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勇正 Wu, Yung-Cheng |
|---|---|
| 論文名稱: |
戰後台灣戶政變革之研究 ─從「接收復員」到「清鄉戒嚴」(1945~1949) A Study of Taiw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ffairs: From “Recovery and Rehabilitation” to “Society Cleansing and Martial Law” (1945-1949) |
| 指導教授: |
鄭梓
Zheng, Zi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 畢業學年度: | 94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54 |
| 中文關鍵詞: | 戶政 、接收 、清鄉 、二二八事件 |
| 外文關鍵詞: | 2-28 incident, cleansing society, recovery,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ffairs |
| 相關次數: | 點閱:175 下載:17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探討台灣戰後初期戶政重建和變革,時間界定在1945年到1949年之間,橫跨戰後初期台灣的兩個地方行政體制,從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到台灣省政府,直到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為止。1945年政府接收台灣後,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重新建立台灣戶政,到了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促成台灣省政府成立,也是台灣戶政的轉折,台灣統治者因為局勢的不同,統治政策也有所轉變,從戰後接收的復員時期,到二二八事件發生及國府遷台的統治緊縮,期間戶政執行和變革的過程,以及對政府來台後的台灣戶政奠定基礎,是本文最主要研究的目的。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olicies after World War II, from the year 1945 to 1949. During this period, Taiwan local administration underwent two systems--Taiwan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 Office and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Province. This first was established in 1945 aft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over Taiwan from Japanese colonizers to rebuild the population administration; the latter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in 1947 which forced the ruling central government to tighten up its rule.
中文部份:
(一) 史料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三)》,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6月,初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四)》,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6月,初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五)》,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6月,初版。
內政部戶政司編輯小組 編,《戶政法令彙編》,台北市:行政院內政部,2000年7月,初版。
台灣省戶口普查處 編,《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台北市:台灣省戶口普查處,1959年10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台灣省通志 卷二--人民志人口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6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台灣省通志 卷三--政事志戶政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台灣省通志 卷三--政事志保安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6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台灣省通志 卷三--政事志綜說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三--住民志人口篇》,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3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五--武備志保安篇》,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12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七--政治志行政篇》,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1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專案小組 編,《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初版。
台灣省民政廳 編,《台灣民政概況》,台北市:台灣省民政廳,1956年7月,初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 編,《台灣民政》,第一輯,台北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6年5月,初版。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編,《台灣民政》,第二輯,台北市: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48年7月,初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編,《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台北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年12月,初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編,《台灣省統計要覽》,第一期,台北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年10月,初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 編,《台灣一年來之警務》,台北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1946年11月,初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 編,《台灣警務》,第一輯,台北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1946年10月,初版。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編,《台灣省統計提要》,台北市: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71年10月,初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 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945年12月1日至1947年5月15日。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 編,《台灣省政府公報》,1947年5月16日至1950年12月31日。
台灣省警務處 編,《警務與治安》,台北市:台灣省警務處,1949年,初版。
朱匯森 編,《中華民國史事記要》,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89年6月至1997年10月,初版。
呂興忠 編,《彰化縣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2004年2月,初版。
林秋敏、王峙萍 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2年12月,初版。
歐素瑛、李文玉 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一)》,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2年12月,初版。
周琇環、王峙萍 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二)》,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2年12月,初版。
歐素瑛、李文玉 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四)》,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3年12月,初版。
林德龍 編,《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台北市:自立晚報,1992年2月,初版。
秦孝儀 編,《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年6月,初版。
翁樁生、周茂林、朱文宇 主編,《衝越驚濤的年代--台灣新生報創刊四十五週年歷史鉅獻》,台北市:台灣新生報,1990年10月,初版。
陳三井、朱浤源、吳美慧 訪問、吳美慧 記錄,《女青年大隊訪問記錄》,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9月,初版。
陳鳴鐘、陳興唐 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市:南京出版社,1989年12月,初版。
