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夏正
Lin, Hsia-Cheng
論文名稱: 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的憲法保障:以母語傳承為核心
The Co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the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Cultural Self-Actualization : Center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Mother Tongue.
指導教授: 許育典
Hsu, Yu-D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新住民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教育基本權母語傳承
外文關鍵詞: New Immigrants, The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Cultural Self-Actualization, Education Right in Constitution, Inheritance of Mother Tongue
相關次數: 點閱:181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自身文化的了解、開展與實現,和構築一個人的精神、思想與人格息息相關。
    新住民子女作為教育環境中的少數文化群體,可能受制於環境壓力,在人格開展階段
    選擇放棄較為弱勢的文化背景,進而難以真正了解自我,開展人格,本文期待透過對
    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的保障,避免這個遺憾再次發生。此外,學校作為除家庭外
    協助孩子形成、開展人格最重要的環境,在新住民家庭多難以協助子女開展人格的現
    狀下,學校對新住民子女人格完整開展而言可謂是最後一根浮木,有必要以教育基本
    權作為核心加以開展,建構一個保障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的憲法框架,並加以 落
    實。最後,實踐文化自我實現保障的方式百百種,本文聚焦以母語傳承保障作為落實
    教育基本權的手段,嘗試在教育基本權開展的憲法體系下,探討現行新住民母語傳承
    政策或制度面的不足,並分別給予建議,使憲法保障意旨能真正落實到人身上。

    author: Hsia-Cheng Lin, advisor: Yu-Dien Hsu

    SUMMARY
    The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of one's own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person's spirit, thought and personality. As a minority cultural group in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may be limi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They may choose to give up their relatively disadvantaged cultural backgrounds at the stage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making it difficult to truly understand themselves and develop their personalities. This thesis expects to prevent the regret from happening again by guaranteeing the cultural self-actualiz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Besides, there are hundreds of ways to implemen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self-actualization. This thesis sees the protection of inheritance of mother tongue as a means to implement the education right in constitution, and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current policies and systems. Last but not least, through giving suggestions for each inadequacy of the current policies and systems, so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can be truly protect the people.

    第一章 緒論 1 壹、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 貳、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7 參、研究架構 12 第二章 以教育基本權保障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 14 壹、保障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可能涉及的基本權 14 一、文化權與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 14 (一)文化權的意涵 14 1. 國際法中的文化權 15 2. 文化公民權的意義 17 3. 我國憲法中的文化基本權 19 (二)司法院釋字第803號解釋論及原住民族文化權 21 1. 原住民族文化權屬於概括基本權 21 2. 原住民族文化權性質爭議 23 (三)文化權保障新住民子女的爭議 25 二、教育基本權與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 26 (一)教育基本權的概念 27 1. 學習權、學習自由、受教育權與教育基本權 27 2. 教育基本權保障對象與內容 30 (二)教育基本權與文化自我實現的關聯性 32 1. 自身文化與精神思想的關係 32 2. 國民教育階段的人格開展 34 3. 