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淑萍
Wu, Shu-Ping
論文名稱: 學生申訴在我國校園的發展與實踐:以成功大學學生申訴制度為例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Student Grievance- Based on The Student Grievance of Cheng Kung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許育典
Hsu, Yue-Di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學生申訴特別權力關係權利救濟請求權學術自由程序基本權法治國原則民主國原則
外文關鍵詞: student grievance, right to remedy, fundamental right to process, the academic freedom, the special power relationship,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state
相關次數: 點閱:270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權利,即有救濟」向來是法治國原則下的一個重要的理念,亦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或因國家歷史因素、或因時代背景,或因學理上特別權力關係的影響,人民常因身分的不同,而可能遭受行政機關各種不同種類、性質的限制與侵害。但是「有救濟,才是權利」,申訴制度是屬於行政救濟的一環,行政機關違反法律規定或違背法律精神作出違法或不當之行政行為時,透過救濟制度對行政機關進行監督與制衡,由學生啟動監督與制衡的機制,讓學校本身、教育部或法院進行事後審查,將該違法或不當之行政行為撤銷或變更,以維護學生的權益,確保法治精神與正義得以實現。
    學生申訴制度的建置,長期以來深受特別權力關係的影響,號稱民主法治國的台灣,一直未能將民主及法治國原則的精神充分展現。直到1994年1月大學法的修訂,正式採用「學生申訴」一詞,之後藉著大法官的解釋才正式賦予學生申訴的權利,至今十多年來,各校學生申訴制度皆依循教育部頒布的「大學暨專科學校學生申訴制度處理原則」運作著,但目前所建立的制度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本文試著由憲法基本原則出發,詮釋學生申訴制度內含的憲法價值秩序,進而探尋其憲法基礎,並藉由個人工作經驗,檢視目前實務運作上所遇到的問題,以提出綜合建議。

    “Ubi jus ibi remedium” is a Latin legal maxim which means where there is a right there is a remedy. It is always an import idea in principle of legal country and is the prerequisite of modern legal countries. The special power relationship varies with different historical factor and time. People suffer for different kind of restrictions and infringement from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However, where there is a right, there is remedy. Grievance system is a part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To seek for balance and supervision through remedial system whe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violate legal provisions or legal concepts and make illegal decision or imprope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The supervision and balance system triggered by students enables the schools,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courts to review after the fact.
    Student grievance in Taiwan to be known as a legal country influenced by special authority relation for long, is still unable to represent its principle of legal country in full. Until January 1994 the amendment of University Act, the term “student grievance” was officially adopted. Then by judicial review students is endowed a right to complaint. For these ten years, student grievance has been executed according to “Principle for University and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grievance system”issu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evertheless, the current system still needs to improve. This thesis tries to interpret constitutional values and Constitutional basis in the student grievance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provide comprehensive suggestions on the issues of current practices through my working experience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目的 3 參、研究方法與範圍 5 