曾健民 編,《新二二八史像--最新出土事件小說、詩、報導、評論》,台北市:台灣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
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 訪問兼記錄,《白崇禧先生訪問記錄》,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3月,三版。
蔡曉峰 編,《戶口調查》,台北市:台灣省警察訓練所,1946年1月,初版。
蔡鴻源 編,《民國法規集成》,揚州市:黃山書社,1999年2月,初版。
鄧孔昭 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
賴淑卿 編,《警政史料(二)》,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0年6月,初版。
賴淑卿 編,《警政史料(三)》,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1年6月,初版。
賴淑卿 編,《警政史料(四)》,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1年6月,初版。
薛月順 編,《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6年12月,初版。
薛月順 編,《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二)》,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8年6月,初版。
薛月順 編,《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9年2月,初版。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 編,《從戒嚴到解嚴》,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2年7月,初版。
魏永竹、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2月,初版。
《警民導報》,51期至129期,1951年1月至1952年3月。
(二) 專書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編,《走出二二八的陰影:二二八和平日促進運動實錄(一九八七-一九九○)》,台北: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1991年2月,初版。
中央警官學校 編著,《六十年來的中國警察》,桃園縣:中央警官學校,1971年12月,初版。
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篆委員會,《國家建設叢刊(十) 復興基地》,台北市: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篆委員會,1971年10月,初版。
井出季和太 著、郭輝 譯,《日據下之台政》,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再版;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巴克來(George W. Barclay),《台灣人口研究報告》,台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55年4月,初版。
王家儉,《清末民初我國警察制度現代化的歷程(1901~1928)》,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10月,初版。
冉綿惠、李慧宇,《民國時期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
古奠基,《戶政研究》,苗栗縣:作者自刊,1975年7月,二版。
古奠基,《戶政實務》,台北市:中央警官學校,1988年7月,二版。
古奠基,《警政通論》,苗栗縣:作者自印,1985年1月,初版。
古奠基,《警政論叢》,苗栗縣:作者自印,1969年1月,初版。
史百川《戶籍登記概論》,台北市:黎明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73年,初版。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編,《台灣光復五十年專輯--索引篇》,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年10月,初版。
矢內原忠雄 著、周憲文 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市:臺灣銀行,1956年,初版;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安然,《台灣民眾抗日史》,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
吳俊明,《台灣省現行「戶警合一」制度之檢討與研究》,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73年,初版。
李棟明,《歷來台灣人口社會增加之研究》,台北市:台灣省衛生處台灣人口研究中心,1968年11月,初版。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市:玉山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月,初版。
周憲文,《台灣經濟史》,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1980年,初版。
官蔚藍,《戶政制度暨戶籍登記措施檢討與改進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76年5月,初版。
侯公純,《戶政實務》,台北市:作者自刊,1969年,初版。
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市:新自然主義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二版一刷。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2年,初版。
張炎憲 編,《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市: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年2月,初版。
張勝彥 編,《台灣全志--大事志》,南投縣: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4年12月,初版。
張敬原,《中國人口問題》,台北市:中國人口學會,1959年12月,初版。
許雪姬 編,《愛、希望與和平:二二八事件在高雄紀念專輯》,高雄市:高市史博館,2000年2月,初版。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四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5月,初版。
陳小沖,《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
陳木杉,《二二八真相探討》,台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2月,初版。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9月,初版。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5月,初版二刷。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4月,初版。
楊秀菁,《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
楊碧川,《二、二八探索》,台北市:克寧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楊蓮福,《人口問題與台灣政治變遷--人口政治學的初步探討》,台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初版。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8月,初版。
聞鈞天,《中國保甲制度》,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5月,初版。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 編,《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台北市:遠流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2月,初版。
劉世林 編,《警學論文彙編--警察業務類》,桃園縣:中央警官學校,1976年9月,初版。
劉匯湘,《日據時期台灣警察之研究》,台北市:台灣省警務處,1952年12月,初版。
蔡德輝 編《警政研究所論叢》,桃園縣:中央警官學校,1981年4月,初版。
鄭梓,《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市:新化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3月,初版。
橫地剛 著、陸平舟 譯,《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台北市:人間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賴澤涵,《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月,初版九刷。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制》,台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5月,初版四刷。
檔案管理局,《開誠佈公‧鑑往之來:二二八事件檔案蒐集整理及開放應用成果紀實》,台北市:檔案管理局,2001年12月,初版。
薛化元 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І》,台北市:業強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二刷。
鐘豔攸,《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1946-1995)—台北市之外省同鄉會》,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酆裕坤,《警政論集》,台北市:作者自印,1981年9月,初版。
Brain Chapman 著、朱堅章 譯,《警察國家》,台北市:幼獅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
(三) 學位論文
