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慈恬
Hsu, Tzu-Tien
論文名稱: 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的憲法爭議
The Constitutional Issues of Aboriginal Identity Rights
指導教授: 許育典
Hsu, Yu-Di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111年憲判字第4號111年憲判字第17號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優惠性差別待遇
外文關鍵詞: Indigenous Identity Rights, Taiwan Constitutional Court's Judgment Xian-Pan 4 of 2022, Taiwan Constitutional Court's Judgment Xian-Pan 17 of 2022, Affirmative ac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5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11年憲判字第4號和111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宣告現行的原住民身分法部分條款違憲,上開法律將面臨定期失效。然而,修法涉及原住民個人及族群的資源分配問題,進而影響教育、升學、選舉等優惠性差別待遇的實施。爰此,本文之研究主軸為「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此一由人格權推導出之新興基本權。
    本文欲探討「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的定義與目的,回顧我國歷史,試圖找出「自我認同具原住民族身分」與「政府認定原住民身分」兩者落差之原因,進而檢討我國現況下及修法後,基於「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可能面臨的問題,並且以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對於原住民族身分認同及認定的政策及實務發展作為我國的借鏡,嘗試提出我國因應111年憲判字第4號和111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之修法建議。

    Taiwan Constitutional Court's Judgment Xian-Pan 4 and 17 of 2022 have declared certain provisions of the existing Indigenous Peoples Identity Act unconstitutional, rendering the said law subject to periodic expiration. However, amending the law involves issu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individual and ethnic groups of indigenous peoples, thereby affe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ferential treatment in education, admission to higher education, elections, and other areas. Therefore,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on the emerging fundamental right derived from personal rights, namely the " Indigenous Identity Right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efinition and purpose of the " Indigenous Identity Rights," review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and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reasons for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self-identified indigenous identity" and "government-recognized indigenous identity." Furthermore, it seeks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 Indigenous Identity Rights " in the current state of our country and after the legal amendments.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s of Australia, New Zeal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regarding the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propose legislative recommendations for our country in response to Taiwan Constitutional Court's Judgment Xian-Pan 4 and 17 of 2022.

