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舒雁 Yang, Shu-Yen |
---|---|
論文名稱: |
臺灣醫療市場化中醫務管理的歷史發展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ealth Care Administration in the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陳美霞
Chen, Meei-Shi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醫學院 - 公共衛生學系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2 |
中文關鍵詞: | 醫療市場化 、醫務管理 、利潤導向 、歷史發展 |
外文關鍵詞: |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Health Care Administration, profit-oriente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
相關次數: | 點閱:130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醫務管理」(以下稱「醫管」)這項專業,負責醫院中各項醫務行政工作,現已被指認過度成本、利潤導向。西方文獻也指出美國的醫管在醫療市場化之下,工作內容越來越注重成本及績效。「市場化」的概念是指以市場作為解決社會、政治和經濟問題的一種過程,隨之而起的是去管制或鬆綁,即原本由公部門提供的公共服務,例如,教育、醫療等,透過私有化的方式,使其進入市場機制以優勝劣汰的邏輯運作。
臺灣的醫管是否也是循著醫療市場化的脈絡發展,演變成現今的營利導向?隨著醫療市場化,醫管專業如何發展?而這個過程又如何展現在醫院內部的管理?臺灣目前探討這個議題的研究是闕如的。
本研究採用歷史資料與次級資料分析、個案研究和深度訪談的方法,以1945年臺灣光復之後的醫療市場化為背景,分析醫管專業的三個面向:1.醫院管理實作(公、私立醫院)、2.醫管利益團體,和3.醫管教育(系所成立與教科書內容)的興起與變化,並透過兩個個案研究--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以下簡稱「南醫」)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醫院(以下簡稱「長庚」),加以交叉印證醫管專業與醫療市場化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將醫療市場化的進程分為三個時期:醫療市場化程度低時期(臺灣光復後-1960年代末)、醫療開始市場化時期(約1970年初-1980年代末),以及醫療市場化全面加速時期(約1990年初-至今)。
醫院管理實作的公立醫院部分,在醫療市場化程度低時期,政府主導的公立醫院主要負責提供公衛與醫療服務,這個工作任務在公務預算支持下持續到了醫療開始市場化時期,但1980年中期因為越來越市場化的大環境影響,公立醫院必須引進節約成本的管理方式;接著醫療市場化全面加速時期,公立醫院在自負盈虧以及全民健康保險政策之下,逐漸跟上私立醫院追求績效、收入的管理方式,引進醫管專業來降低成本及提升利潤成了常態。
而個案醫院-南醫,它的發展整體來說與公立醫院醫管實作的情況互相呼應。南醫也是要到了1980年代中期因為周邊大型醫院的競爭出現,才開始積極重視開源節流的管理。到了醫療市場化全面加速時期,隨著兩位擁有醫管背景的院長上任,更多節約成本、提升績效的管理方式被運用進南醫。
私立醫院的醫院管理實作,在醫療市場化程度低時期,是以宗教傳道行醫為主,其中馬偕醫院在失去外國教會的財務資助後,於1961年引進提升行政效率的管理方法來節省成本;醫療開始市場化時期,政府鼓勵私人資本投入醫療建設,由於私立醫院沒有公務預算補助,因此它就必須注重成本效益和追求利潤;接著醫療市場化全面加速時期,私立醫院開始引進其他行業行之有年且更有效率的品管手法,並在全民健保實施後,開發許多自費商品吸引病人以增加收入。
而個案醫院-長庚,它在1976年成立的時間點正是醫療開始市場化時期,因此長庚很快就建置了一套追求成本、績效的管理方式。隨著醫療市場持續競爭,長庚於1983年將台塑企業的經營模式移植至醫管實作,透過極致追求成本效益以及利潤極大化的管理方式創造極高的財務收入。
醫管利益團體則是在越來越多醫院經營者認為醫院有加強管理之必要,於醫療市場化程度低時期的1968年成立「台灣醫院協會」;醫療開始市場化時期,「台灣醫院協會」持續推廣各式各樣的醫管實作方法,為臺灣的醫務管理奠定基礎。到了醫療市場化全面加速時期,各權屬別(公、私立)、各層級(區域、地區、基層、教會)的醫管利益團體陸續成立,這代表醫院已不能單打獨鬥,要互相集結成更大的力量來因應醫療市場的變化。
醫管教育的系所在醫療市場化程度低時,僅有1960年後期兩間培育初階管理人員的醫管科成立;醫療開始市場化時期,醫管教育系所開始設立研究所以培育中、高階管理能力的人才;到了醫療市場化全面加速時期,醫管教育蓬勃發展,呼應了醫院有更多醫管人員的需求。而醫管教科書傳授的醫管工具,也從醫療開始市場化時期的行政效率改善,到了醫療市場化全面加速時期更加強調營運績效的提升。
