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張茹雯 Chang, Ru-wen |
|---|---|
| 論文名稱: |
九二一震災重建區歷史建築修復補強施作反應調查研究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ost-Earthquake Retrofit for the Historic Buildings Damaged in 921 Earthquake |
| 指導教授: |
張嘉祥
Chang, Ja-sh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 畢業學年度: | 96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72 |
| 中文關鍵詞: | 九二一集集地震 、補強工法 、歷史建築 、施作反應 |
| 外文關鍵詞: | Chi-Chi Earthquake, historic buildings, post-earthquake retrofit, strengthening methods |
| 相關次數: | 點閱:97 下載:4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九二一災損歷史建築的補強作法相當多元,其設計及施作經驗為往後修復補強實務和研究相當珍貴的參考資料。然而,國內研究者並未針對補強施作後續調查相關之探討,因此本文藉由問卷調查方式來瞭解修復專業人員、文化資產主管人員、使用者及參訪者對於災損歷史建築補強施作後,有關空間使用、建築形貌、施作品質及整體印象的反應。本項探討可提供後續修復保存設計者在規劃設計階段以及施作階段參考,有助提升國內文化資產修復保存的水準。
反應調查主要結果如下:
1、 修復專業人員評價補強工法優劣的主要考量因素為結構補強效益以及施作過程品質控制。根據專業人員之反應,補強的施工品質控管有必要再加強,特別是表面處理、固定構件施作以及依圖說規定施作部份。另外在設計規劃上,對於補強構件的顏色、材質、形式、位置及效益等因素往後亦需加強考慮,以避免過度設計或是設計不足。
2、 使用者及參訪者評價補強工法優劣的主要考量因素為施作品質呈現,其次為建築風貌影響。對於補強構件沒有外露的補強工法,多認為不會影響空間使用、維護及建築形貌。對於設置展示牌,以提供補強工法的資料解說,則有一半以上認為有其必要性。
3、 文化資產主管人員及使用者之施作反應評價普遍高於修復專業人員。其差異原因主要來自這兩類被調查者,重視的是歷史建築修復後的成果表現,而修復專業人員則會從規劃設計與施作過程兩階段的因素來作評斷。這兩方面認知和評價差異改善,亦為後續古蹟、歷史建築修復保存值得努力之方向。
Abstract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ost-earthquake retrofit for the historic buildings damaged in 921 Earthquake were diversified and valuable for conservation designer and researcher to learn. However, so far investigation of this subject has not been conducted in Taiwan. Thus in this thesi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designed and execut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 of the post-earthquake retrofit. The response includes space using、architecture scenery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general impressions, which obtained from conservation experts 、culture managers and user. These responses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information about repair and reservation for designer and engineer.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study mayb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1、 Conservation experts evaluate the post-earthquake retrofit the usually focus at strengthening effect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 of the conservation experts , further improv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need to be cared, especially for the surface 、fixed unit and work by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Besides, in order to avoid improper design,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strengthening component about color、material、style、lo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effect in the plan stage.
2、 In general, users evaluate the post-earthquake retrofit concentrate at the outer appearance and architecture scenery. And most of the users prefer the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component which not appeared outside. The reason is these method would not influence the condition of using space 、maintain components and architecture scenery. Besid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users consider that setting up the billboard to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trengthening methods adopted is necessary.
3、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 comparison, the culture managers and the users give the post-earthquake retrofit higher point than conservation experts. The differences come from the culture managers and the users evaluating the retrofit from the point of general appearance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On the other side, the evaluation of conservation experts considering the stage of pla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From this study it shows that how to impro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servation expert and user is also a subject that worth designer and engineer to work with in the field of conservation of the ancient monuments and historic buildings.