李崇僖,〈日本時代台灣警察制度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林文全,〈我國警察機關戶口查察政策之執行評估--以台北縣政府警察局為例〉,台北市: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林莉莉〈台灣光復後戶政服務行政之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2月。
林勝偉,〈政治算術:戰後台灣的國家統治與人口管理〉,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阿部由理香,〈日治時期台灣戶口制度之研究〉,台北縣淡水鎮: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洪瑞豐,〈中日兩國戶政之比較與研究〉,台北縣淡水鎮: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許耿修,〈台灣戶政制度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宜安,〈我國國家體制與警政發展(1950~1987)〉,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5月。
陳純瑩,〈台灣光復初期之警政(1945~195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陳翠蓮,〈二二八事件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6月。
黃永銓,〈兩岸戶政法制之比較研究—以人權角度以觀〉,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2月。
蔡易達,〈台灣總督府基層統治組織之研究--保甲制度與警察〉,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黎金福,〈我國戶警合一後戶政制度之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賴淑卿,〈國民政府警政制度之建立及其發展(1925~1948)〉,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1月。
(四) 期刊論文
王蕙瑛,〈創傷與記憶—二二八民眾史與台灣主體性〉,《臺灣史料研究》,5期,台北市:自立晚報,1995年2月。
〈台南二二八事件--碧血鳳凰〉,《鄉城生活雜誌》,50期,台南市:鄉城文教基金會,1998年3月。
周憲文,〈日據時代台灣之人口〉,《台灣經濟史》,8集,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10月。
官蔚藍,〈台灣光復後人口總數及其增加率研究〉,《國際經濟資料月刊》,10卷4期,台北市:國際經濟資料中心,1963年4月。
洪秋芬,〈日治初期葫蘆墩區保甲實施的情形及保正角色的探討(1895~190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4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12月。
洪秋芬,〈日據初期台灣的保甲制度(1896~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6月。
洪秋芬,〈台灣保甲和「生活改善」運動〉,《思與言》,29卷4期,台北市:思與言雜誌社,1991年12月。
洪敏麟,〈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事件在中部〉,《中縣文獻》,10期,台中縣:台中縣文化局,2004年6月。
洪慶麟,〈台灣戶政制度之沿革〉,《台灣文獻》,18卷2期,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67年6月。
翁嘉禧,〈二二八事件與戰後臺灣的經濟政策〉,《思與言》,36卷4期,台北市:思與言雜誌社,1998年12月。
張炎憲,〈二二八民眾史觀的建立--基隆二二八事件的悲情〉,《臺灣史料研究》,3期,台北市:自立晚報,1994年2月。
許雪姬,〈二二八事件在澎湖〉,《西瀛風物》,創刊號,澎湖縣:澎湖采風文化學會1996年6月。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民變:以嘉義三二事件為例〉,《臺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市: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11月。
陳三井,〈台灣光復的序曲:復台準備與接收〉,《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四冊,台北市: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5年12月,初版。
陳正祥、段紀憲,〈台灣之人口〉,《台灣銀行季刊》4卷1期,台北市:台灣銀行,1951年3月。
陳純瑩,〈台灣省政府成立初期之警政(1937年5月~1949年12月)〉,《警專學報》,7期,台北市:台灣警察專科學校,1994年6月。
陳純瑩,〈光復初期台灣警政的接收與重建:以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時期為中心的探討〉,《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11月,初版。
陳純瑩,〈我國威權體制建構初期警政的改造(1949~1958)〉,《「中國近代國家的塑造」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12月。
陳添壽,〈政經轉型與警察角色變遷之研究〉,《警學叢刊》,33卷2期,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9月。
陳誠 述、吳錫澤 記,〈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二)〉,《傳記文學》,36卷6期,台北市:傳記文學雜誌社,1962年6月。
彭學堯,〈二二八事件在竹東〉,《新竹文獻》,5期,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基金會,2001年3月。
黃克武、洪溫臨 合著,〈悲劇的歷史拼圖--金山鄉二二八事件之探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6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
黃宗樂,〈論戶籍與身份登記〉,《輔仁法學》,21期,台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法律學系,2001年6月。
葉榮鐘,〈日據時代台灣的日本警察〉,《半壁書齋隨筆(下)》,台北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2月,初版。
劉恆妏,〈日據時期台灣之保甲制度〉,《法律學刊》,24期,台北市:台大法律學會,1994年6月。
蔣基萍,〈台灣地區警察執法行為之分析(1953~1994)〉,《警學叢刊》,27卷3期,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1996年11月。
蔡慧玉,〈日治時代台灣保甲書記初探1911~1945〉,《台灣史研究》,1卷2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4年12月。
蔡慧玉,〈日據時期台灣的保甲制度—以動員為例〉,《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6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年3月。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一)〉,《史聯雜誌》,23期,台中縣: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93年11月。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三)〉,《台灣風物》,45卷4期,台北市:台灣風物雜誌社,1995年12月。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李金鎮、陳榮松、陳金和)〉,《台灣史研究》,2卷2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12月。
鄭喜夫,〈日據時期台灣之警察〉,《自由青年》,47卷4期,台北市:自由青年社,1972年4月。
鄭麗玲,〈日治時期台灣戰時體制下(1937~1945)的保甲制度〉,《台北文獻直字》,116期,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6年6月。
鹽見俊二,〈日據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台灣經濟史》,1集,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年9月。
(五) 網路資源
〈二二八事件〉,檔案管理局,﹝On-Line﹞Available:
http://va-enable.archives.gov.tw/chinese/03subject_04.htm
《石叟叢書》,國史館,﹝On-Line﹞Available:
http://210.241.75.208/石叟叢書/
日文部份:
(一) 日文史料
台灣總督府 編,《台灣事情》,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4年3月,初版。
台灣總督府 編,《台灣統治概要》,台北市:南天書局,1997年12月,初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編,《台灣の警察》,台北市: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5年6月,初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卷一)》,東京都:綠蔭書房,1986年9月,初版。
目黑五郎、江廷遠,《現行保甲制度叢書》,台中市:保甲制度叢書普及所,1936年11月,初版。
許進發 編,《台灣重要歷史文件選編(1895~1945)》,第一冊,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4年11月,初版。
(二) 日文專書
井出季和太,《台灣治績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5年3月,初版。
伊能嘉矩,《領台十年史》,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5年3月,初版。
持地六三郎,《台灣殖民政策》,東京市:富山房,1912年,初版。
鷲巢敦哉,《台灣保甲皇民化讀本》,東京都:綠蔭書房,2000年12月,初版。
鷲巢敦哉,《台灣警察四十年史話》,東京都:綠蔭書房,2000年12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