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黃姿蓉 Huang, Tzu-Jung |
|---|---|
| 論文名稱: |
從都市更新到都市再生的遠景與機制之研究~以高雄市鹽埕區為例 The study on vision and mechanism from Urban Renewal to Revitalization |
| 指導教授: |
黃崑山
Huang, Kuen-sh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 畢業學年度: | 96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63 |
| 中文關鍵詞: | 遠景 、機制 、都市更新 、都市再生 、都市再發展 、都市設計 |
| 外文關鍵詞: | mechanism, revitalization, urban regeneration, urban renewal, urban design, vis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82 下載:3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歷史上市中心區再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都市再發展(Urban Regeneration)到都市再生(Revitalization),前面兩個階段無法真正解決目前舊市中心區衰退的問題。直到進入都市再生(Revitalization)的階段後,逐漸開始重視舊市中心區的風格與形式,並發展特色空間(復甦的再生)以提升成長的競爭力,至此都市再生成為舊市中心區復甦的契機。
藉由國外市中心區再發展經驗為借鏡,檢視出目前國內面臨都市再生時,「遠景」與「機制」之課題與挑戰分別為:(一)著重以提供土地為目的,空間開發為手段、(二)未能將地方資源與特色拓展為再生政策推動的優勢、(三)仍強調規劃建設的機制,無法反映出地方需求、(四)無良好的政策誘因,以提升私人投資意願、(五)欠缺民眾參與的規範與管理機制)。並且發現至今仍保有許多具地方特質之商業空間、街區型態及產業特色的高雄市鹽埕區,現今的發展已經是面臨都市再生階段的挑戰。歷年來的細部計畫(通盤檢討),並未實質上去探討不同人口與空間結構的發展特性對於地區的影響,無法針對區域特性及現況發展提出確切的發展方針,相對機制上也並未進行修正與改善,因而無法順應不同階段的需求而產生關鍵性的作用,使得現今發展面臨都市再生的階段時,機制已不符時宜,尤其面臨像鹽埕區這種舊市區特色空間的營造更顯得力有未逮。
綜觀分析與探討後,鹽埕區面臨都市再生時有以下之「遠景」與「機制」之課題:(一)未能依地區的特質與潛力發展「場所特色」、(二)沿襲過去土地使用的劃分以「商業區」為主軸,至今已不符合效益、(三)都市發展停留在「更新」而無法進階到「再生」的層級、(四)舊市區「特色場所」的營造缺乏整合性規劃與建設、(五)停留在以公部門規劃建設為主的發展層次。本研究因而對鹽埕區提出未來的遠景建議是以「營造場所特色」為主,並以空間特質、區域活動、產業的特色,以及其符合人性的空間結構等資源,進行使用與功能的定位。而機制建議則是依各地理條件與空間特色的不同,而採取因應的規劃與建設以順應實際發展需求,將分區加以細分化,加強使用管制來提升空間品質及發展地方特色。以達成鹽埕舊都心再生的目標並提昇成長的競爭力。
The evolution of center city redevelopment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main stages: 1. Urban Renewal, 2. Urban Regeneration, and 3. Urban Revitalization. Each stage pursues different visions and employ various “mechanism”. For the earlier two stages of urban renewal and urban regeneration, the vision and mechanism are focused on providing buildable land for construction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useable space.
For the past decades, the center city district in Taiwan continued to decline due to the threat of new development area in providing indifferent usable space. This thesis argued that the center city redevelopment in Taiwan has entered the third stage of Urban Revitalization, that demand the shift of its focus of vision and mechanism to the creation of unique “place” instead of provision of land and space to compete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area at the fringe of the city.
The Yen-Chen District of Kaohsiung, the oldest center city district of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of Taiwan is used as the example for this study. The vision and mechanism of early stages of urban redevelopment of Yen-Chen District were analyzed.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evious and existing redevelopment vision and mechanism for Yen-Chen District can no longer tackle the issues of center city decline, not to mention to achieve the expectation of revitalization. The need to employ vis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third stage of urban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as recommended.