小結 34 (三)教育相關的基本國策規定作為教育事務開展的目標 35 1. 基本國策條款的效力爭議 35 2. 與新住民子女教育相關的基本國策規範 36 3. 小結 37 貳、教育基本權下保障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的功能 38 一、新住民子女得主張的主觀權利 38 (一)以防禦權防止國家侵害文化自我實現 38 (二)以給付請求權請求國家給予文化教育設施 39 1. 給付請求權的困境 39 2. 給付請求權的再建構 40 3. 小結 42 (三)以共享權要求國家給付開展文化教育措施 43 二、客觀法功能為新住民子女構築的文化保護網 44 (一)客觀價值秩序對文化的保障 45 (二)制度性保障要求保障文化開展 46 參、多元文化國與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 47 一、多元文化國的內涵 48 (一)多元文化國的憲法依據 48 (二)多元文化國子原則的概念闡述 49 1. 國家中立原則 49 2. 國家寬容原則 50 二、多元文化國與教育基本權間的特殊關聯性 51 (一)落實教育行政寬容原則有助於建構多元文化社會 51 (二)具體實踐以保障特殊關連性 52 三、教育行政中立與寬容保障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 53 (一)教育行政中立原則與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 53 (二)落實教育行政寬容原則作為文化自我實現的前提 54 肆、小結 55 第三章 以母語傳承作為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的具體保障 56 壹、母語政策與文化自我實現 56 一、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 57 (一)從外語教學看文化和語言的關係 57 (二)跨文化溝通素養強調語言與文化結合 58 二、語言權的保障 60 (一)語言權利和語言人權 60 (二)國際條約中的語言權 61 (三)語言權保障的憲法依據 62 (四)小結 63 三、以保障母語傳承作為促進文化自我實現的媒介 64 (一)母語的意義 65 (二)母語使用與族群自我認同 66 (三)藉由學習母語使新住民子女開展自身文化 67 貳、以具內國法效力的國際條約探討憲法權利義務 68 一、不足禁止原則作為司法機關介入的基準 68 (一)不足禁止原則的意義 69 (二)回歸主張教育基本權主觀功能的請求權 71 二、教育憲法建構保障新住民子女母語傳承的框架 72 (一)教育憲法作為部門憲法 73 (二)教育憲法以保障學生自我實現為核心 74 (三)母語傳承保障措施須合乎教育憲法相關規範 74 三、國際條約與憲法規範的交互作用 75 (一)保障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的經社文公約規範 75 1. 經社文公約法律性質 75 2. 第13號一般性意見的4項教育特徵 76 (二)保障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實現的兒童權利公約規範 78 1. 兒童權利公約法律性質 78 2. 第29條保障的兒童文化認同 78 (三)國際條約對憲法規範的意義 80 1. 兒童權利公約具體化教育基本權保障 80 2. 經社文公約規範作為改善教育措施之指引 81 參、近年保障新住民子女母語傳承的相關政策 83 一、新住民子女母語傳承相關教育計畫之沿革 83 二、108課綱將新住民語言與本土語言並列 85 (一)課綱法律性質 86 (二)108課綱下各教育階段新住民語言定位 87 (三)108課綱的象徵性意義 88 三、小結 89 肆、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對新住民子女母語傳承的衝擊 90 一、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立法背景 90 (一)立法過程 90 (二)國家積極進行語言復振 91 二、國家語言發展法未包含新住民群體語言 92 (一)國家語言發展法的保障對象 92 (二)未包含新住民群體語言的理由 92 三、對新住民子女學習母語產生的影響 93 伍、小結 95 第四章 現行新住民子女母語政策的檢討與建議 97 壹、實務上未徹底落實教育行政寬容原則 97 一、歷來教育行政重視多元文化教育 97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與沿革 98 (二)歷來教育計畫多採多元文化觀點 99 二、多元文化教育無法有效落實教育行政寬容原則 101 (一)多元文化教育實施的困境 101 (二)多元文化教育在歷來教育計畫中成效不佳 102 三、現狀有違教育行政寬容原則 103 四、以培養校園內跨文化素養實踐教育行政寬容原則 104 (一)跨文化素養的意義 105 (二)培養校園事務參與者的跨文化素養以落實教育環境寬容 107 1. 學校教師 107 2. 校內學生 108 3. 學生家長 110 貳、新住民家庭與子女本身缺乏學習母語意願 111 一、新住民家庭多不願子女學習母語 111 (一)新住民家庭對其子女學習母語的看法 112 (二)環境歧視與實用性不足成為阻礙 113 (三)父母態度影響子女學習成果 113 二、新住民子女自身多不願學習母語 114 (一)新住民子女對學習母語的看法 114 (二)自身學習動機不足影響學習成果 115 三、憲法保障新住民子女文化自我決定空間 115 四、舉辦講座提升新住民家庭讓子女學習母語的意願 117 (一)功能導向的新南向政策 117 (二)文化與溝通導向的宣導 118 五、延續學習意願的新住民語言課程 118 (一)體驗式教學 119 (二)結合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 120 (三)多重教學目標下的新住民語言課程 120 參、新住民語師資制度的不足與再建構 122 一、新住民語師資來源與問題 122 (一)以教學支援人員為主的問題 123 (二)現行短期因應方案 124 1. 跳脫學校與年級限制的教學模式 125 2. 教學支援人員與資深教師合作開班 126 (三)長期目標與規劃 127 二、從教育機會均等檢視新住民語師資制度 128 三、訂定專供新住民語教師的師資制度 129 (一)參考原住民語師資專職聘用模式 129 (二)專職聘用新住民或教學支援人員為新住民語教師 131 (三)教師持續增能並培養跨文化素養 133 肆、缺乏中央統籌機關和保障專法 134 一、缺乏新住民文化事務的中央規劃及統籌機關 134 (一)增設統籌機關的必要性 135 (二)以教育基本權的制度性保障為基礎 137 (三)建議設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 139 二、對新住民群體的保障並未設有專法 139 (一)制定保障新住民群體專法的必要性 140 (二)主張給付請求權和共享請求權以制定專法保障 141 (三)通過新住民基本法草案並制定新住民語言發展法 142 第五章 結論暨展望 144 壹、結論 144 貳、展望 145 參考文獻 147