綜上所述,醫管專業的歷史發展與醫療市場化兩者之間的關係是:醫療市場化從低到高的進程之中,不僅帶動醫管專業各面向的興盛,也讓醫管專業的內涵越來越以財務、績效管理為導向。而醫管專業持續精進管理手法來提升醫院競爭力,成為促進醫療市場競爭的其中一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how Taiwan’s HCA has developed under the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how this process operates in hospitals. The methods used include analyses of historical and secondary data, case studies, as well as in-depth interviews. The process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in Taiwa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first period, low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from Taiwan restoration to the end of 1960’s); second, the emergence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from the early 1970’s to the end of the 1980’s); and third, the acceleration of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to full-scale (from the 1990’s onwa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CA and the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is such that the acceleration of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led to not only the flourishing of the HCA professionals (in terms of the dimensions of hospi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terest groups, and education), but also the increasing orientation toward profit and cost-effectiveness management. HCA continued to advance management technique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ospitals, and had become a major part of the system to promote competition in the medical market.
中文部分
醫院公開自費項目 一團亂 最後期限 中小醫院不甩 長庚竟給千餘頁(2010年07月16日)。蘋果日報。2015年07月10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716/32665210/
1500醫護今上街抗議健保(2004年10月12日)。蘋果日報電子報,2015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41012/1300126/
中華民國公立醫院協會(2003年8月3日)。公立醫院預算 不能只佔2.5%-不以追求利潤為目的 SARS戰役,展現無法取代的價值。聯合報,第a15版。
中華民國公立醫院協會官網。2015年5月7日,取自:http://www.pha.org.tw/chairman.aspx
中華民國區域醫院協會官網。2015年5月7日,取自:http://www.rha.org.tw/site_item_content_3.php?site_map_item_id=11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官網。2015年5月7日,取自:http://www.dryahoo.org.tw/
元培醫事科大醫管系官網。2014年10月14日取自:http://hm.ypu.edu.tw/bin/home.php
公立醫院 猛吸自費病人的"血"? 虧損轉嫁自費病人 猶如剝兩層皮 不思改善體質 公衛學者打抱不平(1991d年7月28日)。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公立醫院缺乏醫師 擬定解決辦法(1978年9月26日)。聯合報,第02版。
公立醫院營運 勢將脫胎換骨 以成本會計作為經營方針 北市仁愛、婦幼七月起試辦(1994a年3月3日)。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公立醫院醫師待遇 衛生署決設法提高(1982年5月20日),聯合報,第02版。
牛涵錚、車靜儀、林志青 (2013)。探討醫務管理研究趨勢與創新應用。創新與管理,10(2),23-51。
王天濱(1986年8月2日)。改善醫療設備、實施專勤制度 吳昭新昨接掌南醫,訂定未來工作目標。中央日報。
王冬、黃海德(2014)。掛號、看診、拿藥背後的秘密–長庚醫院教我的6堂成功管理課。p.30-31。臺北市:遠流。
王永慶(1989)。走自己的路。台北:聯經。
王莉莉(1989年9月20日)。省南三年來成就獲肯定。中華日報。
以財團法人經營 減少虧損 消基會促台北市立醫療院所轉型(1995a年3月25日)。民生報,第21版醫藥新聞。
台灣地區醫院協會官網。2015年5月7日,取自:http://1062757.fol.com.tw/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官網。2014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nhca.org.tw/?
