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葉家銘 Yeh, Jia-Ming |
|---|---|
| 論文名稱: |
醫學美容消費者的決策過程與心理動機:探究皮膚專科診所之經營優勢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Motivations of Medical Aesthetics Consumers: Explor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Dermatology Clinics |
| 指導教授: |
張紹基
Chang, Shao-Chi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
| 論文出版年: | 2025 |
| 畢業學年度: | 11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94 |
| 中文關鍵詞: | 醫學美容 、消費者決策 、皮膚專科診所 、行銷策略 、顧客旅程地圖 、質性研究方法 |
| 外文關鍵詞: | Medical aesthetics,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dermatology clinics, marketing strategies, customer journey mapp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
| 相關次數: | 點閱:11 下載: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醫學美容產業快速發展,消費者對美感與外貌管理的期待日益提升,使得醫美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相較於大型醫美集團或連鎖醫美機構,皮膚專科醫美診所雖擁有較高的專業門檻與診療可信度,卻在資源規模、品牌影響力與行銷資源上相對受限。因此,如何透過差異化的策略強化市場競爭力,成為本研究的重要探討議題。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深度訪談收集消費者與診所經營者的觀點,並運用需求層次理論(Maslow)、社會認知理論(SCT)、計畫行為理論(TPB)、顧客旅程地圖(CJM)、行銷4C與波特五力分析等多重理論框架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現代醫美消費者在資訊高度透明與數位媒體全面滲透的環境下,對療程選擇展現出更高的審慎態度。消費者在決策過程中普遍關注療程的專業性、安全性、價格合理性與醫師的信任度,並傾向多方查證與比較,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
此外,心理動機(如自我實現、社交需求)與社會文化因素(如KOL推薦、社群風氣)在影響消費者選擇上亦佔據關鍵地位。尤其隨著數位行銷與社群媒體的迅速發展,消費者對來自網路社群的經驗分享與使用者評價的依賴性大幅提升,這些內容在實際決策中影響力往往高於傳統廣告或診所本身的官方說明。
現代醫美消費者重視的不僅是療效,更在乎整體體驗與服務品質。從個人化療程設計、透明溝通到術後關懷,皆為建立信任與提升回購率的關鍵。本研究亦發現,高齡化需求、長期管理療程的興起,以及 AI 技術與國際醫療旅遊的發展,將成為未來醫美產業的重要契機。
皮膚專科醫美診所若能結合專業優勢與數位行銷策略,深化顧客關係管理並導入創新服務設計,將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差異化與永續經營。
This study explores medical aesthetics consumer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motivations, focusing on how dermatology clinics establish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consumers and clinic operators to analyz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umer behavior and clinic strategie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consumer decisions are driven by trust, service quality,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 experienc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 branding and patient retention strategies.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optimizing service models and marketing approaches to enhance clinic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volving medical aesthetics industry.
1. 王今暐. (2010). 發展契機或健康隱憂?從後進發展觀點看台灣的醫學美容產業.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正坤. (2011). 整合理性行為理論、組織環境與產品價格探討醫學美容消費者行為意圖. 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 田習如. (2011). 變臉變有錢. 財訊雙周刊, 100–104.
4. 甘智文. (2006). 外表吸引力、社會文化因素對大學生生美容整形態度影響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5. 李心荻. (2009). 台灣女性美容整型動機影響因素研究:身體意象、人際影響與媒體影響.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6. 李希敏. (2005). 醫學美容市場發展趨勢與商機探討---儀器設備. 經濟部科技處.
7. 沈怡君. (2005). 對鏡:皮膚醫學美容病患身體意象及其相關影響因素.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宋奉宜. (2003). 公立醫院自費醫療服務之績效評估─以某醫學美容中心為例.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
9. 李筱嬋. (2009). 美色不只一層皮?男性使用醫學美容現象初探.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金宏權. (2014). 跨域資源串接---台灣醫美產業的商業模式創新. 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1. 林信男. (2005). 醫學美容消費決策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12. 林俞寬. (2006). 探討影響醫學美容顧客行為意圖之重要因素---以大臺北地區皮膚科醫療院所為例. 大同大學事業經營學所碩士論文.
13. 林意珠. (2019). 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因素分析—以醫學美容產業為例. 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高階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4. 徐雲裳. (2022). 傳統皮膚科診所與醫學美容產業結合的趨勢,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15. 許淑崴. (2013). 醫學美容產業現況與趨勢之研究. 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6. 許章騰. (2006). 台北縣市醫學美容消費行為研究及市場區隔---以生活型態變數進行市場區隔. 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碩士論文.
17. 張惠雯. (2008). 泛專科化?美容醫學醫師的興起與再專業化.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黃孝典. (2012). 大台北地區醫學美容診所服務品質與顧各消費經驗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9. 黃茵茵. (2009). 大台北地區銀髮族醫學美容消費行為與顧客滿意之調查研究.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
20. 曾逸仙. (2009). 女性美容整形者的動機、影響與資訊尋求.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傅筱君. (2013). 醫美微整形相關訊息來源管道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以知覺風險、涉入程度為中介變數. 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22. 黃瑞珍. (2017). 醫學美容行銷策略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干擾效果之探討. 健康管理學刊, 15(1), 1– 29.
23. 黃鈺靜. (2017). 皮膚科診所醫學美容業務競爭策略之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4. 楊悅君. (2008). 醫學美容消費行為之探討. 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廖苑利. (2010). 台灣醫學美容診所發展趨勢與市場概況. 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報(9911).
26. 廖俊芳. (2014). 探討藥妝業花大錢請明星當廣告代言人有用嗎?. 第九屆中華商管科技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7. 趙海倫, 王泰元, & 林建宏. (2015). 探討醫學美容消費行為意圖之相關因素-以南部地區醫學美容機構為例. 美容科技學刊, 12(1), 67–90.
28. 潘雅仙. (2012). 消費者虛榮特性與知覺價值對購買意圖影響之研究:以醫學美容療程個案探討. 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9. 陳彥芳. (2004). 價格促銷、認知價值與商店形象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3C連鎖家電為例. 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陳建宗. (2013). 美容醫學之發展與現況及未來. 醫療品質雜誌, 7(1), 32–34.
31. 賴麗妃. (2023). 醫學美容診所創新經營模式. 嶺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2. 羅慧玲. (2015). 某醫學中心接受美容醫學女性顧客的動機及相關因素研究. 長庚科技大學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蘇子炘. (2006). 醫學美容消費者體驗層級效果模式. 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1.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179–211.
2. Allied Market Research. (2023). Global Medical Aesthetics Market Report 2023–2028.
3.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4. Batra, R., & Ray, M. L. (1986). Affective responses mediating acceptance of advertis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3(2), 234–249.
5. Belk, R. W. (1988). Possessions and the extended self.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2), 139–168.
6.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2011).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 SAGE Publications.
7.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Dryden Press.
8. Kotler, P., & Keller, K. (2016). Marketing Management (15th ed.). Pearson.
9. Lauterborn, R. (1993). New marketing litany: Four Ps passe; C-words take over. Advertising Age.
10. Lemon, K. N., & Verhoef, P. C. (2016). Understanding customer experience throughout the customer journey. Journal of Marketing.
11.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2. McCarthy, E. J. (1960).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13. Meyer, C., & Schwager, A. (2007). Understanding customer experie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4. Muddassir, M., Gómez Domínguez, D., Hu, L., Chen, S., & Navarro-Alarcon, D. (2022). Robotics meets cosmetic dermatology: Development of a novel vision-guided system for skin photo-rejuvenation.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7(2), 666–677.
15.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