    一、中文部分
    (一)學術專書
    李銘義,《教育計畫與評鑑》,高雄:麗文文化,2014年5月。
    周志宏,《教育法與教育改革(三)》,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
    ──────,《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林寶安/鄭瓊月/蔡夙穎/鄭雅愛,《新移民與在地社會生活》,台北:巨流,2011年9月。
    許育典,《文化基本權與多元文化國》,台北:元照,2014年3月。
    ──────,《文化憲法與文化國》,台北:元照,2013年4月,2版。
    ──────,《同性婚姻、同性平權與宗教自由》,台北:元照,2017年5月。
    ──────,《多元文化下文創產業、娛樂產業與數位網路法制》,台北:元照,2017年7月。
    ──────,《教育行政法》,台北:元照,2020年4月,3版。
    ──────,《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元照,2013年6月,2版。
    ──────,《憲法》,台北:元照,2022年8月,12版。
    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2007年1月,2版。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1月,4版。
    (二)期刊論文
    Huber M. Peter著,黃相博譯,〈在中小學與大學之受教育權〉,《世新法學》,8卷2期,2015年6月,頁385-413。
    Starck Christian著、呂理翔譯,〈論德國法院對基本權利之保障以及立法者之角色〉,《憲政時代季刊》,41卷3期,2016年1月,頁458-471。
    王欣儀/張梅鳳/危正華/余采玲/劉昭志/謝丞韋,〈學校推動多元文化教育策略─以原住民文化課程發展為例〉,《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1期,2017年9月,頁1-3。
    王俊斌,〈多元文化、文化際與後素養導向:能力取向觀點的批判性擴展〉,《課程與教學季刊》,23卷3期,2020年7月,頁1-28。
    王保鍵,〈臺灣國家語言與地方通行語法制基礎之探討〉,《全球客家研究》,14期,2020年5月,頁37-68。
    王前龍,〈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原住民族語文師資培育之挑戰與策略〉,《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卷3期,2022年5月,頁167-188。
    王雅玄,〈多元文化誰與爭鋒?誰敢不從?─兼論多元文化霸權的危機〉,《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2期,2017年12月,頁1-6。
    王麗茹/陳淑卿,〈關注新住民子女母語教育〉,《社區發展季刊》,167期,2019年9月,頁174-186。
    余曉雯,〈德國移民背景學生雙語教育之沿革與實踐〉,《課程與教學季刊》,21卷10期,2018年10月,頁1-30。
    吳瓊洳/蔡明昌,〈新住民家長參與親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2期,2014年3月,頁1-32。
    ──────,〈新住民雙重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9期,2017年11月,頁1-32。
    李仁淼,〈學習權之權利性質與保障內容,憲法與行政法──以教育法為中心:第一講/學習權之權利性質與保障內容〉,《月旦法學教室》,102期,2011年4月,頁28-40。
    李文富/李美慧/陳美鈴/陳嘉祥/歐亞美/鍾榮富,〈本土/新住民語文教材發展與設計〉,《教科書研究》,14卷3期,2021年12月。
    李台元,〈從多元文化到多元文化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2期,2017年12月,頁1-6。
    李孟玢,〈論世界人權宣言之基本性質與法律效力〉,《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期,1998年7月,頁333-361。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卷1期,1997年3月,頁39-83。
    ──────,〈德國基本權理論攬要──兼談對臺灣的影響〉,《月旦法學教室》,100期,2011年2月,頁38-50。
    ──────,〈憲法變遷中的原住民族權利─原住民族自治權的法理論述〉,《憲政時代》,31卷1期,2005年7月,頁1-34。
    李海平,〈基本權利客觀價值秩序理論的反思與重構〉,《中外法學》,32卷4期,2020年,頁1062-1080。
    李淑菁,〈「體驗」作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種方式:內涵與實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2期,2017年12月,頁1-9。
    ──────,〈想像與形構: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論述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卷2期,2017年12月,頁1-44。
    李翠瑩,〈文化公民權運動:文化論壇系列:啟動「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文化視窗》,66期,2004年8月,頁4-5。
    阮氏美香,〈從東南亞新住民二代子女探討在臺多元文化教育及傳承〉,《城市學學刊》,10卷11期,2020年4月,頁25-73。
    周松濬,〈從語言教學到教育與文化研究〉,《華文世界》,127期,2021年6月,頁125-129。
    林依仁,〈文化憲法的意義(上)〉,《月旦法學雜誌》,290期,2019年7月,頁164-188。
    林宜玄/范垂玲,〈東南亞新住民語文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對新住民子女教育之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卷6期,2015年6月,頁92-100。
    林明昕,〈基本國策之規範效力及其對社會正義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特刊45期,2016年11月,頁1305-1358。
    林純燕/賴志峰,〈國民小學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2期,2014年7月,頁125-146。
