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黃冠誠 Huang, Guan-Cheng |
|---|---|
| 論文名稱: |
白袍律師與醫療紛爭—從醫法雙修背景之訴訟代理人角度看醫療紛爭 When M.D. Becomes Attorney—Analyzing Medical Disputes from M.D. Attorney’s Expertise |
| 指導教授: |
郭書琴
Kuo, Shu-Ch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 畢業學年度: | 11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55 |
| 中文關鍵詞: | 法律文化研究 、醫法雙修 、醫療糾紛 、邱小妹人球案 、 盲腸炎誤診案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 |
| 外文關鍵詞: | Legal Culture Studies, Double major in medicine and law, Medical Dispute, the Case of Little Girl Chiou, Misdiagnosed cases of appendicitis, Medical Malpractice Preven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Law |
| 相關次數: | 點閱:111 下載:2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筆者是執業近三十年的血液腫瘤科專科醫師,看過、經歷過醫界的風風雨雨,一直在深思「醫療行為」的「底線」到底是甚麼?「醫學倫理」甚至「希波克拉底宣言」(Hippocratic oath)都是醫界拿來當口頭禪的「標準答案」,然而,這些都不是能說服「內心會自省」的醫師的答案。
筆者深思的結果是認為,「法律」才是「醫療行為」的「底線」,而且必需是透過「武器平等」的醫療訴訟,才能清楚地刻畫出「醫療行為」的「底線」。就如同日劇「白色巨塔」的對白: 「我認為,法庭不是譴責醫師的地方,而是讓醫療進步的地方,醫師擔心過度,就無法使醫療進步,萬一發生不幸的結果,醫生應坦然接受,並且追究其原因,醫療才能進步,法庭,就是這種地方。」因此,筆者就讀法研所的動機是取得報考律師高考的資格,也期待日後能成為醫法雙修的醫療訴訟律師。
而受學者郭書琴教授關於「糾紛」與「法律文件(卷宗)」之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啟發,決定在本論文中採取「法律文化研究 (culture study)」為立論分析工具,以筆者「醫」「法」兩種專業知識(double domain knowledge),探勘醫療糾紛領域之複雜結構,就像學者黃丞儀寫作<「金水嬸」的處分權主義―法律的文化研究初探>的模式,跨時空地討論三個著名且影響到後續醫療體系的發展與醫事法學的理論構建的醫療訴訟案件。
I am a specialist in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who has been practicing for nearly 30 years. I have seen and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in the medical field, and I have been thinking deeply about what the "bottom line" of "medical behavior" is? "Medical ethics" and even "Hippocrates". The "Hippocratic oath" (Hippocratic oath) is the "standard answer" used by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s a mantra. However, these are not the answers that can convince the "introspective" doctor.
The result of my deep thinking is that the "law" is the "bottom line" of "medical behavior", and the "bottom line" of "medical behavior" can only be clearly portrayed through the medical litigation of "equity of arms". Just like the dialogue in the Japanese drama "White Tower": "I think the court is not a place to condemn doctors, but a place to make medical progress. If doctors worry too much,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make medical progress. In case of unfortunate results, doctors should accept it calmly, and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medical treatment can improve, and the court is such a place.” Therefore, my motivation for studying in the law institute is to obtain the qualification to apply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lawyers, and I also look forward to becoming a medical litigator with double majors in medical law in the future.
With this master’s dissertation to get a master's degree, I want to get a lawyer's license and become a lawyer, I want to improve future medical litigation to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the statement of this thesis.
