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懷仲 Wu, Huai-Chung |
|---|---|
| 論文名稱: |
企業品質保證部門績效衡量準則之建立—以南部某食品公司為例 |
| 指導教授: |
陳梁軒
Chen, Liang-Shiu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 畢業學年度: | 9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79 |
| 中文關鍵詞: | 品質保證 、平衡計分卡 、分析層級程序法 |
| 外文關鍵詞: |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Balanced Scorecard, QA |
| 相關次數: | 點閱:113 下載:5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球化加速世界競爭壓力的形成,建構以品質為中心的管理系統是市場競爭的趨勢。企業不斷從效益目標、滿足顧客需求、科學管理技術等方面改善品質管理體系。同時為了確認以品質保證部為核心的品質管理制度是否能適應劇烈品質競爭及達成企業願景目標,績效管理制度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食品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是民生工業之首、是工業之基礎。食品業為符合現代顧客期望的高安全性、高衛生、高新鮮度、高方便性等品質要求,建構的品質保證制度就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了達成這些品質管理制度的要求,其品質保證部門的績效衡量就顯得特別重要。
Kaplan & Norton 所提出的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是一種強調企業財務與非財務、內部與外部、長期與短期、領先與落後指標間的平衡。也就是以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及學習與成長四個構面來建構績效衡量的準則。雖平衡計分卡已普遍應用於製造業、服務業、公務機關、非營利組織、產品開發與設計之管理、全面品質管理之應用、大眾運輸系統等,大部份是應用在企業整體,也有少部份應用於資訊部門,但其常常會面臨(1)難以評估各衡量準則的相對重要性;(2)採大量準則以致減弱全面性影響等問題。
本研究透過專家訪談、SWOT分析、平衡計分卡及分析層級程序法等建構一個績效衡量架構,並提出績效衡量之方法,最後以某食品公司品質保證部來驗證本研究之衡量方法。藉由驗證結果,提供給管理階層作為品質規劃、整合及提昇部門競爭力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ARC 遠擎管理顧問公司策略績效事業部譯,策略核心組織,台北:臉譜,民國90年。
于泳泓,「從台灣企業成功導入平衡計分卡實例談企業現狀剖析與導入架構檢核」,會計研究月刊,第198 期,民國91年。
于泳泓譯,平衡計分卡最佳實務,台北,商周,民國91年。
王紹倫,「運用平衡計分卡與品質機能展開建立績效指標---以新都里餐飲集團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7月。
王國武,「以層級分析法(AHP)提升最有利標的評選作業品質」,營建管理,第10卷,第286期,48-56頁,民國92年。
朱道凱譯,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Robert S. Kaplan& David P.Norton 原著,1996),初版,台北,臉譜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8 年。
吳安妮,「平衡計分卡在公務機關的應用」,研發創新與策略運用學術研討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北,民國91年12月。
吳安妮,「平衡計分卡之精隨、範疇及整合(下)」,會計研究月刊,第212 期,民國92 年。
林進財、許碧芳,「應用AHP評選網路廣告聯播中心」,中華管理學報,第4卷,第3期,79-90頁,民國92年。
林進財、張慶暉 & 方玫文,「臺灣地區大型構物中心之優勢評估-具區間層級分析法的應用」,交大管理學報,第21卷,第三期,1-18頁,民國90年。
李弘暉、吳瓊治,「以平衡計分卡打造高組織績效-泰豐輪胎公司個案分析」,品質月刊,第2期,民國92年2月。
李祥林、郭迦勒,「製閥業應用平衡計分卡建立鑄件毛胚委外供應商評量準則之研究」,提昇臺灣執行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中壢,民國92年11月。
洪金順,「運用AHP方法探討核四案決策分析之研究」,品質月刊,第1期,民國90年1月。
房新祐,「以層級分析法輔助公共部門建立績效評估指標及其對績孝管理之運用」,第十屆全國公共行政博碩士生論文發表會,民國94年5月。
曾麗芬,「實施平衡計分卡之問題研究-以某銀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0年7月。
曾雅芬、李再長等,東亞十國企業人力狀況評估,管理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389-414頁,民國91年4月。
蔡明田、莊立民 ,「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個案公司企業策略」,產業論壇,第四卷,第2期,民國91年11月。
蔡文賢,「平衡計分卡之設計與應用」,提昇臺灣執行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中壢,民國92年11月。
高惠松,「平衡計分卡之規劃與設計—以基隆港務局為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六月。
劉武泰,「印刷電路板產業實施平衡計分卡之績效評估─以個案研究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專班(EMBA)碩士論文,民國92年六月。
周齊武、Kamal Haddad、吳安妮 ,「企業推行平衡計分卡之可行結構—台灣參考文獻78經理人員之觀點(一)」,會計研究月刊,第174 期,民國89 年。
周齊武、Kamal Haddad、吳安妮 ,「企業推行平衡計分卡之可行結構—台灣經理人員之觀點(二)」,會計研究月刊,第175 期,民國89 年。
周齊武、Kamal Haddad、吳安妮,「企業推行平衡計分卡之可行結構—台灣經理人員之觀點(三)」,會計研究月刊,第176 期,民國89 年。
周齊武、Kamal Haddad、吳安妮、施能錠,「探索實施平衡計分卡可能遭遇之問題」,會計研究月刊,第183 期,民國90 年。
宣介慈,「平衡計分卡運用於警察常年訓練之初探」,玄奘社會科學學報,第一期,民國92年7月。
楊長林、何文宗、方孝華,「運用平衡計分卡於全面品質管理之績效衡量」,德明學報,第19期,民國91年6月。
張仲敏、林進田,「網路化的平衡計分卡系統-以國防部中科院第一航空研究所為例」,品質月刊,第2期,民國92年2月。
郭秀貴、任維廉、鄒育菁,「應用平衡計分卡的概念設計國道客運公司之策略性績效評估系統」,交大管理學報,第22卷,第1期,民國91年。
梁馨科,「科技策略及專案之評選研究―競爭優勢與資訊模糊之影響」,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7年。
鄭漢鐔、蘇寧瑜,「以平衡計分卡模式協助企業整合資訊系統-以裕隆汽車公司為例」,提昇臺灣執行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中壢,民國92年11月。
鄭漢鐔、劉俐君,「航行於鴻海集團之價值領域-以平衡計分卡為導航器」,提昇臺灣執行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中壢,民國92年11月。
陳怡之、謝碧鳳、范雅涵、葉玉青,「科技組織績效評估-以平衡計分卡探討」,提昇臺灣執行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中壢,民國92年11月。
陳加屏,「支援平衡計分卡從策略目標展開至執行目標的方法之發展:以系統動力學為基楚的方法」,提昇臺灣執行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中壢,民國92年11月。
陳名揚譯,競賽式決策制定法-AHP入門,台北,建宏,民國82年。
鄧振源、曾國雄,「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6期,5-22頁,民國78年6月。
鄧振源、曾國雄,「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7期,1-20頁,民國78年7月。