    姚其聖,〈基本權利保障在臺灣的實踐〉,《玄奘法律學報》,16期,2011年12月,頁39-76。
    洪詠善,〈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研發與跨系統協作之回顧與展望〉,《課程協作與實踐》, 4輯,2020年11月,頁75-94。
    夏曉鵑,〈解開面對新住民的焦慮〉,《學生輔導季刊》,97期,2005年6月,頁6-27。徐莉/何茜,〈全球下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走向〉,《比較教育研究》,187期,2005年12月,頁6-27。
    孫以柔,〈國中階段新移民課程方案發展之個案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卷8期,2021年8月,頁238-263。
    孫迺翊,〈社會給付權利之憲法保障與社會政策之形成空間: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關於年金財產權保障及最低生存權保障之判決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41卷2期,2012年6月,頁446-516。
    徐偉傑,〈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思與言》,41卷1期,2003年3月,頁1-18。
    張文貞,〈演進中的法:一般性意見作為國際人權公約的權威解釋〉,《臺灣人權學刊》,1卷2期,2012年6月,頁25-43。
    張金田,〈新住民子女文化優勢的轉移〉,《師友月刊》,590期,2016年8月,頁9-13。
    張建成,〈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輯2期,2007年6月,頁103-127。
    張智嵐/徐西森,〈新住民家庭跨文化適應歷程之個案研究─現象學觀點〉,《輔導季刊》,55卷3期,2019年9月,頁1-13。
    張雅粱,〈從新住民語文教育談活絡大學東南亞通識課程的可能性〉,《通識教育學刊》,17期,2016年6月,頁35-63。
    ──────,〈從臺灣國民小學新住民語文教育現況論師資培育〉,《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3卷1期,2017年3月,頁1-30。
    張裕程,〈新移民子女對國民小學運用數位線上學習融入補救教學之知覺與認同度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08期,2017年3月,頁119-136。
    張學謙,〈台灣語言政策變遷分析:語言人權的觀點〉,《臺東大學人文學報》.3卷1期,2016年3月,頁45-82。
    ──────,〈聯合國追求語言多樣與語言人權對台灣國家語言發展法的啟示〉,《新世紀智庫論壇》,84期,2018年12月。
    張曉婷/辛靜婷,〈融入越南文化之反偏見課程行動研究:教學歷程與幼兒族群關係發展〉,《課程與教學季刊》,23卷3期,2020年7月,頁109-140。
    張鑑如/聶西平/周麗端,〈當代臺灣幼兒家庭基本資料、生活環境樣貌及能力發展:KIT資料庫樣本〉,《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9期,2018年12月,頁45-63。
    許育典,〈文化國與文化公民權〉,《東吳法律學報》,18卷2期,2006年12月,頁1-42。
    ──────,〈在學關係下教育行政的法律監督-以中小學生為核心〉,《教育研究集刊》,53輯2期,2007年6月,頁73-101。
    ──────,〈多元文化國〉,《月旦法學教室》,6期,2003年4月,頁36-39。
    ──────,〈原住民文化集體權在憲法的保障:以原住民保留地為例〉,《台灣法學雜誌》,379期,2019年11月,頁43-84。
    ──────,〈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作為文化集體權──評釋字第803號解釋的釋憲同理心〉,《月旦裁判時報》,110期,2021年8月,頁5-13。
    ──────,〈基本權的本質〉,《月旦法學教室》,14期,2003年12月,頁32-36。
    ──────,〈從人的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的本質(上),建構多元文化國的教育基本權核心以及教育行政中立與寬容原則〉,《月旦法學雜誌》,49期,1999年6月,頁116-126。
    許育典/許文耀,〈論十二年國教課綱審議程序的正當行政程序要求〉,《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6卷2期,2018年6月,頁1-24。
    許宗力,〈基本權的功能與司法審查〉,《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彙刊》,6卷1期,1996年1月,頁24-34。
    陳欣欣,〈新住民女性對媒體再現中的刻板印象觀點研究—以小港地區某新住民協會為例〉,《城市學學刊》,10卷1期,頁1-24,2020年4月。
    陳春生,〈論大學自治與憲法制度性保障〉,《教育法學評論》,創刊號,2018年9月,頁31-47。
    陳紅華,〈課綱新議――東南亞史觀何去何從?〉,《教科書研究》,13卷2期,2020年8月,頁89-118。
    陳美瑩,〈新移民女性子女母語教育:以東南亞新移民女性觀點為例〉,《教師專業研究期刊》,2期,2011年12月,頁19-45。
    陳貞君/楊淑晴,〈科技輔助語言教與學之回顧與展望〉,《課程與教學季刊》,25卷1期,2022年1月,頁135-172。
    陳振宇,〈以語言學習的生態學習理論建構「內容語言整合學習」的理論基礎〉,《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期,2019年6月,頁5-17。
    陳敏郎/趙蕙鈴,〈新移民女性對子女教養問題相關認知之差異因素的探討-以南台灣社區新移民女性的經驗為例〉,《弘光學報》,69期,2013年3月,頁19-45。。
    陳誼誠,〈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活力:研究與推動〉,《民族學界》,41期,2018年4月,頁137-170。
    陳麗君,〈「日久他鄉是故鄉」之後呢?-談新住民的語言教育發展的可能性〉,《語文教育論壇》,10期,2016年12月,頁21-27。
    曾銘翊/陳麗華,〈多元文化取向「認識新住民」之課程大6綱建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3卷2期,2017年6月,頁1-34。
    程明修,〈禁止過度侵害與禁止保障不足〉,《月旦法學教室》,17期,2004年3月,頁10-11。