肆、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學生申訴與學生權利保障的發展 7 壹、學生申訴的意義與功能 7 一、學生申訴的意義 7 二、學生申訴的功能 9 貳、學生與學校在學關係對學生申訴的影響 11 一、學生與學校在學關係的演變 11 (一)從服從國家到自我實現的保障 12 (二)從特別權力關係到現代意義的在學關係 14 二、特別權力關係下學生申訴的面貌 15 (一)特別權力關係理論的發展與特徵 15 (二)特別權力關係理論對學生申訴的影響 17 三、現代意義的在學關係下學生申訴的面貌 19 (一)現代意義的在學關係作為學生申訴的法律基礎 19 (二)現代意義的在學關係對學生申訴的影響 21 第三章 從民主國原則和法治國原則建構學生申訴制度 24 壹、民主國原則作為學生申訴制度的建構基礎 24 一、民主國原則的內涵 25 二、民主國原則內涵在學生申訴制度的落實 26 (一)以申訴委員會學生代表成員作為代議民主在學生申訴制度的落實 26 (二)以學生會推派代表作為民主正當性原則在學生申訴制度的落實 27 (三)以學生代表意見的尊重作為少數保障在學生申訴制度的落實 29 貳、法治國原則作為學生申訴制度的建構基礎 30 一、法治國原則的內涵 31 二、法治國原則內涵在學生申訴制度的落實 33 (一)憲法的最高性 33 (二)基本權保障 34 (三)權力分立原則 35 (四)依法行政原則 37 (五)比例原則 38 (六)權利救濟的保障 40 第四章 學生申訴的憲法基礎探討 42 壹、學術自由下學生申訴的保障 42 一、學術自由的保障內涵 42 (一)學術自由的保障原由和主體 43 (二)學術自由的保障範圍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 44 二、學生申訴作為學術自由的制度性保障保護法益 51 貳、權利救濟請求權下學生申訴的保障 52 一、權利救濟請求權的保障內涵 52 (一)權利救濟請求權保障原由和主體 53 (二)權利救濟請求權的保障範圍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 54 二、學生申訴作為權利救濟請求權的制度性保障保護法益 56 參、程序基本權下學生申訴的保障 57 一、程序基本權的保障內涵 59 (一)程序基本權保障的原由和主體 60 (二)程序基本權的保障範圍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 61 二、學生申訴作為程序基本權的制度性保障保護法益 64 第五章 以成功大學學生申訴制度檢視現行學生申訴制度的實踐 66 壹、現行學生申訴的實踐與檢討 66 一、學生申訴的法源依據 66 (一)大法官釋字382號解釋 66 (二)大學法 67 (三)大學暨專科學校學生申訴處理原則 67 二、學生申訴的運作程序 68 (一)申訴事項 68 (二)申訴主體 69 (三)申訴評議委員會的組織 69 (四)申訴程序 70 (五)申訴評議決定及其效力 70 三、學生申訴的範圍及對象 70 四、行政程序法在學生申訴的實踐可能性 71 五、「大學暨專科學校學生申訴處理原則」的檢討 76 (一)不夠明確具體的提起申訴範圍及申訴主體 76 (二)申訴評議決定書完成的之行政程序不明 78 (三)申訴評議委員會的組成應有學生擔任委員 79 (四)學生退學申訴程序的非必要性 80 (五)限制不服申訴決定的行政救濟 80 貳、國立成功大學學生申訴制度的實踐與檢討 81 一、國立成功大學學生申訴制度的運作現狀及檢討 81 (一)組織及運作程序 82 (二)學生申訴委員會在學校組織的定位 88 (三)學生申訴的範圍及對象 89 二、成功大學學生申訴制度的檢討:以缺曠課遭退學案為例 91 (一)本案事實摘要 91 (二)申訴評議決定 92 (三)訴願決定 92 (四)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3年度訴字第957號判決理由(摘錄) 94 (五)最高行政法院95年度判字第01901號判決理由(摘錄) 95 (六)由本案檢討成功大學的學生申訴制度 9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0 壹、結論 100 貳、建議 102 一、明確規範學生申訴委員會的組成 102 二、學生申訴業務承辦人任務的明確化 103 三、學生申訴範圍的明確化 105 四、放寬不服申訴評議決定的行政救濟 106 五、申評會得逕為變更原措施或限期處理 107 六、學生申訴處理流程的層級化 108 參考文獻 110 附錄 120 壹、教育部「大學及專科學校學生申訴案處理原則」 120 貳、成功大學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設置與申訴處理辦法 125 參、附表一:國立成功大學學生申訴案件申請書 130

    王兆鵬,〈成大搜索事件之法律省思〉,《司法改革》,32期,2001年4月,頁40-41。
    王碩禧,《人權教育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與實踐》,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宋峻杰,〈另一關於「受教育權」之導向思考:以日本國憲法學為引據〉,《法學新論》,1期,2008年8月,頁117-144。
    江丙坤,〈政府再造之意義與作法〉,《月旦法學》,57期,2000年2月,頁16-26。
    李仁淼,〈大學自治與退學處分:評最高法院91年度判字第467號判決〉,《月旦法學》,94期,2003年3月,頁238-252。
    ───,〈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 〉,《月旦法學教室》,58期,2007年8月,頁8-9。
    李惠宗,〈制度性保障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權:最高行政法院91年度判字第334號及同院91年度判字第467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38期,2002年9月,頁13-37。
    ───,〈從學術自由及大學自治行政權論大學退學制度之合憲性:台北高等行政法院89年度訴字第1833號及89年度訴字第2311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32期,2002年3月,頁27-42。
    ───,〈基本權功能與司法審查〉,收於: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2000年3月,頁153-173。
    ───,〈三次翹課,死當!:不當聯結禁止原則在學業成績評量上的應用〉,《台灣本土法學》,56期,2004年3月,頁151-158。
    ───,《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2004年。
    ───,《憲法要義》,台北:元照,2006年,3版。
