論台灣的法治教育〉,收於: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戰鬥的法律人》,台北:元照,頁313-354。
陳玉佩
2000 《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
1992 《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初版。
陳昭如
2002 〈創造性別平等,抑或與父權共謀?:關於台灣法律近代西方法化的女性主義考察〉,《思與言》,44卷1期,頁183-248。
陳新民
2001 〈國家的法治主義:英國的法治與德國法治國之概念比較〉,收於:氏著,《法治國家論》,台北:學林,一版,頁39-120。
陳聰富
2000 〈法院訴訟與社會發展〉,《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卷4期,頁435-492。
馮朝霖
2003 〈人權教育作為一種人權的辯證思考:兼論台灣學校人權教育的困境〉,收於:國史館等主辦,《人權理論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6-7日,會議論文。
彭如婉
1997 〈公民共和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公民訓育學報》,6輯,頁307-318。
1998 〈從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輯,頁435-450。
曾國祥╱許家豪
2003 〈前現代公民意識:台灣法治困境的保守主義解析〉,收於:江宜樺╱李強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初版,頁75-121。
黃光國
1988 《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一版。
1989 〈儒家思想與現代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國論壇》,319期,頁7-29。
黃旭田
1999a 〈教育的起源:國民教育階段都在教些什麼?〉,《司法改革雜誌》,21期,頁10-13。
1999b 〈推動校園法治教育之淺見〉,《全國律師》,3卷2期,頁14-16。
2002 〈台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司法改革雜誌》,38期,頁62-65。
黃武雄
2001 《台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台北:遠流,二版。
黃素貞
2001 〈九年一貫課程人權教育議題:國中階段人權教育教學示例〉,收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台北:師大,初版,頁219-242。
黃琇屏
1996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科法律教材內涵之分析〉,《公民訓育學報》,5輯,頁418-444。
黃源盛
1997 〈從法繼受觀點論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轉折〉,收於:楊日然教授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法理學論叢》,台北:月旦,一版,頁497-538。
黃榮村╱賴惠德
1999 〈各級學校法律教育之檢討〉,收於:黃宗樂主編,《民間司法改革白皮書》,台北:業強,初版,頁98-137。
黃維幸
1991 《法律與社會理論的批判》,台北:時報文化,初版。
楊照╱顏厥安
1999 〈左右失衡、前後失據的台灣自由主義〉,《中國時報》,2月28日,37版。
劉信成
1999 《臺灣政治民主化對小學社會科課程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姝言
1998 〈自由主義及其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輯,頁573-598。
劉恆妏
1999 〈由包公系列小說看傳統中國正義觀〉,《月旦法學雜誌》,53期,頁35-46。
廖飛筆
1998 《國中在職教師與未來教師人權教育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英文
2003 〈台灣民主理念的發展及其問題〉,收於:江宜樺╱李?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初版,頁3-37。
賴賢宗等
2002 〈「法律文化變遷」座談會〉,《思與言》,40卷3期,頁1-33。
錢永祥
2001 《縱欲與虛無之上》,台北:聯經,初版。
蕭妙香
1997 《我國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研究:課程設計與教材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麗紅
1993 《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聯經,修訂再版。
瞿海源
1998 〈跨世紀公民教育的問題〉,收於:石元康等著,《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初版,頁75-102。
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
1997 〈反對心靈改革運動:哲學、歷史與社會的批判〉,《中國時報》,5月10日,10版。
顏厥安
1997 《與ROSA歡樂起舞》,台北:新新聞,初版。
2000 〈國民主權與憲政國家〉,《政大法學評論》,63期,頁47-80。
2002a 〈溝通、制度與民主文化:由哈伯瑪斯的法理論初探社會立憲主義〉,收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主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台北:桂冠,初版,頁1-59。
2002b 〈自由主義與憲政體制之建立〉,收於:李鴻禧等合著,《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台北:元照,初版,頁419-454。
2002c 〈人權與國民主權:論Habermas的權利體系理論〉,收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主編,《當代公法新論(上)》,台北:元照,初版,頁3-28。
蘇永欽
1996 〈台灣的社會變遷與法律學的發展〉,收於:施茂林主編,《當代法學名家論文集》,台北:法學叢刊雜誌,頁551-581。
1998 〈當前司法問題的癥結:第二次民眾「法律認知及態度」(KOL)調查結果分析〉,收於:氏著,《司法改革的再改革》,台北:月旦,初版,頁11-58。
蘇永欽/王正偉
1998 〈我國人民在法律與政治上認知及行為的關聯性初探〉,《政大法學評論》,60期,頁153-177。
顧忠華
1999a 〈儒家文化與經濟倫理〉,收於:氏著,《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初版,頁36-59。
1999b 〈法治與信任〉,《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頁250-272。
1999c 〈公民社會與永續發展〉,《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頁380-397。
2000 〈「公民社會」的價值觀:「社會自治」的重建〉,收於: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主辦,《瞭望公元2000年國政願景研討會論文集:人文價值組報告》,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頁45-65。
2002 〈公民社會在台灣的形成經驗〉,收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主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台北:桂冠,初版,頁161-196。
2003 〈社會運動的「機構化」:兼論非營利組織在公民社會中的角色〉,收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28。
Alderman, Ellen
2001 《隱私的權利》,吳懿婷譯,台北:商周,初版。
Atiyah, P. S.
1998 《法律與現代社會》,范銳譯,香港:牛津大學,初版。
Berlin, Isaiah
1986 《自由四論》,陳曉林譯,台北:聯經,初版。
Cotterrell, Roger
1991 《法律社會學導論》,結構編輯群編譯,台北:結構群,初版。
Gray, John
1993 《自由主義》,傅鏗╱姚欣榮譯,台北:桂冠,初版。
Kaufmann, Arthur
2000 〈寬容原則:多元風險社會與法律哲學〉,李建良譯,收於:劉幸義等譯,《法律哲學》,台北:五南,初版,頁296-343。
Kymlicka, Will
2003 《當代政治哲學導論》,劉莘譯,台北:聯經,初版。
Lipset, Seymour
1994 《政治人》,張明貴譯,台北:桂冠,初版。
Reardon, Betty
2002 《人權教育:權利與責任的學習》,蔣興儀╱簡瑞容譯,台北:高等教育,初版。
Safriet, Barbara
2002 〈美國社區法治教育之現況與課程〉,巫冠青口譯,《司法改革雜誌》,39期,頁47-51。
二、外文參考書目
Maurer, Hartmut
1999 Staatsrecht, Munchen.
三、法治教育教科書書目
1999 《小執法說故事(第1─8冊)》,青輔會編輯,台北:正中。
2000 《高中職(五專)法治教育參考教材》,教育部出版。
2002 《國民小學社會(四上)課本》,台南:翰林,初版。
2002 《國民小學社會(五上)課本》,台北:康軒,三版。
2002 《國民小學社會(六上)課本》,台北:康軒,二版。
2002 《國民中學社會(一上)課本》,台南:南一,初版。
2002 《國民中學社會(一上)課本》,台南:翰林,初版。
2003 《國民中學社會(一下)課本》,台南:翰林,初版。
2003 《人權教育:推廣與深耕》,教育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