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威宗 Chen, Wei-Zong |
|---|---|
| 論文名稱: |
潛盾隧道於高雄地區砂質地層引致之地表沈陷研究 |
| 指導教授: |
陳景文
Chen, Jing-W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 畢業學年度: | 9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05 |
| 中文關鍵詞: | 沉陷槽 、盾尾間隙 、地表最大沉量 、沉陷槽寬度參數 |
| 相關次數: | 點閱:90 下載:7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地區大都會捷運系統都是在人口發展非常密集後,發覺都市交通系統不符需求時才開始計畫興建。在興建時為了避免平面道路系統因工程施工而造成過大之衝擊,所以大多數皆採用地下車站的方式及潛盾隧道施工來減低民眾因捷運工程之施工所帶來的不便。
由於地下潛盾隧道之施工通常緊鄰結構物基礎或是穿越基礎,由於潛盾施工之盾尾間隙造造土壤的擠入或鑽掘時引起的地中應力釋放,通常會造成地表面的沉陷連帶造成鄰房基礎的損壞。所以,在設計時就必須考量潛盾隧道施工後可能對地表造成之沉陷量及影響範圍,並且設定周圍設施、管線、基礎最大容許沉陷量並定出各項設施之警戒值,若能預先掌控沉陷槽範圍內各點之沉陷量,即可與周圍設施、管線、基礎等結構之容許沉陷量做一比對,讓工程師在設計時能夠提出有效且經濟的建物保護計畫等措施。
本研究主要是在高雄捷運CR2區段標四段雙行隧道佈設沉陷槽監測點,蒐集不同隧道鑽掘深度時地表沉陷槽之變化情形,並且由此監測資料建立地表最大沉陷量與隧道深度之關係及地表沉槽寬度參數與隧道深度之關係,並且與O’Reilly and New及Clough and Schmidt等國外學者所推導之經驗公式做比較,探討本研究經驗公式在高雄地區砂質地層之適用性。另外再利用本研究所推得之地表最大沉陷量與沉陷槽寬度參數代入Peck方式中予預估地表沉陷槽上各點之沉陷量並與實際監測數據做比較,了解其差異性,希望能提供相關設計單位在設計前評估是否需對相鄰結構基礎做一適當之保護,避免鄰損事件發生。
none
參考文獻
1. Attewell, P. B., “Engineering Constract, Site Investigation and Surface Movements in Tunneling Works, Soft-Ground Tunneling-Failures and Displacement” A. A. Balkema, pp.5-12 (1975).
2. Attewell, P. B., Yeates, J. and Selby, A. R., “Soil Movements Induced by Tunnelling and Their Effects in Pipeline Structures” Blackie and Sin Ltd., London (1986).
3. Cording, E. J. and Hansmire, W. H., “Displacement Around Soft Ground Tunnel” Proc. 6th Panamerican Conf. on Soil Mech. and Found. Eng., Buenon Aires, pp.571~633 (1975).
4. Clough, G. w. and Schmidt, B.,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Excavations and Tunnels in Soft Clay”, in Soft Clay Engineering, edited by Brand, E. W. and Brenner, R. P., PP. 600~634 (1981).
5. Fujita, K., “Prediction of surface settlements caused by shield tunnelling”,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Mexico City, Vol. 1,pp. 239-246(1982).
6. O’Reilly, M. p. and New, B. M., “Settlements above tunnels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ir magnitude and prediction,” Tunnelling’82, pp.173-240 (1982).
7. Peck, R.B “Deep Excavation and Tunneling in Soft Ground”, State of Art, Proc. 7th Int. Conf. on Soil Mech. Found. Eng., State of Art volume, pp. 255~290 (1969).
8. Schmidt, B., “Prediction of Settlements Due to Tunnelling in Soil : Three Case Histories” Proc., 2nd Rapid Excavation Tunnelling Conf., San Francisco, Vol. 2, pp. 1179-1199 (1974).
9. 李金芳,「黏土層中潛盾隧道開挖沉陷之有限元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2002)。
10. 吳淑緩,「軟土隧道襯砌應力與地盤變位之數值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2001)。
11. 吳秉儒,「黏性土層中隧道開挖引致之地盤沉陷與破壞機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2002)。
12. 陳秋宗,「台北市捷運隧道施工對地盤沉陷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1988)。
13. 陳翰平,「潛盾隧道開挖沉陷之有限元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2001)。
14. 郭家銘,「砂土層中通隧引致之地盤變位及其對既存基樁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2002)。
15. 張有毅,「潛盾施工引致之地盤沉陷案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2003)。
16. 湯程傑,「潛盾隧道於混合地盤開挖之案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1999)。
17. 葉進賢,「均質與非均質土層潛盾隧道開挖沉陷之有限元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2004)。
18. 日本社團法人土木學會隧道工學委員會,「日本隧道工程標準規範及解說-潛盾工法篇」,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
19. 張吉佐、王建智、陳秋宗、吳東錦,「潛盾隧道施工之地盤變形資料蒐集分析」,中興工程顧問社,(1997)。
20. 賴慶和,「捷運系統潛盾隧道設計」,高雄捷運系統地下工程設計及施工實務研討會(二),第7-26頁,(2002)。
21. 鼎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LUR12潛盾鑽掘隧道段安全監測最終報告書」,(2002)。
22. 統一國際/大成工程/西松建設,「潛盾隧道開挖施工計書書」,(2003)。
23. 統一國際/大成工程/西松建設,「隧道段建物保護評估報告」,(2003)。
24. 統一國際/大成工程/西松建設,「土壤液化評估報告」,(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