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鄭雅方 Cheng, Ya-Fang |
|---|---|
| 論文名稱: |
臺灣南部農田水利事業經營之研究 |
| 指導教授: |
黃耀能
Hwang, Yaw-Ne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 畢業學年度: | 9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6 |
| 中文關鍵詞: | 農田水利 |
| 相關次數: | 點閱:85 下載:2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農田水利事業的成功與否,攸關地區發展的成敗,唯有良善的農田水利設施、健全的農田水利組織,才得以建構一個穩定的農業環境,甚至是一個穩定的經濟社會。本文自農田水利的角度切入,研究農田水利開發與台灣南部拓墾的關係,並探討農田水利事業與地區發展的關係。研究範圍自荷據時代開始直至民國六十年代為止,希望透過文獻的蒐集、整理,以台灣南部的農田水利開發為題,重新建構台灣南部拓墾的歷史。
本文分為五章,除了第一章『前言』、第五章『結論』之外,其餘各章則分別為:第二章『台灣南部各時期的農田水利開發』,第三章『農田水利的組織與管理』,第四章『農田水利事業對台灣南部的影響』。期望能藉由本文的論述對現今仍以農業生產為經濟主力的台灣南部,有更深入的瞭解。
一.專書
1. 魏徵等著,《隋書》,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88年版。
2. 高拱乾著,《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3. 余文儀著,《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版。
4. 謝金鑾著,《續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版。
5. 范咸著,《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5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6. 周鍾瑄著,《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版。
7. 王瑛曾著,《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8. 陳文達著,《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3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9. 陳文達著,《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4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10. 盧德嘉著,《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11. 屠繼善著,《恆春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5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12. 楊英著,《從征實錄》,(台灣文獻叢刊第32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87年版。
13. 黃叔璥著,《台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0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版。
14. 郁永河著,《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版。
15. 施琅著,《靖海紀事》,(台灣文獻叢刊第13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版。
16. 藍鼎元著,《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版。
17. 藍鼎元著,《平台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版。
18. 《清高宗實錄選輯(上)》,(台灣文獻叢刊第186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出版)。
19. 唐贊袞著,《台陽見聞錄》,(台灣文獻叢刊第3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版。
20. 連橫著,《台灣通史》,(台灣文獻叢刊第128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21.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等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版。
22. 林熊祥主修,《台灣省通志稿》,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1年版。
2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1990年版。
24. 黃富三,曹永和編,《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圖書,1980年版。
25. 黃秀政著,《台灣史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版。
26. 邱家文著,《台灣農業的過去與現在》,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88年版。
27. 楊彥杰著,《荷據時代台灣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8. 中村孝志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版。
29. 陳鴻圖著,《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台北:國史館,1996年版。
30. 陳孔立著,《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福建:廈門大學出版,1990年版。
31. 曹永和著,《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版。
32. 曹永和著,《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版。
33. 王世慶著,《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版。
34. 蔡志展著,《清代台灣水利開發研究》,台中:昇朝出版社,1980年版
35. 江丙坤著,《台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台北市,1952年版。
36. 林滿紅著,《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年版。
37. 戴炎輝著,《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版。
38. 周憲文編,《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70年05月版。
39. 洪敏麟編著,《台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版。
40.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私法物權編》,(台灣研究叢刊第15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版。
41.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台灣研究叢刊第218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版。
4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府賦役冊》,(台灣研究叢刊第139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版。