台灣健康保險協會官網。2015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hia.org.tw/
台灣教會醫療院所協會官網。2015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tchca.org.tw/about.html
台灣醫院協會官網。2014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hatw.org.tw/
台灣醫學資訊學會官網。2014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medinfo.org.tw/index.php
田進山(2013年10月24日)。衛福部臺南醫院與成大醫院合作經營策略-護理人力資源應用。民眾時報。2015年07月09日取自:http://tctime.com.tw/module/news/news_catalog_view.php?news_catalog_id=2&news_id=22417&page=572
白榮熙(1999)。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大事記。臺北市:衛生署。
立法院(2005年10月12日)。立法院第6屆第2會期第8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2015年5月6日取自:http://lis.ly.gov.tw/lgcgi/lgmeetimage?cfc9cfcdcfc7cfcec5cdcac9d2cdcac7
仿新加坡經驗 為公立醫院改變體質 省市立醫院 將全面法人化 財務自足 人事自立 減輕政府負擔(1991-a年4月5日)。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全國法規資料庫-公營事業轉移民營條例。2015年5月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k1=%E5%85%AC%E7%87%9F%E4%BA%8B%E6%A5%AD%E7%A7%BB%E8%BD%89%E6%B0%91%E7%87%9F%E6%A2%9D%E4%BE%8B&t=E1F1A1&TPage=1
全國法規資料庫-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2015年5月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k1=%E4%BF%83%E9%80%B2%E6%B0%91%E9%96%93%E5%8F%83%E8%88%87%E5%85%AC%E5%85%B1%E5%BB%BA%E8%A8%AD%E6%B3%95&t=E1F1A1&TPage=1
全國法規資料庫-促進醫療服務業發展條例。2015年5月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k1=%E4%BF%83%E9%80%B2%E9%86%AB%E7%99%82%E6%9C%8D%E5%8B%99%E6%A5%AD%E7%99%BC%E5%B1%95%E6%A2%9D%E4%BE%8B&t=E1F1A1&TPage=1
各省立醫院院長集會檢討業務 統一收費標準待研究(1959年9月15日)。聯合報,第02版。
朱秀鳳 (2008)。從組織圖探討醫院管理部門之位階演變型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朱金蓮(1988)。李處長的話。南醫院訊,4,頁1。
江東亮(2008)。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行政院衛生署(1995a)。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一)。臺北市: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1995b)。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二)。臺北市: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1999)。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年報。臺北市:衛生署。p.188-189。
行政院衛生署(2001a)。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三)。臺北市: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1b)。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四)。臺北市: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1c)。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五)。臺北市: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13a)。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六)。臺北市: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13b)。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七)。臺北市:衛生署。
