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鄧佳瑜
Teng, Chia-Yu
論文名稱: 稼軒詞借鑒東坡作品及其軼事之研究
指導教授: 王偉勇
Wang, Wei-Y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on the 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5
中文關鍵詞: 東坡稼軒借鑒奪胎換骨
相關次數: 點閱:76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稼軒詞在用典方面,經、史、子、集皆能入詞,其中在集方面,以東坡作品借鑒最多,其中包括東坡詩、詞、文、軼事、和韻方面,因此幾乎包含東坡作品各類別。由於蘇辛兩人的作品經常被後人比較,因此筆者將以新的角度切入作研究。筆者以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為文本,並將稼軒詞借鑒東坡作品分類後製成表格,再統計出稼軒在各文類中各偏好哪些作品,以期找出蘇辛兩人在文學上的繼承與關係,並藉由「借鑒」更加瞭解兩人精神人格、作品風格之異同。

    non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2 第三節 研究現況…………………………………………….3 第二章 稼軒及其時代背景概述………………………6 第一節 生平簡介……………………………………………..6 第二節 創作背景……………………………………………..8 第三節 蘇辛文學上之關係………………………………..…9 第三章 稼軒詞借鑒東坡詩之研究……………………12 第一節 借鑒技巧…………………………………………….13 第二節 重要篇章…………………………………………….17 一、 於潛僧綠筠軒……………………………………………18 二、 贈張刁二老………………………………………………21 三、 寓居定惠院海棠…………………………………………23 四、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27 第三節 次要篇章…………………………………………….30 一、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30 二、 與梁左藏會飲傳國博家…………………………………32 三、 同王勝之遊蔣山…………………………………………34 四、 書林逋詩後………………………………………………36 五、 寄高令……………………………………………………37 第四節 一詞借鑒三詩……………………………………….39 第五節 借鑒意義…………………………………………….47 一、 仕途經驗類似……………………………………………48 二、 保留原本自我……………………………………………49 三、 欣賞高潔處士……………………………………………50 第四章 稼軒詞借鑒東坡詞之研究……………………53 第一節 借鑒技巧…………………………………………….53 第二節 重要篇章…………………………………………….55 一、 浣溪沙(惟見眉間一點黃)…………….……………...56 二、 滿庭芳(蝸角虛名)……………………………………59 三、 念奴嬌(大江東去)………………………………..…..61 第三節 次要篇章……………………………………………..65 一、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65 二、 江城子(相逢不覺又初寒)…………………………....67 三、 永遇樂(明月如霜)……………………………...…….69 四、 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71 五、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73 第四節 借鑒意義…………………………………………….75 一、 相同文體之借鑒……………………………………..….76 一、 仕隱衝突之心境………………………………………...77 二、 面對挫折之態度……………………………………..….79 第五章 稼軒詞借鑒東坡文之研究…………………..81 第一節 借鑒技巧……………………………………………81 第二節 重要篇章-赤壁賦…………………………………83 一、 前赤壁賦…………………………………………….….83 二、 後赤壁賦………………………………………………..88 第三節 次要篇章……………………………………………93 一、 題子明詩後……………………………………………..93 二、 秧馬歌序………………………………………………..95 三、 寶繪堂記…………………………………………….….96 四、 書淵明歸去來序…………………………………….….97 第四節 借鑒意義……………………………………………99 一、 偏愛《赤壁賦》……………………………….……….99 二、 三闋直接引用賦名…………………………………….101 三、 以論理文章為主……………………………………….102 第六章 稼軒詞借鑒東坡軼事及和韻之研究………..104 第一節 借鑒技巧………………………………………….104 第二節 重要軼事………………………………………….105 一、 築雪堂……………………………………………….….105 二、 與子由對床夜雨……………………………………..…107 三、 冷齋夜話…………………………………………..……109 四、 其他………………………………………….……..…...112 第三節 和東坡韻…………………………………………114 第四節 借鑒意義…………………………………………116 一、 稼軒詞與東坡軼事之對象、內容相關……………..….117 二、 《冷齋夜話》及「泥上絮」之三則軼事與禪有關.…..117 三、 同韻腳的五闋詞之異同……………………………..….118 第七章 稼軒詞借鑒東坡作品之綜評………………..120 第一節 借鑒技巧…………………………………………..120 一、 截取……………………………………………………..120 二、 化用……………………………………………………..122 三、 增損……………………………………………………..122 第二節 借鑒類型…………………………………………..123 一、 雄壯豪邁………………………………………………..124 二、 堅持自我………………………………………………..126 三、 抒發懣恨………………………………………………..127 四、 仕隱衝突………………………………………………..129 第三節 精神人格…………………………………………….130 一、 儒家思想薰陶…………………………………………...130 二、 不向命運低頭…………………………………………...131 三、 個性豪氣十足………………………………………...…133 第四節 作品特色…………………………………………….134 一、 表現社會題材…………………………………………....135 二、 大量使事用典……………………………………………136 三、 用語豪放雄壯……………………………………………138 第五節 結語…………………………………………………..139 第八章 結論……………………………...…………….141 參考書目:…………………………………………………...144 附錄:………………………………………………………...148 一、 稼軒詞借鑒東坡作品及軼事一覽表……………………….148 二、 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與他書中引蘇軾作品異同表182 三、 東坡<王元之畫像贊>全文………………………… ……185