43.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之河川》,(台灣研究叢刊第8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版。
44.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之自然災害》,(台灣研究叢刊第9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年版。
45.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經濟史初集》,(台灣研究叢刊第2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版。
46.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經濟史四集》,(台灣研究叢刊第4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年版。
4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經濟史六集》,(台灣研究叢刊第5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版。
4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經濟史七集》,(台灣研究叢刊第68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版。
49.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經濟史八集》,(台灣研究叢刊第2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版。
50.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經濟史九集》,(台灣研究叢刊第7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版。
51.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經濟史十集》,(台灣研究叢刊第9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版。
5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水利問題》,(台灣研究叢刊第0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0年版。
53. 楊碧川著,《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11月初版。
54. 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年版。
55. 伊能嘉矩著,《台灣文化志(中譯本)》,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1997年再版。
56. 旗山郡役所著,《旗山郡要覽》,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版。
57.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日據時代台灣米榖經濟論》,(台灣研究叢刊第 10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版。
58.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9年05月初版。
59. 李友邦著,《日本在台灣的殖民政策》,台北:世界翻譯社,1991年09月二版。
60. 王詩琅著,《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7年版。
61. 王詩琅,《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出版社,1977年版。
62. 涂照彥著.李明俊漢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版。
63. 史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出版,1984年版。
64. 高橋龜吉著,《現代台灣經濟論》,台北:南天出版社,1995年版。
65. 王義雄等撰稿,《農田水利會圳路史》,台北:台灣省農田水利會聯合會編印,1997年版。
66. 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經濟所,1995年版。
67. 洪馨蘭,《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和菸作經濟》,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版。
68. 石再添著,《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台灣中華,1995年版。
69. 張勝彥等編著,《台灣開發史》,台北:空中大學,1996年版。
70. 吳田泉著,《台灣農業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版。
71. 林照真著,《水的政治學…宋楚瑜與台灣水利》,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版。
72. 林熊祥等著,《台灣文化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社頁委員會,1954年版。
73.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書局,1985年版。
74. 黃雯娟著,《宜蘭水利發展史》,宜蘭:宜蘭縣政府,1983年版。
75. 吳建民總編纂,《台灣地區水資源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採集組編輯,2000年版。
76. 《台灣重要河川資料冊》,台灣省政府經濟部水利處發行,2000年版。
77. 《水庫資料冊》,台灣省政府經濟部水利處發行,2000年版。
78. 《台灣水利建設三十年》,台灣省水利局發行,1977年版。
79. 《水利五十年》,台灣省政府水利處編印,1997年版。
80. 《台灣光復二十五年》,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著,
81. 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編印,《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會誌》,高雄: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出版,1997年版。
82. 台灣省屏東農田水利會會誌,《台灣省屏東農田水利會會誌》,屏東:台灣省屏東農田水利會出版,1997年版。
83. 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編印,《嘉南農田水利會七十年史》,台南: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出版,1992年版。
84. 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編印,《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七十年大事年表》,台南: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出版,1992年版。
85. 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編印,《嘉南農田水利會貯水埤圳土地管理》,台南: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出版,1999年版。
86. 經濟部水資源局編印,《水利法規彙編》,台北:經濟部水資源局出版,1997年版。
87.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志》,1998年版。
88. 黃耀能著,《南投縣志經濟志水利篇》,(未刊行)。