余尚儒(2014)。臺灣市場導向長期照護體系的形成:政治經濟學的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吳雨圭、謝水森(1997)。臺灣省立新竹醫院志。新竹市:新竹醫院。
吳昭新(2008)。沒有生涯規劃的生涯:老醫生隨想錄。臺北:花神文坊。
李光展(2009年7月28日)。台南/署南醫院 快刀除瘤。聯合報。2015年3月17日取自:https://forum.doctorvoice.org/viewtopic.php?f=24&t=33646
李明亮(2000)。行政院衛生署所屬醫院營運現況與未來發展計畫。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全體委員會會議。
李淑娟(2002)。望醫心切—張錦文與臺灣醫院的成長。台北市:允晨文化。
李源德(2004)。後SARS時代公立醫院應有的變革[序]。臺北市:中華民國公立醫院協會。
沈孝梅、邱文達、林慧雯(2008)。醫療品質管理實務:提昇醫療品質之旅醫院追求卓越之道。臺北市:北市萬芳醫院,p.5。
協調市立醫院收費問題 消基會將拜訪黃大洲(1991e年8月3日)。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周祝瑛(2008)。台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
林秀美(1991年5月18日)。醫院公辦民營 獲各界支持 唯任務、財產歸屬、人事 亟待詳細評估。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林思宇(2014)。「隱形人球」擠滿急診室,你我是下一個?。遠見雜誌,340。
林柳新(1970)。現代醫院院長與醫院管理。綠杏,15,33-36。
林國明(2003)。SARS與醫療體系改革。當代,195,86-91。
林瑞雄、蘇喜(1989)。台北市立醫療院所經營管理之研究。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瑩秋(2012)。醫策會到底是什麼機關?。新新聞雜誌,1325。2015年5月8日取自:http://www.new7.com.tw/coverStory/CoverView.aspx?NUM=1325&i=TXT20120725170014OHV
林靜靜(1979年8月10日)。公立醫院紛紛招聘 應徵大夫寥寥無幾 醫師那裡去了‧台大也嘆才難 私立醫院薪高‧公家難與相比。聯合報,第03版。
林靜靜、沈長祿(1983年12月9日)。管理企業化 長庚不是說大話 給我二十億 免費治療百萬人。聯合報,第03版。
社團法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官網。2013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tche.org.tw/
邱仕榮(1968)。中華民國醫院行政協會會務展望。醫院,1(1),13-15。
邱永仁(2000)。醫事廣場-促進醫療服務業發展條例簡介。台灣醫界,43(6)。2015年5月6日取自:http://www.tma.tw/ltk/89430608.htm
邱莉燕(2013)。即時掌握營運數據即時為醫院做健檢。遠見雜誌,319。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官方網站 - 大事紀。2014年10月12日取自:https://www.cgmh.org.tw/cgmh/about/about_08.htm
南醫九月份起實施指定醫師制度[院訊專欄](1990年10月)。南醫院訊,17,p.40。
指定醫師制 台大擬實施 盼取代紅包陋習 贊成、反對都有(1991c年8月3日)。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施博文(1991)。醫管所畢業生學用配合情形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洪錦墩、黃慧娜、黃光華、黃昱瞳、施雅雯 (2010)。台灣醫務管理期刊研究論文分析。醫務管理期刊,11(1),16-32。
省立醫院人事費、設備費不再編公務預算 由各院營收支應 院長負經營責任(1994b年4月29日)。民生報,第21版。
省立醫院醫師 獎勵辦法通過(1966年9月13日)。聯合報,第02版。
省立醫院藥價 將予合理降低 衛生處禁醫師在外兼業 澈底消除密醫偽藥(1964年1月17日)。聯合報,第02版。
突破僵化制度 兼顧社會責任 公辦民營 北市立醫院勢在必行(1991b年3月6日)。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范碧玉(2008)。台灣病歷資訊管理學會源起。病歷資訊管理,創刊號,2014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tmhima.org.tw/publicUI/A/A101.aspx
郎慧珠、李丞華(2001)。省立醫院體制轉型評估一高階主管意見調查。臺灣衛誌,20(1),15-26。
夏俊明(2012年12月4日)。黃祖源:教會醫院連結 國內外醫宣需整合。基督教論壇報,2015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ct.org.tw/1237040
殷延泉(1990年3月28日)。鳳山醫院決心辦理 公辦民營。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殷延泉(1995年11月5日)。省府投資21億元 委請財團法人經營 省立醫院首見公辦民營 雙和醫院正申請建院中。民生報,第1版焦點新聞。