Key words:Legal Culture Studies;Double major in medicine and law;Medical Dispute;the Case of Little Girl Chiou;Misdiagnosed cases of appendicitis;Medical Malpractice Preven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Law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1. 吳振吉,醫事爭議處理,初版,元照出版公司,2020 年 4 月
2. 陳聰富,醫療責任的形成與展開,二版,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年 4 月。
3. 王皇玉,刑法總論,4 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 年 8 月。
4. 陳弘毅,論過失不作為犯,初版,元照出版公司,2014 年 10 月。
5. 姚念慈,專科護理師-護理人員法第 24 條問題與研究,2 版,元照出版公司,2018
年 8 月。
6. 王岳,醫事法學,初版,元照出版公司,2021 年 1 月。
7.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5 版,元照出版公司,2016 年 8 月。
8. 黃厚銘,婉君妳好嗎?:給覺醒鄉民的 PTT 進化史,初版,群學出版社,2016 年
8 月。
9. 陳品豪,複業時代 S:創造從專才變通才,從單數變複數的複業人生,初版,易
富文化有限公司,2019 年 7 月。
10. 李紹榕,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初版,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 7 月。
11. 李詩應、陳永綺,當醫療遇上衝突糾紛,訴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初版,原水文
化公司,2013 年 10 月。
12. 陳學德,醫療糾紛處理之法制與實證,初版,元照出版公司,2015 年 11 月。
13. 陳聰富,醫療糾紛處理之新思維,初版,元照出版公司,2014 年 1 月。
二、專書論文
1. 林鈺雄,〈再論發現新事證之再審事由─再審新法 20 問〉,《刑事再審與救濟無
辜》,初版,2016 年 9 月。
143
2. 林佳和,一般法院的憲法解釋-關廠工人案,收於:蘇彥圖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
與實務》第十輯,2020 年 8 月。
3. 林明鏘,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以全民健保契約關係為例,收於: 台灣行政法學
會,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4 年 1 月。
4. 陳自強,第一章:債之關係總論,收於: 陳自強編,契約之內容與消滅,2018 年 9
月。
5. 陳忠五,司法院司法智識庫 100 年度慰撫金酌定標準與金額之研究─以侵害身體
健康法益事件類型為中心期末報告書,2013 年 2 月。
三、期刊論文
1. 蘇顯騰,論未經核准之試驗用藥品的擴大使用法制──以美國法制為論述核心,
成大法學,34 期,頁 170-172 (2017 年)。
2. 李明蓉、楊秀儀,「無過失補償」就是不究責嗎?──從藥害救濟法第十三條第一
款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 228 期,頁 119-120,(2014 年)。
3. 吳俊穎,醫療過失刑事歸責之實證分析,月旦法學雜誌,232 期,頁 135 (2014 年
9 月)。
4. 沈冠伶,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127 期,頁43-46 (2005
年)。
5. 林仕訪,律師學院醫療法律專業學程委員會簡介-—醫法共辦開啟醫界與法界的
對話,全國律師,24 卷 5 期,頁 54(2020 年)。
6. 楊秀儀,臺灣醫療糾紛之迷思與真相--十五年回顧與展望,月旦民商法雜誌,
45 期,頁 67 (2014 年)。
7. 王志嘉,論急救與建議轉診義務--台灣高等法院九十六年醫上訴字第三號刑事
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87 期,頁 226-231 (2010 年)。
8. 黃維幸,從詮釋論辯角度-簡評王鵬翔、張永健教授的「經濟分析做為法學方法」
一文,月旦法學雜誌,268 期,頁 65 (2017 年)。
144
9. 陳子平,醫師違反緊急救治義務之刑事責任-與日本法之比較,月旦法學雜誌,
158 期,頁 146,2008 年。
10. 侯英泠,X 光片判讀案:檢查結果告知義務,月旦醫事法報告,63 期,頁 74-75,
2022 年 1 月。
11. 吳從周,初探訴訟經濟原則──一個法律繼受的後設描述,興大法學,第 6 期,
頁 11,2010 年 5 月。
12. 劉芳伶,論系統性醫療事故中醫護人員所應負擔之刑事過失注意義務──以「法
律評價與醫療現場的落差之一隅」為切入視角,治未指錄:健康政策與法律論叢,6
期,頁 155 (2018 年)。
13. 林志潔,妨害司法罪之本質與修法芻議,全國律師,第 25 卷第 3 期,頁 9 (2021
年 3 月)。
