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趙晉盈 Chao, Chin-Ying |
|---|---|
| 論文名稱: |
我國衍生性商品市場管理規範缺口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gulation Gap of the Derivative Markets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李伯岳
Lee, Bo-Ywe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 |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 畢業學年度: | 94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7 |
| 中文關鍵詞: | 期貨交易法 、衍生性商品市場 、市場失靈 、管理規範缺口 |
| 外文關鍵詞: | Derivative Markets, Futures Trading Act, Market Failure, Regulation Gap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期貨交易法」為我國衍生性商品的管理規範,該法之施行使得我國的金融市場更趨完整。衍生性商品市場雖然是一國金融市場之一部分,然而一個國家整體金融市場穩定與否,與其國家之經濟成長有著息息相關的因果關係。因此若欲建立一個健全且能發揮其經濟功能的衍生性商品市場,須依賴完善的制度及法律規範。為了維護交易之公平、效率與安全,以及保障交易人之權益,需要有完善的法律規範之形式來落實市場之管理,並使市場參與者有法可循,政府可以進而防範市場失靈的產生、維持市場的永續發展、建立安全又公正的交易環境以及促進整體經濟之穩定健全等。
然而期貨交易法第3條第2項將店頭市場衍生性商品交易排除於該法之適用,使得該市場成為不受期貨交易法規範之交易場所,也形成了我國衍生性商品市場管理規範的缺口。本研究探討的重點即在於排除於期貨交易法適用後,店頭市場衍生性商品交易所出現的問題,並藉由訪談及問卷調查之方式來得知店頭市場的參與者及管理者對於該市場之看法,並從結果之中進而對現行之管理規範缺口提出建議,以期望能使衍生性商品市場發揮其功能,且維護交易之公平、效率與安全,以及保障交易人之權益。
The “Futures Trading Act” for derivative markets regulation completes the application of Taiwan’s financial markets. Although the derivative market is a part of the state’s financial market, there are also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 between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Taiwan therefore should establish a sound economy able to function as a derivative market relying on a solid system of legal norms. In order to uphold the equity,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market transactions, as well as protect the agents’ interests, there is a need for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for market management, especially to force market participants to abide by its laws. The government can thus prevent market failure, maintain the marke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tablish a secure exchange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stabil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whole economy.
However, the Futures Trading Act’s article 3, paragraph 2 exempt the OTC(Over The Counter)derivative marke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which creates a gap in Taiwan’s derivative market regulat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OTC markets which exempt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This study uses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study the perspectives of leading market participants and regulators. Results will be used to offer suggestions to resolve the current regulatory gap, in hopes of allowing the derivative markets to function and to maintain its equity,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as well as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market agents.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Charles E. Lindblom,王逸舟譯:《政治與市場:世界的政治-經濟制度》(Politics and markets :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s systems)(台北市:桂冠,一版,1994年)。
王儷容:《期貨學原理-個體策略與總體策略》,(台北市:五南圖書,初版,1999年6月)。
史綱、李存修、林炯圭、劉德明、臧大年、黃閩助等合著:《期貨交易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1997年7月版)。
台灣期貨交易所:《期貨交易理論與實務》,(2004年8月)。
沈中華、張大成、柯瓊鳳:《期貨商監理與風險管理》,(台北:臺灣期貨交易所,初版,2005年1月)。
朱浩民:《期貨市場分析》,(台北市:華泰書局,初版,1994年8月)。
李伯岳:《我國期貨管理政策之研究與評析-兼論期貨市場之特性與功能》,(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初版,1994年8月)。
李存修:《金融創新與操作策略》,(臺北市:商周文化,二版二刷,1998年)。
李麗:《衍生性金融商品》,(台北市:三民,初版,1995年11月)。
李威光:《衍生性金融商品:選擇權、期貨與交換》,(臺北市,智勝文化,初版,2001年7月)。
胡繼之主編:《金融衍生產品及其風險管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初版,2001年5月)。
許誠洲:《衍生金融商品徹底研究》,(台北縣:金錢文化,一版,1995年6月)。
許誠洲:《財務工程:衍生性商品交易理論、應用實務與個案探討》,(臺北市:雙葉,初版,2005年1月)。
張紹勳:《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每書局,修訂版,2003年5月)。
張傳章:《期貨與選擇權》,(臺北市,雙葉,初版,2005年1月)。
郭慶旺與趙志耘:《財政政策導論》,(台北市:五南,初版,民國86 年2 月)。
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市:易博士,初版,2005年5月)。
趙志銘:《期貨概論》,(臺北市:文笙,初版,1993年11月)。
(二)期刊論文
王文宇:〈論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基礎法律問題〉,《經社法制論叢》,第19期,民國1997年1月,頁180。
李伯岳:〈從我國NDF管理政策論「期貨交易法」之管理規範缺口〉,《台灣期貨市場》(台北市),第1卷第4期(1999年7月)。
詹庭禎:〈從美國商品交易法財政修正案論我國期貨交易法對外匯交易之豁免規定〉,《法學叢刊》(台北市),第一七五期,(1999年7月),頁87-101。
詹庭禎:〈遠期交易與期貨交易專屬的互動關係-期貨交易法第三條豁免規定之探討〉,《證券暨期貨管理》(台北市),第十七卷第一期,(1999年1月),頁1-24。
詹庭禎:〈店頭衍生性商品的交易適當性 -上〉,《證券櫃檯》(台北),第27期(1998年9月)。