參考文獻
1、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2004),《彰化縣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穀倉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2、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2006),《彰化縣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穀倉修復工程工作紀錄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p5-9~10。
3、李明利建築師事務所(2005),《南投縣歷史建築張琯溪公宗祠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4、李明利建築師事務所(2006),《南投縣歷史建築張琯溪公宗祠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南投縣: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5、林志成建築師事務所(2004),《歷史建築台中市役所修復工程第一次變更設計書圖》。
6、林裕鈞(2007),《歷史建築清水磚牆受面外力作用下之結構行為與補強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碩士論文。
7、洪文雄、黃俊銘、東海大學建築系(2004),《歷史建築台中州廳及台中市役所保存修復之調查研究、修復、再利用規劃(一):台中州廳》,台中市: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8、孫全文、陳柏年(2006),《台中市歷史建築台中市放送局修復工程工作紀錄報告書》,台中市:台中市文化局。
9、孫全文、陳柏年(2005),《彰化縣歷史建築鹿港街長宿舍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p5-15。
10、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2002),《南投縣歷史建築張氏宗祠(琯溪宗祠)調查研究規劃》,南投縣: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11、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2004),《嘉義縣歷史建築新港台糖復興鐵橋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12、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2004),《彰化縣歷史建築社頭斗山祠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13、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2005),《彰化縣歷史建築社頭斗山祠修復工程第一次變更設計書圖》。
14、莊勛丞建築師事務所(2004),《彰化縣歷史建築社頭同仁社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15、陳拓男(2001),《具開口部磚砌牆體修復補強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碩士論文。
16、陳永裕建築師事務所(2003),《石岡鄉農會碾米穀倉修復設計書圖》。
17、陳柏年建築師事務所(2003),《歷史建築二林國小禮堂修復工程調查研究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政府文化局。
18、陳柏年建築師事務所(2004),《歷史建築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舊招待所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19、陳柏年建築師事務所(2004),《歷史建築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舊招待所修復調查報告書》,嘉義縣:嘉義縣政府文化局,p3-17~27。
20、陳柏年建築師事務所(2004),《彰化縣歷史建築溪湖國小校門暨禮堂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21、陳柏年建築師事務所(2006),《彰化縣歷史建築『溪湖國小校門暨禮堂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政府文化局,p3-113。
22、陳嘉基、張嘉祥、蘇櫻莉(2005),《日式木造歷史建築牆體系統及補強研究(Ⅱ)-修復及補強計畫》,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2-2625-Z-165-001。
23、陳嘉基(2007),《日式編竹夾泥牆牆在水平反覆加載下之結構行為及水平耐力評估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博士論文,p17~19。
2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03),《歷史建築斗六國有財產局雲林辦公廳舍(斗六紀念公館)調查研究計劃》,雲林縣:雲林縣政府文化局,p37。
25、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2003),《彰化縣歷史建築中山國小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26、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2003),《台南縣歷史建築佳里北極玄天宮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27、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03),《清水國民小學歷史校舍大禮堂、U形教室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28、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03),《彰化縣歷史建築中山堂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29、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03),《彰化縣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穀倉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30、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04),《南投縣歷史建築南投縣陳姓宗親會西水祠九二一地災修工程工作報告書》,南投縣: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附件五。
31、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04),《彰化縣歷史建築武德殿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32、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06),《彰化縣歷史建築武德殿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
33、張嘉祥、徐明福、陳嘉基、蘇妍文(2001),〝砌體構造古蹟及歷史建築物耐震改善技術研究(一)-九二一及一O二二地震砌體造歷史建築物災損經驗探討〞,《台灣古蹟及歷史性建築防震技術之研究八十九學年度期末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國科會工程處,p58~84。
34、張嘉祥、徐明福、陳嘉基(2001),《歷史建築震損及維護方式之研究(二)砌體構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5、張嘉祥、林子傑、葉俊宏(2002),《九二一及一O二二地震古蹟及歷史建築災損原因及改善對策探討》,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報告編號:NCREE-02-038。
36、張嘉祥、陳嘉基(2004),《九二一震災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第三區服務中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37、張嘉祥(2007),《九二一震災重建區歷史建築修復結構補強技術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pⅥ~Ⅶ、p371。
38、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2004),《台南縣歷史建築鹽水八角樓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39、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2004),《歷史建築台中州廳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40、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2004),《雲林縣歷史建築斗六國有財產局雲林辦公廳舍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41、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2004),《嘉義市竹材工藝品加工廠等歷史建築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42、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2004),《新化街役場歷史建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43、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2006),《嘉義市竹材工藝品加工廠等歷史建築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
44、黃志瑞建築師事務所(2003),《南投市農會修復後續及再利用工程第一次變更設計書圖》。
45、黃俊銘、中原大學建築系(2005),《台中市歷史建築台中市役所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台中市︰台中市文化局,p121~125。
46、興興建築師事務所(2004),《歷史建築虎尾合同廳舍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47、興興建築師事務所(2004),《歷史建築虎尾合同廳舍修復工程補充說明書》,雲林縣:雲林縣政府文化局,p13~14。
48、聯成聯合建築師事務所(2003),《花壇鄉中庄村李宅修復工程設計書圖》。
49、聯成聯合建築師事務所(2005),《彰化縣歷史建築花壇中庄李宅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政府文化局。
50、謝文泰建築師事務所(2004),《九二一震災歷史建築「南投市農會」修復及再利用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P3-25,南投縣: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51、韓興興建築師事務所(2006),《苗栗縣九二一地震災區歷史建築房裡蔡泉盛編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
52、Gere&Timoshenko(1984),Mechanics of materials,second edition,p747。
53、Tolles,E. L.,et al.(1994),〝Advances in the Seismic Retrofitting of Adobe Buildings〞,《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U.S.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Oakland,California,Vol. III,pages 717-726。
54、Ral VERA,Angel ALBITER And Sandra MIRANDA (2000),〝SEISMIC CAPACITY EVALUATION AND RETROFITTING OF ADOCONSTRUCTIONS〞,12WC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