    李彥慧,〈由學生自治論學生法庭之建制與功能:以台大學生法庭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5輯,2004年6月,頁169-189。
    李建良,〈遭留校察看的私校學生:公權力之授與、學校與學生間之法律關係及其行政爭訟〉,《月旦法學》,4期,1995年10月,頁60-63。
    ───,〈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49期,2006年11月,頁45-54。
    ───,〈大學自治與法治國家:再探「二一退學制度」的相關法律問題〉,《月旦法學》,101期,2003年10月,頁127-151。
    ───,〈大學自治、受大學教育權與法律保留原則:「二一退學制度」的合憲性探討〉,《台灣本土法學》,29期,2001年12月,頁33-46。
    ───,〈論基本權利之程序功能與程序基本權:德國理論的借鑑與反思 〉,《憲政時代》,29卷4期,2004年4月,頁481-539。
    ───,〈特別權力關係與行政爭訟〉,《月旦法學教室》,32期,1998年1月,頁22-23。
    李震山,〈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19期,2004年5月,頁32-36。
    ───,〈國家考試救濟事件與正當法律程序〉,收於:曾松華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輯編輯委員會編,《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台北:元照2006年6月,頁415-435。
    ───,〈「正當法律程序」被當真嗎?〉,《月旦法學教室》,2005年8月,頁26-27。
    ───,〈憲法中基本權利保障規範間之關係〉,《台灣本土法學》,2003年8月,頁127-133。
    ───,〈論「程序基本權」之建構與落實:幾個行政程序法適用問題之探討〉,收於:臺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程序法之檢討、傳播行政之爭訟》,2003年7月,頁63-99。
    李玠儀,《我國學生申訴制度之研究》,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台北:自刊,2004年,3版。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2008年,增訂10版。
    ───,《行政爭訟法論》,台北:三民,2005年,3版。
    吳志光,〈公立學校教師身分變更之行政救濟程序:評最高行政法院98年7月份第一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月旦法學》,178期,2010年3月,頁275-286。
    吳信華,〈退學處分的合法性:行政訴訟撤銷之訴的思惟步驟〉,《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期,1999年7月,頁131-154。
    吳元曜,〈從特別權力關係到基本權之確認:回顧關於軍人基本權之大法官解釋 〉,《律師雜誌》,334期,2007年7月,頁1-13。
    吳宗煜,〈制度性保障〉,《月旦法學教室》,10期,2003年8月,頁36-40。
    吳文城,《論我國之程序基本權及其所形成之程序保障體系》,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周志宏,〈大學自治與強制退學制度〉,《台灣本土法學》,29期,2001年12月,頁54-65。
    ───,〈接受大學教育是人民憲法上的權利?〉,《月旦法學》,78期,2001年11月,頁8-9。
    ───,〈憲法保障教育權的真義〉,《人本教育札記》,16期,1998年5月,頁62-66。
    ───,《學術自由與大學法》,台北:蔚理,1989年。
    ───,《學術自由與高等教育法制》,台北:高等教育,2002年。
    法治斌,〈行政法律關係與特別權力關係〉,收於:翁岳生編,《行政法2000(上)》,台北:翰蘆,2000年7月,2版,頁224-239。
    ───,〈獨立於大法官解釋外的司法審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89年度訴字1833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29期,2001年12月,頁47-53。
    ───/董保城,《憲法新論》,台北:元照,2005年,3版。
    林明鏘,〈大學自治與法律保留: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89年度訴字第1833號判決(世新大學二一退學處分案)〉,《月旦法學》,77期,2001年10月,頁162-170。
    ───,〈教師申訴與行政規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3期,2008年8月,頁161-166。
    林佳範,〈從「訓導(Discipline)」到「發展(Development)」的學生事務觀:淺論學生權利的觀念〉,《學生事務與社園輔導》,3輯,2003年3月,頁133-148。
    林孟皇,權利與權力:憲法保障教育基本權理念在校園的落實,http://www.lre.org.tw/read.php?id=81,最近瀏覽日:2010年4月1日
    林威志,〈國民中小學學生申訴之探討:兼評析台北市國民中小學學生申訴要點〉,《教育研究集刊》,43輯,1999年12月,頁185-209。
    林世昌,《大學生學習權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俊傑,《公立大學學生參與大學自治制度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維毅,《新移民子女教育機會均等的憲法建構與分析》,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施惠芬,〈大學自治與二一退學制度〉,《台灣本土法學》,29期,2001年12月,頁66-73。
    ───,《大專教師申訴制度之研究》,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柯志平,〈我國現行大專院校教師申訴制度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36期,2005年3月,頁128-139。
    柯志堂,〈學生權利中觀於學生申訴制度之探討〉,《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2輯,2002年6月,頁350-374。
    ───,〈學生事務中關於學生申訴權利法制化之評析〉,《訓育研究》,40輯1期,2001年3月,頁68-75。