    黃文定,〈評析儒家文化下Deardorff跨文化能力模式在我國小學國際交流之應用〉,《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卷1期,2015年3月,頁125-167。
    黃俊峰,〈論教育機會均等-以能力均等代替學業成就均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卷1期,2014年1月,頁 91-95。
    黃建銘,〈本土語言政策發展與復振的網絡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9期,2011年6月,頁71-104。
    黃政傑,〈新住民語文樂學計畫評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卷6期,2015年6月,頁86-91。
    黃郁婷/葉嘉瑜,〈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與新移民女性家長親師互動之相關研究〉,《學校行政》,93期,2014年9月,頁16-35。
    黃舒芃,〈婚姻之「制度性保障」所為何來?──評釋字第六九六號解釋〉,《月旦裁判時報》,24期,2013年12月,頁5-13。
    黃靜子,〈系統功能語言學指導下的內容與語言融合的外語教學〉,《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期,2019年6月,頁19-36。
    楊易蕙,〈文化新視野與國際觀-多元文化教育實務分享〉,《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2期,2017年12月,頁1-12。
    楊真宜,〈台灣新住民子女的語言現況與角色之研究〉,《語文與國際研究》,17期,2017年6月,頁127-174。
    葉郁菁、溫明麗,〈臺灣國民小學東南亞母語傳承課程實施現況與政策建議〉,《教育資料集刊》,57輯,2013年1月,頁23-44。
    劉宜君、王俐容,〈台灣文化權落實之研究:以文化參與實證調查為例〉,《國家與社會》,12期,2012年6月,頁45-99。
    潘淑滿,〈婚姻移民婦女、公民權與婚姻暴力〉,《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卷1期,2004年6月,頁85-131。
    蔡幸子、張鑑如、林碧芳,〈家庭社經地位對新住民子女語言發展之影響:以新住民母親華語能力、親子共讀時間為中介變項〉,《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9卷4期,2021年12月,頁37-72。
    蔡珮,〈新移民的母語使用與母語新聞節目收視對母語認同之影響:以《華視新住民新聞》為例〉,《人文社會學報》,21期,2021年7月,頁119-166。
    蔡淑華,〈國家語言發展法之評析與思辨〉,《學校行政雙月刊》,135期,2021年9月,頁213-233。
    ──────,〈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工作態度、價值與自我認同感之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卷9期,2020年9月,頁246-273。
    蔡維音,〈「社會權」此概念有何作用?〉,《月旦法學教室》,110期,2011年12月,頁12-14。
    蔡維音,〈社會基本權之釋義學重構〉,《成大法學》,41期,2021年6月,頁1-51。
    鍾才元/林惠蘭,〈東南亞籍女性新移民之子女在族群自我認同與族群態度上之表現〉,《人口學刊》,51期,2015年12月,頁95-134。
    鍾鎮城,〈臺灣國民教育場域裡的新住民語言教育政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卷1期,2020年3月,頁201-219。
    藍茜茹/魏麗敏,〈從新住民女性親子教養與生活適應談多元文化的輔導政策和教育工作〉,《長庚科技學刊》,29期,2018年12月,頁77-88。
    (三)專書論文
    李建良,〈論國際條約的國內法效力與法位階定序—國際條約與憲法解釋之關係的基礎課題〉,收錄於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8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4年7月,頁175-275。
    ──────,〈論憲法上保護義務與保護請求權之關係:以「不足禁止原則的論證構造為中心」〉,收錄於:《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I.憲法篇,台北:新學林,2008年10月,頁277-306。
    林明昕,〈憲法規範下的社會正義:以基本國策的規範效力為中心〉,收錄於許宗力主編,《追尋社會國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12月,頁3-60。
    陳淑芳,〈文化憲法〉,收錄於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台北:元照,2006年1月,頁595-623。
    (四)學位論文
    呂惠菁,《新北市實施火炬計畫國民小學新住民學生母語學習狀況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6月。
    李佳育,《文化基本權在我國的建構與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7月。
    林維毅,《新移民子女教育機會均等的憲法建構與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陳美芝,《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新移民族群意向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黃絲榆,《多元文化教育下新移民子女教育基本權的憲法建構與檢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4月。
    鍾惠媛,《新住民語言教師增能需求之探討-以越南語教師為中心》,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9年6月。
    二、外文部分
    Achkovska-Leshkovska Elena and Davchev Vladimi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XTBOOKS IN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Research i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Education, Vol1, No2, p.51-56(2013).