14. 黃奕文,刑法不作為犯保證人地位法理基礎的反思―在存有和規範之間,中研院
法學期刊,第 23 期,頁 323 (2018 年 9 月)。
15. 周漾沂,重新建構刑法上保證人地位的法理基礎,臺大法學論叢第 43 卷第1 期,
頁 211 (2014 年 3 月)。
16. 張宇葭,醫療糾紛所涉昏迷病患―論醫療契約之成立與醫病關係,月旦醫事法報
告,第 29 期,頁 81-82(2019 年 3 月)。
17. Cornelius Prittwitz 著,陳俊偉譯,刑法作為適切手段,世新法學,10 卷 2 期,頁
354 (2017 年)。
18. 金孟華,證據相互影響論-以刑事證據法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23 期,頁
172 (2018 年 9 月)。
19. 魏千峰,也談律師性格與治國,律師雜誌,311 期,頁 4 (2005 年 8 月)。
20. 王皇玉,再評邱小妹人球案—醫師親自診察義務之違反/高院九六醫上訴三,台
灣法學雜誌,140 期,頁 173 (2009 年 11 月)。
21. 林昱梅,緊急病患成人球與國家賠償,月旦法學教室,31 期,頁 28-29 (2005 年
145
5 月)。
22. 盧映潔,從醫療人球事件論醫師之刑事過失責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3期,頁
98-101 (2006 年 6 月)。
23. 楊玉隆,我國「醫師應親自診察」規定之法律分析,臺灣醫界雜誌,61 卷 2 期,
頁 44-47 (2018 年 2 月)。
24. 王皇玉,醫療過失中的因果關係:從邱小妹人球案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41 卷 2 期,頁 784 (2012 年 06 月)。
25. 施照明,<急診轉院原因與地區醫療品質提升的相關性──以中部某地區醫院為
例>,《臺灣醫界雜誌》,第 59 卷 4 期,頁 195 (2016 年 4 月)
26. 吳燦,傳聞同意之恆定效力與詰問權──最高法院 105 年度台上字第 412 號判決
評析,裁判時報,58 期,頁 71 (2017 年 4 月)。
27. 許玉秀,犯罪階層理論 (上),台灣法學雜誌,2 期,頁 18-19 (1999 年 6 月)。
28. 陳運財,關於刑事被告對無罪判決之上訴利益──評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36 號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 91 期,頁 42 (2020 年 01 月)。
29. 葉啟洲,罵人「共匪」或「胡錦濤」與名譽權侵害──臺灣板橋地方法院一百年
度訴字第一三五一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13 期,頁 93 (2012 年 2 月)。
30. 劉邦繡,媒體過度報導犯罪新聞對刑事司法的影響──以「Ma 案」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一○一年度矚訴字第一號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一○一年度
上字第二○八號上訴書來探討,裁判時報,29 期,頁 100 (2014 年 10 月)。
31. 李佳玟,反酒駕戰爭的幾個程序問題,月旦法學雜誌,225 期,頁 168 (2014 年 2
月)。
32. 李佳玟,忍無可忍的前總統,月旦法學教室,185 期,頁 40 (2018 年 2 月)。
33. 吳巡龍,被告之說服責任──以議員詐領助理費案說明,月旦法學雜誌,301 期,
頁 31 (2020 年 6 月)。
34. 李念祖,敵人刑法的憲法評價,在野法潮,44 期,頁 7 (2020 年 1 月)。
146
35. 王暉智,醫療分工與責任的範圍--評台灣桃園地方法院九十五年度訴字第二七
二二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76 期,頁 260 (2010 年 1 月)。
36. 郭書琴,從法律人類學看民事紛爭解決之訴訟觀的演進──以家事紛爭解決為例,
中研院法學期刊,20 期,頁 8 (2017 年 3 月)。
37. 郭書琴,法律知識的初步考察──從一則「常民」打官司的故事談起,思與言,
47 卷 4 期,頁 30 (2009 年 12 月)。
38. 王澤鑑,雙務契約無效與不當得利--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九一○號等判
決綜合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1 期,頁 23 (2005 年 6 月)。
39. 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上賠償責任─從德國醫師責任法(Arzthaftungsrecht)切入
探討(上),月旦法學雜誌,72 期,頁 118-119 (2001 年 5 月)。
40. 陳韻如,「刁婦/民」的傳統中國「(非)法」秩序--預測論、潛規則與淡新檔
案中的姦拐故事,中研院法學期刊,2019 特刊 1,頁 390 (2019 年 10 月)。
41. 周迺寬,X 光片判讀案:論醫師診斷行為之注意義務判斷基準,月旦醫事法報告,
63 期,頁 91 (2022 年 1 月)。
42. 林淳宏,醫療行為契約化之若干問題分析與醫療契約於掛號起始風險之建議,醫
事法學,23 卷 1 期,頁 58(2016 年 06 月)。
