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顏翊如 Yen, I-JU |
|---|---|
| 論文名稱: |
魯凱族霧台部落生命禮俗文化的演變 The study on the Ritual and Life of Rukai in Wutai Tribe |
| 指導教授: |
高燦榮
Kao, Tsann-Ro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藝術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 畢業學年度: | 107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93 |
| 中文關鍵詞: | 霧台部落 、魯凱族 、生命禮俗 、祭儀 |
| 外文關鍵詞: | Rukai, Wutai tribes, Life etiquette, ritual |
| 相關次數: | 點閱:102 下載: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原住民社會當中,祭儀乃宗教信仰的實踐,是原住民與超自然力量維繫和諧 關係最重要的過程,許多的靈魂多被人格化,所以子孫必須勤於祭祀,才能獲得祖 靈保佑。通常祭儀又被分為兩大類別,一是固定的儀式,其性質是祈福,也就是每 個人均需經過這些儀式;二為臨時的儀式,其性質為消災解厄,事情發生了才舉行 儀式彌補。
生、老、病、死為人一生之中必經之階段,透過魯凱族霧台部落的生命禮俗文 化變遷研究,探究部落魯凱人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了解魯凱人經歷生、老、病、 死之儀式,發現成為魯凱人所需具備的各項特質。並從生命禮俗文化變遷中,看到 物質文明的入侵、西方宗教的傳播以及社會文化的改變。
In the aboriginal society, the practice of ritual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 for the aborigines to maintai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pernatural forces. Souls are often personified, so posterities of the aborigines must be diligent in sacrificing to obtain the blessing from the ancestors. The rituals are norm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the regular ritual, everyone must go through these rituals which are praying rituals. The other one is the temporary , the rituals that praying for luck and sacrificing to avoid disasters always take place after mishaps happen.
Birth, aging, sickness, and death are the stages that must pass through the life. By studying the life cultures and customs of the Ruk ai in Wutai tribes, we can explore the way they live with the nature, and the rituals they have through their life to realize the quality that the Rukai have. The rituals of life,old, illness, and death are found to be the qualities that Rukai people need. Moreover, we can see the invasion of material culture, the spread of Western religion, and the changes of social culture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ritual culture of their lives.
一、 中文專書
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臺灣省通志稿 卷八 同冑志 第二冊》,南投:台灣文 獻館,1965 年。
2. 張炳楠監修:《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 第七冊魯凱族 排灣族 卑南族篇》。台 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 年。
3. 林美容、王長華:《霧台鄉志》。屏東縣:霧台鄉公所。1985 年。 4. 鈴木質:《台灣蕃人風俗誌》。台北市:武稜出版有限公司。1991 年。
5. 許功明:《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台北市:稻鄉出版社,1991 年。 6. 尹建中:《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台北市:內政部。 1994 年。
7. 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台北市:武稜出版有限公司。1995 年。
8. 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
9. 黃淑璥:《台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年。
10. 奧威尼.卡露斯盎:《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 年。 11. 高業榮:《臺灣原住民的藝術》。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12. 范純甫:《台灣傳奇 原住民風情(下)》。台北市:華嚴出版社,1998 年。
13. 施翠峰:《臺灣原始宗教與神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譯小組,2000 年。
14.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2001 年。
15. 享綠文化:《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導覽手冊》。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 員會。2001 年。
16. 劉還月:《臺灣原住民祭典完全導覽》。台北市:常民文化。2001 年。
17. 藤井志津枝:《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
18. 喬宗忞:《臺灣原住民史 魯凱族史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
19. 何傳坤:《台灣史前文化三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 年。 20.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台灣的原住民 魯凱族》,台北:臺原出版社,2002 年。
21. 巴神一:《魯凱神山風俗誌》。屏東縣:潮州高中。2003 年。
22. 黃世民:《雲豹之鄉:隘寮群魯凱部落田野集》。屏東:國立潮州高中,2003 年。
23. 田哲益:《台灣原住民生命禮俗》。台北市:武稜出版有限公司。2003 年。
24.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魯凱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 年。
25. 台邦.撒沙勒:《重修屏東縣志:原住民族》。屏東市:屏東縣政府。2014 年。
二、 碩博士論文
1. 喬宗忞。《魯凱族的經濟變遷與社會階層制度──以霧台鄉大武村》。國立臺灣大 學考古人類研究所,1990 年。
2. 陳永龍。《社會空間變遷之研究-以魯凱族好茶社為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 鄉研究所,1992 年。
3. 巴清雄。《霧台魯凱族植物頭飾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 班,2004 年。
4. 黃世民。《魯凱族隘寮群頭目文化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2004 年。
5. 羅淑杏。《霧台魯凱族婚禮盛裝的變遷與形制構成之研究-以巴家婚禮為個案分 析》。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織品服飾設計與文化研究組,2004 年。
6. 王馨瑩。《排灣族與魯凱族圖騰故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4 年。
7. 郭靜雯。《魯凱族好茶人的性別養成與觀念實踐》。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7 年。
8. 賴啟源。《霧台部落魯凱族貴族的美麗與哀愁—魯凱族貴族權力地位變遷之研究》。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2008 年。
9. 陳昭伊。《祭儀中的植物運用及其象徵—以魯凱族霧台部落為例之研究》。南華大 學宗教學研究所,2011 年。
10. 謝翠芳:《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魯凱族婚俗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 所碩士論文,2011 年。
11. 侯懿珊。《魯凱族戴百合花儀式的研究:以阿禮 Abaliwsu 家結拜儀式為例》。國立 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2012 年。
12. 陳銀鳳。《日據時代以來魯凱族下三社茂林部落的社會變遷》。國立東華大學民族 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2014 年。
13. 林毅昱。《魯凱族多納石板屋的文化觀光凝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 及語言研究所,2015 年。
三、 中文期刊論文
1. 洪瑋琳:〈魯凱族文化探析〉。《體育學系系刊》。( 2005 年 5 月)。頁 37-40。
2. 吳雯菁:〈誰在/誰能原住民的未來:從一個魯凱族部落的獵人意涵轉 變談起〉 。 《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第 3 期。(2005 年 9 月)。頁 26-29。
3. 溫麗香:〈屏東縣魯凱族豐年祭歌唱與舞蹈之特質與搭配性初探〉。《大專體育》第 81 期。(2005 年 12 月)。頁 69-73。
4. 謝政道:〈西魯凱族貴族制度之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學報》第二十六卷第 2 期。 (2007 年 9 月)。頁 91-109。
5. 宗博季刊展示蒐藏組:〈魯凱族喪巾〉。《宗博季刊》第 75 期。(2010 年 7 月)。頁 10-10。
6. 劉克浩:〈魯凱族霧台部落傳統婚姻締結三部曲〉。《臺灣音樂研究》第 15-16 期。 (2013 年 4 月)。頁 017-035。
四、 網路資料
1. 臺灣殯葬資訊網: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Detail.php?LevelNo=54 (檢索 日期 2017 年 9 月 11 日)
2. 霧 臺 鄉 公 所 / 霧 台 部 落 簡 介 : http://www.wutai.gov.tw/%E6%B0%91%E6%94%BF%E6%A5%AD%E5%8B%99/%E9% 83%A8%E8%90%BD%E7%B0%A1%E4%BB%8B/585%E9%9C%A7%E5%8F%B0%E9%83%A8%E8%90%BD.html(檢索日期 2018 年 6 月 11 日)
3. 霧台國小 http://wutai.wutps.ptc.edu.tw/(檢索日期 2018 年 8 月 06 日)