《專書》
1.Roger Trancik 著(謝慶達譯),1991,〈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設計理論〉,臺北市:
創興。
2.Bernard J. Frieden、Lynne B. Sagalyn(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譯),1999,
〈浴火重生-美國都市更新的奮鬥故事〉,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發展研究基金會。
3.美國都市與土地協會著(劉麗卿譯),1992,〈市中心開發-都市發展與復甦〉,台北:
創興。
4.Richard C. Collins、Elizabeth B. Waters、A. Bruce Dotson(邱文傑、陳宇進譯),1997,
〈舊成再生-美國都市成長政策與史蹟保存〉,台北:創興。
5.胥瓦尼著(謝慶達譯),1990,〈都市設計程序〉,臺北市:創興。
6.希若·波米耶等箸(馬銓譯),1995,〈成功的市中心設計〉,台北:創興。
7.Joel Kothin(謝佩妏譯),2006,〈城市的歷史〉,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
8.楊裕富 譯著,1990,〈各國都市計劃〉,臺北市:明文。
9.何芳子、丁致成撰文,〈日本都市再生密碼-都市更新的案例與制度〉,臺北市:都市
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10.黃建二,1985,〈都市更新之研究〉,大佳。
11.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編,2002,〈都市更新魔法書〉,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發展
研究基金會。
12.何芳子,1985,〈光復四十年來台灣地區都市計劃之回顧與展望-台灣地區都市更
新計畫實施之檢討與展望〉,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
13.臺北市政府國民住宅處[編],1975,〈台北市萬大計畫整建住宅〉,臺北:臺北市政
府國民住宅處。
14.鄭德慶,2001,〈看見老高雄〉,高雄市:高雄市新聞處。
15.曾玉昆,1992,〈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16.杜劍鋒,2002,〈物換星移話鹽埕〉,高雄:高雄市文建會。
17.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臺北市:巨流。
18.丁致成,1997,〈城市多贏策略:都市計畫與公共利益〉,台北市:創興。
《論文、報告書》
1.謝俊傑,1989,“高雄市鹽埕區都市更新可行性分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
研究所。
2.游育祺,1993,“公私部門協力參與都市開發事務之探討-以高雄市鹽埕區再發展方
向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洪登欽,2003,“統文化觀光與文化產業發展之探討-以高雄市愛河流域下游為例”,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
參考文獻
X
4.徐光華,1995,“日據時期高雄鹽埕區街區空間構成之研究-以新興街區(1914~1937)
為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5.呂碧雲,1995,“都市設計規範模擬程序建立之研究--以鹽埕舊港為例”,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6.陳勝智,2001,“以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理念進行車站地區都市再發展之探討”,國立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7.周一心,2005,“高雄市鹽埕區歷史保存與都市設計因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
築學系,碩士論文。
8.林潔如,2000,“老舊商店街再利用之都市設計~以堀江商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
9.陳秉正,2005,“高雄市鹽埕區堀江商場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
與發展研究所。
10.劉勝勳,2002,“台灣土地使用及開發系統回顧與檢討-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建築
管理之定位與整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11.鄧博文,2007,“都市設計遠景與機制的演變–以台南市海安路的危機或轉機為
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12.黃美靜,2001,“連鎖策略在土地使用分管制之應用:以台南市安平地區保存與再
發展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13.黃定國,1998,都市老舊住宅社區更新規劃及開發原則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
所。
14.楊靜玟,2006,“以財務機制觀點評估市中心再發展政策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
15.陳毅修,2006,“都市更新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中國文化大學, 建
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16.林佑璘,2003,“臺北市實施都市更新歷程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
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17.張力仁,2003,“民間參與都市更新事業之財務規劃與籌措方式研究”,國立台北
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18.溫博煌,2003,“台中市舊市中心區再發展目標與策略之研究-分析階層程序法之
應用”,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9.劉曜華,2004,“台灣都市發展史”,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
20.李憲昆,2007,“由台灣都市土地使用規劃探討住宅區空地現象”,國立成功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
21.呂芳斌,1985,“台北市中華商場商業活動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
劃研究所。
22.許嘉緯,1999,“都市建設與住宅計畫小組(1966-1971)對台灣都市規劃影響之研
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參考文獻
XI
23.陳銘城,2005,〈二次大戰後高雄市都市空間結構之變遷〉,國立成功大學,建
築研究所。
24.葉振輝,2003,〈高雄市的歷史與文化-從打狗到高雄〉,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研