    第一章 緒論 1 壹、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 貳、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4 參、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的發展 7 壹、 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的意義 7 一、 身分認同的內涵 7 二、 國際文書中的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 8 貳、 我國的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發展 9 一、 我國原住民族歷代認同及認定的演變 9 (一) 日治時期 9 (二) 1990年前 10 (三) 1990年後 13 二、 多元文化國原則作為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的發展前提要件 15 (一) 多元文化國的內涵 15 1. 國家中立原則 16 2. 國家寬容原則 17 3. 多元文化國原則於我國憲法的明文化規定 17 (二) 我國現況下原住民族身分認同保障 18 1. 原住民族基本法 18 2. 原住民身分法 19 參、 憲法法庭判決下的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 19 一、 111年憲判字第4號 19 (一) 聲請案由 19 (二) 原住民族委員會意見 21 (三) 憲法法庭判決 21 1. 判決要旨 21 2. 所涉之基本權及其違憲審查之操作 22 (1) 平等權 22 (2) 原住民身分認同權 24 二、 111年憲判字第17號 26 (一) 聲請案由 26 (二) 原住民族委員會意見 28 (三) 憲法法庭判決 30 1. 判決要旨 30 2. 所涉之基本權及其違憲審查之操作 30 肆、 小結 31 第三章 憲法判決後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的憲法問題 33 壹、 原住民(族)身分認定問題 33 一、 血緣為認定原住民身分之唯一要件 33 二、 未有原住民族血緣之人的外溢效應 34 三、 政府認定平埔族群的難題 36 (一) 平埔族群的認定 36 (二) 平埔族群人的認定 38 四、 噶瑪蘭族被認定為原住民族的借鏡 40 貳、 「第三種身分原住民」政策 42 一、 「認定」與「認同」的區辨 43 二、 「第三種身分原住民」政策不符合平等保障之要求 44 參、 「原住民身分」與「優惠性差別待遇」關聯性再檢討 47 一、 教育方面的優惠性差別待遇 49 (一) 入學的優惠性差別待遇 49 (二) 學雜費減免的優惠性差別待遇 51 二、 工作方面優惠性差別待遇 52 三、 參政方面優惠性差別待遇 54 肆、 原住民族身分認定的主體 57 一、 國際法相關規範 58 二、 國家作為原住民身分認定主體 58 三、 部落公法人作為原住民身分認定主體 59 伍、 小結 60 第四章 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的比較法研究 63 壹、 澳洲 63 一、 澳洲聯邦憲法令對於原住民身分的認定:從否認到承認 63 二、 澳洲政府政策 64 (一) 血緣認定 66 (二) 自我認同 67 (三) 社群承認 68 貳、 紐西蘭 70 一、 歷來政權對於原住民身分承認之法源 71 (一) 《懷坦吉條約》 71 (二) 《毛利事務重整法案》 71 二、 政府對於原住民認定 72 參、 美國 73 一、 政府對於原住民身分的承認 74 (一) IRA 法案時期 74 (二) 部落終止期 75 (三) 自決時期 75 二、 部落對於原住民身分認定要件 76 (一) 血緣主義 76 (二) 血量主義 78 三、 附論: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大學的「平權招生政策」違憲 79 肆、 加拿大 81 一、 政府對於原住民身分的承認 82 (一) 印第安人 82 (二) 因紐特人 84 (三) 梅蒂人 85 二、 梅蒂人的身分認同權 86 (一) 集體認同的形塑 86 (二) R. v. Powley判例對認定梅蒂人的影響 87 伍、 小結 89 第五章 我國原住民身分認定制度再檢討 91 壹、 原住民族地方自治之可能性 91 一、 光復後我國原住民族地方自治歷程 91 二、 我國原住民族自治區草案提出歷程 92 (一) 原住民族自治區的起源 92 (二) 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 93 (三) 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 94 (四) 蔡英文總統執政時期 97 (五) 小結 98 貳、 以部落公法人作為輔助認定主體 98 參、 原住民身分認定之要件 99 第六章 結論 102 參考文獻 104

    一、中文部分
    (一)學術專論
    David Popenoe著,李強等譯,《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0版。
    Huntington, Samuel著,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譯,《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台北,左岸文化,2008年。
    James S. Frideres, Lilianne Ernestine Krosenbrink-Gelissen,《加拿大境內原住民族現代之衝突》,原住民族委員會,2001年12月。
    內政部,《加拿大原住民政策概況及法案輯要》,1990年5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高砂族調查書》,台北:中央民族學研究所,2011年12月。
    李素月,《我們是噶瑪蘭Kavalan aimi:噶瑪蘭族復名運動三十年》,宜蘭縣縣史館,2019年11月。
    施正鋒,《加拿大原住民權利保障》,台北:翰蘆,2010年12月。
    《原住民族教育概況統計結果提要分析》,教育部統計處,2020年7月。
    紐西蘭條約和解辦事處著,沈佳莉、蔡志偉譯,《撫平舊傷‧創建未來─《懷唐伊條約》權力訴求與官方協商之指導原則》,原住民族委員會,2020年5月。
    許育典,《文化憲法與文化國》,台北:元照,2013 年 4 月,2 版。
    ———,《憲法》,台北:元照,2022年9月,12版。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7月。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認識臺灣原住民族:找回民族標誌的民族-噶瑪蘭族》,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2007年1月。
    (二)期刊論文
    王前龍,〈美國《印地安自決法》與部落管控學校對臺灣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啟示〉,《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1卷1期,2018年6月,頁45 - 82。
    ———/卓勤怡/張如慧,〈原住民身分認定、升學保障與族群認同發展: 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個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51期,2021年12月,頁25 - 47。