43. 侯英泠,住院期間被性侵案:醫療提供者之附隨義務,月旦醫事法報告,52 期,
頁 70 (2021 年 2 月)。
44. 李念祖,常見而可預期的重大藥害,是該由醫師說明的不確定法律概念?在野法
潮,39 期,頁 6-8 (2018 年 10 月)。
45. 侯弘偉,揭開醫療鑑定之神秘面紗──簡評刑事訴訟法鑑定章節之修正草案,月
旦醫事法報告,56 期,頁 79-77 (2021 年 6 月)。
46. 陳俞沛;黃書澐,中醫師執行西醫檢查之爭議探討,月旦醫事法報告,41期,頁
170 (2020 年 3 月)。
47. 李維心,建立商事法庭芻議,月旦法學雜誌,177 期,頁 69-72(2010 年 2 月)。
147
48. 陳自強,契約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之間——歸責事由之比較法觀察,政大法學
評論,123 期,頁 31-32 (2011 年 10 月)。
49. 曾品傑,言詞辯論——最高法院一○六年度台上字第二九一六號判決,裁判解讀:
民事法,2019 卷 2 期,頁 1 (2019 年 2 月)。
50. 郭大維, 沉默未必是金——吹哨者法制之建構與企業不法行為之防範,台灣法
學雜誌,216 期,頁 46 (2013 年 1 月)。
51. 陳文智,試論「吹哨者保護法制」之引進,全國律師,11 卷 6 期,頁 82-83(2007
年 6 月)。
52. 侯英泠,檢查結果告知義務:已離院病人毋庸告知是醫療慣行?還是醫療過失?
月旦醫事法報告,30 期,頁 65-81 (2019 年 4 月)。
53. 江浣翠,從美國專家證人制度論我國現行鑑定制度於醫療糾紛訴訟中之靈活運用,
醫療品質雜誌,9 卷 1 期,頁 43 (2015 年 1 月)。
54. 許宗力,論法律明確性之審查:從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談起,臺大法學論叢第
41 卷第 4 期,頁 1688,(2012 年 12 月)。
55. 許恒達,合理臨床專業裁量權的判斷,裁判時報,106 期,頁 39-40 (2021 年 4
月)。
56. 陳聰富,醫療契約法典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9 卷 1 期,頁 123-
126 (2020 年 3 月)。
57. 張永健;李宗憲,身體健康侵害慰撫金之實證研究:2008 年至 2012 年地方法院
醫療糾紛與車禍案件,臺大法學論叢,44 卷 4 期,頁 1814-1822 (2015 年 12 月)。
58. 侯弘偉,開醫療鑑定之神秘面紗──簡評刑事訴訟法鑑定章節之修正草案,月旦
醫事法報告,56 期,頁 76 (2021 年 6 月)。
59. 楊智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實務運作程序研究--以刑事法院審理附民訴訟事件
之程序為中心(1),司法周刊,1699 期,頁 8-9 (2014 年 6 月)。
60. 吳俊穎;楊增暐;陳榮基,醫療糾紛鑑定意見對法官心證之影響,科技法學評論,
148
12 卷 1 期,頁 115 (2015 年 7 月)。
61. 侯弘偉,揭開醫療鑑定之神秘面紗──簡評刑事訴訟法鑑定章節之修正草案,月
旦醫事法報告,56 期,頁 83 (2021 年 6 月)。
62. 林鈺雄;王士帆,實務法學:刑法類,裁判時報,60 期,頁 99(2017 年 6 月)。
63. 邱琦,契約法與侵權行為法的探戈舞-以醫療糾紛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18
期,頁 181-182 (2007 年 12 月)。
64. 管靜怡,醫療賠償訴訟之請求權基礎,月旦醫事法報告,56 期,頁35-36(2021 年
6 月)。
65. 詹森林,臺灣民法債務不履行體系之發展──外國法之繼受、本國理論與實務之
演變,月旦法學雜誌,241 期,頁 19-20(2015 年 6 月)。
66. 邱琦,醫師沒有告訴我的話⎯⎯論告知義務與不完全給付,月旦法學雜誌,164 期,
頁 37-50(2009 年 1 月)。
67. 陳聰富,醫療法:第四講─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下),月旦法學教室,73 期,
頁 57-63(2008 年 11 月)。
68. 曾品傑,我國醫療上告知說明義務之實務發展──最高法院相關判決評釋,科技
法學評論,9 卷 1 期,頁 44(2012 年 6 月)。
69.楊全斌,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之探討,台灣牙醫界,34 卷 7 期,
頁 4-6 (2015 年 7 月)。
70. 吳光明,醫療爭議之仲裁──兼評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月旦法學雜誌,160 期,
頁 185-186 (2008 年 9 月)。
71. 張婷,行政院版本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之評析與建議,醫事
法學,20 卷 1 期,頁 2(2013 年 6 月)。
72. 陳學德,醫療調解模式之實證研究──以「病家為何告醫師」為中心,月旦民商
法雜誌,63 期,頁 119 (2019 年 3 月)。
73. 張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的制定,中國法學,2017 卷 2 期,頁
149
3(2017 年 4 月)。
74. 吳從周,初探訴訟經濟原則-一個法律繼受的後設描述,興大法學,6 期,頁 3