財團法人先鋒品管研究會為國家品管紮根默默奉獻 十年來至少助廠商獲致上億元淨益(1980年5月12日)。經濟日報,第11版。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官網。2013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tjcha.org.tw/FrontStage/page.aspx?ID=66875137-F99A-4C88-9750-FB3F169AF8BE
馬偕醫院官網,2015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mmh.org.tw/mackay-management.asp
馬濤(2012)。國學與中國式管理經營理念。第一屆國學與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3-100。
國立陽明醫大醫管所官網。2014年10月12日取自:http://ihha.ym.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4&Itemid=66
康清雲、邱志彥、林厥雋、譚文海(2000)。臺灣省政府衛生保健業務主管人員在職進修計畫評價研究。台北縣:臺灣省公共衛生硏究所。
張苙雲(1999)。產業競爭本質的剖析︰台灣醫療照顧產業生態結構百年變遷。〈管理資本在台灣〉蔡敦浩主編,台灣產業研究第一期,第189-226頁,1999,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張博雅(1990)。全民健康保險時代公私立醫院扮演之角色。醫院,23,209-210。
張榮祥(2009年10月06日)。成醫南醫深度結盟 成醫院長:正進行合併。中央社即時。2015年3月17日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heh/cna/20091006/2340730239.html
張錦文(1993)。公立醫療機構委託民間經營。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錦文(2000)。台灣醫務管理的回顧與展望。醫管雜誌,1,3-5。
張錦文(2008)。台灣病歷資訊管理學會源起。病歷資訊管理,創刊號,2014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tmhima.org.tw/publicUI/A/A101.aspx
張錦文、譚開元、黃佳經(1985)。醫院管理。臺北市:水牛。
梁靜于、胡宗鳳(2004年10月7日)。生死關頭 地區醫院12日將發動府前抗爭。聯合報,第a3版綜合。
莊素玉(1994)。診斷醫界兩大 台大VS.長庚。天下雜誌,155,頁22-54。
莊逸洲、黃崇哲(2000)。醫務管理學系列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臺北市:華杏。
莊逸洲、黃崇哲(2000)。醫務管理學系列-財務、研究、品質與設施管理。臺北市:華杏。
莊逸洲、黃崇哲(2000)。醫務管理學系列-組織經營。臺北市:華杏。
莊逸洲、黃崇哲(2000)。醫務管理學系列-醫療機構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華杏。
莊逸洲、黃崇哲(2005)。醫院功能與管理-門診、急診、住院。臺北市:華杏。
許峻彬(2006年3月31日)。衛署 碰到強勢就退縮。聯合報,a12版綜合。
許寶仁(1996年6月13日)。長庚模式 適用市立醫院? 看法不同 北市衛局尊重經營者意願。民生報,第29版醫藥新聞。
郭春花、林麗惠(1991)。居家照護在南醫--一二年來的回顧。南醫院訊,21,頁2-5。
郭錦萍(1990年4月29日)。公立醫院一無是處? 醫療體系公聽會 衛生署成箭靶。聯合報,第5版。
郭錦萍(1995年8月22日)。省立醫院停收掛號費 引起反彈 六個醫療團體聯合聲明:造成不公平競爭。聯合報,第17版。
陳再晉(2002)。行政院衛生署所屬醫院營運興革紀要--提供人本、人性、人道、便捷、貼心的永續優質醫療服務。主計月刊,557,77-84。
陳金哲(2006)。準市場機制與區域治理—以秀傳醫院、署立醫院及台北市立醫院之執行經驗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9,91-126。
陳金哲(2008)。地方公立醫院合併之研究-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台北縣立醫院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例。政治科學論叢,36,67-120。
陳建宇(1990年5月13日)。高市私立醫療院所若再遭工會人員包圍 私醫協會決發動全國罷診抗爭。聯合報,第7版。
陳映潔(2011)。台灣醫院院長對醫務管理倫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醫務管理碩士學位學程,高雄市。
陳美霞(2011)。台灣公共衛生體系市場化與醫療化的歷史發展分析。臺灣社會研究,81,3-78。
陳啟明(1980年3月31日)。十年來的台灣「品管圈」。經濟日報,第10版。
陳智華(1988年2月9日)。新制度 鼓勵醫師多看診 衛局分杯羹 反彈聲浪起。聯合報,第14版。
陳楚杰(1992-2012)。醫院組織與管理。臺北市:宏翰。
陳瑄喻、廖珮妤(2014)。去年賺近19億 林口長庚最賺錢。中時電子報。2015年7月11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31000409-260114