    王泰升/陳怡君,〈從「認同」到「認定」: 西拉雅族人的原住民身分認定問題〉,《台灣原住民研究學報》,3卷2期,2013年6月,頁1-20。
    王瑩,〈身份認同與身份建構的評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35卷1期,頁50-53。
    伍杜‧米將、拔尚(蕭世暉),〈談兩公約實施及原住民族權利〉,《全國律師》,2012年3月,頁18-30。
    江宜樺,〈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期,1997年3月,頁83 - 121。
    李壬癸,〈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群的語言〉,《臺灣語文研究》,5卷1期,2010年3月,頁1 - 14。
    李憲榮,〈加拿大梅蒂族群(Métis)的法律地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卷2期,2010年6月,頁1-24。
    周維萱,〈紐西蘭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研究〉,《三民主義學報》235期,2001年12月,頁225-242。
    官大偉,〈紐西蘭毛利人的諮商同意權〉,《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8卷3期,2018年9月,頁21-42。
    ———/林士淵/鄭夙芬,〈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單一選區劃分可能性初探〉,《選舉研究》,22卷2期,2015年11月,頁71-108。
    林修澈,〈原住民的民族認定〉,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2007年10月,頁1-12。
    施正鋒,〈原住民族的主權〉,《國家發展研究》,6卷2期,2007年6月,頁119-154。
    胡博硯,〈地方自治團體組織之探討〉,《法令月刊》,67卷8期,2016年8月,頁129-156。
    張茂桂,〈族群關係〉,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二版。
    許育典,〈文化國與文化公民權〉,《東吳法律學報》,18 卷 2 期,2006 年 12 月,頁 1-42。
    ———,〈多元文化國〉,《月旦法學教室》,6 期,2003 年 4 月,頁 36 -39。
    ———,〈政府採購得標廠商進用原住民的合憲性探討 ──釋字第七一九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28期,2018年3月,頁67-72。
    ———,〈原住民升學優待制度的合憲性探討〉,《中原財經法學》,34期,2015年6月,頁43-99。
    許建榮,〈澳洲原住民權利與轉型正義〉,《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6卷3期,2016年9月,頁31-49。
    陳叔倬、段洪坤,〈平埔血源與臺灣國族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2期,2008年12月,頁137 - 173。
    黃均崴,〈澳洲的原住民文化與現狀〉,《台灣人權學刊》,5卷1期,2019年6月,頁165-170。
    黃昭元,〈平等權審查標準的選擇問題: 兼論比例原則在平等權審查上的適用可能〉,《臺大法學論叢》, 37 卷4 期,2008年12月,頁253 - 284。
    黃錦堂,〈原住民族保障與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之研究〉,《法令月刊》,63卷11期,2012年11月,頁68 - 98。
    楊聰榮,〈紐西蘭殖民體制與移民體制的歷史形成與影響〉,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瞭解當代紐西蘭政治研討會」,2005年11月。
    詹素娟,〈平埔族的身分的認定與變遷(1895-1950)〉,《原住民族文獻》,3期,2012年6月,頁22-38。
    靳菱菱,〈族群認同的建構與挑戰: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反思〉,《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8卷2期,2010年,頁119 - 157。
    廖元豪,〈平等權:第四講─可疑分類之嚴格審查─種族歧視相關案例研析及比較〉,《月旦法學教室》,83期,2009年9月,頁32-44。
    蔡志偉,〈加拿大原住民族自治權的法制架構與發展〉,《台灣國際研究季刊》,7卷1期,2011年春季號,頁17-34。
    鄭川如,〈「原住民身分法」中 「姓氏綁身分」條款的違憲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40期,2013年7月,頁1-40。
    ———,〈美國原住民身分認定簡介〉,《臺灣原住民族法學》,3 期,2017年12月,頁95-106。
    ———,〈誰有權決定誰是原住民?―從兩人權公約及相關國際文件檢視原住民身分認定問題〉,《法令月刊》,66卷9期,2015年9月,頁81 - 108。
    賴俊兆 Semaylay i Kakubaw,〈部落公法人是什麼呢到底?—從法人、公法人的概念談起〉,《全國律師》, 21 卷 11 期, 2017年11月,頁80-98。
    謝若蘭,〈土地與記憶──從『懷坦吉條約』談原住民認同與權利〉,《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卷1期,2006 年春季號,頁129-161。
    ———,〈平埔族群正名運動與官方認定之挑戰〉,《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卷2期,2011年7月,頁127。
    ———,〈遺忘‧再現‧西拉雅〉,《新使者雜誌》,128 期,2012 年 2 月, 頁 26-31。
    謝國斌,〈從混血兒到原住民── 加拿大梅蒂人之認同歷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6卷 1 期,2010 年春季號,頁27-28。

    二、外文部分
    Confirm your Indigenous heritage for our jobs, Service Australia of Australia Government, https://www.servicesaustralia.gov.au/confirm-your-indigenous-heritage-for-our-jobs?context=1(last visited May. 15, 2023).