(2010 年 5 月)。
75. 張奇林,中國大陸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困境與出路,月旦財經法雜誌,17期,頁
59 (2009 年 6 月)。
76. 林展甲;王服清,醫療鑑定在法庭活動中進行的流程,月旦醫事法報告,55 期,
頁 91 (2021 年 5 月)。
77. 沈冠伶,示範訴訟契約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 33 卷 第 6 期,頁 78
(2004 年 11 月)。
四、博碩士論文
1. 王明河,《醫療過失之鑑定制度研究》,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年 7 月。
2. 周吉麒,《民事醫療責任之判定―法院判斷 vs. 專業意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
科技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年 7 月。
3. 薛瑞元,《刑事訴訟程序中「機關鑑定」之研究─以醫事鑑定為範圍》,臺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7 月。
4. 陳婉菁,論開啟再審新證據之評價,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17 年 7 月。
5. 黃清濱,醫師親自診察原則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年 1
月。
6. 陳威璇,彈劾證據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14 年 6
月)。
150
貳、外文部分
一、專書論文
1. Richard R. Muller, The Origin Of MAD: A Short History of City-Busting, in Getting
MAD: Nuclear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Its Origins and Practice 15, 15-16 (Henry D.
Sokolski eds., 2004).
2. Annelise Riles & Takashi Uchia, Reforming Knowledge? A Socio-Legal Critique of
the Legal Education Reforms in Japan, Drexel Law Review, p8, Vol.1, No.1
(Winter/Spring 2009);
3. Setsuo Miyazawa, et al., Legal Education in Japan: Legal Educ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Elite in Japan, 1 Asian-Pacific L. & Pol’y J. 2(2000).
二、期刊論文
1. Andrew Morehu Waa, Janet Hoek, Richard Edwards, James Maclaurin. 2017. Analysis of
the logic and framing of a tobacco industry campaign opposing standardised packaging
legislation in New Zealand Tob Control 26:629–633.
2. Eric Lode. Slippery Slope Arguments and Legal Reasoning. 1999. California Law Review,
87, 1469–1543.
3. Kochanek PM, Tasker RC, Bell MJ, Adelson PD, Carney N, Vavilala MS, Selden NR,
Bratton SL, Grant GA, Kissoon N, Reuter-Rice KE, Wainwright MS.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2019 Consensus and Guidelines-Based Algorithm
for First and Second Tier Therapies. Pediatr Crit Care Med. 2019 Mar;20(3):269-279.
4. Lieu AS, Hwang SL, Howng SL, Chai CY. Brain tumors with hemorrhage. J Formos Med
Assoc. 1999 May;98(5):365-7.
5. Gawinecka J, Schönrath F, von Eckardstein A.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pathogenesis, risk
factors and diagnosis. Swiss Med Wkly. 2017 Aug 25;147: w14489.
151
6. Flum DR. Clinical practice. Acute appendicitis--appendectomy or the "antibiotics first"
strategy. N Engl J Med. 2015 May 14;372(20):1937-43.