    Chao Tzu-chia, Becom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eachers: A qualitative repertory grid interview study of English teachers’ beliefs on culture teaching,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Culture, Vol14, No2, p.25-56(2018).
    Huang Mei-Chen and Huang Hsueh-Che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Perception of Culture Teaching, Spectrum: Studies in Languag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No11, p.21-38(2013).
    Lin Hsien-Ming and Sung Yu-Hsien,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Countries in Taiwan: Their Motivations and Negotiation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Vol65, No3, p.81-122(2020).
    Liu Kai-Li, Creating Classroom-Based Cross-Cultural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EFL, English Teaching& Learning, Vol41, No4, p.69-98(2017).
    Suciu Marta-Christina, Pagliari Marcella Pompili, Trocmaer Ana Maria Neagu and Donolo Marta, Intercultural Dialogues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requisit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Europe-Asia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Vol2013, p.1-18(2013).
    Vu Phuong-Thanh and Yeh Yu-Ching, Vietnamese Mothers’ Attitudes toward Maintaining Their Herit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for Young Children in Taiw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Vol28, p.107-121(2017).
    Wang Min and Zhang Li Juan, Analysi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Cultural context and translatio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Vol6, No11, p.14-18(2009).
    Weng I-Jane Janet , Intercultural English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Language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1, p.97-122(2019).
    Yan Jia-Chyi, “Let's Teach English in Cambodia":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and Job Performance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Journal of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 No1, p.85-112(2014).
    Yang Wen-Hsien, DESIGNING A CLIL-BASED CULTURAL TRAINING COURSE TO ENHANCE LEARNERS’ CULTURAL QUOTIENT(CQ) BY INTRODUCING 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IAH), Taiwan Journal of TESOL, Vol18, No2, p.99-131(2021).
    三、網路資源
    〈世界人權宣言〉,中文版全文,網址:https://www.6laws.net/6law/law2/%E4%B8%96%E7%95%8C%E4%BA%BA%E6%AC%8A%E5%AE%A3%E8%A8%80.htm,(最後閱讀日:2022年10月1日)。
    〈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中文版全文,網址:https://ctlt.twl.ncku.edu.tw/kauhak/kanggi/UNESCO_cht.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0月1日)。
    〈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教育部統計處編印,網址: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09_son_of_foreign.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2月2日)。
    「台灣發展重要力量」新住民及子女人數破百萬,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28118,(最後閱讀:2021年10月11日)。
    108課綱資訊網,108課綱重點,網址:https://12basic.pro.k12ea.gov.tw/k12eagt/theme/themeAction!themeCourseTitle.so?themeCourseCode=LB2VNY,(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23日)。
    108課綱資訊網,網址: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最後閱讀日:2022年4月2日)。
    111學年度新住民語言課程Q&A,網址:https://mkm.k12ea.gov.tw/upload/file-download/1650429022111%E5%AD%B8%E5%B9%B4%E5%BA%A6%E6%96%B0%E4%BD%8F%E6%B0%91%E8%AA%9E%E6%96%87%E8%AA%B2%E7%A8%8BQ&%EF%BC%A1.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21日)。
    小世界,新住民歧視仍在?學者籲制度與權益平等,網址:http://shuj.shu.edu.tw/blog/2021/12/27/%E6%96%B0%E4%BD%8F%E6%B0%91%E6%AD%A7%E8%A6%96%E4%BB%8D%E5%9C%A8%EF%BC%9F%E5%AD%B8%E8%80%85%E7%B1%B2%E5%88%B6%E5%BA%A6%E8%88%87%E6%AC%8A%E7%9B%8A%E5%B9%B3%E7%AD%89/,(最後閱讀日:2022年12月14日)。
    中小學國際教育能力指標,網址:https://www.skjh.chc.edu.tw/teacher/share/%E4%B8%AD%E5%B0%8F%E5%AD%B8%E5%9C%8B%E9%9A%9B%E6%95%99%E8%82%B2%E8%83%BD%E5%8A%9B%E6%8C%87%E6%A8%99.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月12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我國推動南向政策面臨之問題與解決之道,網址: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1020&s=95755,(最後閱讀日:2022年12月17日)。
    內政部,統計資料―外籍配偶,2021年,網址: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887/,(最後閱讀日:2022年2月9日)。