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5.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2.02,〈鹽埕舊市區都市更新規劃案〉,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26.高雄市政府,2006(審議中),〈變更高雄市都市計畫(鹽埕區)細部計畫(第三
次通盤檢討)案計畫書〉,高雄市政府。
27.高雄市政府,1989,〈擬定及變更高雄市鹽埕區細部計畫(通盤檢討)並配合變
更主要計畫書〉,高雄市政府。
28.高雄市政府,1999,〈變更高雄市鹽埕區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高雄市
政府。
29.張怡平,2005,“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策略之研究—以苗栗縣地方特色
產業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期刊、研討會文章》
1.陳麗紅,1996.03,〈英國市中心區再開發政策之探討-以推展觀光為策略〉,台灣
土地金融季刊,p43-72。
2.吳家昌,1999.11-12,〈英國之公地管理與都市更新〉,人與地,p85-92。
3.翁樹陽,1998.04,〈建立公私合作策略聯盟以推動都市再開發之探討--英國的發展
經驗與啟示〉,臺灣經濟,p48-55。
4.周志龍、辛晚教,2001 秋季,〈臺灣都市更新與大陸舊城改造〉,香港社會科學學
報,p 131-161。
5.吳彩珠,2002.06,〈都市更新法制變遷之制度經濟分析〉,中國行政評論,p63-94。
6.謝欽宗,1997.05,〈都市更新面面觀〉,空間,p24-41。
7.陳金令,2003.12,〈臺灣都市更新「法制」的省思〉,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p112-115
8.邊子樹,2006,〈都市更新專刊〉,台北市都市更新處。
9.林明鏘,1997.06,〈論德國都市更新制度-兼論我國都市更新法制〉,歐美研究,
p109-162。
10.施建邦,2000.04-06,〈高雄市鹽埕區建築史蹟調查研究〉,高雄市文獻,p1-45。
11.張守真,2001,〈鹽埕區風華回顧〉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刊, p42-53。
12.黃武達、小川英明、鳥居德敏、內藤昌,1992.08,〈日治時代高雄都市結構之分
析〉,建築學報,p21-35。
13.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2006,〈高雄市下水道展示館─七賢截流站〉,建築師。
《英文文獻》
1.Benevolo, Leonardo,1978,The Origins of Modern Town Planning(3rd ed)
參考文獻
XII
2.Philip Schorr,1975,Planned relocation,Lexington,Mass.: Lexington Books
3. M. Gottdiener.,1995,Postmodern semiotics: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forms of
postmodern life,Oxford,UK: Blackwell.
4. Herbert J. Gans,1962,The urban villagers: group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American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5.Bosto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2005,Downtown Crossing: Vital Heart of Downtown
Boston,Insight,No.05-2.
6. John M. Levy,1988,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
7. Chris Couch.,1990,Urban renewal: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8. Michael Middleton.,1991,Cities in transition: the regeneration of Britain's inner
cities,London,Michael Joseph.
9.Stegman, M.A,1995,Recent US Urban Change and Policy Initiatives,Urban
Studies,Vol.32, no.10, pp.1601-7。
10. Nick Bailey,1995,Partnership Agencies in British Urban Policy,London,UCL Press
《其他/網站》
1.http://beautifulbuildings.wordpress.com/2006/09/11/hall-of-shame-government-center-bo
ston-ma/
2.http://www.seeing-stars.com/Shop/ThirdStreetPromenade.shtml
3.http://www.myoops.org/twocw/mit/NR/rdonlyres/Urban-Studies-and-Planning/11-422Bu
siness-Improvement-DistrictsSpring2003/8D402157-8E6F-4556-9B31-FAD7E
649564B/0/lecture6findings.pdf
4.http://www.downtowndenver.com/BID/pdf/BID%20Web%20PDF%20Low%20Res%202
.pdf
5.http://www.downtowndenver.com/BID/BID16thStreetMall.htm
6.http://maps.google.com/
7.http://www.cityofboston.gov/bra/pdf/ZoningCode/Maps/1A_Midtown.pdf
8.法源法規網http://db.lawbank.com.tw/FLAW/FLAWDAT01.asp?lsid=FL003591
9.陳明燦,2003,國立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地政學系上課講義
10.台北市府地政處http://www.lda.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5246029
11.http://realestate.kcg.gov.tw/?pagetab=house&fromKc95=1&aname=%B4_%BF%B3%
B0%EA%A6v%A6%E8%B0%CF
12.經濟部商業司http://www.moea.gov.tw/
13.http://www.emuchina.net/oldnews/betty/album/2005/050606/P1000371.JPG;
14.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ShiMenTing.jpg&variant=zh-tw
15.都市更新E 化平台http://ur.cabc.org.tw/index.asp
16.捷運局http://mtbu.kcg.gov.tw/
參考文獻
XIII
17.高雄市政府http://mtbu.kcg.gov.tw/~mtbu/html/lightrail/content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