7. Walters GD, Espelage DL. Cognitive insensitivity and cognitive impulsivity as mediators of
bullying continuity: Extending the psychological inertia construct to bullying behavior. Sch
Psychol Q. 2018 Dec;33(4):527-536.
8. Jenkins RC, Smillov AE, Goodwin MA. Mandatory presuit mediation: 5-year results of a
medical malpractice resolution program. J Healthc Risk Manag. 2014;33(4):15-22.
參、其他相關研究資料
一、相關研究報告、司法院函釋、法律座談會
1. 最高法院 97 年度台上字第 741 號民事判決。
2. 最高法院 96 年度台上字第 450 號民事判決。
3. 最高法院 95 年度台上字第 2178 號民事判決。
4. 台灣高等法院 97 年度醫上訴字第 1 號刑事判決。
5. 最高法院 109 年台上字第 5977 號刑事判決。
6.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書 99 年度鑑字第 11762 號。
7. 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1593 號民事判決。
8.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4 年度醫訴字第 5 號刑事判決。
9. 臺灣高等法院 104 年度 醫上 字第 18 號民事判決。
10. 衛部醫字第 1061669594 號函。
11. 衛部醫字第 1091660695 號函。
12. 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1593 號民事判決。
13.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2676 號刑事判決。
14. 最高法院 104 年度台上字第 2081 號民事判決。
15. 最高法院 105 年度台上字第 146 號民事判決。
16. 臺灣高等法院 101 年度上易字第 2453 號刑事判決。
17. 台灣高等法院 97 醫上訴字第 5 號刑事判決。
18.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99 年度醫字第 21 號民事判決。
19. 臺灣高等法院 104 年度醫上字第 18 號民事判決。
20. 最高法院 104 年度台上字第 2200 號民事判決。
21.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大字第 2680 號民事裁定。
2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01 年度醫字第 20 號民事判決。
152
二、網路資料
1. 范榮靖,讓思考更縝密,醫師跨行念法律-進可轉業、退可自保,遠見雜誌,2010
年 6 月 7 日,https://reurl.cc/95l2AV (最後瀏覽日 2021 年 12 月 11 日)。
2.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網站,衛生福利統計分析-醫療院所家數、病床數及平均每萬人
口病床數,2021 年 6 月 30 日,https://reurl.cc/n5a0ge (最後瀏覽日 2021 年 12 月 11
日)。
3.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網站,衛生福利統計分析-醫師節衛生福利統計通報,2021 年
11 月 11 日,https://reurl.cc/xERYrz (最後瀏覽日 2021 年 12 月 11 日)。
4.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醫療統計資料,2020 年台灣執業醫師及醫療機構統
計 https://reurl.cc/xOevN4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2 月 20 日)。
5. 趙曉慧,醫師、律師樣樣都精通 人生勝利組秘訣:知道什麼「不要做」!
ETtoday 新聞雲,2017 年 09 月 30 日,https://reurl.cc/2DNr39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02 月 22 日)。
6. 高慧玲,法律人,你為什麼討人厭?從「法律人不受歡迎」的德國觀點出發,聯
合報鳴人堂,2021 年 2 月 4 日,https://reurl.cc/rQoR0E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02 月
22 日)。
7. 每日頭條,2018 年 9 月 5 日,https://kknews.cc/zh-tw/history/3bvgl58.html (最後瀏
覽日 2022 年 02 月 24 日)
8. 衛生福利部公告「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公告日期:2021 年 1 月 28
日,預告終止日:2021 年 3 月 31 日 https://reurl.cc/95e7vx (最後瀏覽日 2021 年 12
月 11 日)。
9. 羅志華、劉昌松,兒當醫生要打斷腿/醫審鑑定「匿名才特別敢寫」-首要培養法
官「看得懂、問得對」,ETtoday 新聞雲,2020 年 07 月 25 日,https://reurl.cc/XlO0k3
(最後瀏覽日 2021 年 12 月 17 日)。
10. 張孝義,加強跨領域專業 律師學院掛牌,中國時報,2019 年 10 月 27 日,
https://reurl.cc/0xYr59 (最後瀏覽日 2021 年 12 月 17 日)。
11. 台灣內科醫學會網站,https://reurl.cc/bnZbD6 (最後瀏覽日 2021 年 12 月 18 日)。
12.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網站,https://reurl.cc/r1zjm1 (最後瀏覽日 2021 年12 月18 日)。
13. 衛署醫字第 0920214375 公告,2003 年 8 月 19 日https://reurl.cc/3j6g4X 最後瀏覽
日 2022 年 2 月 8 日)。