    ───,《高等教育學生權利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洪鼎堯,《從現代法治理念探討我國高中學生之申訴制度:以臺北市立高中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徐明珠,〈大學二一退學制問題之研究〉,《國家政策論壇》,1卷8期,2001 年 10月,頁164-167。
    涂文振,《我國教師申訴制度之改革》,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許宗力,〈論法律保留原則〉,收於:氏著,《法與國家權力》,台北:元照1999年10月,頁159-171。
    ───,〈基本權利的起源與發展〉,《月旦法學教室》,試刊號,2002年10月,頁84 - 80。
    ───,〈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2期,2002年12月,頁72 - 80。
    ───,〈基本權主體〉,《月旦法學教室》,4期,2003年2月,頁80-88。
    ───,〈基本權利對國家權力的拘束〉,《月旦法學教室》,7期,2003年5月,頁87-94。
    ───,〈基本權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發展:評大法官釋第488號解釋〉,《月旦法學》,1999年11月,頁153-160。
    ───,〈基本權的功能與司法審查〉,收於:氏著,《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2007年1月,2版,頁181-206。
    許育典,〈學習自由VS.學習權/受教育權:從學術自由評大法官釋字第563號解釋〉,《成大法學》,7期,2004年6月,頁45-88。
    ───,〈在學關係與學生申訴〉,《國立高雄大學教育學刊》,23期,2004年12月,頁37-58。
    ───,〈消逝的大學生權利救濟請求權:評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裁字第2258號裁定〉,《月旦裁判時報》,創刊號,2009年2月,頁5-10。
    ───,〈大學自治與程序基本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7年度訴字699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130期,2009年6月,頁265-270。
    ───,〈在學關係之法律性質〉,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利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下)》,2000年9月,台北:五南,頁1327-1367。
    ───,〈當行政中立遇到言論與學術自由〉,《月旦法學教室》,85期,2009年11月,頁6-7。
    ───,〈學術自由在宗教大學的實踐:天主教大學憲章案的合憲性探討〉,《台大學法學論叢》,32卷3期,2003年5月,頁65-115。
    ───,〈學校自治的憲法理論基礎建構〉,《台大法學講叢》,36卷4期,2007年10月,頁61-119。
    ───/朱朝煌,〈學術自由、大學法制與學生自治〉,《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 3輯,2003年3月,頁178-198。
    ───,《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台北:高等教育,2002年。
    ───,《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五南,2005年。
    ───,《文化憲法與文化國》,台北:元照,2006年。
    ───,《教育法》,台北:五南,2007年。
    ───,《憲法》,台北:元照,2009年,3版。
    許玉秀,〈論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一)〉,《軍法專刊》,55卷3期,2009年6月,頁11-14。
    ───,〈論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五)〉,《軍法專刊》,57卷1期,2010年2月,頁1-6。
    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台北:元照,2009年,2版。
    康育斌,《公立大學法人化的再思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凌赫,《教科書審定的憲法爭議探討》,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 敏,《行政法總論》,台北:自刊,2004年11月,4版。
    陳愛娥,〈退學處分、大學自治與法律保留〉,《台灣本土法學》,27期,2001年10月,頁81-86。
    ───,〈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憲政時代》,29卷3期,2004年1月,頁359-387。
    ───,〈行政組織法:第五講—行政法人化與行政效能 - 「行政法人」作為政府組織改造的另一種選擇? 〉,《月旦法學教室》,12期,2003年10月,頁61-73。
    陳慈陽,〈民主法治國中法治國原則之內涵:以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期之德國國家法理論與政治現實為研究範圍〉,收於:氏著,《憲政體制與法治國家》,台北:翰蘆,2007年3月,頁111-144。
    ───,《憲法學》,台北:元照,2005年,2版。
    ───/王毓正,〈論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對於基本權保障之理論發展〉,《月旦法學》,98期,2003年7月,頁14-30。
    陳春生,〈論講學自由〉,《法學講座》,20期,2003年8月,頁1-13。
    陳宜倩,〈正當法律程序〉,《月旦法學教室》,25期,2004年11月,頁125-128。
    陳奕文,《中小學學生申訴制度之研究:以兒童少年教育權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碧玉,《兒少身心不受傷害權的憲法建構與檢討》,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英鈴,〈自由法治國與社會法治國的選擇:評釋字472與473號大法官解釋〉,《台灣本土法學》,4期,1999年10月,頁87-99。