陳碧玉(2005)。新制獎勵金制度實施後對衛生署所屬醫院經營績效與醫療服務品質的影響。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彭漣漪(2014)。健保支出連年成長 就醫品質卻愈來愈差。遠見雜誌,340。
彭漣漪(2014)。這是我們的醫院!你沒看見的黑暗角落。遠見雜誌,340。
曾仕強(2012)。以中華管理哲學善用現代管理科學。第一屆國學與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9-120。
湯恩佳(2012)。孔教儒家經典中的經營管理之道。第一屆國學與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69-176。
黃俊雄(2012/6/13)。台灣財團法人醫院發展之經驗。2015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ese.org.tw/news2/news.php?Sn=309
黃義章(2012)。橫跨產業、學術、醫療的管理實踐者-專訪長庚醫院行政中心執行長 90級黃銘隆學長。長庚大學EMBA通訊,9,1-8。
黃達夫(2004年6月10日)。給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公開信 回覆「醫院競爭力優勢的研究-策略能力的評估」研究計劃問卷。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2015年7月1日,取自:http://old.ltn.com.tw/2004/new/jun/10/today-o3.htm
楊志良、尤宜安(1992)。省立市立醫院財務問題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八十年度委託研究計劃。
楊銘欽、蘇友珊(2014)。臺灣醫院管理的先驅:公衛學院韓揆教授。臺大校友雙月刊,91,54-57。
經濟部工業局(2009)。臺灣工業發展史1950-2006。2015年6月7日,取自:http://industry.nstm.gov.tw/02_development/01.asp?yy=3
葉孟青(2009)。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在醫院管理之應用-以北部某區域醫院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解決台北市立醫院醫師同酬不同工弊端 將仿長庚'醫師費'計薪(1995b年9月20日)。民生報,第21版醫藥新聞。
詹遠華(1984)。醫務管理學。臺北市:南山堂。
嘉南藥理大學醫管系官網。2014年10月12日取自:
彰化基督教醫院官網,2015年5月26日取自: http://www.qi.org.tw/league/open/TQM.aspx
臺灣醫療品質協會官網。2015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ahqroc.org.tw/about.aspx?InfoType=1
劉梅君(2003)。當健康有價。健康的時尚,7,52-57。
劉復興(1973年3月6日)。臺大醫院面臨難題 錢和人事兩大危機 薪津龐大‧研究服務難以推展 不准兼差‧許多醫師勢將辭職。聯合報,第3版。
劉鴻德(2008)。在醫療行政與醫學專業之間:邱仕榮及其同時代臺大醫院與臺灣醫學。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潘正欽(2009年11月26日)。署立台南醫院『品質中心』成立暨揭牌儀式記者會。署立台南醫院新聞稿。2014年10月12日取自:http://uutw.com.tw/shownew.asp?id=4386&model=A&page=4
蔡明傑(2006)。醫療企業化的歷史進程:組織變遷與醫管的制度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蔡清欽(2014年9月22日)。退而不休的楊漢湶 連任台灣醫界龍頭。中央日報網路報,2015年6月16日取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8&docid=102923694
蔡嘉韡、王佳惠、郭乃文(2006)。醫院品質管理活動數量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北市醫學雜誌,3(5),61-69。
蔡鶯鶯、詹建富(1990年3月28日)。全國衛生行政會議重要決議 公辦民營已成新潮流。民生報,第23版醫藥新聞。
衛生署統計處: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28&CtNode=4625&mp=1
衛生福利部(2014/03/03)。衛生福利部針對報載部分部立醫院發放獎勵金之說明。2015年3月28日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555&doc_no=43633
蕭文、顏裕庭(2000)。演進中的臺灣醫院經營型態。臺南市:世峰出版社。
蕭世槐、楊銘欽、蘇喜 (2004)。臺灣醫務管理人力培育之現狀與未來。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3(1),1-17。
賴慧貞(2013年5月16日)。署立醫院之現況與未來。會議簡報檔,未公開。
戴蘭祺(2011)。THIS醫院品管問卷調查結果摘要報告。THIS季刊,2,1-2。