14. 不留,齊宣王《以羊替牛》:揭示虛偽的人性,每日頭條,2017 年 9 月 11 日,
https://reurl.cc/7egNG1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5 日)。
15. 康寧醫院網站 http://www.knh.org.tw/doctor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2 月 8 日)。
16. 臺北市議會公報 第 71 卷 第 4 期,頁 1305。2005 年 1 月 13 日 ,
https://reurl.cc/akedY9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2 月 8 日)。
17. 黃達夫,網評/為什麼醫院沒有急診室?ETtoday 新聞雲,2015 年 06 月 29 日,
https://reurl.cc/akedY9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2 月 8 日)。
153
18. 王薇,林致男電腦看診!張珩:那要醫生幹麼!TVBS 新聞網,2005 年 1 月 13 日,
https://reurl.cc/EpvNWK (最後瀏覽日:2022 年 3 月 11 日)。
19. 陳亮甫,醫界大老跟我們活在同個世界嗎?蘋果新聞網,2015 年 5 月 4 日,
https://reurl.cc/Y95eVo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12 日)。
20. 緊 急 救 護 法 納 入 邱 小 妹 條 款 , 人 間 福 報 ,2006 年 7 月 5 日 ,
https://reurl.cc/3jnXMR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0 日)。
21. 05 十大新聞邱小妹事件見證「白色巨塔」生病了,今日新聞網,2005 年 12 月 28
日,https://reurl.cc/zMa1Oe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0 日)。
22. 邱 小 妹 案 輕 判 醫 師 , 市 砲 轟 署 , 人 間 福 報 ,2005 年 09 月 28 日 ,
https://reurl.cc/qOlDQn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4 日)。
23. 失德醫喊冤遭批無悔意,衛署指仁愛兩醫可能違《醫師法》,蘋果日報,2005 年
1 月 14 日,https://reurl.cc/e6N8Kx,(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4 日)。
24. 古采艷,邱小妹事件,林致男曾遭批沒醫德,TVBS 新聞網,2005 年 9 月 23 日,
https://reurl.cc/VjdX9n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4 日)。
25. 陳彥廷,以為還活著其實是死了!殘酷「社會性死亡」是什麼?網路溫度計,
2020 年 12 月 1 日,https://reurl.cc/mGmGOM,(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5 日)。
26. 曾慧雯,別讓一場記者會毀掉醫生!做到 3 件事避免醫療糾紛,康健雜誌,2015
年 5 月 19 日,https://reurl.cc/AKNKGZ,(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5 日)。
27. 林映綺,憤怒病患無奈醫生,喀報,2021 年 5 月 30 日,https://reurl.cc/7e1Drd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6 日)。
28. 陳心怡,大同股東會滿滿黑衣人...小股東嘴流血!市場派大罵不公「下午 4 點開
記者會」,ETtoday 新聞雲,2020 年 6 月 30 日,https://reurl.cc/xOrL9E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7 日)。
29. 李依璇,開記者會被列「不友善」父母,空姐律師函曝:只能夢裡尋母,三立新
聞網,2022 年 3 月 12 日,https://reurl.cc/dXMLLD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7 日)。
30. 邱 小 妹 案 醫 懲 會 視 兩 醫 師 態 度 懲 處 , 人 間 福 報 ,2005 年 1 月 19 日 ,
https://reurl.cc/6E6dzb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3 月 27 日)。
31. 白色巨塔 (2003 年電視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22 年 3 月 24 日,
https://reurl.cc/bk1Mrl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2 日)。
32. 正 宗 (日 本 刀 匠), 維 基 百 科 , 自 由 的 百 科 全 書 ,2022 年 1 月 4 日 ,
https://reurl.cc/ve9zqa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2 日)。
33. 南總里見八犬傳,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22 年 4 月 6 日 ,
https://reurl.cc/Wkpmmk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2 日)。
34. 李明賢,邱小妹教訓,將建立跨縣市急救體系,自由時報,2007 年 4 月 13 日,
https://reurl.cc/Rj1rb9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2 日)。
35. 緊 急 救 護 法 納 入 邱 小 妹 條 款 , 人 間 福 報 ,2006 年 7 月 5 日 ,
https://reurl.cc/VDpmr5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2 日)。
36. 107-108 年度醫院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衛生福利部病人安全資訊網,