    游世郎,《教師申訴評議過程之研究—以臺北縣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申訴實務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彭進來,《從教育權探討我國中小學學生之權利保護:以特殊教育學生之申訴制度為例》,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嘉尹,〈大學「在學關係」的法律定位與其憲法基礎的反省 〉,《台灣本土法學》,50期,2003年9月,頁3-23。
    張明輝,〈學校組織的變革及其因應策略 〉,《教育研究集刊》, 38期,1997 年 6月,頁2-21。
    張桐銳,〈告別「特別權力關係」?:從最高行政法院94年裁字秘1123號裁定談起〉,收於:林明鏘/蔡茂寅主編,《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二)》,台北:元照,2006年11月,頁41-63。
    梁學政,〈論教師申訴制度一級制之可行性:從現行制度運作之缺失以觀〉,《法令月刊》,60卷1期,2009 年1月,頁42-60。
    湯德宗,〈論行政程序的正當程序〉,《月旦法學》,55期,1999 年12月,頁152-170。
    ───,〈論訴願的正當程序〉,《月旦法學》,61期,2000 年6月,頁127-141。
    ───,《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2001年。
    ───,《行政程序法論:論正當行政程序》,台北:元照,2003年,2版。
    程明修,〈針對學生退學處分之行政訴訟選擇:兼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89年度訴字第1833號判決〉,《法學新論》,82期,2002年3月,頁102-115。
    ───,〈制度的終結?:國立大學行政法人化之選擇 〉,《法學講座》,25期,2004年1月,頁26-43。
    ───,《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台北:新學林,2005年。
    項程華,〈學生權利救濟憲法保障制度之研究:試評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申訴制度〉,《僑光學報》,21期,2003年7月,頁173-183。
    ───,《我國憲法「受教權」解釋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黃昭元,〈落第擱落魄ㄟ大學生-二一退學的憲法爭議 〉,《月旦法學》,80期,2002年1月,頁8-9。
    黃俊杰,《行政程序法》,台北:元照,2008年,2版。
    詹順斌,《教師申訴評議法律問題研究:以臺北縣'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為中心》,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葉俊榮,《環境行政的正當程序》,台北:翰蘆,2001年。
    ───,《面對行政程序法:轉型台灣的程序建制》,台北:元照,2002年。
    董保城,〈行政改革與法治在台灣發展新趨勢〉,收於:氏著,《法治與權利救濟》,台北:元照,2006年4月,頁115-151。
    ───,〈大學自治與退學處分的法律保留〉,《台灣本土法學》,29期,2001年12月,頁74-81。
    ───,《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月旦,1997年。
    傅木龍,〈讓學生權益獲得應有的保障〉,《學生輔導》,59期,1998年11月,頁5-13。
    葛克昌,〈納稅人之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72期,2001年5月,頁28-37。
    鄒其信,《論學生學習權之保障:以中小學生為對象》,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楊仕裕,〈從大學法治教育面初探學生權利〉,《學生事務》,42卷2期,2003年6月,頁44-57。
    ───,〈大學學生權利之綜觀與探析〉,《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3輯,2003年3月,頁153-173。
    廖元豪,〈法律保留與基本權保障之脫鉤: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63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55期,2004年2月,頁17-35。
    ───,〈走自己的路─大法官「法律保留本土化」之路〉,《台灣本土法學》,58期,2004年5月,頁21-40。
    劉家昆,《教師申訴法制與正當法律程序》,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淑珍,《從特別權力關係論公務人員退休制度》,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衛民,〈公立大學教師申訴制度分析:論升等案與大法官釋字第462號解釋〉,《臺大學法學論叢》,30卷4期,2001年7月,頁37-69。
    蔡茂寅,〈在學關係與司法審查〉,《月旦法學》,6期,1995年8月,頁50-52。
    ───,〈學術自由之保障與教育監督權之界限〉,《月旦法學》,2期,1995年6月,頁54-58。
    ───,〈行政程序法之適用除外(一)〉,《月旦法學》,52期,1999年9月,頁14-15。
    ───,〈行政程序法之適用除外(二)〉,《月旦法學》,53期,1999年10月,頁12-13。
    蔡志方,《行政救濟法新論》,台北:元照,2007年。
    ───,《訴願法與訴願程序解說》,台南:正典,2001年。
    謝漢東,《公立國民中小學申訴制度的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治國原則在我國教育法制中之理論與實踐》,台北:教改會,1996年。
    蕭文生,〈自程序與組織觀點論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25卷3期,2000年1月,頁27-54。
    職念一,《我國軍人申訴制度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羅傳賢,《立法程序與技術》,台北:五南,2001年,2版。
    ───,《行政程序法論》,台北:五南,2001年。
    羅慶德,《從現代法治理念探討學生申訴制度與辦法:以師範校院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下載圖示 校內:2013-08-26公開
    校外:2015-08-26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