蔡彥卿:〈中美財務揭露系統管制之比較(下)—支持管制「財務揭露系統」的理由及建議〉,《會計研究月刊》(台北市),第六十四卷(1991年1月)。
鍾起岱:〈從政府再造來談政府管制的改革〉,《台灣經濟》(台北市),264 期(民國1998年12月),頁14-19。
(三)論文
李珮珊:《從衍生性商品所據之理論探討政府「期貨交易法」政策--兼論加入WTO後對我國衍生性商品市場之衝擊》,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2月。
黃正男:《證券投資信託業資訊公開揭露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所碩士論文,2002年12月。
(四)法規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
中央法規標準法
中央銀行法
中華民國刑法
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證券商財富管理業務人員資格條件及訓練要點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暫行組織規程
消費者保護法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
期貨交易法
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應注意事項
銀行業辦理外匯業務管理辦法
證券商管理規則
(五)行政命令
中央銀行86年05月24日(86)台央外柒字第0401216號函。
中央銀行外匯局94年1月3日台央外柒字第0940002564號函。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93年10月13日台93消保法字第0930003053號函。
財政部84年04月25日,台財融字第84711569 號函。
財政部86年06月01日(86)台財證(五)字第03240號函。
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91年10月11日台財政七字第0910005255號函。
銀行局94年2月18日,金管銀(五)字第0945000087號令修正「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應注意事項」。
(六)網站資料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測驗〉,網址:http://www.tabf.org.tw/tw/PTC/(瀏覽日期:2006年4年20日)。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釋字第589〉,網址: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_printpage.asp?expno=589 (瀏覽日期:2005年11月29日)。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簡介,網址:http://www.sfb.gov.tw/w-0.htm(瀏覽日期:2005年11月28日)。
周國端:〈結構型商品熱賣的風險與啟示〉,《經濟日報周國端專欄》(20040726)http://www.tii.org.tw/scarticles/chairman/chairman20040726.htm (瀏覽日期:2005/11/10)。
復華金控:〈結構型商品介-Introduction of Structured Notes〉,網址:http://www.fhs.com.tw/ (瀏覽日期:2006年5月1日)。
證券暨期貨法令判解系統,網址:http://www.selaw.com.tw/ (瀏覽日期:2006年4月7日)。
證券基金會:〈證券從業人員資格測驗〉,網址:http://www.sfi.org.tw/newsfi/testfind/TestItem.asp?m=1(瀏覽日期:2006年4年20日)。
(七)報紙資料
黃肇松、謝錦芳、陳一姍專訪,〈恩格爾:明年經濟風險加劇〉,《中國時報》A11版焦點新聞(2005/11/28)。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Bain, A.D., The Economic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2nd edition, 1992).
Blank, Steven C., Colin A. Carter, and Brian H. Schmiesing,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st edition, 1991).
Bernard, H. Russell, 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2002).
Chance, Don M., An Introduction to Derivative(Orlando: The Dryden Press , 3rd. edition, 1995).
Eyestone, Robert, Political economy:Politics and Policy Analysis(Chicago:Markham Publishing Co.,1972).
Friedman, Lee S., Microeconomic Policy Analysis(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
Hayek, F., The Meaning of Competition in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st. ed., 1948).
Kolb, Robert W., Futures, Options & Swap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3rd edition, 2000).
Mill, James, 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London:Henvy G.Bohn, 3rd ed., 1844).
McEachern, William A., Economics: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Ohio: South-Western, 6th ed., 2003).
Rosen, Harvey S., Public Finance(Boston: McGraw-Hill, 6th edition, 2002).
Simon, Herbert A., Administrative Behavior(New York:Macmillan, 1945).
Smith, Adam,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New York: Modern Library,1937).
Spulber, Daniel F., Regulation and Markets(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st edition, 1989).
Stigler, George J.,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65).
Stoll, Hans R. and Whaley, Robert E., Futures and Options(Ohio: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1st edition, 1993).
Sutton, William, The Currency Options Handbook(London: Woodhead-Faulkner, 2nd edition, 1990).
Weimer, David L. & Vining, Aidan R.,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New Jersey: Prentice Hall,2nd ed., 1991).
(二)論文
Jensen, Michael C. and Meckling, William 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North-Holland), Vol.3, No. 4 (1976/ October).
Knecht, G. Bruce. "The Lawyers' Turn: Derivatives Are Going Through Crucial Test: A Wave of Lawsuit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1994), p.A1.
Lester G. Telser, “Why There Are Organized Futures Market,” Futures Market(Chelenham: An Elgar Reference Collection, 1st edition, 1997)Volume I, p. 109.
Lipsey R. and K. Lancater,”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Oxford), Vol. 24, 1956 , pp.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