89. 繆玉清編,《改進中的台灣水利》,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印,1995年版。
二‧期刊
1. 廖風德,〈清代台灣農村埤圳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三期,1985年,頁1-190。
2. 劉長齡,〈台灣水資源早期發展之歷程—荷據明鄭時期〉,《台灣文獻》第四十九期第三卷,1998年09月,頁7-20。
3. 蔡志展,〈明清的台灣水源開發〉,《台灣文獻》第四十九期第三卷,1998年09月,頁21-73。
4. 陳鴻圖,〈清代台灣水利事業的經營〉,《台灣文獻》第四十九期第三卷,1998年09月,頁75-82。
5. 林玉茹,〈清代台灣的洪水災害〉,《台灣文獻》第四十九期第三卷,1998年09月,頁83-104。
6. 陳鴻圖,〈清代曾文溪流域水利開發的探討〉,《台灣文獻》第四十九期第三卷,1998年09月,頁123-136。
7. 張明雄,〈明清時期台灣農業演進之探討〉,《台灣文獻》第三十七期第三卷,1986年09月,頁1-19。
8. 蔡志展,〈明清台灣水利開發之時空研究1624-1894〉,《社會科教育研究》第三卷, 1998年12月,頁25-95。
9. 鄭樑生,〈森田明與其『清代水利社會史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第八十七卷第一期,1998年06月,頁89-114。
10. 陳秋坤,〈清初台灣地區的開發(1700-1756)〉,《食貨月刊》第八卷第五期,1978年08月,頁221-233。
11.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台灣地區的開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八卷第十二期,1975年12月,頁60-66。
12. 洪燦楠,〈台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上)〉,《台灣文獻》第二十九期第二卷,1978年06月,頁13-47。
13. 洪燦楠,〈台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下)〉,《台灣文獻》第二十九期第三卷,1978年10月,頁13-47。
14. 陳香,〈清代台灣供輸福建的兵糧與眷穀〉,《食貨月刊》第一卷第六期,1971年09月,頁22-32。
15. 朱華興著,〈清代台灣官吏的典範—曹謹略傳〉,《史聯雜誌》第三期,頁104-108。
16. 陳正祥,〈三百年來台灣之地理變遷〉,《台灣文獻》第十二卷第一期。
17. 蘇坤輝,〈日治以前岡山地區的水利開發〉,《台灣文獻》第四十九期第三卷,1998年09月,頁105-122。
18. 顏義芳,〈日據初期糖業獎勵下的台灣糖業發展〉,《台灣文獻》第五十卷第二期,1999年06月,頁233-249。
19. 郭雲萍,〈日治時期『嘉南大圳』的發展1920-1945〉,《台灣歷史學會通訊》第十卷,2000年05月,頁9-41。
20. 曾對,〈嘉南大圳與八田與一〉,《南瀛文獻》第一卷第三﹑四期,1953年12月,頁58。
21. 小林道彥著,李文良譯,〈後藤新平與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的形成與國內政治〉,《台灣文獻》第四十八卷第三期,1997年09月,頁101-121。
22. 李永熾,〈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土地問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八卷第十二期,頁40-50。
23. 陳秋坤著,〈日據時代的台灣經濟〉,《中國論壇》第二卷第八期,頁23-24。
24. 吳文星,〈八田與一對台灣土地改良之看法〉,《歷史學報(師大)》第二十八卷,2000年06月,頁159-170。
25. 陳正美,〈八田與一技師研討會記實〉,《農田水利》第四十七卷第四期,2000年08月,頁16-21。
26. 洪炳麟,〈台灣水利事業的發展方向〉,《水利通訊》第二十九卷第五期,1982年09月,頁8-11。
27. 陳鸞鳳,〈台灣水利事業的發展與農業、工業用水關係之探討〉,《社會科學教育報﹙竹師﹚》第二期,1999年06月,頁195-205。
28. 謝繼昌,〈水利與社會文化的適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第三十六期,1973年,頁57-77。
29. 李祖基,〈施琅與清初的大陸移民渡台政策〉,《歷史月刊》第153期,頁53-58。
30. 石萬壽,〈乾隆以前台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七期,頁1-23。
31. 梁華璜,〈台灣總督恢復武官制的背景—日本帝國『南進』政策的變本加厲〉,《成大歷史學報》第二十二號,頁50-59。
32. 李源泉、陳正美著,〈台灣農田水利會百年來組織法規的演進〉,《科學農業》第四十六卷第一、二期,頁6-14。
33. 李源泉著,〈水利法研修與社會發展〉,《台灣水利》第四十三卷第一期,頁12-20。
34. 湯熙勇,〈夏獻綸治台政績1873-1879〉,《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九期,頁150。
35. 王瓊足,〈沿山鄉街的發展—以旗山鎮為例〉,《台灣人文》第四期,頁207-239。
36. 蕭耀章,〈台灣農田水利事業及組織的演進〉,《台灣水利》第二十五卷第四期,頁34-35。
37. 洪東嶽,〈台灣農民灌溉組織之演進〉,《科學農業》第四十六卷第一、二期,頁34-45。
38. 劉志政,〈健全農田水利會方案實施後之執行報告〉,《台灣水利》第二十五卷第四期,頁43-54。
39. 陳正美著,〈台灣農田水利發展〉,《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二十五期第四卷,頁15-20。
40. 李源泉,〈台灣農田水利會組織與經營之研究〉,《台灣水利》第三十八卷第四期,頁21-42。
41. 李源泉,〈台灣農田水利基層灌排組織與經營之探討〉,《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二期,頁。
42. 陳正美,〈農田水利會回歸自治體制〉,《農田水利》第四十八卷第五期,頁8-23。
43. 黃紹恆,〈日治初期在台日資的生成與積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二期,頁165-214。
44. 林滿紅,〈有關日據時期台灣經濟史的四種誤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三期,頁147-157。
三.論文
1. 蘇容立,《水利開發對台灣中部經濟發展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年。
2. 蘇坤輝,《十九世紀以前岡山地區的土地利用》,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
3. 蔡幸芳,《曹謹與曹公圳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三年。
4. 郭雲萍,《國家與社會間的嘉南大圳……以日據時期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三年。
5. 吳進錩,《台灣農田水利事業演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劃(工學組)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二年。
6. 黃雯娟,《清代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與聚落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七十九年。
7.陳存良,《日據時代台灣農業發展之研究—以米、糖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七十七年。
8.蔡玫芬,《我國農田水利的制度與組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華民國八十三年。
9.邱淑娟,《戰後台灣農田水利組織變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華民國八十三年。
10. 劉育嘉,《清代台灣水利開發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六年。
11. 陳鴻圖,《嘉南大圳研究(1901-1993)-水利組織與環境的互動歷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