    Cross, William E. Jr., Shades of Black: Diversity in African-American Identity.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Routledge (1996).
    Pasquali, Marina, Los países con la mayor cantidad de población indígena de América,World Economic Forum, https://es.weforum.org/agenda/2019/11/los-paises-con-la-mayor-cantidad-de-poblacion-indigena-de-america/(last visited May. 22, 2023).
    Pevar, Stephen L., The Rights of Indians and Tribes (2012) .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levitz, Loretta De / Croft, Larry, Aboriginality Under the Microscope: The Biological Descent Test in Australian Law, Vol. 3, No.1 QUT Law & Justice Journal 1 (2003).
    Smedley,Audrey, "Ra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Identity, Vol. 100, No. 3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90 (1998).
    Stoneking, M/ Fontius, J J/ Clifford, S L/ Soodyall, H/ Arcot,S S/ Saha, N/ Jenkins, T / Tahir, M A/ Deininger, P L/ Batzer, M A, Alu insertion polymorphisms and human evolution: evidence for a larger population size in Africa, Vol. 7, No.11 Genome Research 1061 (1997).

    三、網路資源
    〈日據時期與戶籍用語〉,新竹市東區戶政事務所,https://e-household.hccg.gov.tw/ch/home.jsp?id=114&parentpath=0,14,108(最後閱覽日期:2023年4月13日)。
    〈原住民運動〉,文化部,2009年9月24日,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5063(最後閱覽日:2023年4月14日)。
    112年第4週內政統計通報,中華民國內政部,2023年1月27日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9&sms=9009&s=275835(最後瀏覽日:2023年5月11日)
    秀林部落,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https://culture.hccc.gov.tw/zh-tw/archives/detail/space-2351(最後閱覽日:2023年5月2日)。
    東吳大學「學校及各學院每生收費標準」,https://finance.scu.edu.tw/node/38(最後閱覽日:2022年5月10日)。
    林媽利,〈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自由時報》,2007 年 8 月 11 日,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6875(最後閱覽日:2023年6月8日)。
    林曉雲,〈西拉雅族正名成功/原民將增第3種身分 擬戶籍資料註記〉,《自由時報》,2022年11月15日,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51540(最後閱覽日:2022年11月16日)。
    原住民文化年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130(最後閱覽日:2023年1月20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16族簡介〉,https://www.cip.gov.tw/zh-tw/tribe/grid-list/index.html?cumid=8F19BF08AE220D65(最後閱覽日:2023年5月1日)
    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 106 學年度學士班學雜費收費標準表,https://web.ncku.edu.tw/p/412-1000-6331.php?Lang=zh-tw(最後閱覽日:2022年5月10日)。
    族群,行政院國情簡介,https://www.ey.gov.tw/state/99B2E89521FC31E1/2820610c-e97f-4d33-aa1e-e7b15222e45a(最後閱覽日:2022年4月13日)。
    陳叔倬,〈自由開講 以從原住民父或原住民母之漢姓作為原住民優惠條件差異探討〉,《自由時報》,2022年11月14日,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122691(最後閱覽日:2022年11月16日)。
    臺灣原住民──西拉雅族,台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2016年10月26日,https://web.tainan.gov.tw/nation/News_Content.aspx?n=934&s=5752(最後閱覽日:2023年5月12日)。