154
2018 年 01 月 29 日,https://reurl.cc/Op2x2X(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2 日)。
37. 105-106 年度醫院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衛生福利部病人安全資訊網,
2015 年 12 月 25 日,https://reurl.cc/Wkee4x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2 日)。
38. 109-110 年度醫院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衛生福利部病人安全資訊網,
2020 年 02 月 20 日,https://reurl.cc/ZrRRAp(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2 日)。
39. 吳雅瑜,健保核刪金額差異大,引醫界長期不滿,公視新聞網,2016 年 8 月 3
日,https://reurl.cc/A7nQeQ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7 日)。
40. 放射診斷科,電腦斷層掃描該怎麼做?衛生福利部衛教資訊,2015 年 9 月 24 日,
https://reurl.cc/Er83k1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17 日)。
41.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審查注意事項(完整版),
2021 年 12 月 27 日,https://reurl.cc/q5g9lR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4 月 28 日)。
42. 孫友廉,未診出食道癌 醫師竄改病歷判刑,蘋果日報,2012 年 09 月 13 日,
https://reurl.cc/WrXpKD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5 月 1 日)。
43. 衛生福利部電子病歷專區,2020 年 9 月 21 日,https://reurl.cc/ErpZzk (最後瀏覽
日: 2022 年 5 月 2 日)。
44. 台北市法規查詢系統,https://reurl.cc/g2aXg7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5 月 17 日)。
45. 李震山,司法院釋字第 710 號解釋部分不同意見書,https://reurl.cc/n1Nm0n (最
後瀏覽日 2022 年 5 月 20 日)。
46. 陳明呈,憶林紀元法官:如何寫出像德布西《月光》的判決?聯合報 鳴人堂,
2018 年 10 月 29 日,https://reurl.cc/OArAWA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5 月 21 日)。
47. 一起讀判決,2020 年 10 月 17 日,https://reurl.cc/RrerND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5
月 21 日)。
48. 林宜慧,6 成醫糾受害者質疑病歷遭竄改,ETtoday 健康雲,2012 年 10 月 31 日,
https://reurl.cc/9GDmyj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5 月 27 日)。
49. 外交部公眾外交協調會,呼應聯合國「全民健康覆蓋」倡議,衛福部中央健保署
署長李伯璋赴紐約分享臺灣健保制度,臺灣醫衛貢獻網,2019 年 9 月 19 日,
https://reurl.cc/VDMnXY (最後瀏覽日:2022523)。
50. 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臺北市政府國家賠償事件賠償計算基準,2012 年 8 月 30
日 https://reurl.cc/M0Mqav,(最後瀏覽日:2022 年 5 月 31 日)。
51. 呂文玲,民法有關侵害生命權非財產上損害賠償之研析,立法院法制局網站,
2016 年 12 月 1 日,https://reurl.cc/3ok96V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6 月 2 日)。
52. 醫事司,立法院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營造醫病和諧關係,
2022 年 5 月 31 日,https://reurl.cc/q5axQq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6 月 5 日)。
53. 吳瑟致,關鍵評論,衛福部力推《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恐怕有傷害民
間醫院自主性的疑慮,2021 年 3 月 29 日,https://reurl.cc/n1yyD6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6 月 7 日)。
54. 林良昇,「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三讀 醫療糾紛應先行調解,自由時報,
2022 年 5 月 30 日,https://reurl.cc/9GxyEX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6 月 7 日)。
155
55. 懶人包,維基百科,https://reurl.cc/ErW3Qn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6 月 7 日)。
56. 賴雅淳,這張保單年保費僅 6 千、癌症標靶藥、昂貴醫材卻通通賠,鏡周刊,
2017 年 6 月 22 日,https://reurl.cc/0pnejl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 6 月 9 日)。
57.「藍海市場」,百科知識,https://reurl.cc/p1Xe24 (最後瀏覽日: 2022 年6 月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