    內政部移民署107年新住民生活需求調查報告,2020年,網址:https://www.hshalu.taichung.gov.tw/media/586126/107%E5%B9%B4%E6%96%B0%E4%BD%8F%E6%B0%91%E7%94%9F%E6%B4%BB%E9%9C%80%E6%B1%82%E8%AA%BF%E6%9F%A5%E5%A0%B1%E5%91%8A.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2月3日)。
    文化部對《國家語言發展法》Q&A,網址:https://mocfile.moc.gov.tw/files/202209/03fc908d-30af-4a34-b608-96b13e07278b.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1日)。
    王順民,〈關於18歲享有公民權一事的公民政治思考〉,網址:https://www.sunnyswa.org.tw/29390/%E9%97%9C%E6%96%BC18%E6%AD%B2%E4%BA%AB%E6%9C%89%E5%85%AC%E6%B0%91%E6%AC%8A%E4%B8%80%E4%BA%8B%E7%9A%84%E5%85%AC%E6%B0%91%E6%94%BF%E6%B2%BB%E6%80%9D%E8%80%83,(最後閱讀日:2022年12月15日)。
    公視新聞網,釋字803號解釋原住民狩獵保育動物規範部分違憲,網址:https://news.pts.org.tw/curation/29,(最後閱讀日:2023年1月12日)。
    立法院法律系統,《國家語言發展法》,網址: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506FAA6FE30000000000000000032000000007000000^01730107122500^00000000000,(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2日)。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網址:https://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2045/ch05/type2/gov40/num1/Eg.htm,(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5日)。
    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網址: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24Gd6RbRU4aZ6x6hH7jMEnw%40%40&d=m9ww9odNZAz2Rc5Ooj%24wIQ%40%40,(最後閱讀日:2022年12月17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組織系統,網址:https://www.cip.gov.tw/zh-tw/menu/data-list/5CB34240F988D677-info.html?cumid=5CB34240F988D677,(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8日)。
    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計畫(2021-2025年)網址:https://ws.moe.edu.tw/Download.ashx?u=C099358C81D4876C725695F2070B467E436AA799542CD43D873855A6C6158E179175D72C57A9454383B6DA18A2A93230F542E8B927C8A6224E87BE8BFDECCF71E2D8876F27A8B26775D2D9366F58444A&n=19826F4BC768F5C3E726C96912A38EC1FAC0350F224266F817082464B9D80991080700B59E0C96DAFB059148B086CBEBA306A2F56E4B4C384115E8B8A40151B1&icon=..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7日)。
    徐揮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五條──文化權〉,網址:https://www.moj.gov.tw/Public/Files/201308/382617495581.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0月1日)。
    高等教育,我們的師培教育,究竟是「培」育還是「賠」育?,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5/article/9964,(最後閱讀日:2022年4月1日)。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網站,具備正式教師資格,網址:https://cte.nkust.edu.tw/p/406-1130-41307,r11.php?Lang=zh-tw,(最後閱讀日:2022年4月1日)。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多元文化教育,網址: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453894/,(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小辭典,超低生育率,網址: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01B17A05A9374683&sms=32ADE0CD4006BBE5&s=2D7C191B0671B176,(最後閱讀日:2022年3月19日)。
    婦女新知基金會,「跨國婚姻」不是「買賣婚姻」,網址:https://www.awakening.org.tw/topic/2025,(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日)。
    專職原住民族語老師之薪資支給基準表,網址:file:///C:/Users/User/Downloads/%E9%99%84%E8%A1%A8%EF%BC%9A%E5%B0%88%E8%81%B7%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8%AA%9E%E8%80%81%E5%B8%AB%E4%B9%8B%E8%96%AA%E8%B3%87%E6%94%AF%E7%B5%A6%E5%9F%BA%E6%BA%96%E8%A1%A8.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7日)。
    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2.0,網址:https://ws.moe.edu.tw/Download.ashx?u=C099358C81D4876C725695F2070B467E8B81ED614D7AF43EF55FFFF8E382F49230FBFEBE3FBA67410E3D088235FCEFF8A33CA54BD67D7DFD957229DE7F658AFACA347539D32BA23B9A142AA2B7545659&n=260CF99641E8382A1BED23C70A14D4360FFA25EF159D1B19F966E1C98FBC313ADE66237F87CDF55C2003096F7477E0E7D121FDBA1A06975D&icon=..pdf,頁34,(最後閱讀日:2022年4月1日)。
    教育部,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2016年至2019年),網址:https://ws.moe.edu.tw/Download.ashx?u=C099358C81D4876C5303003B8BD1CBF58658769BA32D83A64B783FBAC7B6A001A5704DCD43EB9729A76FA1D466E93370BEB4846050714328E56C50AF5E0AE6BFF830003FAA7D22DA651DCC23A576C41D&n=FDBD24B31CECF288E912E46651389327AEA00B02EBE4E269C9AF20F7C01DCC7D76215BF0584E3167&icon=..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日)。