    參考書目
    1.
    《二十五史》,台北:新文豐出版,1975年6月
    《戰國策》,台北:九思出版,1978年11月
    《五朝小說大觀》,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5月
    屈萬里《詩經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出版,1988年5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書局,1991年7月
    王充《論衡》,台北:宏業書局,1983年4月
    揚雄《法言義疏》,北京:中國書局,1991年6月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4年8月
    嚴捷、嚴北溟《列子譯注》,台北:仰哲出版社,1987年11月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2002年8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王汝濤等校注,曾慥編《類說》,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岳珂《桯史》,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范之麟主編《全宋詞典故辭典》,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
    唐圭璋、繆鉞主編《唐宋詞鑑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
    唐圭璋、鍾振振編《金元明清詞鑑賞辭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9年12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0年3月

    2.
    孔凡禮《全宋詞補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傅璇琮等人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唐圭璋編《全金元詞》,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詩話叢刊》,台北:弘道文化,1971年3月
    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龔顯宗《詩話續探》,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
    劉克莊《後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台北:新文豐出版,1988年2月
    戈載《詞林正韻》,台北:世界書局,1968年
    施蟄存、陳如江輯錄《宋元詞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9年2月
    張宗橚《詞林記事》,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5月
    毛晉《宋六十名家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
    朱彝尊編《詞綜》,台北:世界書局,1968年
    劉慶雲《詞話十論》,台北:祺齡出版社,1995年
    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龍榆生選輯《唐宋名家詞選》,台南:北一書局,1973年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王國維著,滕咸惠校注《人間詞話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3刷
    劉熙載《藝概.詞曲槪》,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年10月
    元好問編《中州集》,收錄於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台北:鼎文書局,1973年9月
    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台北:洪葉文化,1993年4月
    梁廷楠原著,湯開建、陳文源點校《東坡事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宋高宗《蘇文忠公贈太師制》,見郎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首,《四部叢刊》本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4月
    東坡研究學會、儋縣人民政府合編《紀念東坡貶儋八百九十週年學術討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
    張惠民編《宋代詞學資料彙編》,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
    張高評主編《宋詩論文選集》(一),高雄:復文圖書公司,1988年
    張高評主編《宋詩論文選集》(二),高雄:復文圖書公司,1988年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叢刊》,高雄:復文圖書公司,1996年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黃文吉《詞學書目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王偉勇《宋詞與唐詩之對應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2003年6月
    王偉勇《詞學專題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2003年4月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陳滿銘《稼軒詞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陳滿銘《蘇辛詞比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3.
    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朱德才選注《辛棄疾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汪誠《稼軒詞選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11月
    施議對《辛棄疾詞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
    鄭騫《辛稼軒年譜》,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1月
    鞏本棟《辛棄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1987年10月
    陳新雄《東坡詩選析》,台北:五南書局,2003年3月
    《東坡詩選》,台南:王家出版社,1988年1月
    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曾棗莊、曾濤編《蘇詩彙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1998年5月
    王水照《蘇軾論搞》,台北:萬卷樓圖書,民國1994年12月
    吳鷺山、夏承燾、蕭湄合編《東坡詩選註》,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年4月
    石聲淮、唐玲玲《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台北:華正書局,民國1993年
    唐玲玲《東坡樂府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
    龍榆生《東坡樂府箋》,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孔凡禮點校《東坡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月
    王水照《唐宋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王水照、安福選注《蘇軾散文精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5月
    王運熙選注《蘇軾散文精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5月
    吳功正主編《古文鑑賞集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3月
    曾棗莊、曾濤編《蘇文彙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5月
    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吳興王蒓父兼註《古詩源箋注》,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11月
    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0月
    蘇轍《蘇轍集》,台北:河洛圖書,1975年10月
    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

    4.
    牟宗三《心體與體性》,台北:正中書局,1981年
    錢鍾書《談藝錄》,台北:書林出版社,1989年11月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書局,198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2年
    陳文新《禪宗的人生哲學:頓悟人生》,台北:揚智文化出版,1995年
    陳怡良《陶淵明之人品與詩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3月

    5. 碩士、博士論文
    王翠芳《稼軒豪放詞風之美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0/博士
    段致平《稼軒詞用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7/碩士
    李浚植《蘇辛豪放詞的形成及其成就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1/碩士
    張垣鐸《蘇辛詞內容與風格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68/碩士。
    郭靜惠《辛稼軒山水田園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7/碩士
    何湘瑩《稼軒信州詞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3/碩士
    柯翠芬《稼軒詞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1/碩士

    6. 期刊論文
    劉慶雲<杜詩對宋詞影響管窺>一文,《杜甫研究學刊》,1998年第三期
    陳學祖<主體品行的定格與物化-論稼軒詞美與用典>一文,《貴州社會科學》總180期,第6期,2002年11月。
    陳學祖<典故內涵之重新審視與稼軒詞用典之量化分析>,《柳州師專學報》第15卷第3期,2000年9月。
    郝青雲<橫豎爛漫盡顯才情-稼軒詞的用典特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2年增刊。
    王晉光<隔代追慕:王安石選杜、評杜與仿杜>一文,選自黎活仁等主編《宋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0月)
    陳學祖、何詩海<論稼軒詞典故意象的組構方式-稼軒詞用典新探之一>,《柳州師專學報》第14卷第1期,1999年3月。
    李建國<人生追求與藝術勝境-蘇、辛豪放詞之比較>,《貴州社會科學》2000年第六期(總第一六八期)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5-06-23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