環台醫療策略聯盟官網。2014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athca.com.tw/news_list.php
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官網。2014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landseed.com.tw/landseed/docList.html?CID=FE1F6C0FB7360B34
聯新醫管門診 隆重登場!(1996年9月)。聯新醫管,創刊號。
謝文輝(2012/6/13)。台灣私人醫院之發展經驗。2015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ese.org.tw/news2/news.php?Sn=292
韓揆(2001)。當醫管由總務“升”為企劃-韓氏檢視表及其設計理念。
簡禎富、趙立忠、朱珮君 (2013)。工業工程在臺灣醫院管理之研究與應用。工業工程,16(1),1-8。
醫院雜誌(1968-1969)。第1卷第1期-第2卷第4期目錄。
醫院雜誌(1983-1985)。第16卷第5期;第17卷第4期;第18卷第3期目錄。
醫院行政協會成立選出第一屆理監事,將致力於提高醫院的服務能力(1968年1月7日)。經濟日報,5版。
顏裕庭、黃明和、許素貞(2005)。醫院管理再造與新生:公辦民營醫院之經營。臺北縣:合記圖書。
魏忻忻、施靜茹(2006年3月31日)。醫療人力告急 醫協:加人手,錢哪來?。聯合報,a12版綜合。
魏錫鈴(1995a年8月26日)。省立醫院 公辦民營 衛生處擬一年移轉一家。經濟日報,第7版。
魏錫鈴(1995b年11月6日)。省立醫院經營企業化 院長需自負營運盈虧。經濟日報,第7版。
魏錫鈴(1995年8月26日)。省立醫院 公辦民營 衛生處擬一年轉移一家。經濟日報,第7版。
羅曉荷(1988年2月9日)。市醫獎金制新變革 向民營看齊 議會促仿照新光、馬偕模式 依醫師看診、檢查數發獎金 可望月底實施。聯合報,第14版。
蘇淑芬(2011)。署立醫院外包業務管理策略對外包績效之影響。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龔文華(2009/11/15)。台灣醫院發展之經驗-----財團法人。2015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ese.org.tw/news2/news.php?Sn=311
英文部分
Hunter, DJ.(1996). The changing roles of health care personnel in health and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43(5), 799-808.
Justin J. Waring.,& Simon Bishop. (2010). Lean healthcare: Rhetoric, ritual and resistanc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1(7), 1332-1340.
Luciano Brandão de Souza., & Michael Pidd. (2011). Exploring the barriers to lean health care implementation. Public Money & Management. 31(1), 59-66.
Milton I. Roemer. (1966). Teaching of Medical Care Administration: Emerging Issues. Medical Care. 4(1), 60-62.
Radnor ZJ., Holweg M., & Waring J. (2012). Lean in healthcare: the unfilled promis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4(3), 364-371.
Raymond J. Ziegler. (1971). How Graduate Programs in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Are Adapting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in the Hospital and Medical Care Profes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14(2), 275-276.
Rosner, D. (1989). Doing well or doing good: the ambivalent focus of hospital administrataion. In Diana Elizabeth Long, The American General Hospital: Communities and Social Contexts (pp.157-169). New York: Cornell Univ Pr.
Starr, Paul.(1982).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 New York: Basic Books.
Stevens, R. (1999). In Sickness and in Wealth: American Hospital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