    教育部,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2020年至2023年),網址:http://depart.moe.edu.tw/ED2400/News_Content.aspx?n=3783ED6E5EB0B437&sms=707ED96D12B73148&s=52181BCC71B23739,(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日)。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教育部補助執行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作業原則,網址: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History.aspx?hid=304,(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4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104年推動新住民語文樂學計畫,網址: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E3A1B88F748F0BAB,(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7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110年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新住民語文樂學活動實施計畫,網址:
    https://mkm.k12ea.gov.tw/upload/file-download/1644458115%E3%80%9011001%E3%80%91110%E5%B9%B4%E6%95%99%E8%82%B2%E9%83%A8%E5%9C%8B%E6%B0%91%E5%8F%8A%E5%AD%B8%E5%89%8D%E6%95%99%E8%82%B2%E7%BD%B2%E8%A3%9C%E5%8A%A9%E6%8E%A8%E5%8B%95%E6%96%B0%E4%BD%8F%E6%B0%91%E8%AA%9E%E6%96%87%E6%A8%82%E5%AD%B8%E6%B4%BB%E5%8B%95%E5%AF%A6%E6%96%BD%E8%A8%88%E7%95%AB.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6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111年中央與地方原住民族教育事務協調會議9/22登場,網址: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AC44837595150279,(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6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四海一家-火炬計畫,網址:https://www.moe.gov.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2EC2074B03A1CF03,(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網址: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4C810A112728CC60,(最後閱讀日:2022年2月2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教育部照護新住民子女,網址: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1E26DCCE1D7AB231,(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3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新語新愛新教材-新住民語文教學啟動元年2019新課綱新住民語文學習教材發表暨課程啟動記者會(國小課程領域增列東南亞七國語文供選修),網址: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C01A8C046DC815E7,(最後閱讀日:2022年3月1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及補助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網址:https://www.k12ea.gov.tw/Tw/Station/AffairDetail?filter=63F293A9-0155-41A3-97B7-46E43E4685FE&id=d12e357d-6ca7-4089-997b-ea9186eca3b4(最後閱讀日:2022年2月13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新住民子女教育要點附表,網址:https://www.hc.edu.tw/12basic/doc/rule/201905251020474114430.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7日)。
    通識再現,〈《國家語言發展法》已使108課綱瀕臨危機!〉,《點教育》,第2卷第2期,2020年7月,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3148972?mode=whole,(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6日)。
    陳朝建,〈社會權的概念及其於釋憲實務之見解〉,台灣法律網,網址:https://www.lawtw.com/archives/329128,(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2日)。
    黃富順,〈新住民母語文化傳承與推廣之研究〉,新住民發展基金補助研究報告,2019年12月,網址:https://www.immigration.gov.tw/media/54263/%E6%96%B0%E4%BD%8F%E6%B0%91%E6%AF%8D%E8%AA%9E%E6%96%87%E5%8C%96%E5%82%B3%E6%89%BF%E8%88%87%E6%8E%A8%E5%BB%A3%E4%B9%8B%E7%A0%94%E7%A9%B6-1082f307.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7日)。
    新住民子女教育發展五年中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5年至109年),網址:https://www.k12ea.gov.tw/files/common_unit/514b5ef3-6e63-4a9d-8b32-37253d4fe664/doc/%E6%96%B0%E4%BD%8F%E6%B0%91%E5%AD%90%E5%A5%B3%E6%95%99%E8%82%B2%E7%99%BC%E5%B1%95%E4%BA%94%E5%B9%B4%E4%B8%AD%E7%A8%8B%E8%A8%88%E7%95%AB.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日)。
    新住民語文課程教學指導教師實施計畫,網址:https://mkm.k12ea.gov.tw/upload/file-download/1652945574/111%E5%AD%B8%E5%B9%B4%E5%BA%A6%E6%96%B0%E4%BD%8F%E6%B0%91%E8%AA%9E%E6%96%87%E8%AA%B2%E7%A8%8B%E6%8C%87%E5%B0%8E%E6%95%99%E5%B8%AB%E5%AF%A6%E6%96%BD%E8%A8%88%E7%95%AB.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7日)。
    經社文公約第13號一般性意見,中文版全文,網址:https://covenantswatch.org.tw/wp-content/uploads/2015/12/ICESCR_GC_13_ZH_TW_MOJ.pdf,(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5日)。
    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文版全文,網址:https://covenantswatch.org.tw/un-core-human-rights-treaties/icescr/,(最後閱讀日:2022年10月1日)。
    隸屬少數民族或宗教和少數語言族群的權利宣言,中文版全文,網址:https://mail.tku.edu.tw/cfshih/ln/international-1.htm#09,(最後閱讀日:2022年11月1日)。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