薛義誠、黃振廷,「利用分析層級程序法探討台灣中草藥製造業之關鍵成功因素」,中醫藥雜誌,第14卷,第2期, 87-98頁,民國92年5月。
英文部份
Banker, R. D., Chang, H., & Pizzini, M. J. (2004). The balanced scorecard: Judgmental effects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linked to strategy. The Accounting Review, 79, 1, 1-23.
Banker, R. D., Chang, H., Surya N., Janakiraman, S. N., & Konstans, C. (2004). A balanced scorecard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metric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54, 423–436.
Bremser, W. G., & Barsky, N. P. (2004). Utiliz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for r&d performance masurement. R&D Management, 34, 3, 229-238.
Bremser, W. G. (2001). Accountants for the public interest: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19,1,75-86.
Cameron, P. (2002). The balancing act. New Zealand Management,49,1, 28-31.
Denton, G. A. & White, B. (2000).Implementing a balanced-scorecard approach to managing hotel operations.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41, 1, 94-107.
Hoque, Z. (200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pproach: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ir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14, 553-536.
Irwin, D. (2002). Strategy mapp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Long Range Planning, 35, 6, 637-647.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0, January-February, 71-79.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3). 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 September-October, 134-147.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a). Link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Fall, 53-79.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b).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75-85.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c).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aplan, R. S., & Norton, D. P(2000) . 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Lohman, C., Fortuin, L., & Wouters, M. (2004). Designing 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 case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56, 267–286.
Liu, D. R., & Shih, Y. Y. (2005). Integrating AHP and data mining for product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2, 387-400.
Phillips-Wren, G. E., Hahn, E. D., & Forgionne, G. A. (2004). A multiple-criteri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Omea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32, 323–332.
Phillips, J. K. (2004). An application of balanced scorecard to public transit system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ransi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26-55.
Pink, G. H., McKillop, I., Schraa, E. G., Preyra, C., Montgomery, C. & Baker, G. R. (2001). Creating a Balanced Scorecard for a Hospital System.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 27, 1-20.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New York.
Saaty, T. L. (1990). How to make a decision: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48,9-26.
Saaty, T. L. & Kearns, K. P., ( 1991) Analytical planning: the organization of systems, 19-62, RWS.
Stewart, W. E. (2001). Balanced scorecard for projects.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32, 38-53.
Vaidya, O. S., & Kumar, S. (2004).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 overview of applic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29.
Wright, W. F., Smith, R., Jesser, R. & Stupeck, M. (199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cess reengineer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A balanced scorecard of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Communciations of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 February.
Youngblood, A.D., & Colins, T. R. (2003). Addressing balanced scorecard trade-off issues between performance metrics using multi-attribute utility theor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15,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