    潘品伸,〈曠日廢時的原住民法已提交至立法院即將有所進展〉,《風傳媒》,2020年12月3日,https://www.storm.mg/localarticle/3263908 (最後閱覽日:2023年5月5日)〈把原住民身分權還給熟男熟女 –2009台灣平埔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E6%94%BF%E7%AD%96%E5%A0%B1%E5%91%8A/%E6%86%B2%E6%94%BF%E6%B3%95%E5%88%B6/1346-%E6%8A%8A%E5%8E%9F%E4%BD%8F%E6%B0%91%E8%BA%AB%E5%88%86%E6%AC%8A%E9%82%84%E7%B5%A6%E7%86%9F%E7%94%B7%E7%86%9F%E5%A5%B3%20%E2%80%932009%E5%8F%B0%E7%81%A3%E5%B9%B3%E5%9F%94%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6%AD%A3%E5%90%8D%E9%81%8B%E5%8B%95(最後閱覽日:2022年5月10日)。
    潘建志,〈考上公職原民身分用過即丟〉,《中國時報》,2011年10月23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11023000296-260109?chdtv(最後閱覽日:2023年4月15日)
    2018 Census place summaries, New Zealand Government, https://www.stats.govt.nz/tools/2018-census-place-summaries/ (last visited May. 15, 2023).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opulation,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https://www.abs.gov.au/statistics/people/population/2021-census-overcount-and-undercount/2021(最後閱覽日:2023年5月13日)
    Aboriginal peoples in Canada: Key results from the 2016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https://www150.statcan.gc.ca/n1/daily-quotidien/171025/dq171025a-eng.htm (last visited May. 30, 2023).
    Citizenship, Métis Nation of Ontario, https://www.metisnation.org/registry/citizenship/ (last visited Jun. 3, 2023).
    Dawes Act (1887),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https://www.archives.gov/milestone-documents/dawes-act (last visited May. 30, 2023).
    Giakoumelos, Peggy, Project investigates Indigenous self-identification, SBS news, https://www.sbs.com.au/news/article/project-investigates-indigenous-self-identification/nbpyzskfb (last visited May. 15, 2023).
    Gibbs, Stephen, How white Aussies who pretend to be Aboriginal are taking over universities and stealing high-paid jobs meant for real Indigenous Australians - and their numbers are skyrocketing, DAILY MAIL AUSTRALIA,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9759809/Box-tickers-pretend-Aboriginal-taking-universities.html (last visited May. 15, 2023).
    Inuit Nunangat Policy, Government of Canada, https://www.rcaanc-cirnac.gc.ca/eng/1650556354784/1650556491509#sec1 (last visited Jun. 2, 2023).
    Landry,Alysa, Paying to Play Indian: The Dawes Rolls and the Legacy of $5 Indians, https://ictnews.org/archive/paying-play-indian-dawes-rolls-legacy-5-indians (last visited May. 30, 2023).
    Proof of Aboriginality, AIATSIS, https://aiatsis.gov.au/proof-aboriginality (last visited May. 15, 2023).
    Whakapā mai, Te Puni Kōkiri (Our regional and national offices) , https://www.tpk.govt.nz/en/whakapa-mai (last visited May. 23, 2023).
    Why you should register under the Nunavut Agreement Enrolment Program, Qikiqtani Inuit Association, https://www.qia.ca/why-you-should-register-under-the-nunavut-agreement-enrolment-program/ (last visited Jun. 2, 2023).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9-02-02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